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是一座充滿魅力的小城,別看城小但是氣場大呀,它曾與北京、保定并稱為北方三雄鎮(zhèn),正定南門上鐫寫的“三關(guān)雄鎮(zhèn)”匾額就是佐證。從北京出發(fā)到正定古城只有200多公里,火車和高鐵均可搞定,十分的經(jīng)濟、快捷和方便。小城內(nèi)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眾多,在這里仿佛沒有年代的更迭,任時光匆匆,它依然古風不散,古韻猶存。“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享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正定,承載著千年的歷史積淀,真是一座特別適合2 —3天慢游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古城游覽首推隆興寺,隆興寺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qū),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它始建于隋開皇六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隆興寺不僅是一座千年古剎,同時也是一座珍藏了許多中華瑰寶的藝術(shù)寶庫,寺內(nèi)匯集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壁畫、雕塑、碑碣等。▼▼</p> <p class="ql-block"> 隆興寺奇特之處是沒有山門,寺前只有一座鮮艷奪目的雙龍琉璃照壁,照壁中間為綠琉璃浮雕的二龍戲珠圖案。▼▼</p> <p class="ql-block"> 琉璃照壁的整面壁墻涂刷的是十分醒目的大紅色彩,將照壁之中兩條綠色的浮雕蛟龍烘托的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繞過照壁,正北是三座單孔石橋,迎面就是寺院的第一座殿宇天王殿。隆興寺是正定古城最大的寶藏地,寺中藏著中國六大之最▼▼</p> <p class="ql-block"> 游客們無須走進寺廟,只是在寺門,就能感受到這座寺廟的古老和雄偉▼▼</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的殿門上部橫嵌著康熙皇帝親書的“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使得大殿兼起了山門作用▼▼</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 ,我國現(xiàn)存宋代建筑中的僅有的孤例,是隆興寺現(xiàn)存古建筑中價值最高的一座殿堂,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被梁思成先生稱贊為中國現(xiàn)存古代建筑中的“藝臻極品”▼▼</p> <p class="ql-block"> 殿內(nèi)佛壇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裝佛像,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這五尊佛像均為宋代原塑▼▼</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自帶的那種年輪的味道,給人們一種飽經(jīng)滄桑的感覺,這是現(xiàn)代仿古建筑可望不可及的▼▼</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內(nèi)的墻壁上繪滿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壁畫不僅篇幅巨大,而且色彩艷麗,層次清晰 ,在我國現(xiàn)存的明代寺廟壁畫中屬于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倒坐觀音——摩尼殿背壁上有一尊五彩懸塑的觀音雕像,它不同于我們通常所見的手持凈瓶立于蓮花寶座之上的觀音像。踞坐在正中的觀音菩薩面容秀麗恬靜,形體輕盈柔美,姿態(tài)優(yōu)雅端莊, 被譽為"東方美神”和“最美觀音”。因觀音菩薩坐南面北,與大殿坐向相背,所以又被稱為"倒坐觀音",是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五彩懸塑中的“倒坐觀音”左足踏蓮,右腿攀起,兩手抱膝,身體稍向前傾斜,柳眉之下,一雙明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視著禮佛者,臉上有淺淺笑意,更讓人覺得她是人而不是神,仿佛瞬間就能將你躁動不安的心情撫平撫靜,這種輕松的感覺實在是有些難得▼▼</p> <p class="ql-block">牌樓門——曾被我國著名古建筑學家梁思成譽為"珍品"。現(xiàn)存建筑為1986年依據(jù)梁思成《正定調(diào)查紀略》中的文字及照片復(fù)建▼▼</p> <p class="ql-block">戒壇——隆興寺自宋代奉敕擴建后,宋、元、明、清歷代都由皇帝敕令重修,頗受重視,成為北方著名的佛教寺院,因此寺中設(shè)有戒壇▼▼</p> <p class="ql-block"> 隆興寺戒壇據(jù)說是我國北方三大壇場(北京戒臺寺、五臺山清涼寺) 之一, 現(xiàn)存木結(jié)構(gòu)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間,石壇為明代遺存▼▼</p> <p class="ql-block"> 戒壇內(nèi)供奉的是明代銅鑄雙面佛像,二佛像相背而坐,背身相連,面南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面北而坐的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p> <p class="ql-block">嘉慶御碑——碑文為嘉慶十六年嘉慶帝西巡五臺山回鑾駕幸隆興寺所做《隆興寺疊皇考九言詩韻》▼▼</p> <p class="ql-block">轉(zhuǎn)輪藏閣——始建于北宋, 元、明、清均有重修,<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中國建筑學家梁思成贊為 木構(gòu)建筑之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 閣中陳設(shè)的轉(zhuǎn)輪藏是一座可以轉(zhuǎn)動的木質(zhì)藏經(jīng)櫥,為宋代遺物,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轉(zhuǎn)輪藏,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輪藏從外形看就好像一座八角亭子,內(nèi)部構(gòu)造遠比亭子復(fù)雜的多,轉(zhuǎn)輪藏中間有一根高10多米的木軸上下貫穿,梁架結(jié)構(gòu)巧妙結(jié)合,據(jù)說只需手指輕輕一推,這個龐然大物便可徐徐轉(zhuǎn)動▼▼</p> <p class="ql-block">龍藏寺碑——龍藏寺碑全稱“恒州刺史鄂國公為國勸造龍藏寺碑”,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楷書碑刻,被推崇為“隋碑第一”,后人也稱其為楷書第一碑。龍藏寺碑也是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歷經(jīng)迭朝換代的千年滄桑,古碑上布滿了古樸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大悲閣——大悲閣是隆興寺的主體建筑,兩側(cè)還有配殿,分別為御書樓和集慶閣,三殿均始建于北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為1999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大悲閣中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銅鑄立像▼▼</p> <p class="ql-block">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鑄立像,鑄造于北宋時期,是世界上最高大、最古老的銅鑄佛像,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悲閣內(nèi)矗立的這尊高大的銅鑄菩薩又稱“大悲菩薩”,立于高高的須彌石臺上,是中國保存最好、最高的銅鑄觀音菩薩像,據(jù)說是奉宋太祖趙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稱“千手千眼觀音”,各臂分持日月、凈瓶、寶塔、金剛、寶劍等法器。▼▼</p> <p class="ql-block"> 整座觀音立像高約20米左右,觀瞻時必須盡力仰視才行,使人自然而然升起一股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仔細打量隆興寺中的每一座殿宇和每一尊佛像時,總會在心中生出敬慕之感,不光是它們或高大或俊美的形象,更在于那些神佛們自帶的肅穆和莊重▼▼</p> <p class="ql-block"> 毗盧殿——建于明萬歷年間, 殿檐下懸掛的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毗盧佛殿"匾額▼▼</p> <p class="ql-block"> 銅鑄毗盧佛——千佛繞毗盧銅鑄造像是明神宗與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銅鑄毗盧佛自下而上逐層漸收,形成千佛繞毗盧的格局,造像整體共計1072尊佛像,是國內(nèi)同類造像中最精美的佛像,隆興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銅鑄毗盧佛自下而上逐層漸收,形似寶塔,造像分為三層,每層都有四尊毗盧佛,三層蓮座的一千個蓮瓣上都鑄造有一尊小佛像,形成千佛繞毗盧佛的格局,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羨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古城中的趙云廟為紀念三國名將常山趙子龍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正定舊稱常山,趙云故里▼▼</p> <p class="ql-block"> 趙云廟主要建筑有山門、四義廳、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p> <p class="ql-block"> 在廟前廣場立有一尊趙云的雕像,這是趙云懷抱阿斗躍馬握槍時的威武形象。真是未入廟門,常山趙子龍的形象已憾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百戰(zhàn)百勝,譽為常勝將軍。趙云的一生,戰(zhàn)功赫赫、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君臣殿▼▼</p> <p class="ql-block"> 君臣殿內(nèi)供奉三國時期蜀國的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諸葛亮。劉備從賣草鞋逆襲稱王,關(guān)羽、張飛策馬奔騰、生死相隨,諸葛亮鞠躬盡瘁三分天下,更有趙云視劉備為托身明主,劉備把趙云看成可擔當大任的心腹愛將▼▼</p> <p class="ql-block"> 四義廳中供奉的是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p> <p class="ql-block"> 三分天下后,劉備稱王,封關(guān)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為五虎上將,五虎殿內(nèi)便供奉著這五位蜀漢的五虎上將▼▼</p> <p class="ql-block">順平侯殿是趙云廟的主體建筑▼▼</p> <p class="ql-block"> 順平侯殿前的十八般兵器威武林▼▼</p> <p class="ql-block"> 在趙云去世幾年后,后主劉禪時常感念趙云兩次救自己于危難之中,于是追授趙云為順平侯▼▼</p> <p class="ql-block"> 正定榮國府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內(nèi)第一座影視拍攝基地,根據(jù)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嚴格設(shè)計建造▼▼</p> <p class="ql-block"> 榮國府的建成極大地帶動了正定旅游業(yè)的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榮國府由府、街兩部分組成,寧榮街全長兩百多米,由多家不同特色的店鋪組成。整條街采用了清代的建筑風格。寧榮街上旗幌招展,牌匾齊全,再現(xiàn)了康乾盛世的景象,是榮國府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正定縣文廟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大成殿為文廟正殿,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1996年由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雖說縣文廟是一個比較小眾的景點,但這里的古建卻有極高的文物價值。▼▼</p> <p class="ql-block"> 縣文廟大成殿,經(jīng)梁思成先生鑒定為五代時期遺存。著名古建筑學家羅哲文認為:縣文廟大成殿要比曲阜孔廟大成殿早五個世紀,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shù)價值,堪稱國內(nèi)文廟之最▼▼</p> <p class="ql-block"> 古樸素雅的大成殿莊嚴而寂靜,儼然鬧市中的一片凈土▼▼</p> <p class="ql-block"> 正定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年)。寺內(nèi)現(xiàn)存天王殿、鐘樓、須彌塔 ,塔與鐘樓左右對峙。▼▼</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須彌塔始建于唐貞觀十年(636年),是正定八大寺中歷史最早的一座。須彌塔外形酷似西安大雁塔,古稱雁塔▼▼</p> <p class="ql-block"> 須彌塔又稱“磚塔”,磚塔呈方形,塔分九級,高約43米。▼▼</p> <p class="ql-block"> 磚塔的初層四角各有石刻力士承托,力士肌肉豐滿、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鐘樓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一座唐代鐘樓▼▼</p> <p class="ql-block"> 位于寺院東南處的巨型赑屃為五代時期遺存,重107噸,專家稱之為"天下第一赑屃"▼▼</p> <p class="ql-block"> 陽和樓是正定歷史上一座名樓,形制獨特,巍峨雄渾,被推崇為正定古城的九樓之首▼▼</p> <p class="ql-block"> 陽和樓建立在高高的磚臺之上,兩側(cè)各有碑亭一座,樓檐面南正中高懸“陽和樓”匾額,面北高懸“廣大高明”匾額▼▼</p> <p class="ql-block"> 陽和樓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p> <p class="ql-block"> 陽和樓南面正中有一座小巧別致的關(guān)帝廟倚臺建立▼▼</p> <p class="ql-block"> 臨濟寺為佛教臨濟宗祖庭,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年)▼▼</p> <p class="ql-block">臨濟寺山門▼▼</p> <p class="ql-block"> 寺內(nèi)的澄靈塔始建于唐,現(xiàn)為金代遺存。塔高約31米,是一座八角九級密檐式寶塔。古塔造型挺拔俊秀,為密檐塔中的佳作,梁思成先生贊譽澄靈塔為"清晰秀麗,塔中之上品”▼▼</p> <p class="ql-block"> 澄靈塔亭亭玉立,又被稱為“青塔”。2001年由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在正定古城里,隆興寺的氣場固然很大,但是最能讓人過目不忘的或許是廣惠寺內(nèi)的華塔,華麗雍容的塔身使每個第一眼看到她的人都贊美不絕▼▼</p> <p class="ql-block"> 華塔是廣惠寺現(xiàn)存的主要建筑,由主塔及四座六邊形小塔組合而成,塔高約33米。該塔始建于唐貞元年間,現(xiàn)為宋代遺存。華塔1961年由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華塔最上層為精華所在,雕塑有菩薩、力士、獅子、大象等藝術(shù)造型,制作精美、排列有序,遠遠望去猶如巨大花束,故又稱華塔為花塔。</p> <p class="ql-block"> 中國現(xiàn)存的花塔為數(shù)不多,正定廣惠寺的花塔雕飾最為精美,塔型極為獨特。清朝乾隆皇帝曾三次登臨花塔,并題詩作賦▼▼</p> <p class="ql-block"> 花塔的美輪美奐實在值得每個人去親眼見證,親至體會。感嘆之余,也奉上我們無限的愛慕▼▼</p> <p class="ql-block"> 天寧寺的主體建筑是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 凌霄塔始建于唐代宗時期(762-779年),原名慧光塔▼▼</p> <p class="ql-block"> 凌霄塔現(xiàn)為宋代遺存。塔身共九級,是一座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樓閣式塔。一至三層為磚仿木結(jié)構(gòu),四層以上為木結(jié)構(gòu),因此俗稱"木塔" 。1988年由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墻始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設(shè)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曰迎旭,南門曰長樂,西門為鎮(zhèn)遠,北門稱永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歷經(jīng)風云變幻,歷史滄桑,至今依昂首傲立。2013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南門——長樂門。南城門上嵌有“三關(guān)雄鎮(zhèn)”匾額▼▼</p> <p class="ql-block"> 城墻是正定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周長24華里,城墻高10米,上寬6米,下寬8米,巍峨雄峻▼▼</p> <p class="ql-block">長樂門夜景▼▼</p> <p class="ql-block">正定歷史文化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特色美食八大碗、饸饹面▼▼</p> <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這座有著千年記憶的小城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磚一瓦都是文化,小街小巷都有傳說</span> 。小城中的古寺、古塔、古城墻,古街、古樓、古傳說都是滿滿的古風古韻,不愧為千年古郡、北方雄鎮(zhè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