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蘇省《揚州》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那句千古名句,讓多少人對揚州充滿了向往。</p><p class="ql-block">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如今多年的夢想終于成真!</p> 江蘇省行政地圖: <p class="ql-block"> 2023.3.21 日來到江蘇?。ㄊ耗暇┨K中地區(qū)的泰州市《興化千垛菜花風(fēng)景區(qū)》,觀賞了非常有特色的水上油菜花海,晚上游覽了泰州《老街》。第二天來到揚州市,上午在毛毛細雨中游覽了《瘦西湖》5A景區(qū),下午游覽了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p> 航拍效果:(視頻來源網(wǎng)絡(luò)) 素有:“世界最美油菜花?!敝Q的千島油菜花,以千島樣式形成的垛田景觀享譽全國,與享譽世界的《普羅旺斯薰衣草園》、《荷蘭郁金香花?!?、《京都櫻花》并稱,躋身全球四大花海之列。 千百“垛田”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煞是壯觀。 “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 “垛田”全景圖,橫拍12張接片效果。 難得一見的彩色油菜花 忙碌的蜜蜂 觀景臺 站在觀景臺拍攝的“油菜花開金滿地”全景圖(一) “油菜花開金滿地”全景圖(二) 泰州《老街》,一個麻石鋪就的明清小巷,一條青磚黛瓦的古建筑帶,這就是 “泰州老街”。 揚州《瘦西湖》因詩句“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而聞名天下。從隋唐開始,陸續(xù)建園,及至清代盛世,由于康熙、乾隆兩代帝王的六次南巡 ,造就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湖山盛況。 <div> 瘦西湖儼然一副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歷史上李白、杜牧、蘇軾、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很贊嘆瘦西湖秀美的風(fēng)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綠楊城郭是揚州”等數(shù)不清的名言佳句,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濃墨重彩。 <div> 景區(qū)主要景點依此參觀順序分別是:熙春臺、二十四橋、洛春堂、百花園、錦泉花嶼、楊派盆景博物館、綠云亭、蔬林觀風(fēng)、春雨亭、五亭橋、釣魚臺、玉版橋、小紅橋、長堤春柳、湖心釣臺、白塔晴云、四橋煙雨,還有五亭橋、荷花池、釣魚臺……等等。它就像二十四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瘦西湖這根玉帶上,每一個都是分外的妖嬈。<br></div></div> 導(dǎo)航圖:千垛景區(qū)至瘦西湖相距105公里 正門(西門)牌匾:“瘦西湖”,對聯(lián):“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均有著名的書法家:“孫龍父先生”題寫。 瘦西湖景區(qū)游覽圖: 身穿漢服的美女在碧桃樹下拍攝寫真。 身穿漢服的美女在拍照留念。身穿漢服的美女在拍照留念。<br> “桃花盡日隨水流,洞在清溪何處邊”。 《二十四橋》,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yīng),故為之。該橋為單孔拱橋,橋上兩邊鑲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 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二十四橋》 《熙春臺》 東門《瘦西湖》牌匾,是中國著名書法家:林散之先生的墨寶?!妒珠w》東面的一副對聯(lián),落款“八十五叟林散之”。<br>“兩岸青山,半湖春水;二分明月,數(shù)點梅花”,<br> 《洛春堂》對聯(lián):“黃昏花影二月分,細雨春林一半煙”。 正面洛春堂全景圖: 背面洛春堂全景圖: 對聯(lián)內(nèi)容:“風(fēng)前月下妖嬈態(tài),天上人間富貴花”。 《諸葛菜》據(jù)傳當(dāng)年諸葛亮糧食不足,命眾將士去挖野菜,挖的較多的就是這種蔓菁,因此后世把當(dāng)年諸葛亮發(fā)現(xiàn)和推廣的這種蔓菁,取名為“諸葛菜”。<br> 櫻花大道 《多葉羽扇豆》俗名:《魯冰花》。 《郁金香》 揚州市花:《瓊花》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嬌艷欲滴的《日本海棠》 《碧桃》 在歷史上李白、杜牧、蘇軾、徐凝、朱自清,還有田漢、鄧拓等唐朝后著名詩人和現(xiàn)代文化名人在此紛紛題詩,贊美瘦西湖秀美的風(fēng)光,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杜甫的“商胡離別下?lián)P州,憶上西陵故驛樓”和田漢的詩“春堤實力柳千條,如此風(fēng)光入素描?!捌揭晜?cè)觀都艷絕,瘦西湖上五亭橋”等,都從各個角度贊美評價了瘦西湖無限迷人的風(fēng)光。 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錦泉花嶼》 流水潺潺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中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題寫:“楊派盆景博物館”牌匾。 小橋流水 《綠云亭》 《蔬林觀風(fēng)》 《醉月飛瓊》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飛檐上翹的《春雨亭》,四周開滿了海棠花。 江南景色: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垂柳輕風(fēng),一步一景。 《錦泉花嶼》 《香雪亭》楹聯(lián):“香求別有韻,天意不教遲”。 《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橋基由12條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為拱卷形,由3種共15孔不同的卷洞聯(lián)合,孔孔相通,亭亭相連。中間一亭突起,周圍四亭對應(yīng)坐落,從空中鳥瞰恰似一朵美麗的蓮花。 《蓮花橋》 《小紅橋》 《玉版橋》 《小金山》 《釣魚臺》 近看桃紅柳綠映襯一湖碧水,此景是最具江南水鄉(xiāng)的典型之美。 《個園》始建于明代,名為壽芝園,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兩淮鹽業(yè)總商黃至筠在壽芝園的基礎(chǔ)上改建成家宅,因主人“愛竹”而得名。個園以疊石精巧聞名,院內(nèi)有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有樓、臺、亭、軒相連,獨具江南特色。它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并稱為四大名園。 《個園》北門楹聯(lián):“春夏秋冬山光意趣,風(fēng)情雨露竹影多姿”。 中國古建筑學(xué)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羅哲文先生為個園題寫的:“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個園的主人黃至筠堪稱是愛竹的典范,他因“不可一日無此君”為名在園內(nèi)遍植青竹,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巧取了竹字的半邊。 春夏秋冬的四季的《春山》 花紅竹綠 春夏秋冬四季的《夏山》 象形太湖石“月”。 真乃:“鹽商豪府第,竹石雅乾坤”。 《壺天自春》 劉海粟大師年方八十七歲時題寫的《宜雨軒》牌匾。 春夏秋冬四季的《冬山》<br> 花團錦簇 春夏秋冬四季的《秋山》 《抱山樓》主人會客的地方。 《鶴亭》楹聯(lián):“立如依岸雪,飛似向池泉” 謝謝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