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現(xiàn)代教育研究發(fā)展中心深入平城區(qū)文慧小學課堂教學一線調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風自遠方打馬而過,剝開一層料峭的寒意,三月兜售著春天的生動。為促進教學規(guī)范化建設,形成高質量教學管理樣態(tài),2023年3月21日,正值春分節(jié)氣,平城區(qū)教研室曹榮主任帶領區(qū)教研室學科教研員8人蒞臨平城區(qū)文慧小學開展聽評課調研活動。我校趙海英校長、徐德英副校長、各學科分管領導以及相關教研組教師參與此次活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城區(qū)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員們通過隨堂聽課、評議交流、聽取匯報的形式,對文慧小學新學期開學以來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督導調研。根據(jù)調研活動安排,教研員們于第一節(jié)課隨堂聽7節(jié)常規(guī)課,涵蓋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音樂、美術六學科。然后分學科進行評課指導活動。最后聽取由趙海英校長做的題為《提升專業(yè)同發(fā)展 扎實課堂求效率》的專題匯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聽評課調研活動重規(guī)劃、有主題、見效果,全學科覆蓋,記錄詳實清晰,教研員們既關注教師的教態(tài)、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編排、教學內容的講授,更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對知識的接收效果和能力養(yǎng)成,并能夠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情和學情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文慧小學的年輕教師們在家門口得到了教研員們有針對性的“問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用放大鏡找亮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讓課堂激活專業(yè)發(fā)展的自信</b></p> 語文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張楠老師執(zhí)教的是六年級下冊第9課《那個星期天》,張老師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課堂中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及時到位。通過回顧舊知引起學生共鳴,以“我“的心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讓學生找到體現(xiàn)心情的語句體會融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并聯(lián)系生活想想自己怎么在不說出“開心”“高興”等字眼表達出自己高興的心情,并且在課堂上聯(lián)系單元“初試身手”進行寫作練習,有大單元意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冀中地道戰(zhàn)》這節(jié)課,丁夏青老師以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為主要任務,注重方法的運用,抓住了策略單元的訓練點,讓學生在閱讀中有所思,有所得。整堂課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銜接自然,教師成為學生自主探索并獲取知識的引導者。課堂中,孩子們帶著問題閱讀,邊讀邊思考,成為積極的閱讀者。丁老師高效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扎實的基本功、親和力強,受到了教研員以及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p> 數(shù)學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年級組的高肖霞老師執(zhí)教的是《認識分數(shù)的意義和分數(shù)單位》,課堂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難易結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單位“1”。接著抽象概括,歸納出分數(shù)的意義并認識分數(shù)單位。概念的學習,需要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深化認識,所以讓學生動手操作,進一步領悟分數(shù)的意義。最后巧做難易遞進的練習,深化新知。孩子們發(fā)言積極,興趣高,參與多,老師真正地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p> 英語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芳老師所授的《Unit 2 Part A let's talk》是一節(jié)關于一般過去式的閱讀課,對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都從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層層遞進,緊扣閱讀課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會聽文本,讀文本,說文本,升華到自己寫文本。整節(jié)課提現(xiàn)著學生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課堂教學達到了預期的目標。</p> 科學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仝海霞老師執(zhí)教六年級的科學《有趣的食物鏈》,仝老師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導入,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明確了食物之間的吃與被吃的關系。接著仝老師引用書中的圖片引出食物鏈的定義,重點強調了食物鏈的寫法及符號表示。仝老師和孩子們做了一個非洲大草原的游戲,引出了多條食物鏈組合在一起,形成實物網(wǎng)。學生們在玩兒中學,加深了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音樂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丹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音樂《粗心的小畫家》。這是一首歡快活潑、充滿天真爛熳情愫的兒童歌曲,歌曲2/4拍子,歌詞用兒童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叫丁丁的愛畫畫的小男孩,因為他的粗心,會在他的畫作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因此鬧出不少笑話。通過這樣的情節(jié)教育小朋友們做事要認真仔細,不能粗心大意。李老師用故事引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李老師注重學生的體驗,用互動游戲的方式,與學生一問一答。在學唱環(huán)節(jié),由老師示范,學生體驗、感受,課堂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參與度很高。</p> 美術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宜靜老師執(zhí)教二年級美術課《動物聚會》,王老師給同學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形象,有真實的照片、有動物拔河的簡筆畫形象、也有中國畫作品,還有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表現(xiàn)的一群動物的形象等。要求學生在充分了解動物特點后,抓住它的基本特征來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動物聚會或競技的熱烈場面的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用顯微鏡找問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讓評課把準課堂改進的命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節(jié)課后,各學科教研員與相應學科教師進行深度交流與探討。在評課過程中,教研員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師生精神飽滿,每節(jié)課重視基礎,立足課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與學互促共進。老師們也積極提出問題、表達觀點,相互切磋,氣氛熱烈。雖然思維碰撞的時間不長,但有了教研員的悉心指導,老師們對“雙減”下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新課標有了更精準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主任評價《那個星期天》這節(jié)課,他認為張楠老師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課堂中時刻關注學生學習情況,評價及時到位。通過回顧舊知引起學生共鳴,以“我”的心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讓學生找到體現(xiàn)心情的語句體會融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并聯(lián)系生活想想自己怎么在不說出“開心”“高興”等字眼表達出自己高興的心情,并且在課堂上聯(lián)系單元“初試身手”進行寫作練習,有大單元意識。曹主任也給出了這節(jié)課的另外一種授課方式:可以順學而習,通過“心情——找出體現(xiàn)心情的語句——分析表達方法——體會關鍵詞語”四步法,在交給學生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讓學生自主完成“上午、下午、黃昏”的心情是如何表達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員趙凌杰老師和趙凱飏老師十分欣賞丁夏青老師,丁老師是一個有思想且具有個人魅力的老師,她們認為整堂課教學重難點突出,思路清晰,是一堂實用、有效的課堂。受到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建議,課堂的問題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樣效果就會更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員李海燕校長對高肖霞老師的數(shù)學課進行了高度評價,高老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語言俏皮,接受學生的原生態(tài)表達,沒有刻意的要求學生直接用數(shù)學語言表述,課堂真實。課堂上題目設計緊扣重難點,其中數(shù)軸的教學設計是一個亮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沒有完美的課堂,只有不斷進步的課堂,例如高老師設置的問題比較碎小,應該用大問題推進教學。當孩子表達不準確時,老師應該加以規(guī)范,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使課堂更具有數(shù)學味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員馬文霞主任在評課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肯定了這是一節(jié)較為成功的常規(guī)課,郭芳老師在設計上從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注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習的氛圍是輕松,融洽的,同時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在教學中要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在學習之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室郭麗宇老師針對仝老師的科學課上的環(huán)節(jié)一一做出評價,首先她表達了對這節(jié)課的肯定,他認為這節(jié)課準備充分,亮點很多,學生的掌握情況也很好,能夠把重點突出,游戲設計貼切。同時她也指出食物鏈鞏固環(huán)節(jié)如果加入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會更好,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徹底放手,只做學生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室韓秀萍和苑曉璐兩位教研員為李丹老師做了認真的評價和建議。在這首歌曲的教學當中,附點的演唱是難點,唱過很多遍之后,還有很多學生把小附點的節(jié)奏唱的不準確。建議李老師在提問的時候就在PPT上把附點下面的那個字用紅色框起來了,并清楚地提示他們紅色框起來的字要稍微拉長一點兒唱。并用對比教學的方式讓孩子在聽覺上有更直觀的感受,后面的孩子都更很好的突出附點音符的重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室美術教研員王婷鈺老師對王宜靜老師的美術課做了詳細的點評。她鼓勵王老師,要更多的關注學生,以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融入更多的創(chuàng)新點,對美術課程做更深層次的挖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用望遠鏡找方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讓專家引領教學研究的風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兩節(jié)課后,在徐德英副校長的主持下,我校領導隨同平城區(qū)教科研中心的教研員們有序進入黨員活動室,聽取趙海英校長做題為《提升專業(yè)同發(fā)展 扎實課堂求效率》的專題匯報。趙校長圍繞著“文以化人,慧以行道”的真性教育為辦學理念,立足求真、求實的教學工作態(tài)度,關于我校的教學工作交流了以下三個方面,即“1222”教師專業(yè)成長培養(yǎng)模式,有效加快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步伐;落實“雙減”政策,提升課堂效率;建設多元課程,踐行五育并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海英校長特別提到,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實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校一直堅持深入教學一線,跟聽教研備課,走進青年教師課堂,以教研助推教研組發(fā)展,以課堂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已經(jīng)成為學校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她希望專家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希望學校的發(fā)展能夠依托先進的學校管理理念,通過課題引領推動學校團隊建設,在團隊的裹挾中促進教師個人專業(yè)成長,進而提升教學質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會議中,教研員對我校的教學工作再次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積之于厚,發(fā)之于薄。希望老師們要勤于積累,精于應用。教師們還要多研讀新課程標準,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把關注課堂、注重實效相結合,努力做到學評一致。教研員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今后老師們的成長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曹榮主任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給與了高度評價。他看到了文慧小學對教學工作主題規(guī)劃、標準制定及實施策略的重視,感受到了文慧小學教學管理的扎實落地。教研活動真實,研而有“質”,研而有“思”,實現(xiàn)了學校、教研組、教師三個層面的同步成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工作曹主任提出意見和建議:教學時要把握基本教學原則,以綜合課程為主,單學科課程為輔。特別是綜合實踐類課程,應當以感受認識為前提,再進行梳理、總結、提升。關于教研活動,他從如何推進、深化集體備課活動,備課活動案例化,多角度多方式開展教研活動三個維度給予了支持引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聽評課調研活動主題鮮明,內容充實,精彩紛呈,效果顯著。它猶如一縷春風,不但吹來新綠,還帶來暖意。四季總在流轉,萬物都要更新,文慧小學教育教學也將不斷創(chuàng)新。無論何時,保持一顆永遠學習的心,都是必要的。時有活水來,遠隨流水香,奮發(fā)的力量才會在春天噴涌而出。愿文慧師生淌過一世的俗水,永葆向上的激情,在春天播種,終將會在秋天收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