<p class="ql-block">張福清</p><p class="ql-block">七律 清明五一廣場踏青(新韻)</p><p class="ql-block">新婚已過二十年,廣場閑依證見牽。</p><p class="ql-block">橫跨雙龍騎四海,組織自助逛千山。</p><p class="ql-block">公勤項(xiàng)目參加熱,自愿投身大愛聯(lián)。</p><p class="ql-block">得病如今康體復(fù),再游廣場踏春園。</p> <p class="ql-block">22 </p><p class="ql-block">五一廣場</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廣場</p><p class="ql-block">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gè)義項(xiàng)</p><p class="ql-block">展開</p><p class="ql-block">太原五一廣場,位于太原市迎澤大街東段,是太原市的地標(biāo),是太原市最早的廣場。[18]分南北兩部分,廣場面積3.46公頃,道路面積3.71公頃,周邊新增鋪裝0.48公頃,綠化面積0.4公頃。在廣場中軸線位置上分別有首義門、國旗、雕塑三大主題元素,強(qiáng)化南北廣場空間軸對稱,以“千年城道”理念拉通南北廣場。其中北廣場結(jié)合歷史資料復(fù)建“首義門”,以及“錦繡太原”牌匾,承擔(dān)起太原市的精神象征和城市靈魂。</p><p class="ql-block">五一廣場作為太原市民的精神地標(biāo),是太原市重要的政治集會和節(jié)日慶典活動(dòng)場地,是迎澤大街的重要門戶節(jié)點(diǎn)。[18]</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五一廣場</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WuYi Square</p><p class="ql-block">氣候條件</p><p class="ql-block">暖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p><p class="ql-block">開放時(shí)間</p><p class="ql-block">全天 [10] </p><p class="ql-block">景點(diǎn)級別</p><p class="ql-block">無等級</p><p class="ql-block">相關(guān)視頻</p><p class="ql-block">更多</p><p class="ql-block">1.2萬播放 | 05:48</p><p class="ql-block">70年的太原五一廣場大變樣,引來網(wǎng)友爭議,看看究竟什么樣</p><p class="ql-block">5103播放 | 04:00</p><p class="ql-block">來五一廣場逛太平老街,喝長沙的第一杯奶茶,盡情享受二人世界</p><p class="ql-block">1.8萬播放 | 03:30</p><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太原五一廣場首義門亮起華燈,夜景美得像仙宮,太驚艷啦</p><p class="ql-block">1.0萬播放 | 01:30</p><p class="ql-block">長沙五一廣場首家7-11便利店來了,網(wǎng)友:距離深圳第一家晚了28年</p><p class="ql-block">6367播放 | 06:18</p><p class="ql-block">太原五一廣場南正式開放,鮮花國旗和平鴿喜氣洋洋,太美太驚艷啦</p><p class="ql-block">7699播放 | 02:49</p><p class="ql-block">實(shí)拍太原五一廣場,預(yù)計(jì)2021年“十一”前開放,現(xiàn)在建得怎么樣了</p><p class="ql-block">3.3萬播放 | 03:26</p><p class="ql-block">實(shí)拍太原市中心,高樓林立,道路寬闊,不愧為省會城市</p><p class="ql-block">5042播放 | 02:55</p><p class="ql-block">網(wǎng)紅新城柳州,春色映人喜,五一廣場大又寬,好美城市!</p><p class="ql-block">6211播放 | 01:51</p><p class="ql-block">實(shí)拍有些落魄的太原五一廣場,時(shí)至今日,這里依舊看起來很繁華!</p><p class="ql-block">6837播放 | 03:18</p><p class="ql-block">太原五一廣場,太原迎澤大街,70歲網(wǎng)紅大爺,太原活雷鋒,大贊</p><p class="ql-block">相關(guān)星圖</p><p class="ql-block">山西省太原市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共62個(gè)詞條1.7萬閱讀</p><p class="ql-block">迎澤大街</p><p class="ql-block">迎澤大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一條東西向城市道路,位于太原市中心,太原市迎澤區(qū),是太原市的標(biāo)志性、交通性、景觀性、生活性主干道之一。迎澤二字源于宋代太原古城大南門——“迎澤門”。1955年開建的時(shí)候,太原城的道路大多只有6、7米寬,寬度70米的迎澤大街,著實(shí)令人們瞠目了一段時(shí)日。道路沿線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協(xié)、太原火車站、五一廣場、迎澤公園、太原工人文化宮、迎澤賓館、并州飯店、中國煤炭博物館、太原理工大學(xué)等地標(biāo)建筑。被譽(yù)為三晉第一街。</p><p class="ql-block">五一廣場</p><p class="ql-block">太原五一廣場,位于太原市迎澤大街東段,是太原市的地標(biāo),是太原市最早的廣場。分南北兩部分,廣場面積3.46公頃,道路面積3.71公頃,周邊新增鋪裝0.48公頃,綠化面積0.4公頃。在廣場中軸線位置上分別有首義門、國旗、雕塑三大主題元素,強(qiáng)化南北廣場空間軸對稱,以“千年城道”理念拉通南北廣場。其中北廣場結(jié)合歷史資料復(fù)建“首義門”,以及“錦繡太原”牌匾,承擔(dān)起太原市的精神象征和城市靈魂。五一廣場作為太原市民的精神地標(biāo),是太原市重要的政治集會和節(jié)日慶典活動(dòng)場地,是迎澤大街的重要門戶節(jié)點(diǎn)。</p><p class="ql-block">牛駝?wù)沂苛陥@</p><p class="ql-block">牛駝?wù)沂苛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qū),是屹立在東山上的一座豐碑,地處閻錫山重兵把守的“四大要塞”之一的牛駝?wù)?。牛駝?wù)貏荻盖?,溝壑縱橫,是憑險(xiǎn)扼守太原的關(guān)隘。1949年解放太原戰(zhàn)役中,我軍近一個(gè)月的浴血奮戰(zhàn),占領(lǐng)了牛駝?wù)蜷_了解放太原的門戶。1954年在此修建烈士陵園,以緬懷英烈,啟迪后人。1988年市政府在陵園的基礎(chǔ)上擴(kuò)建成太原解放紀(jì)念館,并于198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40周年之際竣工落成,成為山西省的革命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查看更多</p><p class="ql-block">快速</p><p class="ql-block">導(dǎo)航</p><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diǎ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重大活動(dòng)</p><p class="ql-block">發(fā)展歷史</p><p class="ql-block">宋代建太原城時(shí)期,五一廣場屬于城外。</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在這里,為他的三兒子朱棡建造了晉王府,并將太原城由原來的10華里擴(kuò)大至24華里,原來的四座城門變成八座城門,其中的承恩門(當(dāng)時(shí)叫太平門),便正對著晉王府的大門。</p><p class="ql-block">共5張</p><p class="ql-block">太原五一廣場與太原府城承恩門(首義門)</p><p class="ql-block">清代中葉,來自東山的山洪順東南城墻而下,沖毀了承恩門關(guān)城及箭樓,清政府撥款重修此門,此后承恩門別稱新南門,新建的關(guān)城和月城共有垛口902個(gè),是太原城防的主要門戶之一。[12]</p><p class="ql-block">1911年10月凌晨,山西新軍起義,從狄村軍營出發(fā),由承恩門進(jìn)入太原城,攻入山西巡撫衙門。太原是全國第五個(gè)響應(yīng)辛亥革命的城市。至此,山西的辛亥義舉,在太原勝利結(jié)束。結(jié)束,不僅是山西清王朝機(jī)構(gòu)的結(jié)束,更是2000年封建帝制在山西大地上的結(jié)束,為紀(jì)念太原首義,承恩門改名為首義門。[11]</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4日,解放太原進(jìn)入最后的總攻時(shí)刻。整個(gè)戰(zhàn)役堪稱解放戰(zhàn)爭期間傷亡人數(shù)最多、最為慘烈的城市攻堅(jiān)戰(zhàn),閻錫山軍守城作困獸斗,解放軍在強(qiáng)大炮火的掩護(hù)下,強(qiáng)攻首義門,古城樓于炮火中受重創(chuàng)。[13]</p><p class="ql-block">1912年9月山西各界列隊(duì)迎接孫中山訪問太原,背影為首義門城</p><p class="ql-block">1951年五一國際勞動(dòng)節(jié)前,太原市人民政府將舊城垣及首義門、城樓、關(guān)城拆除,辟建了寬闊的廣場,取名“五一廣場”,寓意勞動(dòng)人民當(dāng)家做主。[13]</p><p class="ql-block">上世紀(jì)50年代后期,五一廣場臨迎澤大街建起了坐北朝南的檢閱臺和觀禮臺。觀禮臺前是5萬多平方米的瀝青路面廣場,臺后建有小游園,園內(nèi)有假山、噴泉、魚池、花草、松柏。從此,這里成了省城人民舉行盛大集會和活動(dòng)休憩之處,同時(shí)也成為太原市民的精神地標(biāo)。[13]</p><p class="ql-block">1956年,經(jīng)時(shí)任太原市長岳維藩批準(zhǔn),取消“正太街”之名,將其并入迎澤大街,將當(dāng)時(shí)建設(shè)路(今建設(shè)北路)南端至五一廣場這段路命名為五一東街。[12]</p><p class="ql-block">1984年,在原檢閱臺和觀禮臺的位置上新建起了大型噴泉雕塑《探索》。雕塑由兩男兩女的主雕和四名提罐女子組成,表現(xiàn)一種開天辟地的精神及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精神風(fēng)貌。[13]</p><p class="ql-block">共8張</p><p class="ql-block">五一廣場近代變遷</p><p class="ql-block">1987年,五一廣場進(jìn)行了大的改造,拆除了《探索》雕塑,將其移至迎澤公園?!稌x泉之聲》雕塑取而代之,主題突出汾河作為母親河的意韻。一對男女背靠背坐在汾河岸邊,男子手持長簫,神采飛揚(yáng),女子手扶陶罐,仰望長空,寓意生活在晉陽大地上的人民充滿喜悅和幸福</p><p class="ql-block">1995年,五一廣場再次進(jìn)行全面改造,建成了一大一小、南北遙相呼應(yīng)的現(xiàn)代化廣場。每年以寬廣的胸懷接待著來自全國各地?cái)?shù)以千萬計(jì)的游客。</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23日,太原市五一廣場改造設(shè)計(jì)方案公示,將在北廣場結(jié)合歷史資料復(fù)建“首義門”,該次改造將結(jié)合五一廣場歷史性、文化性特征,在廣場中軸線位置上設(shè)置首義門、國旗、雕塑三大主題元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