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也許你從來沒有注意到自己,我們總是對外人客客氣氣,對自己的家人卻毫無顧忌,任性無禮!也就是說,我們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給了外人,卻把最壞的一面留了給家人!</p><p class="ql-block"> 不少人回家陪爸媽,都是歡歡喜喜回家,卻悶悶不樂離開。原因也許讓人覺得可笑,媽媽對你嘮叨了幾句,你就不耐煩甩手離開;老爸買了觸屏手機,有個功能沒弄明白,問了你幾遍還沒懂,你就不耐煩說:“怎么這么笨”??傊?,回家之后,家人的各種行為讓你覺得很不耐煩,很反感!</p> <p class="ql-block"> 然而回到學(xué)?;蚬?,面對同學(xué)、老師、領(lǐng)導(dǎo)、同事、客戶,我們卻又換了一副嘴臉,微笑地面對他人,耐心地給這些外人解答問題。我們習(xí)慣于對不相干的人客客氣氣、彬彬有禮,對親近、呵護自己的人卻毫無顧忌,隨意無禮。也許有很多人對親人發(fā)了脾氣,事后很后悔,可下次還會如此。</p><p class="ql-block"> 這到底是為什么?是親人對我們的包容讓我們太放肆,人們總是習(xí)慣于不珍惜輕易得到的東西,當(dāng)我們累了、病了、痛苦了,家人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對于這份輕而易舉得到的愛,從來都認為理所當(dāng)然,心中從未想過要感恩!</p> <p class="ql-block"> 假如對同事、朋友等外人發(fā)脾氣,很可能損害彼此間的關(guān)系。但是親人血濃于水,即使言語過分,他們也不會計較和記恨,所以我們習(xí)慣于拿他們當(dāng)出氣筒,他們也甘愿讓我們出氣!</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們在溝通中會有意無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親人”是比“外人”更穩(wěn)固的一種關(guān)系,我們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們也不會計較、不會記恨,所以我們對家人說起話來太隨意!</p><p class="ql-block"> 家庭是一個相對安全和包容的環(huán)境,我們在外面受了委屈,都喜歡回家宣泄,即使拿親人當(dāng)出氣筒,也能獲得寬容、理解、忍耐、體諒。</p> <p class="ql-block"> 在這樣一個舒心安全的家庭環(huán)境里,我們最容易忘記怎樣好好說話,以致于對家人嘲諷、歪曲、夸大、貶低。 我們對親人的心理預(yù)期太高了,認為他們應(yīng)該毫無條件地支持自己,一旦他們稍有不情愿,就會形成心理落差,覺得外人不理我也就罷了,怎么你們也不理我,越想越生氣,最后傷了感情。</p><p class="ql-block"> 我們肆意將外人給自己的傷害轉(zhuǎn)移給親人時,我們沒有看到對方默默承受我們冰冷言語時的心酸,當(dāng)我們不耐煩地打斷父母的嘮叨時,我們不曾看到老人無言離開時眼角的淚水。</p> <p class="ql-block"> 親人們無怨無悔地承受我們的傷害,因為他們怕我們受到傷害,離我們最近最親的親人,用愛包容我們。 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一個親情計算題,大部分人成家立業(yè)到外地工作后,一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可憐的3個月,與其他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更是有限,即使和自己最親密的愛人在一起的寶貴時光也是有限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愛自己的父母和親人,就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把粗暴的態(tài)度、不客氣的言語和指責(zé)留給最親近的人。我們要把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更好的一面留給家人和親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