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學(xué)名:Leiothrix lutea),又名相思鳥、紅嘴鳥、紅嘴綠觀音等,屬于相思鳥屬,體長13~16厘米。紅嘴相思鳥嘴赤紅色,上體暗灰綠色,眼先、眼周淡黃色,耳羽淺灰色或橄欖灰色。兩翅具黃色和紅色翅斑,尾叉狀、黑色,頦、喉黃色,胸橙黃色。</p> <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羽衣華麗、動作活潑、姿態(tài)優(yōu)美、鳴聲悅耳、動作活潑捷巧,不甚畏人。雌雄相互偎依、理羽、形影不離,親密無間,十分有趣,頗受人們喜愛。自古以來,有關(guān)“相思鳥”的趣聞的很多,人們對它的命名,就是指它對愛情的忠貞不二,當(dāng)雄鳥與雌鳥婚配之后,便終身相伴,形影不離,如果一只死去,另一只也會悲哀拒絕飲食,不鳴不舞,最后以身殉情。</p><p class="ql-block">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便是被世界公認(rèn)為"世界十大愛情鳥"之一的——紅嘴相思鳥。所以,人們常將紅嘴相思鳥比喻成堅(jiān)貞愛情的化身,予以贊頌和美譽(yù)的評價(jià),成為人們心中的吉祥之鳥。</p> <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為留鳥,但季節(jié)性垂直遷移明顯。冬天多下到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山腳、平原或河谷地帶,有時(shí)也進(jìn)到村舍、庭院和農(nóng)田附近的灌木叢中。夏季到海拔1100~2800米的山區(qū)林叢中繁殖。紅嘴相思鳥從高山往低山,或由低山向高山遷移時(shí),常結(jié)成大群沿固定路線飛行。</p><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在秋冬及初春季節(jié)常結(jié)群活動,喜歡在山坡或溝谷等環(huán)境的竹、灌 、藤及刺叢中穿梭活動或覓食,但少見在灌叢上部飛行。飛行時(shí)其總是從一個灌叢飛出,瞬間又鉆進(jìn)另一個灌叢,即便在筑巢和育雛時(shí)也如此,并多與白眶雀鵑等鳥類混群活動。</p> <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善鳴叫,尤其繁殖期間鳴聲更加響亮、婉轉(zhuǎn)動聽。雌鳥音調(diào)不如雄鳥多變,但是雌鳥的音調(diào)更加響亮清脆,鳴聲似“微歸——微歸——微歸”、“骨里居——骨里居——骨里居”。</p><p class="ql-block"> 紅嘴相思鳥主要以膜翅目幼蟲、雙翅目長腳蚊及蟲卵、等翅目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shí)、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偶爾也吃少量玉米等農(nóng)作物。</p> <p class="ql-block"> 中國分布:甘肅南部、陜西南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華南各省。東至浙江、福建,南至廣東、香港、廣西;西至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南部。</p><p class="ql-block"> 世界分布: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印度、緬甸、越南以及美國的夏威夷群島、歐洲的中西部地區(qū)、日本的西南部等地。</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紅嘴相思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p><p class="ql-block"> 2019年紅嘴相思鳥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5日,紅嘴相思鳥列入中國《國家重點(diǎn)保護(hù)野生動物名錄》二級</p><p class="ql-block"> 拍攝地點(diǎn):廣東乳源縣南嶺國家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 攝 影:風(fēng)雅俠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