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增進校際合作交流,提升教師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2023年3月22日,王愛召鎮(zhèn)中心小學與達旗第六小學兩校共同開展校際教學教研交流活動。</p> <p class="ql-block"> 課堂是教學的生命線,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變革、教學效果的體現(xiàn),無一不彰顯在師生的一舉一動中。幾位老師給我們帶來了讓人印象深刻的課堂,讓老師們獲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語文課堂</b></p> <p class="ql-block"> 我校李娜老師帶來一節(jié)五年級語文課《青山處處埋忠骨》。教學中,李老師綜合運用了多種素材,不論是背景資料補充、圖片沖擊、音樂渲染等都指向?qū)W生對人物的理解、情感的體驗,讓學生體會到一個偉大的人物悲壯的付出和愛。</p> <p class="ql-block"> 張佳陽老師的執(zhí)教課題為三年級語文《花鐘》。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用活潑有趣,貼近兒童年齡特征的語言和孩子們一起在花的世界中遨游。張老師的課堂亮點不斷,評價用語精準到位,她善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整堂課令人如沐春風。</p> <p class="ql-block"> 第六小學武璐璐老師帶來一節(jié)六年級語文課《魯濱遜漂流記(節(jié)選)》。武老師經(jīng)驗豐富,課堂駕馭能力強,整節(jié)課教學環(huán)節(jié)緊湊,循循善誘,層層遞進,結合生活實際,講練結合,師生互動積極,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數(shù)學課堂</b></p> <p class="ql-block"> 我校郝雪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二年級數(shù)學課《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郝老師的課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實際例題,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六小學王二東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五年級數(shù)學課《長方體的認識》。王老師的課,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英語課堂</b></p> <p class="ql-block"> 我校王茹老師帶來一節(jié)三年級英語課。她憑借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不僅很好地與學生進行了有效地互動,也贏得了聽課教師的高度評價。</p> <p class="ql-block"> 我校任艷老師執(zhí)教了一節(jié)五年級的英語課。任老師的教學設計新穎有趣,由簡至繁,層層遞進,注重在閱讀中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支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p> <p class="ql-block"> 第六小學蘭麗娜老師帶來一節(jié)四年級的英語課。蘭老師以自然的教態(tài),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吸引了學生的專注力,熟練地運用多媒體把小游戲融入課堂教學,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體育課堂</b></p> <p class="ql-block"> 第六小學王麗琴老師帶來一節(jié)體育課《障礙跑》。王老師障礙跑的技術動作講解清晰,示范到位。整節(jié)課的各個部分安排合理,循序漸進,一層一層逐步推進。</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交流課結束,參加活動的老師們對課例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從教學設計到重難點的把控,從新課程理念到老師的學科素養(yǎng),從課堂的預設到課堂的應變,都反復進行推敲,同時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留下的遺憾,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議。</p> <p class="ql-block"> 張巧榮校長參與了語文組的評課活動。<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認為執(zhí)教的三位教師展現(xiàn)出了較高的教學素質(zhì),為大家呈現(xiàn)了精彩的課例,而聽課教師們通過評課活動,充分交流了各自觀摩學習后的所獲、所思、所感,她認為這次教學研討交流活動是非常成功的,是很有意義的。</span></p> <p class="ql-block"> 張萬樹校長對第六小學的領導及老師來校交流表示歡迎與感謝。他認為本次活動既是一次課堂教學的觀摩學習活動,又是一次取長補短的教學提升活動,他希望我校的教師們把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加以提煉,運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科教育教學質(zhì)量。最后,他提出希望今后兩校持續(xù)開展常態(tài)化教研交流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攜手提升教師的教研教學水平。</p> <p class="ql-block">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本次兩校交流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了兩所學校間的友誼,更為提升教師素養(yǎng),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供了良好契機。今后,兩校將主動搭建更多交流平臺,開展廣泛的溝通與合作,共同譜寫兩校教育高質(zhì)量發(fā)展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編輯:李娜</p><p class="ql-block">審核:王明</p><p class="ql-block">終審:張萬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