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入夜海棠初沐雨,春光正好讀書時。江夏區(qū)小學音樂唱游中心組教研活動于2023年2月28日在康寧路小學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江夏區(qū)小學音樂教研員王曉琴老師主持、江夏區(qū)小學音樂唱游中心組五位成員按時參加、江夏區(qū)體衛(wèi)藝站長彭艷老師蒞臨現(xiàn)場指導。</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動分為兩個部分,首先由江夏區(qū)小學音樂唱游中心組四位老師帶來唱游課例展示,隨后是針對展示課例進行評課、研討活動。</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節(jié)課由大花嶺小學的曹佩老師帶來唱歌游課《可愛的小象》,作品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鼻子”中的唱歌課。一年級的學生具備好奇心強、好動、擅模仿的特點,需要調動聽覺、動覺、視覺、觸覺等多感官的體驗音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曹老師引入非洲鼓和禮樂弦歌琴、結合小象的形象特點,設計“雨林拼圖”、“象谷冒險”、“潑水節(jié)”、“擊鼓傳花”四個情景游戲,將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要求明確化、情境化,激發(fā)學生學唱的趣味性,調動學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規(guī)范意識。</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節(jié)課由鄭店小學的彭曉慧老師帶來唱游課《乃喲乃》,作品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幸福的歌”中的唱歌課。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音樂課學習,掌握了一定的音樂技能,有了一定的聆聽習慣,對音樂的知識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興趣濃厚、表現(xiàn)力強,課堂上喜歡活動、游戲、歌曲表演。形象思維十分活躍,在音準、節(jié)奏和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方面表現(xiàn)較好。因此,彭老師通過微課視頻和圖片導入新課,帶領學生進入美麗的土家村寨、了解土家族的人文風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情境創(chuàng)設充分融入“土家族人文風情”,設計“請你跟我這樣做”、“猜猜我多高”、“土家樂器吹一吹”等游戲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在玩中體驗、玩中創(chuàng)造,注重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采用多種音樂活動拓寬他們的音樂視角,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學習。</p> <p class="ql-block"> 第三節(jié)課由實驗小學的方瑜老師帶來唱游課《打花巴掌》,作品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童趣”中一首說唱風格的北京兒歌,歌曲旋律歡快流暢、順口押韻。 整節(jié)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方老師引導同學們通過熟悉“拍手游戲”演唱熟悉的歌曲導入課題,充分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在教學實施中將符合低段學生學情特點的“拍手游戲”、結合信息技術呈現(xiàn)的趣味游戲“采花”和“跳皮筋”等游戲有機融入教學過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了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也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學習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樂于參與音樂體驗與表現(xiàn)活動。</p> <p class="ql-block"> 第四節(jié)課由康寧路小學劉佳老師帶來唱游課《春曉》,作品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中一首古詩詞唱歌課。 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剛從以游戲為主的幼兒教育階段進入到以學習為主的學校學習教育階段,他們的注意力還不夠穩(wěn)定、持久。這一學段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有著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在教學設計中,劉老師通過“吟誦詩詞”引導學生有效體驗了歌曲意境,借助“彩帶飄飄”、“節(jié)奏訓練”、“師生合奏”等游戲逐步攻克教學重難點。在教唱過程中,劉老師層層深入,用自主探究的學習策略,建立互動、交流、合作的課堂氛圍,通過問題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他們通過在聆聽、演唱、編創(chuàng)、表演的過程中激發(fā)對歌曲的喜愛,引導延展到感受中華古詩詞的美學意境和內在情感,在學生在聆聽音樂、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實踐學習中使學生獲得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集思廣益,學無止境!一堂好課需要不斷梳理、沉淀、反思。展示課例結束后,參會老師在區(qū)體衛(wèi)藝站長彭艷老師、區(qū)小學音樂教研王曉琴老師的帶領下開展評課活動,兩位教研員對授課老師的課堂教學表現(xiàn)與效果做出了精心的點評,并與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讓教學設計更合理,更能彰顯學科育人價值。</p> <p class="ql-block"> 針對本次“唱游”專題展示課例,提出建議總結如下:</p><p class="ql-block"> 1.注重體現(xiàn)學科育人價值。教學設計注意將唱游教學內容與思政主題相結合,形式不能僵化、或脫離音樂本體。要符合學情、音樂形象,還原低段學生音樂課本該有的氛圍。環(huán)節(jié)設計要理清脈絡,自然滲透文化理解、學科融合,思想教育,將感性與理性自然的結合。</p><p class="ql-block"> 2.注重體現(xiàn)藝術美。所有設計和使用的道具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師的教學語言需生動精練,授課服裝要有美感,教學的各個細節(jié)均要能體現(xiàn)音樂美和藝術美。</p><p class="ql-block"> 3.注重體現(xiàn)教學重點。唱游課最終都要落實到唱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演唱狀態(tài)、音準、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關注歌詞的音律美。</p><p class="ql-block"> 4.注重引導與評價。對音樂感知要注意整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提前給出答案,注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生表達語言要注意完整性,教授過程中做到關注細節(jié)并及時評價。</p><p class="ql-block"> 5. 注重游戲設計的合理性。設計的音樂游戲要具有實操性,要符合角色和情景設定,每個游戲之間設計要有關聯(lián)、起到為后面做鋪墊的目的。并注意在游戲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養(yǎng)成教育,讓課堂組織有序,教師對課堂的控制收放自如。</p> <p class="ql-block">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通過本次唱游教研活動,老師們在互相觀摩學習和交流探討中受益匪淺,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加強了校際交流,通過交流激發(fā)了靈感,完善了課堂。為日后江夏區(qū)“唱游”課例順利展示打下了夯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撰稿人:江佳紜(江夏區(qū)藏龍第二小學)</p><p class="ql-block"> 審核人:王曉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