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每一次遠行,都是通往內(nèi)心的征程。</p><p class="ql-block">每一次征程,都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每一次遇見,都是成就最好的未來。</p> 第一天? ? 3月12日 <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我們迎來了由北京師大校長培訓學院承訓的為期13天的江西省中小學名師培養(yǎng)計劃項目學習,懷著向往激動的心情,由萍鄉(xiāng)乘火車20小時直抵北京西站,侄女熱情迎接我們一行7人,安排午飯后送往入住地點——門頭溝區(qū)龍泉賓館。</p> <p class="ql-block">先熟悉環(huán)境,報到</p> <p class="ql-block"> 初春時節(jié)杏花競放,入住的龍泉賓館外景有些特色,賓館只有兩層,我們住北村。</p> <p class="ql-block">做好課前準備</p> <p class="ql-block">研修課程安排豐富充實</p> <p class="ql-block"> 同時還有研修任務單及作業(yè)安排</p> 第二天? ?3月13日 <p class="ql-block"> 上午9:00—9:30開班典禮</p><p class="ql-block"> 開班前萍鄉(xiāng)團隊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北師大張行溪院長發(fā)言,他從課程、形式、學習三方面對此次學習進行了介紹,其次由學員代表正高級教師黃秋根從跨度、溫度、廣度、深度、高度五個維度進行激情發(fā)言,最后由班主任陶緣媛老師對此次課程設計進行說明,并提出紀律與學習要求,希望大家學有所成、學有所獲。</p> 主講專家:鐘秉林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教育部教授、博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總督學顧問</p><p class="ql-block"> 9:30—11:30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深化高考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p> <p class="ql-block"> 鐘校長從高考改革的動因與目標、高考改革的走向與任務、應對高考改革的新挑戰(zhàn)三方面展開講座。作為教師應擁有先進的教育觀和價值觀,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p> 主講專家:李娟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p><p class="ql-block"> 下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理想信念與教師專業(yè)成長</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通過講述中共一大后13位代表不同的人生結局為事例談理想信念關系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想信念是師風師德的最高層次,我們應從六方面“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zhì),堅持讀書,提升教師理論素養(yǎng),做一名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人民教師。</p> 第三天? ?3月14日 主講專家:伍新春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 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yè)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上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學與教</p> <p class="ql-block"> 伍教授主要從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含義、基本定位,核心素養(yǎng)下學與教的關系等幾個方面講述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p> <p class="ql-block"> 伍教授風趣幽默的講課風格,深入淺出的理論剖析和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案例,吸引著我全程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更明確了今后教學的方向,也對照反思了自己日常教學中的不當之處。</p> <p class="ql-block"> 下午現(xiàn)場教學</p><p class="ql-block"> 走進中國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參觀歷史文物和“復興之路”展覽,了解中國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的洗禮,感受祖國的強大,牢記歷史,不忘使命!</p> 第四天? 3月15日 主講專家:王炳林 <p class="ql-block">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北京師范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p><p class="ql-block">上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p> <p class="ql-block"> 王教授的講座從如何培養(yǎng)人、如何辦教育、如何建設教師隊伍三個方面展開,講座深入淺出,幽默風趣。通過學習,我深刻領會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的核心思想和精髓要義。</p> 主講專家:熊曉琳 <p class="ql-block">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下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堅定理想信念 踐行初心使命—紅色音樂經(jīng)典中的奮斗百年路</p> <p class="ql-block"> 熊曉琳教授以一首經(jīng)典的《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引入主題,帶領我們了解共產(chǎn)黨是如何挽救中國的。</p> <p class="ql-block"> 從鴉片戰(zhàn)爭那段屈辱的歷史開始,洋務運動治標不治本,戊戌變法試圖改變制度,辛亥革命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可是都不能成功,俄國的十月革命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于是黨的一大召開,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共產(chǎn)黨帶領工人運動、農(nóng)民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以失敗告終,因為沒有掌握領導權,沒有自己的武裝,于是,1927年中國共產(chǎn)黨打響了武裝起義的第一槍。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這是中國革命的搖籃,留下了寶貴的井岡山精神: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創(chuàng)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了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后國民黨進行五次圍剿,第五次失敗,共產(chǎn)黨戰(zhàn)略轉(zhuǎn)移——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抗日戰(zhàn)爭開始,直到1945年結束,東北抗日聯(lián)軍浴血奮戰(zhàn)。抗戰(zhàn)勝利后,解放戰(zhàn)爭,建立新中國。所有的艱苦歷程都凝聚成一首歌《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p> <p class="ql-block"> 全體學員齊唱《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p> 第五天? ?3月16日 主講專家:陳宏程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育才學校高級教師</p><p class="ql-block"> “2021走遍中國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最美教師獲得者</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西城區(qū)中學科技學科帶頭人</p><p class="ql-block"> 全國十佳科技輔導員、全國首批高批科技輔導員</p><p class="ql-block"> 上午專題研修—— </p><p class="ql-block"> 跨學科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陳老師用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扎實的專業(yè)學識和科學求真的精神幾十年堅持帶領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喚醒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在反復的探究與實踐中,還不忘教育學生“知識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教書育人與立德樹人齊頭并進!</p> 主講專家:周序 <p class="ql-block">北師大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yè)委員會理事</p> <p class="ql-block">下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深度學習的理論與實踐</p> <p class="ql-block"> 周教授用教學案例進行對比,讓我們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深度學習。杜威提出教育即經(jīng)驗的改造,如果知識離學生十萬八千里,學生就感受不到知識的價值。想實現(xiàn)深度學習,要靈活運用各種技術,將知識進行處理,把應試教育中枯燥的知識變成有魅力、有意思的知識。讓學生體驗知識產(chǎn)生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從無到有的建構主義教學不可取,而是要從學生經(jīng)驗出發(fā),去粗取精提取知識產(chǎn)生過程,讓學生獲取知識。運用跨學科思維。用A學科的方法和知識解決B學科的問題,這是跨學科的遷移和運用。</p> <p class="ql-block"> 深度學習是在老師教學的幫助下,以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從低階思維上升到高階思維的學習。不斷提高教學的語言藝術,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生產(chǎn)過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運用跨學科思維,讓學生的知識不再遙遠,而是散發(fā)出魅力。</p> 第六天? 3月17日 <p class="ql-block">上午教育研習——</p><p class="ql-block"> 北京第八十中學,參觀校園和進班聽課</p> <p class="ql-block"> 學校打造國家課程,學科拓展課程,社團課程多元化的三級立體課程體系,具有濃厚的校園文化,我們參觀校園,認真傾聽學校發(fā)展史及辦學理念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 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八十中始終秉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崇尚科學的辦學態(tài)度,“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辦學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完美詮釋。</p> <p class="ql-block"> 音樂課《合唱教學》精彩紛呈,感受到師生藝術功底的扎實。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讓生命因教育而精彩!</p> 第七天? ?3月18日 主講專家:李嫣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教材評審專家</p><p class="ql-block">上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藝術設計視角下的美育</p> <p class="ql-block"> 李嫣教授的課程設計“面條塔”非常有趣好玩。搭建“面條塔”看似簡單,卻需要集體的配合和團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培養(yǎng)集體中學生的領導能力與組織能力,還有打造個人在團隊中的地位,今天我們多次提到了“合作”更加強調(diào)的是孩子們對“分工協(xié)作”重要性的進一步認識與團隊榮譽感的加強,潛意識中去培養(yǎng)自身的團隊意識,學習課堂之外的經(jīng)驗,從而真正成為一個有能力,有擔當?shù)摹叭恕薄?lt;/p> 主講專家:甄巍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p><p class="ql-block"> 教育部美術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p><p class="ql-block">下午專題研修</p><p class="ql-block">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以美術與影視課程為例</p> <p class="ql-block"> 從甄教授的講座中感知到學生中心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核心,將教學重點從教師轉(zhuǎn)移到學生,通過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積極因素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而是參與者和貢獻者,他們可以通過交流和合作來共同探索知識,發(fā)掘問題,并掌握知識。</p> 第八天? ?3月19日 主講專家:朱志勇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教育學部教育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上午講座—— </p><p class="ql-block"> 從“研究邏輯”到“決策邏輯</p> <p class="ql-block"> 朱教授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循循善誘,用“我看醫(yī)生的過程”的案例明白地剖析了“研究問題意識”與“問題意識”的區(qū)別;指出研究邏輯的起點是研究問題的提出,研究問題的終點是對研究問題的回應;同時引出研究邏輯是解釋問題,決策邏輯是解決問題;研究邏輯是究真的過程,決策邏輯是求善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參觀了北師大校園,“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木鐸金聲,滋蘭樹蕙”在教育教學教研路上共勉!</p> 第九天 3月20日 <p class="ql-block"> 參觀中國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 美術館共五層,此次畫展共展出全國名家兩百多幅小幅作品,有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多種形式,近距離欣賞名家作品,感受到作品的震憾。</p> 第十天? 3月21日 <p class="ql-block"> 講座開場前體育組帶領全體學員做健身運動操,全場活力十足,激情四射!</p> 主講專家:丁道勇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上午閱讀沙龍——</p><p class="ql-block"> 導讀《 目標感》</p> <p class="ql-block"> 《目標感》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戴蒙的名作,他對人生目標的發(fā)展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本書 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做了很多定性與定量的分析,并通過很多心理調(diào)查案例作了認真分析,得出很多有價值的認識。</p><p class="ql-block"> 教授從一個現(xiàn)象、兩件風波、幾條誤會、初步結論、些許評論、若干聯(lián)想、一篇書評、存而不論等八個方面對《目標感》進行了細致的講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通過《目標感》的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身的目標,職業(yè)目標和作為父母的目標,對標黨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育人目標,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教育研習——</p><p class="ql-block"> 初中:北京市趙登禹學校</p> <p class="ql-block"> 下午來到北京趙登禹學校,我有幸聆聽了一節(jié)八年級美術課《給自己畫張像》。 本課在“用自己裝點自己生活”的情境中展開,在學習人物頭部比例,臉型的相關知識后,完成一幅自畫像,通過實踐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特征。既貼近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同時根據(jù)教材把重點落在頭部比例關系和聯(lián)系上,沒有過分強調(diào)精細刻畫。并采用線描的方式降低了人物表現(xiàn)的難度,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大膽嘗試,從而了解肖像的魅力,教學設計以具體的繪畫為例,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分析,展開學習。通過教師示范,學生實踐深入理解,最終解決了頭像繪畫的問題。整堂課設計新穎,師生互動強,美術功底扎實,聽課后老師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肯定老師優(yōu)點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p><p class="ql-block"><br></p> 第十一天? 3月22日 主講:葉菊艷 <p class="ql-block">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上午研究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基于教學實踐的課題研究選題</p> <p class="ql-block"> 葉教授從明確教師研究的選題來源、教師做研究的意義、什么是研究教育教學研究的類型、研究選題的作用、教師研究選題的可能來源、教師研究選題的基本問題與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方向、好的研究選題的特征等方面詳細闡述了基于教學實踐的研究選題確定的理論知識。</p> <p class="ql-block"> 葉教授布置的練習《請嘗試擬定一個研究選題》,充分調(diào)動了學員們積極性,學員們通過自我思考,組內(nèi)討論,向老師當面請教的方式得到了一次實實在在的鍛煉,葉教授通過手把手的教學,點燃了學員們的熱情,點醒了學員們的思想,讓學員們受益匪淺。</p> <p class="ql-block">下午教師論壇</p><p class="ql-block"> “我的專業(yè)成長之路”主題論壇</p><p class="ql-block"> 來自一線優(yōu)秀教師及優(yōu)秀培訓專家圍繞教育情懷、師生關系、學科教學、家校合作、專業(yè)成長六個類別進行了他們的經(jīng)驗分享。</p> 分享人:徐銀玲 <p class="ql-block"> 宜春明月山音樂老師徐銀玲以“專業(yè)成長”為主題分享《流淌山區(qū)的一支歌》:1.信心凝聚力量,努力就有希望!2.孜孜追求,提煉自我,擁有一潭水。3.有目標、有仁愛之心。</p> 分享人:吳莉 <p class="ql-block"> 南昌市實驗中學美術老師吳莉以“教育情懷”為主題分享《讓教育擦亮每個日子》:1.課堂教學是教師立足之本。2.聽好課,上好公開課,日常課,當成主課上,六年市優(yōu)質(zhì)課由三等獎到一等獎,省贛教杯優(yōu)質(zhì)課連續(xù)兩年一等獎。3.設立小目標,保持快樂心情,做好自己。</p> 分享人:陳金華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p><p class="ql-block"> 國家教育部“雙名計劃”(2022-2025)入選名師</p><p class="ql-block"> 首都師范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特聘導師</p><p class="ql-block"> 從江西贛州大余成長起來的北京名師陳金華講述他的教育敘事。凝煉個人教育主張,逐步提升從業(yè)境界,不斷進階,建立教育教學體系。</p> 分享人:何可欣 <p class="ql-block"> 北師大教師、奧運體操冠軍何可欣講述她的“小我”與“大我”的成長之路!(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中國女子體操唯一單項大滿貫獲得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得女子體操團體及高低杠冠軍等四項世界冠軍,實現(xiàn)了高低杠金牌大滿貫,被譽為“高低杠公主”。)她的成長路徑由三方面組成:自我品質(zhì)、重要的他者、制度性支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向榜樣致敬,向榜樣學習!</p> 第十二天? ?3月23日 主講專家:馮曉英 <p class="ql-block"> 中國知網(wǎng)基礎教育產(chǎn)品負責人</p><p class="ql-block">上午研究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信息素養(yǎng)助力教學教研</p> <p class="ql-block"> 聆聽專家教授解讀學習,作為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yǎng),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并且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情,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通過學習,認識到自己在專業(yè)方面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業(yè)務提升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要學習,隨著信息化快速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更應具有現(xiàn)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wǎng)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能看的更遠!</p> 主講專家:周序 <p class="ql-block">北師大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yè)委員會理事</p><p class="ql-block">下午研究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教育研究與表達——如何撰寫課題申請書</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老朋友,滿腹經(jīng)綸、授課幽默風趣的周教授從課題申請的主要內(nèi)容(研究什么、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及課題申請書中撰寫中的常見問題兩部分,結合具體的案例,深入淺出的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撰寫課題進行了細致耐心的指導。全場講座干貨滿滿,現(xiàn)場互動積極,學習結束時,學員個個都意猶未盡。</p> 第十三天? 3月24日 主講專家:周序 <p class="ql-block">北師大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p><p class="ql-block">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yè)委員會理事</p><p class="ql-block">上午研究素養(yǎng)——</p><p class="ql-block"> 常見教育研究方法的實踐運用</p> <p class="ql-block"> 周教授用生動典型的案例介紹了常見的研究方法—案例法、訪談法、行動研究、問卷調(diào)查,并指導了論文的撰寫方法,讓我們受益匪淺。</p> 主講專家:陳鎖明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院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培訓學院院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專題研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行走在通往“大先生”的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 講座在開心愉快的互動中開始。陳博士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四有”好老師、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的內(nèi)涵講到普通老師與名師理念與實踐差異性,分析名師應具備的四個特征。</p> <p class="ql-block"> 名師要充分認識時代背景</p> <p class="ql-block"> 名師要充分認識教育中的問題</p> <p class="ql-block"> 名師要培育良好思維</p> <p class="ql-block"> 在課間休息時,陳博士帶領老師們做益智小游戲,做到勞逸結合</p> <p class="ql-block"> 名師要建構自己的教育信念與理念,要彰顯教育行為</p> <p class="ql-block"> 陳博士的講座內(nèi)容豐富精彩,理論高屋建瓴,案例圖文視頻相結合,講解真實生動,淺顯易懂,引發(fā)了我們的共鳴與思考。</p> <p class="ql-block"> 感謝北師大校長培訓學院的精心組織,專家老師的傾囊相授!感謝班主任陶緣媛老師、馬天琳老師的辛勤付出、陪伴!</p> <p class="ql-block"> 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十三天的學習時光轉(zhuǎn)瞬即逝,雖然培訓已經(jīng)結束,但學習卻剛剛開始。學最好的別人,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把所學、所感、所悟落實到日常行動中,爭做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全體學員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供稿:萍鄉(xiāng)六中美術組儲步云</p><p class="ql-block">供圖、視頻:北師大陶緣媛、馬天琳及所有學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