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為落實新時代“五育”融合實踐下的勞動教育,充分發(fā)揮實踐育人的獨特優(yōu)勢,促進學(xué)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宿州市第六小學(xué)勞動課程如火如荼的開展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3月17日下午,三(1)班的勞動實踐課開展了“快樂包餃子,共育勞動美”的活動,</b><b>充分發(fā)揮實踐育人的獨特優(yōu)勢,讓五育教育落到實處,也讓學(xué)生體會勞動樂趣。</b></p> 餃子文化 <p class="ql-block"><b> 餃子,又稱水餃,漢族傳統(tǒng)面食,其由餛飩演變而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距今己有一干八百多年的歷史。深受中國人民喜愛,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jié)食品。有一句民諺叫“大寒小寒,餃子過年?!憋溩佣嘤妹嫫ぐW水煮而成。</b><b style="font-size: 18px;">它不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中華民族的傳承。</b></p> 準(zhǔn)備工作 <p class="ql-block"><b> 在課前,老師已經(jīng)為這次的活動準(zhǔn)備好了充足的食材和工具:有蔬菜汁和好的彩色面團,有韭菜、粉絲和雞蛋調(diào)成的餃子餡,還有清洗干凈的搟面杖、刀、面板、鍋具等。</b></p> <p class="ql-block"><b> 孩子們的熱情非常高,在包餃子之前把手洗得干干凈凈,一張張小臉上寫滿了興奮。</b></p> 包餃子 <p class="ql-block"><b> 先由老師示范指導(dǎo),孩子們細心觀看,認(rèn)真學(xué)習(xí)包餃子的技術(shù)要領(lǐng)。期間,部分學(xué)生迫不及待擼起衣袖,躍躍欲試,嘗試著包餃子過程。</b></p> <p class="ql-block"><b> 開始包餃子啦!同學(xué)們紛紛化身為勞動小能手,在老師的有序組織下,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快樂的包餃子之旅。有的孩子在家經(jīng)常幫助家里的大人們包餃子,所以他們自己搟面皮,自己包餃子,做起來輕車熟路;而有的孩子則包不好,又著急又尷尬地站在那看著其他同學(xué)熟練地包餃子。這時,一些熱心的同學(xué)主動前來指導(dǎo)他們,雖然包得還不是很好,但他們還是很高興,包得很起勁。</b></p> <p class="ql-block"><b> 誰說我的不好看,誰說男生不如女!同學(xué)們個個熱情高漲,跟老師認(rèn)真學(xué)習(xí)包餃子的動作,</b><b style="font-size: 18px;">搟皮、放餡、對折、捏緊,</b><b>從一開始的生澀到后面慢慢地越來越熟練,一張張圓圓的餃子皮被同學(xué)們的小手注入了“魔法”,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美味的餃子。</b></p> <p class="ql-block"><b> 團結(jié)就是力量,同學(xué)們創(chuàng)意與技藝齊飛,小組成員間互相幫助,不一會兒功夫,形狀各異、玲瓏有致的餃子躍然于大家的眼前:有的像包子,有的像月牙,有的像金元寶,有的像太陽花……看著自己包出來的餃子,大家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教室里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b></p> 蒸餃子 <p class="ql-block"><b> 餃子包好了,開始上鍋蒸煮啦!同學(xué)們紛紛圍在老師身邊,期待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快點蒸熟。</b></p> 吃餃子 <p class="ql-block"><b> 瞧!飽滿緊實、噴香四溢的餃子“新鮮出爐”啦!“清扎飄芙蓉,元寶落玉盤”,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b></p> <p class="ql-block"><b> 孩子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個個都是滿臉幸福,紛紛夸贊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餃子,歡快的氣氛洋溢在整間教室。</b></p> <p class="ql-block"><b>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勞動教育是人生必修課。</b><b style="font-size: 18px;">孩子們在包餃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和勤勞的可貴,他們把喜滋滋的心情包進了餃子里,也把對食物的珍惜包進了餃子里。</b></p><p class="ql-block"><b> 這次勞動實踐課加深了孩子們對勞動教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情操,讓孩子們真正走進生活的課堂,在勞動中展示風(fēng)釆,享受快樂,收獲成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