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3月16日,我們最最敬愛的老師媽媽張翠英永遠離開了我們。老人家是景山學(xué)校教改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人之一,可謂元老。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教書育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張老師一生最好的寫照!她對所有的學(xué)生視若子女,一視同仁,不僅傳授知識,還從思想品德到家庭生活,關(guān)愛無微不至,溫暖人心,且綿遠流長,持續(xù)終身!尤其是我們受教張老師七年的七下一班的同學(xué)更是感受最深的!我們?yōu)榇松苡龅竭@樣的老師媽媽感到無比幸福和驕傲!張老師的離世,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和廣大師生都悲痛萬分,對老人家給予了極高評價,并表示深深的哀悼!特制作此美篇,寄托我們的哀思,并希望將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們心里,陪伴我們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各位長輩、各位親朋好友、老同學(xué)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親愛的媽媽張翠英于3月16日下午3時3O分與世長辭,享年98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nèi)f分悲痛。祝福媽媽一路走好,在天堂再無病痛,一切安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媽媽離別時非常安祥,沒有痛苦。子女們都在她身邊陪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據(jù)媽媽的遺愿,喪事從簡(今天家人已同媽媽告別,并辦理完后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媽媽的愛戴、關(guān)心和幫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特此泣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丁榮、丁明、丁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3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慈祥的園丁老媽媽靜坐花叢中,滿園桃李芬芳相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丁明、丁曙同學(xu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得知你們的母親張翠英老師離世,景山學(xué)校又走了一位初創(chuàng)時的老人。心情沉重。張翠英老師為景山學(xué)校建校初期的外語教學(xué)改革試驗,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人熱情,待人誠懇,教學(xué)認真負責(zé),一絲不茍,深得師生們的敬重和喜愛。她在課堂上師生互動的教學(xué)場景,至今仍浮現(xiàn)在眼前?!?lt;/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張老師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以上為耄耋之年的老校長方玄初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景山學(xué)校副校長、俄語教研組組長陳心五老師攜夫人悼念張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景山學(xué)校副校長周韞玉老師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驚悉張老師仙逝,心中十分難過。我失去一位最好的朋友,但我們的情誼永存。您對祖國的熱愛、對工作的極端負責(zé)、對學(xué)生的無限熱愛,以及高超的教學(xué)方法等諸多方面,永遠值得我學(xué)習(xí)。張老師一路走好。丁明丁曙節(jié)哀。陸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與張老師同事多年的陸鑫老師(曾任北京市東城區(qū)教育局長、我們七下一班的班主任)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魏容彬老師的悼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馮素姮老師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劉婕老師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高年級同學(xué)悼念張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蘇憲、楊伊宏夫妻二人是景山學(xué)校七上二班的學(xué)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親愛的丁曙同學(xué):您好!驚聞您母親,敬愛的張老師去世的消息,感到無比悲痛[合十][合十][合十]您母親是一名非常偉大的教師![合十][合十][合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感恩張老師的慈愛與溫暖,播撒在學(xué)子幼小純潔的心靈;授以廣袤無垠的知識,滋潤著我們成長;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恪守不渝,勇敢向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向敬愛的張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鞠躬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您的師恩芳華,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合十][合十][合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7屆七上二班同學(xué)鄭維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學(xué)生金脊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學(xué)生郭盈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3月23日,原66屆高三年級的同學(xué)為張老師舉辦了線上追思會。劉嘉儀學(xué)姐全力協(xié)調(diào)組織同學(xué)們積極參與并落實,令人非常感動!學(xué)長們的悼文情真意切,讀來感人至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主持人劉嘉儀:3月23日我們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媽媽離開我們七天了。按照中國人的習(xí)俗這一天故去的親人會魂歸故里,我們都是唯物主義者,但痛失老師媽媽的孩子還是願意以這種最古老最虔誠的態(tài)度來寄托我們的哀思。于是有了這場線上追思會,獻上我們的真情,告慰我們的老師媽媽一一她嘔心瀝血把畢生獻給了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yè),在景山學(xué)校教改歷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慈祥可敬的張翠英老師媽媽,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轉(zhuǎn)發(fā)不在這個群的李松濤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追思會將自由發(fā)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挽聯(lián)是李灼華所書!合成是灼華的先生完成的。聽說是送媽媽大家都伸援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驚悉敬愛的張老師親愛的張媽媽仙逝,心中萬分悲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萬望丁榮,丁明,丁曙親人們節(jié)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由于我長期在新疆工作,在接觸的少數(shù)民族同志中有會說些俄語的人士,更多地保留了一些俄語知識,也就更經(jīng)常地回憶起中學(xué)時期的俄語課,俄語老師,張媽媽也就成了最多回憶的恩師,俄語也就成了我保留最多的中學(xué)知識。張媽媽對此非常高興,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張媽媽希望我能跟媽保持俄語通信聯(lián)系,但由于俄語輸入法和俄語單詞的準(zhǔn)確性缺少把握,我只能基本看懂老師的俄語來信,回信還是漢語,非常遺憾!隨著疫情發(fā)展及張媽媽的身體變化,這種通信也很難繼續(xù)下去了。張媽媽把我當(dāng)作她的一位學(xué)生,始終關(guān)心我在俄語學(xué)識方面的進步,鼓勵我更上層樓,她慈祥的面容,鼓勵的話語,,使我永不忘懷,思之念之怎能不潸然淚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張媽媽走了,她在天堂注視著我,仍在提醒我不要懈怠。她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對學(xué)生的熱愛,給我們留下了的最好的榜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媽媽千古! (李松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年疫情,使我們失去了這幾年看望媽媽的機會。從北歐、俄羅斯旅行歸來,是最后一次見到媽媽。談到美麗壯觀的圣彼得堡,波瀾壯闊的涅瓦河、波羅的海。巨大石頭砌成的河岸令人贊嘆。老師媽媽跟我說起沙皇彼得一世的偉大功業(yè)。老師教我的俄語,絕大多數(shù)都遺忘了(Я забыла),好在踏上俄羅斯的土地,居然又能說兩句了。媽媽說,你應(yīng)該自由行,尋訪更多的俄羅斯文化。如今滿懷歉意,只能對媽媽說:пожалуйста,這樣的機會很難再有。那晚在沙灘,與媽媽、丁曙三人促膝而談,一切都歷歷在目,卻成了回不去的既往,不可復(fù)制的昨天。您是我們俄語學(xué)習(xí)最優(yōu)秀的開蒙老師,給我們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盡管數(shù)十載不聞俄語,最后還能與人交流,令帶團的領(lǐng)隊羨慕不已。比旁人多會了這么一點,卻給自己增光添色。無論多遠的時空分隔,老師媽媽永遠在我心里。您的諄諄教誨,您的嚴肅批評,還有愛意滿滿的提點,往日情景在眼前一幕幕回放。外語晚會上的大合唱,話劇選段,那是我們少年時代濃墨重彩的畫面。和老師媽媽共同渡過的歲月,是我最美好的回憶。(李景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緬懷敬愛的張老師。[合十][合十][合十]您是我們的嚴師,也像慈母般地愛護我們。在老師們的教導(dǎo)下,我們長大成人,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今天您的學(xué)生們在這里懷念您,這是您的驕傲和光榮。感恩我們學(xué)生時代的老師們!感謝景山學(xué)校對我們的培養(yǎng)和教育!張老師安息吧!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林美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懷念敬愛的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和藹可親溫柔善良的張老師離開了我們不勝悲痛萬分懷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張老師的晚年80歲90歲……96歲,每年我們都去看望她。每次見面老師都拉著同學(xué)的手問寒問暖,大家一起唱俄文歌曲、朗讀俄文詩歌、滿堂歡聲笑語。張老師的女兒說:學(xué)生的到來是老師最快活的日子。我記憶中每次老人家都俯在我耳邊輕輕的問:女兒好嗎?小外孫好嗎?并囑咐我好好注意身體。這是我最暖心的時刻呀,激動的我每每熱淚盈眶,看著滿臉笑容的老師仿佛我慈祥的媽媽就在眼前。能給老師帶來歡樂能見到老同學(xué),這也是我們快樂的時光?!袄蠋煁寢尅边@親切的稱呼是學(xué)生的由衷之言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從我們呀呀學(xué)習(xí)33個俄文字母開始到能捧起物理代數(shù)俄文版的高中課本,張翠英老師、吳寶善老師、劉賢儒老師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景山學(xué)校的6年,師生一起度過的崢嶸教改歷程,我們學(xué)會了知識增長了智慧。每天近百個俄語新單詞要 記住,數(shù)學(xué)語文作業(yè)要做完,苦讀半宿第二天清晨老師們在校園笑咪咪的迎接我們,又開始奮斗新的一天。六年的嚴格要求培養(yǎng)了我們刻苦自勵努力拼搏的能力和精神,這是自己幾十年來不怕艱難困苦總是樂觀向上的基石吧。借此機會,感謝景山學(xué)校的老師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向仙逝的辛勤園丁張翠英老師、吳寶善老師、劉賢儒老師致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張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ɡ罹椋?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您把愛的種子播撒在我們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張老師走了,她肯定上了天堂!雖然我們滿心不舍,但她走得安祥、從容。她一定微笑地看著我們說:孩子,別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知道老人家是帶著對我們的牽掛走的。在幾次團聚的時候她都會問到申同慶身體好嗎?他能回城里嗎?李松濤什么時候能回北京來呀,我真的很想他!老人家還會對我們炫一句:他用俄語給我寫信呢。她還常常念叨劉克這個孩子怎么老也見不到了呢?還有趙彩虹身體不好,你們要多關(guān)心她、幫助她。李景景也不在北京吧……句句問候是媽媽的牽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疫情嚴重不能見面,丁曙電話里告訴我媽媽常常念叨劉嘉儀又去鄉(xiāng)下了吧,我也喜歡農(nóng)村的生活,想去鄉(xiāng)下看看她……想到這些我止不住又淚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像孩子一樣被老師媽媽牽掛,她把愛的種子播撒在我們心間。媽媽,放心吧,我們都是好孩子,會做一輩子的好人。雖然我們天南地北,但永遠走不出您的視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牽掛我們的人走了,但思念永在,愛的種子己在心里發(fā)芽??、長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懷念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張老師,親愛的張媽媽于2023年3月16日離我們遠去!心情萬分悲痛!從此天上又多了一個璀璨的星星?照亮我們前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是歸國華僑,愛國愛黨愛人民,是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哪里閃閃發(fā)光。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教育,獻給了景山教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不僅教我們俄語更教我們怎樣做人。我至今記得張老師講卓婭和舒拉的英雄事跡時一雙大眼睛充滿了對德寇的仇恨和對兩個小英雄的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經(jīng)常說學(xué)習(xí)是為了用的,并在教學(xué)中努力踐行在學(xué)中用,在用中學(xué)的思想。老人家千方百計想盡辦法鼓勵我們多說,給每個人起了俄語名字,我的名字叫廖婭,同學(xué)們互相用俄語名字打招呼,有些好學(xué)生還用俄語進行簡單交流,誰交流的多誰就得分多。最讓人難忘的是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在東華門兒童劇院的匯報演出。《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我出演貪圖無厭的老太婆,至今想起來還忍俊不禁。張老師的值日生報告制度,更讓我難忘。那天周一輪我值日,心情滿滿。當(dāng)老師問完好后,我馬上站起來大聲說今天是“襪子擱在鞋里面”(這是我給俄語星期天的中文小注,笨人笨法)話音剛落同學(xué)們哄堂大笑,一臉茫然,許久我才納過悶來。過后我無地自容。只聽張老師笑咪咪說,廖婭坐下吧!星期天是美好的,但它也是只有24小時呀!沒關(guān)系,好好準(zhǔn)備,明天你還是值日生。絲毫沒有責(zé)備我,終生受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生有幸,在我世界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遇到了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戴著金絲眼鏡,常常穿著花布拉吉,永遠笑瞇瞇的張老師,張媽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安息吧!張老師!我會常常仰望星空找那顆最亮的星星??。愪J)</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悼念張翠英老師,思緒一下子回到了60多年前。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學(xué)校的教室里,張老師帶我們上早讀課和俄語課的鏡頭一下子浮現(xiàn)出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只見張老師走下講臺,邊領(lǐng)讀俄語,邊走到每個同學(xué)面前,觀察學(xué)生的口型,傾聽每個人的發(fā)音。聽到發(fā)音好的,當(dāng)即鼓勵肯定,聽到發(fā)音不準(zhǔn)確的,馬上給予糾正,一遍又一遍,直到正確為止。對所有的同學(xué)同等相待,一絲不茍,循循善誘。老師的高標(biāo)準(zhǔn),嚴要求,為我們學(xué)習(xí)純正的俄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五十多年以后,我去哈薩克斯坦參加首屆絲綢之路國際論壇,這是一個以俄語為母語的國家。論壇開幕式有我的講話,上了講臺,我即席用俄語說了幾句問候語,沒想效果出奇的好,上千名聽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這是對我俄語發(fā)音的認可。我靠的是中學(xué)學(xué)習(xí)的老底兒。一年之后在莫斯科,我無意中念了幾句俄語,很快在組委會和在俄中國留學(xué)生中傳開了:"谷會長會說俄語"。實際上,我只有中學(xué)的俄語基礎(chǔ),幾十年過去了,我能說出來的比起當(dāng)年老師教的,不過是九牛一毛,況且當(dāng)年絕大多數(shù)同學(xué)都比我學(xué)的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半個多世紀前的因結(jié)出了五十多年以后的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61年我14歲上初中二年級,母親因癌癥去世了。辦完喪事我第一天上學(xué),張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談話,她一改往日在課堂上的嚴肅,慈愛的對我說:"你有什么困難可以找我,我可以邦助你"。至今,張老師當(dāng)時的音容歷歷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教育教學(xué)的特點是嚴與慈,她是園丁,她是母親,做為學(xué)生的感受就是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張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ü乳L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屆高三學(xué)生呂士純敬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盡管有思想準(zhǔn)備,但昨晚一聽到張老師仙逝的消息還是震驚了一下,并隨即給丁明發(fā)了微信,寄托了懷念和哀思。想到這兩年老人家躺在床上的情景,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有了進一步了解。用老百姓話講就是油盡燈枯。老人家活了九十八歲,已是高壽,超出了全國人均年令和北京市人均年令不少,真希望能活到百歲,但一想若再活兩年老人家得受多大的煎熬,家人在精神上和體力上又得付出多大的代價,想到這又釋然了許多。我和張老師曾住過鄰居,記得上中學(xué)時每逢夏天常會見到張老師吃過晚飯挽著先生的胳膊去景山公園散步,每逢碰到我都會駐足向老師問好,而老師也都會沖著你慈祥地一笑,那個情景至今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今天早上找出珍藏的影集又翻閱了一番,看到和老師的合影不禁感慨萬千。人走了這些照片尤顯珍貴,已成絕唱。(梁克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悼張老師挽聯(liá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上聯(lián):俄語教學(xué),嚴謹歡快,(Дальше дальше дальше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桃李滿天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下聯(lián):慈祥可親,仁愛魅力,(Ты и я ты и я ты и я你和我你和我你和我),弟子記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注:前一括號內(nèi)詞語是張老師課堂上常用的一句口語,后一括號內(nèi)的詞語是張老師教我們俄文歌曲中的一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梁克昌拜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尊敬的張老師,親愛的媽媽,您溫柔、慈祥的容貌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里!(陳金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發(fā)自內(nèi)心,同學(xué)們?nèi)芾蠋熃袐寢?,十分罕見。張老師是?dāng)之無愧的一位好老師好媽媽。她不但生動活潑地教我們學(xué)俄語,更象媽媽一樣,教我們?nèi)绾巫鋈?,耐心體貼,無微不至,讓你心服口服。因患糖尿病,媽媽每次見到我都要詳細問我控制的好不好,囑咐我生活上每件小事都要格外注意,控制不好,將來得了並發(fā)癥就來不及了。因媽媽的關(guān)心,我現(xiàn)仍能象正常人一樣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出于對媽媽格外想念,去年三月二十六日,我獨自一人去看望媽媽。當(dāng)時媽媽睡著了,我和丁明丁曙在外屋小聲交流。剛要走,心靈感應(yīng),媽媽醒了。見到我非常高興。我隨口就唱起了記憶非常深刻的俄文歌曲我們快出發(fā)。先唱一遍,又同媽媽丁明丁曙唱了第二遍,媽媽開心極了,我也園了個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如今媽媽上天了,成了一顆明亮的星星,我們無論在天涯海角,永遠都會仰望天空,懷念親愛的媽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申同慶敬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張老師走了,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她的音容笑貌不斷浮現(xiàn)在眼前。能在景山學(xué)校就讀成為張老師的學(xué)生是我一生的福份。張老師帶領(lǐng)的俄語教研組用生動活潑的教學(xué)方式為我們打下了牢固的語言基礎(chǔ),引進原文小說作教材使我們的俄語水平更上一層樓,張老師就像燃燒的蠟燭,把她的光和熱都無私地奉獻給了她的學(xué)生們。敬愛的張老師,您的學(xué)生不會忘記您,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馬依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嚴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往日時光久遠,在深藏珍貴的記憶里有初中時期張翠英俄語老師那一束嚴格、一絲不茍而不失熱情關(guān)切的炯炯目光。初二課上,張老師批評陳平同學(xué)作業(yè)一塌糊涂敷衍了事,她既急又氣,說前一晚真想趕去陳家教誨一番。又說早年她在蘇聯(lián)就讀,曾夜里被教師上門抽查抽測過,辦法好使。多年后,我問陳同學(xué)尚記否,可惜他回答沒印象。我卻不敢忘,因為張老師的苦口婆心,因為值得銘記。老師常用俄語稱我們?yōu)椤昂⒆觽儭保瑦壅f“邏輯”一詞,要求我們懂邏輯,有意識地掌握俄語學(xué)習(xí)的思維規(guī)律及有效方法,以養(yǎng)成強勁的自信自學(xué)能力,以一當(dāng)十,加快進階步伐。當(dāng)然,這是符合當(dāng)年教改大勢大局要求的。張老師高壽,度過漫長忙碌的歲月。殫精竭慮為教改,兢兢業(yè)業(yè)終一生。今晨,在北京春寒料峭的農(nóng)歷早春二月的日子里,有一種溫暖叫懷念,有一種感動叫敬重,對敬愛的張老師深深的緬懷之情,感激之情。鞠躬,禮畢。(李灼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永遠活在我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的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人的精神世界也與父母的養(yǎng)育影響相關(guān)。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梢娊逃覀兊睦蠋焸儗ξ覀兊囊簧绊懹卸啻罅?。張老師,我們稱之為媽媽的老師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難忘,中學(xué)時代一次次我背俄文單詞頭碰到電線桿子上。能調(diào)動我如醉如癡的學(xué)習(xí)的人就是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難忘,大學(xué)那個特殊時期,我們班有人看到了我們班每個人的各科高考成績,我的外語是滿分還有作文加分。沒有張老師的高超教育,我怎么可能有這樣的高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難忘,從北大我來到東北遼寧省盤錦市,為了陪伴我到這地方鴨子場干校的父親。分到與市里一河之隔的一個高中。這里張老師對學(xué)生的大愛,我也只仿效了一些,我和學(xué)生就有了很好的關(guān)系。獲得了學(xué)生家長的配合,得到了當(dāng)?shù)攸h組織的信任,我入了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難忘,我從事出版工作后,幾次評職稱,我都以高分通過外語考試。張老師扶我平安走完職業(yè)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老師,你一直都在我身邊指導(dǎo)我前行。如今你去了天堂,也會快樂的,我們的心永遠和您在一起?。ㄔ烂裼ⅲ?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嘉儀姐姐並請轉(zhuǎn)高中的哥哥姐姐:看了你們在追思會上寫的懷念媽媽的文章,感人至深。這么多媽媽的學(xué)生,用如此深厚的感情懷念媽媽,我們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向大家表示感謝。我們相信媽媽的在天之靈一定能夠聽到看到這一切,她老人家會特別高興!我們一定好好珍藏大家的懷念文章,經(jīng)常拿出來讀一讀,以寄托我們的哀思。 丁榮 丁明 丁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七下一班是景山外語教改的第一批受益者。張老師從一年級就教我們俄語,直至七年級畢業(yè)。張老師的兒子也是我們班同學(xué),因此我們班得天獨厚地享受張老師最多的母愛。因此我們都尊稱張老師為媽媽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所有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驚悉我們敬愛的 媽媽老師 張翠英 仙逝噩耗(享年98歲)——悲痛欲絕!徹夜難眠(俺昨晚兒得知的)[流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六十多年來,老媽媽用她那慈母般的柔情/園丁式的辛勞——“澆灌/培育著”教育戰(zhàn)線一代又一代“大花園兒的群花麗朵們?? ”,芬芳的桃李——早已滿天下嘍!尤其是對我們這批老景山學(xué)?!坝肋h的七下一班”——您的俄語教改/教學(xué)“先行班”的同學(xué)們,您既傳授了我們俄語文化(含俄羅斯情節(jié)),又提高了我們的“情商(慈愛的力量)”,更教會了我們?nèi)绾巫鲆粋€德智體美勞俱全的“好人”……!同時,您還和住在左近的學(xué)生家長們,也成了“莫逆之交”,適時地交流孩子們的學(xué)習(xí)情況及品德教育等,真沒給俺們這些“小淘氣們”帶來啥“負面影響”哦,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啦!無愧于“母親教師”的尊稱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故而,即便是因當(dāng)年“造成”了十年的“分離”,但當(dāng)我們陸續(xù)回京后,大家又像“群花兒一樣”圍繞/團聚到了您的身旁——以您“為核心”的老師和同學(xué)聚會——居然延續(xù)了幾十年——得到了其他年級班組的艷羨和贊譽!“有媽就有家”——如今我們失去了您老人家這“核心之一”[凋謝],不知今后……,嗚呼哀哉[流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從丁明昨晚兒地哭訴中得知,您在3月16日下午彌留之際——左手握著丁明的手,右手握著丁曙的手——戀戀不舍,依依相望,絮絮真言……,此情此景在我們眼/胸中凝繪成了“一幅”永存不朽、慈母之愛且無與倫比的“畫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時,您臨終前期還叮囑家人:“別打擾了大家”——喪事簡辦(僅限家人告別)!我們理解并尊重您的意愿,但您的大愛之心,母愛之情——我們會永遠傳承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媽媽您安息吧!一路走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永遠懷念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流淚][凋謝][流淚][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這三年來,因疫情的影響,我們曾陸續(xù)看望老媽媽或云中歡聚一堂過,知道您總是念念不忘地惦記著大家,但為了您的安全,大家都沒敢近身長時間探望您!而您長期臥床卻能抗過疫病,沒被傳染上并安詳?shù)刈咄炅艘簧@既是您一輩子修來的福分,又得益于您有大孝的子女在您身邊二十四小時地精心伺服和照顧!他/她們“帶著各自各類的老年病”,冒著風(fēng)險四處為您求醫(yī)問藥,跑遍京城俄式西餐店購買您喜好的家鄉(xiāng)口味兒……;除了喂飯/喂藥/喝營養(yǎng)液等,還要解決“排毒問題”……!真是太了不起了!這也是您母愛慈心的傳承結(jié)下的碩果啦!也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哦!同時也希望丁明兄妹們多多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啊![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戴安弟 泣頌[流淚]并敬挽[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3月18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七下一班“班長”戴安弟發(fā)布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以下是七下一班同學(xué)的悼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曙并轉(zhuǎn)丁明、丁榮大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雖然離開了我們,除了俄語之外,她給學(xué)生們留下了太多財富:慈祥美麗的笑容、美妙動聽的聲音、誠摯天真的童心、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這些將陪伴我們終身,激勵我們認真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轉(zhuǎn)去我媽媽給你們的信。望節(jié)哀、保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陳嬰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曙,丁明,丁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得知你們媽媽走了,我長她兩歲,沒想到她先我而去。媽媽是我相處近七十年的老友,意重情深,我懷念她。懷念每次見面時的熱烈擁抱,懷念她那微帶俄羅斯腔的獨特語音,更懷念她胸懷的坦蕩、待人的真誠。她是最受學(xué)生愛戴的老師,教書、育人、桃李天下。她在工作中為我解惑,所以我也算她的學(xué)生。為你們的媽媽驕傲吧,她的人生價值千金。她走了,去了天堂。在那遙遠的天際,她會依然看著大地,看著她所有的孩子們,祝福你們幸??祵?。不必用眼淚回報媽媽,保重身體,打起精神,走好你們今后長長的老年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趙潔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陳嬰嬰同學(xué)的老媽媽與張老師同事多年,是鄰居,更是摯友。老人家的悼文感人至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丁明 驚聞老媽媽仙逝的噩耗,雖已有心理準(zhǔn)備,但當(dāng)這一天真的來臨,還是感到痛徹心扉的悲痛!安弟的祭文點點滴滴說出了我們大家的心里話。難忘老人家的慈容笑貌和諄諄教誨。難忘老人家在病體纏身之際還在關(guān)心每一位同學(xué)的生活、家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有幸在插隊后進入大學(xué)學(xué)習(xí)俄語。畢業(yè)后也也從事與此有關(guān)的工作。無論在上學(xué)期間和工作后都深深感到張老師的俄語教學(xué)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尤其是語音語調(diào)比較標(biāo)準(zhǔn),不少俄羅斯人都認為我一定是在國外留過學(xué)的。為此我永遠感激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yōu)榇松苡羞@樣媽媽一般的老師而感到幸福和驕傲,只是非常遺憾我們未能前往送老媽媽最后一程,但也理解并尊重老媽媽的意愿。愿老媽媽一路走好!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溫暖我們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多年來你們的付出和辛勞我們感同身受,敬佩萬分!近來想必更是身心疲憊,很心疼你們!請你們節(jié)哀,畢竟也已進古稀之年。請好好休息調(diào)整,多多保重!有機會再相聚[擁抱][擁抱][抱拳關(guān)曉寶泣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丁明、丁曙:獲悉張老師已于日前仙逝,我們?nèi)叶己茈y過。每每路過景山公園,心中惦念的老師再也見不到了。本想在合適的時間帶上您們喜歡的格格,上樓見見老老奶奶,也已經(jīng)不可能了,真是讓我們悲從中來。老師的音容笑貌永存我們心間。丁明、丁曙也要節(jié)哀保重。我想安弟會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大家一同追思我們媽媽老師。老媽媽您安息吧!一路走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i> 我們永遠懷念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您的學(xué)生閆永安(七下一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驚悉我心中的媽媽老師與世長辭,我忍不住掩面而泣,悲痛萬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可恨的疫情阻斷了我們近兩年與恩師相見,今年我又早早地盼望著九月二十三日去看望媽媽老師,沒想到恩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回憶往事,歷歷在目!每次見面您都拉著我的手,問我的生活與工作情況,給予我關(guān)心與鼓勵,這一幕幕我怎能忘懷?!您的慈愛與大愛永駐我們?nèi)嗤瑢W(xué)的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悲痛地悼念您!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明丁曙老同學(xué),在你們身上充分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大孝的美德!但都已進入老年,又長期辛苦地看護老人,實在身心疲憊且辛苦,望你們好好休息,珍重自己的身體為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劉秀鑾泣挽恩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月16日下午,河南大雪。我在向南的列車上,見黃河兩岸潔白肅穆,預(yù)感到異常。18日接到丁明的信息,張翠英老師走了,——就在大雪突降覆蓋中原沃野的那個時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張老師從我們7歲的時候教我們俄語。每年9月23日我們景山學(xué)校七下1班為張老師慶生。那一天我們變回了學(xué)生,變成了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班上俄語最差的學(xué)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月27日(2.24周年不久),我在普吉島機場準(zhǔn)備回家。機場很多俄羅斯人,一家一家的。我問一個俄羅斯人從哪來到哪去,聊了些他4歲的女兒如何漂亮活潑等等家常話。我是全班俄語最差的學(xué)生,我僅僅知道很少俄語單詞,但我忽然皮笑肉不笑地說了一句:“瓦伊納,涅特(不要戰(zhàn)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家家戶戶,只要老媽媽在,家就在。門廊前那一盞燈,就照著回歸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七下1班,只要張老師在,班就沒有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鋪天蓋地的雪中,那位教我俄語的老師離去了,那顆每年9月吸引著孩子們匯聚的星熄滅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 2023年3月19日重慶至資陽途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學(xué)生 葉研泣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早翻看七下一信息,才驚悉敬愛的張老師去世了,心里十分難過。在此我沉痛悼念張老師,深切懷念張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敬愛的張老師與同學(xué)們的情誼60多年,有多少事值得記憶,值得珍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看我記得文革后同學(xué)們第一次在老師家(三眼井橫柵欄胡同)聚會的情景;我還記得在老師家我和丁明搭檔與老師丁曙打橋;我更忘不了,我剛得糖尿病時,老師丁曙帶著降糖食品到家來看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去年10.1看望老師回來后我就打算下次再去看望老師一定在進屋前,先跟丁明丁曙學(xué)好幾句俄語,進屋后講給老師聽,老師聽了一定很高興。我還想等老師身體有所恢復(fù),待春暖花開或5.1前,同學(xué)們一起抬老師下樓,用輪椅推老師再去景山公園觀花賞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在想什么都沒有用了,老師已去,空留思念。愿敬愛的張老師在天堂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故。 學(xué)生吳景相</b></p> <p class="ql-block">丁明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老人家年輕時風(fēng)華正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神采奕奕的張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景山學(xué)校舊址大門。1960年景山學(xué)校建校時張老師作為第一批教師進校,直至1982年退休,在此工作了22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本篇重點敘述的師生情——主要老師之一,我們愛稱為“媽媽老師”的張翠英(中文名),今年9月23日將迎來九十二周歲生日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她1925年9月23日生于蘇聯(lián)。由于家境貧窮,上個世紀初其父親從山東老家闖關(guān)東,再到俄國,在莫斯科一家工廠當(dāng)工人,曾參加過十月革命。其母親是俄羅斯人,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33年她隨全家從蘇聯(lián)回國,來到新疆伊寧市。后就讀于新疆伊寧民族中學(xué)。母親所在的俄語班老師都是俄羅斯人,用俄語進行教學(xué),使用的教材都是從蘇聯(lián)引進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經(jīng)烏魯木齊市教育廳任命,她擔(dān)任烏魯木齊市第二俄羅斯中學(xué)校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教育部致函新疆教育廳:北京急需懂俄語和教育的人才,希望給予支持。根據(jù)這一情況,1950年,經(jīng)組織推薦,她被調(diào)到北京,在教育部直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擔(dān)任翻譯和編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期間,她參加翻譯了許多蘇聯(lián)教材和圖書,并參與編寫了人教社出版的中學(xué)俄語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其父母帶全家到蘇聯(lián)定居(其父一直保留中國藉,是在當(dāng)?shù)貜V受尊重的老華僑)。這個時候,領(lǐng)導(dǎo)對老師說,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需要大量人才,特別是像你一樣懂得教育和外語的人才。這一番話使張老師決定留在中國,繼續(xù)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做貢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春,成立了北京景山學(xué)校后,張老師于當(dāng)年被中宣部借調(diào)到這所實驗學(xué)校擔(dān)任俄語教師(后正式調(diào)入),為國家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人才,曾獲得中宣部和景山學(xué)校的嘉獎。1982年退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這就是我們的“媽媽老師”——她不單是我們的俄語老師(我們 可是從小學(xué)一年級就開始學(xué)俄語嘍),還把“母性”的親情貫穿了教學(xué)的終身全過程滴!尤其是對我們這批教改“初始者們”——愛到了“極致”!因此,在三位(含多位)“主要”老師中,她當(dāng)然滴成為了“媽媽老師”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我還借用張老師的一篇回憶文章,來表述她老人家對終生的教學(xué)事業(yè)和所有受過教育“孩子們”的憶念之情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懷念與祝愿——張翠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0年是景山學(xué)校50年華誕?;仡櫷?,我為景山學(xué)校50年來取得的成就感到欣慰,對前景充滿了信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1960年3月從教育部所屬人民教育出版社借調(diào)到景山學(xué)校工作的。當(dāng)出版社領(lǐng)導(dǎo)征求我對調(diào)動的意見時,我二話沒說就同意了。雖然景山學(xué)校是個剛剛成立的學(xué)校,各方面條件都無法與我所在的出版社相比,但是,我從十幾歲起就在新疆開始從事教育,對教育事業(yè)有一種深厚的感情。因此我愿意到教學(xué)第一線工作,愿意和孩子們在一起。特別是當(dāng)我得知,景山學(xué)校是在中宣部領(lǐng)導(dǎo)下創(chuàng)辦的一所教改實驗學(xué)校后,更是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急不可耐地想投入到這項事業(yè)中去。于是,3月8日報到以后,3月14日我就走上講臺,給學(xué)生們上了第一堂課。從此,我與景山學(xué)校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直到1982年退休,在2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任勞任怨,把自己的知識和力量都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y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現(xiàn)在,大家在回顧和總結(jié)景山學(xué)校所走過的道路時,都要談到建校初期的教改。確實,景山學(xué)校與教改是不可分的。無論當(dāng)時中宣部的領(lǐng)導(dǎo)還是景山學(xué)校的領(lǐng)導(dǎo),他們創(chuàng)辦景山學(xué)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搞教改,就是要在新中國的教育領(lǐng)域,摸索出一條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道路,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輸送大批合格的建設(shè)者。正是在黨的方針指引下,在校領(lǐng)導(dǎo)班子的指揮下,通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從1960年景山學(xué)校建校,到1966年“文革”開始,僅用了短短的六年時間,景山學(xué)校的教改就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后人留下了值得總結(jié)的寶貴經(jīng)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今天,當(dāng)我坐在桌旁,懷著激動的心情提起筆來,回顧我在景山學(xué)校度過的那些難忘的歲月時,首先想到的也是教改。雖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但同時,我又是一個建校初期教育改革的實踐者。所以,當(dāng)校領(lǐng)導(dǎo)讓我為建校50周年寫一寫自己的感想體會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應(yīng)該寫一點關(guān)于教改的體會。如果我和其他老教師的回憶,能夠給新一代教師提供一些啟發(fā)和幫助,那將是我們最為高興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景山學(xué)校教過很多年級的學(xué)生,因為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我想以“文革”前夕的七下(一)班為例來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談到,我是1960年3月14日在景山學(xué)校上的第一堂課,授課對象就是這個班的學(xué)生,當(dāng)時他們剛上一年級。這批孩子走進景山學(xué)校大門的時候,正處于我國的經(jīng)濟困難時期。全國人民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節(jié)衣縮食,共度難關(guān)。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黨卻對教育事業(yè)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景山學(xué)校剛建立時并無校舍,在91中、東高房小學(xué)和中宣部圖書館上課。但時間不長,就搬進了位于騎河樓的新校舍。當(dāng)孩子們走進陽光充足,設(shè)備齊全的新教室時,真是興奮極了,高興得在教室里跑來跑去。他們在邁出人生第一步的時候,感受到的是黨和國家的親切關(guān)懷。緊接著,他們加入了少先隊(少年兒童團)。在入隊儀式上,他們緊握右拳高呼: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奮斗!時刻準(zhǔn)備著!正是從這個時候起,孩子們的思想產(chǎn)生了第一次升華。雖然他們年紀很小,只有七八歲,卻產(chǎn)生了一種重任在肩的感覺。同時,在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對黨和國家的熱愛。這是景山學(xué)校給予他們的最初教育,孩子們通過這些教育,再加上切身的感受,迸發(fā)出了最淳樸最真摯的感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正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景山學(xué)校貫徹教改方針,進一步教育學(xué)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賀書記、方校長等校領(lǐng)導(dǎo)充滿激情的報告,也有各個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從不同角度對學(xué)生進行的啟發(fā);既有參觀先進人物先進事跡的展覽,也有聆聽老紅軍老工人農(nóng)民的回憶??傊?,通過各種不同的教育途徑,使孩子們堅定了這樣一種信念,即:現(xiàn)在努力學(xué)習(xí),是為了長大以后,把所學(xué)的知識報效祖國,做一個國家所需要的人。這種信念伴隨著他們走過了至今為止人生的不同時期,既包括“文革”那樣特殊的年代;上山下鄉(xiāng)、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經(jīng)受鍛煉的歲月;也包括恢復(fù)高考走進大學(xué)校門的那一刻,以及在各個不同崗位平凡的工作和生活。無論在哪一個時期,孩子們的這種根植于熱愛黨熱愛祖國基礎(chǔ)之上,把所學(xué)知識報效祖國的信念,從未動搖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進行人生觀的教育,景山學(xué)校還在教改過程中,加強各種傳統(tǒng)教育。比如尊重師長,尊重老人,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等等。我記得,按照校領(lǐng)導(dǎo)的布置,當(dāng)時我們都給學(xué)生開思想教育課。我是一個歸國華僑,調(diào)到景山學(xué)校的時候,漢語說得不太好,有些詞發(fā)音不準(zhǔn)。為了給孩子們開好思想課,我想了很多辦法。記得有一次,我準(zhǔn)備給學(xué)生講解放軍干部吳興春的先進事跡。為了講好這一課,使學(xué)生受到教育,我花了大量的時間,把一些詞寫在小紙板上,準(zhǔn)備了一大摞。上課的時候,孩子們見我那么認真地一邊講,一邊亮出小紙板,都很感動,完全被我所講的內(nèi)容所吸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很多學(xué)生至今還記得那一堂課。另外,我在講俄語課的時候,還常常配合學(xué)校的思想教育,抽出一點時間,給學(xué)生講一些蘇聯(lián)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英雄故事,例如卓婭和舒拉,馬特洛索夫等,培養(yǎng)學(xué)生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加強思想教育,培養(yǎng)政治上合格的接班人,這是景山學(xué)校教改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當(dāng)前,在全黨開展學(xué)習(xí)實踐科學(xué)發(fā)展觀的活動中,仍強調(diào)要加強思想教育,可見景山學(xué)校的教改,至今仍有其現(xiàn)實的意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與此同時,景山學(xué)校的教改,還有一項重要內(nèi)容,這就是從教育體制、教學(xué)方法、教材編寫和教材內(nèi)容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目的是探索一條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道路。學(xué)校最先提出“九年一貫制”,后來改為“十年一貫制”。從教育體制上進行探索,這在當(dāng)時的全國范圍內(nèi)是絕無僅有的。盡管由于“文革”的爆發(fā),教改被迫中斷,但是這一大膽的設(shè)想以及六年的實踐,仍然為后來我國教育領(lǐng)域的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學(xué)習(xí)外語,這是教改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前無古人的大膽嘗試。實踐證明,這一嘗試是有成效的。因為從學(xué)習(xí)外語的實際情況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記憶力最好,各種框框最少,對外語的掌握程度也就相對地要快要牢。為了探索規(guī)律,我嘗試了很多辦法。例如,我規(guī)定每天早上進教室的時候,學(xué)生要用外語報告,值日生也要用外語報告。報告內(nèi)容是我設(shè)計的,但學(xué)生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自行改變,活學(xué)活用。開始實行后,我每天第一個趕到教室,督促學(xué)生完成報告,直到所有同學(xué)都能夠靈活掌握為止。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訓(xùn)練,但對于學(xué)生來說,卻解決了敢于張口說外語,靈活掌握所學(xué)知識這樣一些基本的技能,很多學(xué)生至今還能熟練地背誦外語報告的內(nèi)容,可見對他們的影響之深。再如,組織外語課外活動。如何培養(yǎng)學(xué)生的興趣,這是小學(xué)開始外語學(xué)習(xí)重要的一環(huán)。我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排話劇參加學(xué)校組織的晚會,就是其中一項。我自己編寫劇本,把教材上常用的詞匯都編到劇本里,然后把同學(xué)分成兩個組,每個人都擔(dān)任劇中的一個角色,用外語進行表述和對話。學(xué)生們對排練話劇這一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不僅掌握了自己角色需要掌握的知識,還把其他人的對話也都記住了,大大提高了學(xué)生外語學(xué)習(xí)的積極性。至“文革”前,這個班的學(xué)生在發(fā)音對話單詞掌握等方面,都達到了不錯的程度,為進一步學(xué)習(xí)語法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上А拔母铩钡陌l(fā)生,中斷了景山學(xué)校從小學(xué)開始學(xué)習(xí)外語的實驗。但是,通過這幾年的探索實踐,一方面為后來的外語教改提供了經(jīng)驗,另一方面,也為這些孩子們走上社會以后,繼續(xù)學(xué)習(xí)外語創(chuàng)造了可能。在這個班的學(xué)生中,有人在插隊多年后,仍能直接考入大學(xué)俄語系。主考老師在進行口語問答時,為他們標(biāo)準(zhǔn)的發(fā)音和熟練的對話感到驚訝;還有的學(xué)生在此基礎(chǔ)上順利地改學(xué)其它語種。這些情況都說明,從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學(xué)習(xí)外語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們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夠摸索出一條早出外語人才的道路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從小學(xué)習(xí)古詩古文、大量閱讀中外名著,這是教改的另一項教改措施。學(xué)校印制了《兒童學(xué)詩》,《兒童學(xué)現(xiàn)代文》等各種教材,選編了許多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和現(xiàn)代名篇。我們班的學(xué)生現(xiàn)在還能熟練地背誦不少古詩古詞,能夠清楚地記得某一現(xiàn)代名作的時代背景,精彩段落,這些都與當(dāng)時語文教改分不開。它使學(xué)生從小就去熟悉和領(lǐng)悟(領(lǐng)悟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大量的歷史和現(xiàn)代文學(xué)精品,而不是單純地枯燥地去學(xué)習(xí)語法,這對于調(diào)動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積極性,對于學(xué)生寫作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推動作用。景山學(xué)校的畢業(yè)生中涌現(xiàn)了不少社會科學(xué)方面的人才就是一個證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綜上所述,我認為景山學(xué)校的教改是成功的。它對學(xué)生的教育,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品德,二是學(xué)習(xí)能力。二者互為聯(lián)系,缺一不可。實際上,這也就是當(dāng)年提出的“培養(yǎng)又紅又專接班人”這一口號的真正含義。以這個班的學(xué)生為例。開始教改時,他們只有七八歲,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過半百了。從景山學(xué)校畢業(yè)以后,他們走上了社會。雖然工作崗位不同,但他們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識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獻給了祖國的宏偉建設(shè)事業(yè),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有人被評為博士生導(dǎo)師,為國家培養(yǎng)高級人才;有人走上領(lǐng)導(dǎo)崗位,為國家的經(jīng)濟建設(shè)貢獻力量;有人被評為優(yōu)秀記者,走遍世界,包括南極北極;有人當(dāng)上了辛勤的園丁,工作在教育戰(zhàn)線。幾十年過去了,他們從未忘記景山學(xué)校對他們的培養(yǎng),包括對他們的啟蒙教育,也從未忘記教改和每一位在他們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的老師。十多年來,每當(dāng)我過生日的時候,他們都要來我家給我祝賀生日,表達他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時向我講述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使我非常感動。我覺得這是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今天,我們這些景山學(xué)校第一批教改的實踐者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步入暮年了。我們熱切地希望,新一代教師們接過教改的火炬,努力探索,繼續(xù)向前,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祝愿景山學(xué)校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合格畢業(yè)生,祝愿景山學(xué)校在祖國的教育戰(zhàn)線上發(fā)出更加奪目的光輝</b></p> <p class="ql-block">以上內(nèi)容選自安弟的美篇《我們的師生情 我們的同學(xué)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9年,在喜迎新中國華誕七十之際,張老師榮獲由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章”。這是北京市民盟東城區(qū)唯一獲此殊榮的成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景山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經(jīng)常委派年輕老師去看望張老師。老人家見到他們非常高興,倍感欣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學(xué)校老師看望張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屆高三的學(xué)長們在每年老人家生日時也會去為老人家慶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高三年級劉嘉儀學(xué)姐不久前去探望張老師。劉嘉儀和老媽媽互致敬禮,老媽媽請她問候所有同學(xué)并致以良好的祝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7屆高一年級同學(xué)為媽媽老師慶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高一年級同學(xué)邢英殊和董興華看望媽媽老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屆初中畢業(yè)的秦友友同學(xué)也是張老師的學(xué)生。他和他的弟弟秦友蘇都對老師媽媽有很深的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秦友友同學(xué)當(dāng)年畫的張老師跳起俄羅斯民族舞的鋼筆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這是張老師1980到1982年教的最后一批學(xué)生看望老人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我們七下一班畢業(yè)于1967年,時代變遷,各奔東西。1990年重新相聚。從此約定每年的9月23日老媽媽生日這一天集體為老人家慶生。這一天我們會相聚在老媽媽家,感受深深的母愛和大家庭的溫暖。就像葉研同學(xué)所說,媽在,家就在!下面這一幀幀珍貴的照片記錄了我們濃濃的師生情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0年9月23日,因新冠疫情我們未能前往探望老人家。但送上了祝福的鮮花,同學(xué)們通過視頻和微信也表達了對老人家真誠的祝福和滿滿的情誼!</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1年,新冠疫情依然肆虐,但我們少數(shù)同學(xué)依然在9月23日這一天去看望媽媽老師。沒想到這是與老人家最后一次相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丁明是我們班的同學(xué),妹妹丁曙是七上二班的同學(xué)。兄妹倆幾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老媽媽,從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了老媽媽極大的安慰和保障,可以說將孝順二字做到了極致!老媽媽能如此高壽,且最后在兒女相伴左右,握手相擁,毫無痛苦地安然離世,是她老人家修來的福分,也是兒女積德的福報!我們視他們?yōu)榭#?lt;/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同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9月23日,我們七下一班同學(xué)依然未能上門為老媽媽慶生。但送上了鮮花和牛奶,祝賀老人家九十七歲壽辰。沒想到這是最后一次的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恭祝媽媽老師九十七壽辰快樂!健康久久!感恩!愛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七下一班的孩子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一次為老媽媽慶生時,老人家動情地說:我和你們相處不是一天了。我親眼看著你們從幼童成長為各行業(yè)的專家。作為一名教師我非常高興!我所做的一切,使你們熱愛祖國,互相關(guān)愛?,F(xiàn)在新的一代,你們的孩子也傳承了這些。這是最主要的,說明我們一直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并將繼續(xù)前行!這段珍貴的視頻將永遠留下媽媽老師的音容笑貌和諄諄教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尊敬的、親愛的老師媽媽安息吧。我們永遠懷念和愛戴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Уважаемая и любимая учительница-мама, покойся с миром. Мы всегда будем помнить и любить Ва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太感人了,我們看完都流下了眼淚。這是景山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各位老師和全體同學(xué)的共同評價!一個老師能夠得到大家如此之高的評價,如此之深的愛戴,對媽媽來說是多么大的榮譽啊。媽媽的在天之靈如果知道,該會多么高興?。∩钌罡兄x大家!丁榮、丁明、丁曙叩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關(guān)曉寶制作的深深悼念和緬懷張翠英老師的“美篇”,圖文并茂,內(nèi)容豐富立體全面,不但展示了張老師不平凡的人生履歷,而且有張老師親寫的老景山教改回憶文章,還有方校長等各位老領(lǐng)導(dǎo)、各位前輩老師、均已逾古稀的各屆學(xué)生們對張老師點點滴滴的追憶,引人共鳴不絕,一樁樁、一件件、一幕幕,張老師的事跡感人至深。“老師媽媽”的稱呼,是各屆學(xué)生從心底發(fā)出的對慈母般老師的熱愛,也是給予張老師的最高贊譽和回報。《小路》彎彎,《小路》長長,張老師,教師的楷模!這個“美篇”既是景山學(xué)校的一份寶貴財富,又可稱是張老師的一份珍貴遺產(chǎn),猶如不少同學(xué)追憶時所說:張老師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的音容笑貌永存,她就像夜空中一顆璀璨的星星,永遠閃亮著光輝,令人景仰,令人懷念。感謝關(guān)曉寶,感謝丁明、感謝丁曙,張老師松柏千古![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68屆九年級孫寶祥同學(xué)感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66屆高三劉學(xué)志同學(xué)感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是啊!看了美篇,讓我們又想起了過去和張老師的點點滴滴。我記得我的女兒一歲多吧,張老師從蘇聯(lián)探親回來,還特意給我的女兒從蘇聯(lián)買的小睡袍和小靴子。讓我真的沒想到,一個老師能對一個教過的學(xué)生這么關(guān)心!她就像我們的媽媽,時刻把我們掛念著,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溫暖!現(xiàn)在她離我們而去了,心中的不舍和難忘總是揮之不去!愿天堂的張老師媽媽依然笑容滿面,快樂幸福[合十][合十][合十][合十][合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67屆高一年級邢英殊同學(xué)感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