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武山人的柳樹</font><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小時候能記起的大樹就是柳樹了。渭河岸旁,磨渠兩邊,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柳樹。而童年記憶里印象最深刻地,就是皓月當(dāng)空時,在四寺灣泉邊的柳樹林站崗放哨做游戲的事兒了。</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說來也是,武山無論是河畔還是高山,只要有村莊就有柳樹。盡然有些村名、地名也與柳樹有關(guān),什么大柳樹村、柳樹灣、柳柳屲等等。而作為居家必備的案板、菜橔子當(dāng)然是柳木為上了。據(jù)說當(dāng)年鬧饑荒的時候,柳樹皮、柳樹葉曾扮演過救命的角色。其實,我最敬佩的還是它頑強(qiáng)的生命力——水源充沛的水塘邊、干旱少雨的山埂上,河灘上的沙石坡、二三千米的懸崖處都能看到它的蹤跡,特別是主干都朽空了的古樹,還能頂天立地!難怪有那么多的文人騷客濃墨重彩地歌詠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當(dāng)春天來臨時,它的葉子和著春風(fēng)蕩漾,成了春天的使者,是當(dāng)?shù)芈淙~喬木最早展示生機(jī)的樹種,便有了</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唐·賀知章)</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div></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br></b></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b></span></h1><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從毛茸茸的葉芽,到鵝黃的柳條,到“萬條垂下綠絲絳”不到一周就跑步進(jìn)入了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炎炎夏日,柳樹底下乘涼可不是一般的享受——它還能從樹上往下滴露珠呢,特別當(dāng)風(fēng)吹過時可比空調(diào)舒服多了。晚秋時,別的樹葉都枯落完了,柳葉要算是送走殘秋的最后一縷黃葉了。在冬天的寒風(fēng)中能聽到沙沙的落葉聲,那就是大柳樹在寒風(fēng)中吟唱,這時的柳葉其實就是牛羊冬天的美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寧遠(yuǎn)縣志·清·乾志》所載“新續(xù)八景”就有新堤晴柳:明、清、民國時,城南紅峪溝,曾有三次特大洪水沖淹縣城及東、南關(guān),造成人民生命財產(chǎn)之重大損失?!肚尽贰爸匦藜t峪河堤”中載:“紅峪河恒為民患,遇暴雨,橫波長注,勢若建瓴,居民往往有其魚之恐”。“紅峪河翕張其舌,若呑噬之狀,蓋一邑之命懸于堤久矣”。乾隆14年,知縣介玉濤倡導(dǎo)修堤,26年知縣胡奠域續(xù)修,疏通河道,加高堤身,堤長300余丈,沿堤密植楊柳,“水患既捍,景色亦佳”。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青青堤畔柳,裊裊麗晴煙,樹色濃兼淡,波光斷復(fù)連”的景色,當(dāng)時的“新堤晴柳”多么含有詩情畫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由此可見,柳樹在武山人心中的位置。</span></div> 柳樹是中國的原生樹種,屬落葉大喬木,別名楊柳。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現(xiàn)“柳”字。柳樹在北方常用來營造頭木林,民眾采用頭木作業(yè)法周而復(fù)始地獲取薪材或編織材料,是我國古人最早認(rèn)識并大量栽植的樹種之一。我們的先人很早就應(yīng)用伐用柳枝的方法,不截除樹干,只伐取枝條,樹干仍可以像正常樹木那樣生長。并將頭木作業(yè)伐取的柳樹枝干修整后,剝皮,埋入土中,再灌上水,幾個月后待枝干周圍的泥土發(fā)黑時,挖出枝干,陰干使用。經(jīng)過這樣處理的柳樹枝干用作椽子,不翹不裂,不生蛀蟲。<br> 中國柳樹,有垂柳、旱柳、爆竹柳、白柳、楓楊圓頭柳、白皮柳、云南柳、紫柳、腺柳、杞柳、大白柳、大葉柳、細(xì)柱柳、棉花柳、朝鮮垂柳等。楊柳科柳屬落葉喬木或灌木,綠綠葉子,細(xì)長柳枝,柔軟下垂,性喜濕地;樹皮組織厚,縱裂,老齡樹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果實為蒴果,成熟后2瓣裂,內(nèi)藏種子多枚,種子上具有一叢綿毛。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喜溫暖至高溫。世界約520余種,中國有250余種,遍及全國各地。柳樹易繁殖,栽培方法簡單,生命力強(qiáng),可美化環(huán)境,在生活、環(huán)保、醫(yī)藥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綠化樹種。在人文方面,柳樹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贈友,以表達(dá)依依惜別之情。柳樹一直為文人們所青睞,人們留下了大量精品詩詞和文章。<br> 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述,隋煬帝登基后,下令開鑿?fù)?jì)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yùn)河兩岸種柳,并親自種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br> 柳樹伐過枝干后,茬口處能夠萌生新枝條,而且新枝通直,萌枝能力突出,武山人叫它柳栽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長成一棵新樹。因此便形成了對柳樹的頭木作業(yè),在一定高度截去樹冠,促進(jìn)新枝萌生,每隔幾年伐取枝條利用。 “柳樹”就是“留樹”,表示保留樹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類樹。<br> 又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一直都為文人騷客青睞?!对娊?jīng).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垂柳枝條柔韌,隨風(fēng)起舞,也常常引發(fā)文人們的興致。楊柳是春天的標(biāo)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罢哿泟e”就蘊(yùn)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鄉(xiāng)別去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quán)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比藗儾坏娏藯盍鴷饎e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br> “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國的民俗。每年立春之后的寒食節(jié),家家戶戶門前插柳,清明節(jié)男女頭上戴柳、車馬轎上插柳還有一說,是為了踏青迎春,象征吉利,“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br> 清代褚人獲的《堅瓠廣集》上明確解釋說:“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折于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xiāng)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愿耳?!?lt;br> 主要用于綠化選用,是河邊水道邊最佳的理想綠化植物,頗受人們的喜愛。也是公園必備的植物!樹皮含鞣質(zhì);材質(zhì)較旱柳差,可作器具和造紙原料;枝和須根能祛風(fēng)除濕。河柳枝皮的纖維可作紡織及繩索原料;木材色白,韌性大??勺餍∞r(nóng)具、小器具與燒制木炭用。柳樹材質(zhì)輕,易切削,干燥后不變形,無特殊氣味,可供建筑、坑木、箱板和火柴梗等用材;木材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和人造棉原料;柳木、柳枝是很好的薪炭材;柳葉可作羊、馬等的飼料;蜜源植物;為優(yōu)美的觀賞樹種。通常柳條可以用于編制筐子、 籃子、 藤椅、抬筐、柳條箱及安全帽等等家居用品。<br> 柳樹樹形優(yōu)美,放葉、開花早,早春滿樹嫩綠,是北溫帶公園中主要樹種之一。如垂柳和朝鮮垂柳,有纖細(xì)下垂的枝條,如眉的柳葉。多種灌木柳樹,耐修剪,可培育成各種形狀灌叢或作綠籬。園林景觀中的水邊綠化以柳樹最宜,常用于園林觀賞,小區(qū),園林,學(xué)校,工廠,山坡、庭院、路邊、建筑物前。盛開時,樹枝展向四方,使庭院青條片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實為美化庭院之理想樹種。對空氣污染及塵埃的抵抗力強(qiáng),適合于都市庭園中生長,尤其于水池或溪流邊。<br> 千百年來國人對柳樹情有獨(dú)衷,因其頑強(qiáng)的生命力、適應(yīng)能力和柳樹的形象特點(diǎn),得到廣泛的贊美和肯定,并被賦予很深的寓意:從柳樹的外貌特征來看:柳樹幾乎都是倒垂著柳枝,飽含著我們中華民族溫柔、含蓄、修養(yǎng)、涵養(yǎng)、謙遜等偉大的品格;從柳樹的適應(yīng)能力和頑強(qiáng)的生命力來看如一幅對聯(lián)說得好:“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飽含著我們中華民族剛毅、堅強(qiáng)、頑強(qiáng)、不屈不撓的、堅韌的偉大精神!大多柳樹都是立春前后發(fā)芽吐綠,寓意為:人們的事業(yè)、前程生機(jī)勃勃、生機(jī)盎然、春光無限。所以人們只要看到柳樹發(fā)芽吐綠,就知道春天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