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山公園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cè),與故宮一墻之隔。占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1914年,將社稷壇辟為公園向社會開放,初稱中央公園,是當時北京城內(nèi)第一座公共園林,也是北京最早成為公園的皇家園林之一,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p><p class="ql-block">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在園內(nèi)拜殿(今中山堂)停放靈柩,舉行公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qū),192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p><p class="ql-block">1937年日本占領(lǐng)北平后,改為北平公園,10月后又改成中央公園。</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恢復中山公園的名稱,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保衛(wèi)和平坊,鐫刻郭沫若題寫的“保衛(wèi)和平”四個鎦金的大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社稷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gòu)建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臺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改名為中山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公園的主體建筑社稷壇位于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壇上鋪著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壇臺中央原有一方形石柱,名“社主石”,又稱“江山石”,以示“江山永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公園內(nèi)古建筑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于1917年遷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22年3月1日我打卡到這里~北京中山公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