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村旁,有一山嶺,名曰:獅子嶺,只因山形奇特,可謂巧奪天工,此嶺外形極像一頭威武的母獅,美中不足就是少了下巴。母獅昂首偏北方,獅尾沖著偏南方。</p> <p class="ql-block"> 都說無巧不成書,距離母獅約三公里處的楚江中學后山嶺也叫:獅子嶺。它的外形象極了一頭似張開大嘴吼叫的雄獅,只可惜遠遠望去像斷了尾巴。雄獅昂首朝東,獅尾朝西。</p> <p class="ql-block"> 在家鄉(xiāng)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這兩座山嶺都是由獅子變成的。據(jù)說很多年前,在通天河兩岸棲住著兩只獅子,一公一母,它倆常在河邊為爭水喝而打架。有一年大旱,通天河都干涸無水,兩只獅子為爭低洼水喝,又大動干戈,打了三天三夜還沒分出勝負,雙方打紅了眼,相互把對方的下巴尾巴咬斷也沒有善罷甘休,河邊的農(nóng)田莊稼被夷為平地,附近老百姓嚇得躲在屋里不敢出門,玉皇大帝得知此事龍顏大怒,急派雷公電母前來降服這倆孽畜。雷公電母趁著它倆雌雄大戰(zhàn)難分勝負之時,一道閃電伴著雷聲瞬間把它倆打回了原形。從此,雄獅母獅各化成了一座山嶺,永遠守望在通天河兩岸。</p><p class="ql-block"> 我猜想獅子嶺的這個傳說,會不會是與以前相鄰村莊之間發(fā)生過械斗有關,因為我就見過我們村與鄰村因一些小事情發(fā)生過口角動過手。比如說,正月里頭舞龍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滋生事端。還有就是逢圩趕鬧子人多擁擠的場合,也容易發(fā)生磕磕碰碰的事情來。</p><p class="ql-block"> 也許正是因為面對 慘痛流血的教訓,地方上一些名流貴賢,鄉(xiāng)紳達士,才會應運而生,可謂時勢造英雄,他們集智慧幻想愿望于一體,把體大雄壯,有“獸王”之稱的獅子與家鄉(xiāng)的獅子嶺聯(lián)想在了一起,編成了一段生動逼真的傳說,雖沒成文字記載,但也是口口相傳。我認為,先人編這個傳說無非不是想警示告誡著后人:任何時候,在大是大非面前,尤其是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村莊之間的利益爭奪之時,利用家族宗派主義,煸動械斗武力解決,都是一種畸形的陜隘愚昧思想,它與社會道德和法律都是背道而馳的。</p> <p class="ql-block"> 國家在日益強大,經(jīng)濟在騰飛發(fā)展,近兩年國家修路,路線正經(jīng)過我村的獅子嶺,不得已獅子嶺需要積極獻身,面目全非,如今我們已經(jīng)再也看不到獅子嶺往日的雄姿了,我不禁自問:獅子嶺的傳說會不會從此消失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