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興義市昌文學校 杜玲玲</h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br> 大家上午好!很開心能有今天國旗下演講的機會,今天的演講,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主題《春分至,萬物生》。<br> 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要提到咱們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二十四節(jié)氣,想必同學們都不陌生,“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中國農(nóng)歷中表示季節(jié)變遷的24個特定節(jié)令是從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到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nóng)耕的補充歷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guī)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jié)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更是它是上古農(nóng)耕文明的產(chǎn)物,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br> 我們今天要走進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春分,春季的第四個節(jié)氣,于每年公歷3月19日至22日交節(jié),到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一是季節(jié)平分,傳統(tǒng)以立春到立夏之間為春季,而春分正處于兩個節(jié)氣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與春色,另一層含義是“晝夜平分”,在春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晝夜等長,各為12個小時,更為浪漫的是無論天南地北,同一經(jīng)線上的人們都將在同一時刻迎來日出。<br> 春分時節(jié),民間也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踏青、放風箏、吃春菜、立蛋、送春牛等,寄托著人們對春的美好期望。<br> 至此人間向暖,萬物正在發(fā)生,春的每一個瞬間都能打動人心?!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春天喚醒著萬物;“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春天孕育著生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春天暗藏著欣喜;“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春天還飽含著柔情,春天更寄予著期待,“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br> 正所謂“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春分至,農(nóng)耕忙,俗話流傳“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農(nóng)民辛勤而又喜悅地穿梭于農(nóng)田之間,因為他們知道,天地萬物都是遵循著自身的道去衍化和發(fā)展,想要農(nóng)耕的豐收,便不可錯過耕種的季節(jié)。<br>時令交替,大地萬物需要不斷告別過去的自己,不負春光,才能迎來復蘇和新生。不禁讓人感慨,正值陽春3月的我們是否也應該珍視春天的美好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詩句所言“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br> 同學們,春分至,萬物生,也意味著播種希望的春天已過半,切忌在最好的年紀里,選擇安逸;切忌在最好的春光里,選擇懈怠。而是要在那些不與人言說的春光里默默努力,自會醞釀著收獲的希望。<br> 人間向暖,萬物逢春。希望同學們記?。翰灰洠阋彩谴禾斓囊徊糠?,做一粒種子,在春天努力發(fā)芽。更愿你一路春風得意,美好恰逢其時,謝謝大家! <font color="#ff8a00">編審:陸曉毅<br>二審:王安輝<br>終審:常國剛</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