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惠州二線城市,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市內(nèi)除了有西湖、紅花湖,高榜山等景區(qū)外,還有不少名勝古跡。我昨晚就睡不著,為什么這些近在眼前的地方不去看看,反而要舍近求遠,勞民傷財去旅游呢?故,沒等天亮洗漱后就出門徒步來到東江邊,只見一座五層高的古塔有如一支尖筆一樣矗立眼前,順著路口走上臺階后沿塔轉(zhuǎn)了一圈,很遺憾沒有發(fā)現(xiàn)資料記載,只有“文筆塔”的塔名幾個字,塔口一個門被鐵皮封閉,自然不能上去,唯有用手摸一摸塔磚,感覺塔雖歷經(jīng)滄桑,尚還結(jié)實,堅強,儼然一股威嚴挺立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在告訴我,你雖年紀大了,做人一定要自始至終挺直腰桿,堅強自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p> <p class="ql-block"> 看完“文筆塔”,我沿著步行街來到春風蕩漾的西湖邊,看到湖上游艇穿梭,波光粼粼,此刻不禁讓我想起一首八十年代響徹大江南北的歌曲“太陽島”,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幸福的生活不但要靠我們雙手去創(chuàng)造,還要靠我們來保護。同樣,歷史文化的傳承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去維護去發(fā)展。我這么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黃氏書室”,書室建于清道光22年(1842),內(nèi)陳列大量文物,資料等,我都全部看過了,對東江文化的發(fā)展加深了印象和興趣。</p> <p class="ql-block"> 特別是離書室不遠處還有一座很有中國特色“賓興館”,它比“黃氏書室”還要早建十多年,是由當?shù)丶澥考Y,專門為資助古代士子參加科舉考試而建的,算一算將近有二百年歷史。走進館里,發(fā)現(xiàn)各種史料物品展示詳盡,一幅幅臘像栩栩如生,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這里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科舉歷史源流,同時還介紹了本地過去從唐朝到清朝參加科舉考試情況。真是不看不知道,原來東江歷史文化?蘊深厚,曾經(jīng)歷史上出過不少進士和舉人,實在令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能在一個上午去了這么有文化的三個地方參觀欣賞,既充實了點知識,又不須勞師動眾,又省錢省力,對一個老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快事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