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門峽除了前述的三個博物館外,還有一個比較小眾的博物館,但它在我國的早期文明發(fā)展中卻占有了一個標志地位。這就是廟底溝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說起廟底溝大家都不太熟,而提起仰韶文化,大家就比較耳熟了。目前全國各地博物館的陳列都是以時間為軸線布展,在早期文明中都會提及。</p> <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是距今約5000~7000年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因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fā)現(xiàn),根據(jù)考古習慣便將這時期同類型的文明稱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上游地區(qū),最北甚至在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也有發(fā)現(xiàn)。這時期出土文物以紅陶和彩繪為主要特點。</p> <p class="ql-block">而作為仰韶文化中期文明的代表廟底溝,出土文物上的彩繪圖案有著顯著特征——花瓣紋。</p> <p class="ql-block">這些花瓣紋特點是都由不等數(shù)量花瓣構成,花朵間“共用花瓣”,用專業(yè)術語為“圖形同構”。</p> <p class="ql-block">這類文物在各大博物館均能發(fā)現(xiàn),并且都會為此布置專門展柜或展廳進行展示。</p> <p class="ql-block">以廟底溝花瓣紋為代表的彩陶東至沿海,西至青海,南至長江,北至長城沿線均有出土,范圍與秦漢疆土大致相同,足見其影響范圍。</p> <p class="ql-block">“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華者,花也。華與花在甲骨文里為異體字。有專家認為以花瓣紋紅陶為特征的廟底溝文化影響范圍形成了最早期的花(華)人群落,也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大范圍的“民族與文化的共同體”,可以說是“文化上的最早意義中華”。</p> <p class="ql-block">三門峽火車站門上貼著“老家河南”的宣傳圖,滿滿的自信,因為有底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