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鹿原》越看越覺得自己文學專業(yè)知識的欠缺。以自己的能力,即使反復地聆聽,反復地閱讀,都無法提綱挈領地用文學語言來概括本書、本章所包含的內容。</p><p class="ql-block">有時候甚至不無遺憾地認為,只要摘抄其中的一些金句,可能比自己的評價和議論還要簡明和精彩。因為它是一座社會百科知識、各式人物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哲理的寶庫,憑自己的好惡和欣賞水平完全可能顧此失彼,甚至抓住芝麻而丟掉了西瓜。</p><p class="ql-block">有鑒于此,還是踏實跟進的好。陳老師寫到那,咱就想到那,學習和領悟到那吧!</p><p class="ql-block">黑娃把娶妻時在縣城買下的那幢房子賣了,在西安城學仁巷買了舊房搬去居住。怕在丈人家門前營房邊晃眼,惹是生非。他甚至有了去鄉(xiāng)村教書的退隱之意,對軍營生活感到疲憊。妻子稍感意外,以為是朱先生的教誨改了他的氣性,但陳忠實先生沒有替他說出內心深處的原因。只是讓他對妻子動情地說:“甭看我有那么多稱兄道弟的朋友,貼心人兒還是你一個?!?lt;/p><p class="ql-block">鹿兆鵬出現在黑娃家里,以告別為由,介紹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去向、隱匿之地、活動成果,還有下一步的打算、需要黑娃提供可能的幫助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給黑娃一本小冊子是毛澤東寫的書,讓黑娃看了給朱先生看。臨走時特意叮嚀黑娃“小心咱們鄉(xiāng)黨!”,并對黑娃回原上跪倒在祠堂表示了自己的遺憾。作者描寫這些情景的文字不多,不僅是伏筆,耐人尋味的地方亦甚多。</p><p class="ql-block">接下來是關于白鹿原上賣壯丁、征收捐稅狀況的敘述。只需用小說本身的文字便可以概括:</p><p class="ql-block">“聯系政府和百姓之間的唯一一條紐帶只剩下了仇恨?!?lt;/p><p class="ql-block">“民國政府在白鹿原征收的十余種捐稅的名目創(chuàng)造了歷史之最?!?lt;/p><p class="ql-block">“詛咒的對象由本原的田福賢逐漸升級到滋水縣縣長和縣黨部書記岳維山,隨后一下子就上升到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頭上。白鹿鎮(zhèn)街心十字道又一次發(fā)現畫著蔣介石臉譜的煮熟的雞蛋,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同樣扎著一支支鋼針……”</p><p class="ql-block">“一個靠繩索捆綁的士兵所支撐的政權無疑是世界上最殘暴的政權,也是最虛弱無能的政權……”</p><p class="ql-block">鹿子霖在監(jiān)獄里蹲了兩年多,終于被釋放回家。為了營救他,妻子鹿賀氏表現出了一般男人也少有的果敢和干練。挖出了珍藏的黃貨白貨,賣牲畜賣田地賣門樓門房,辭長工,把所有的錢財一次又一次間接或直接送給法院法官、縣府的當官的和獄卒。其中只有岳書記把一塊金磚退了回來,是一尊吃素不吃葷的真神。不光令鹿子霖感到吃驚,我也感到吃驚。在這兒想說的話太多,但不說出來大家也都能懂。</p><p class="ql-block">至于把門樓賣給白孝文,似乎是陳忠實先生的故意而為。當初白孝文把門樓賣給鹿子霖我就表示懷疑,拆下來的木料磚瓦能值幾個錢?這下子又從鹿賀氏那買回去,只是撈回面子而已。這一報還一報就是演給眾人看,此一時彼一時世事難料也淺薄。鹿子霖一回牢坐的,對一切國事家事的興頭兒都喪失殆盡。知道妻子還留下了幾畝水地倒也悲中有喜。知道自己當鄉(xiāng)約和后來當保長的對比以及白鹿村的重大變化,心理上還是有一些安慰。</p><p class="ql-block">不僅鹿子霖兩口意想不到,所有的讀者估計也料想不到。一個穿著旗袍的年輕女人給鹿家送來了一個親孫子,那可是鹿兆海的兒子。這當然是鹿家想不到的大喜事。至少后繼有人了。孩子離開母親后的哭嚎,給了鹿子霖一縷傷情,也給了他一份生機。但兆海曾對白靈發(fā)下終身不娶的誓愿,這個意外的改變如果僅僅因為這個女人長得與白靈“像神了”似乎有點勉強。</p><p class="ql-block">這個兒媳和鹿子霖一塊去給兆海上墳,發(fā)現兆海半人高的墓碑上竟然有一泡干涸的稀屎流痕,氣得鹿子霖在官路上跳罵,詛咒整個白鹿原上的男人女人該當殺盡滅絕。他涕淚縱橫著大聲說:“人還是不能裝鱉哇!裝了鱉狗都敢在你頭上拉屎…...”算是他對人生經驗總結。</p><p class="ql-block">為了生活,為了孫子有饃吃,他還得求人謀生計。去了聯保所干事,又變得精神抖擻起來。</p><p class="ql-block">白嘉軒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謹慎地經營著自己的家庭。有意思的是,他既想讓孝義有兒子,又鄙視冷先生出的主意,不讓兒媳去棒槌會。而是自己定下周密計劃,讓母親白趙氏實施。白趙氏引導兔娃給孝義媳婦睡覺做伴,做得滴水不漏,嚴嚴實實。終于順利實現了目的,三個月后,孝義媳婦出現了嘔吐現象。白嘉軒有意把功勞歸于冷先生,既送皮襖又夸贊。還資助兔娃娶妻。他瞞天過海的功夫雖無人能比,但我還是覺得,與他的性格有些不符。所謂的棒槌會,以及白嘉軒的偷梁換柱行為,本與封建禮教格格不入,卻能大行其道令人不解。</p><p class="ql-block">本章末尾提到白嘉軒在解放后土地改革查田定產劃定成分時突然醒悟,想起姐夫朱先生曾讓他辭去長工,撂地給窮人的提醒,感嘆他是圣人,真正的圣人。盡管只有一二百字,卻意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