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沈陽張氏帥府。</p><p class="ql-block">到帥府走一回,如同一次百年歷史的穿越,整個帥府就象本打開的史書,一磚一石,一樓一院,見證一個個歷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縱觀老沈陽的發(fā)展歷史,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兩個人,老罕王“努爾哈赤”,一個就是張作霖。</p><p class="ql-block">張作霖一介農夫,憑借知慧,義氣,感恩,大度,勇猛,健功,一點點成為東北王,陸海軍大元帥,用亂世梟雄來定位,他是恰如其分的。</p> <p class="ql-block">在大帥府四合院內廂房,門房,墻裙,有很多精美石雕,題材大多是歷史典故,東北民俗,富貴吉祥等。</p> <p class="ql-block">有兩幅互相對應的石雕,東邊的畫面是大小兩個獅子在吃各種水果,題款是;“大小英獅吃各果”。</p> <p class="ql-block">西邊的畫面是;一只雄獅兩爪子抱著一個地球;提款是;“雄獅舉撐握全球”。</p><p class="ql-block">石雕上竟是龍飾圖案。</p> <p class="ql-block">馬上封侯,游人都要摸一摸猴子,現以烏黑瓦亮。</p><p class="ql-block">張作霖生于家徒四壁鄉(xiāng)下的窮小子,學過獸醫(yī),當過土匪,干過看家護院的保險隊,絞盡腦汁受清廷招安,小小師長立志馬上封候。</p> <p class="ql-block">這座大帥府建于1914年,當時張作霖還只是一個中將師長,這早以超出民俗風情范圍:“吃各果(國)”“握全球”是主人一種什么樣的雄心大志嗎?</p> <p class="ql-block">這幅浮雕畫面是一棵金錢草,題款是;“外國進金錢,花香在中原”。在綠林生涯中,經過與土匪較量,增長才干,歷盡風險,頑悍驍勇,決不吃虧,建立奇功,開始啦扶搖之上的政治生涯。</p> <p class="ql-block">雄心是給人最大快樂的興奮劑。張作霖在軍閥角逐中,挺進中原。</p><p class="ql-block">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以勝利告終,奉系之戰(zhàn)有全國三分之一繁盛地區(qū),達到頂盛時期。</p><p class="ql-block">1927年6月16日張作霖登上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寶座。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在108響禮炮聲中,成為北洋軍閥的未代國家元首。</p> <p class="ql-block">百歲國槐閱盡帥府今昔</p><p class="ql-block">大清樓前有幾株參天大樹,將濃蔭撒到中西合壁的大清樓上,像忠誠的衛(wèi)士守衛(wèi)著帥府,目睹著帥府百多年的變遷,大樹便是百歲高齡的國槐。</p><p class="ql-block">百歲國槐高16米,樹干直徑90厘米,樹寇直徑17米,經歷百年滄桑,卻依然枝葉繁茂,樹影婆娑。</p> <p class="ql-block">如今,百歲國槐仍然身體強壯,腰板硬朗,高擎密枝濃葉,把片片清涼鋪在庭院中。凡是到帥府參觀的游人,無不仰望百歲國槐,由衷地發(fā)出幾聲贊嘆,幾番感慨……。</p> <p class="ql-block">“嚴紀門”的故事;開腹找冰棍</p><p class="ql-block">在此門百多年前發(fā)生過很少有人知道的真實事件;開腹找冰棍。</p><p class="ql-block">1918年張作霖升任東三省巡閱使,這年盛夏淡熱,門前站崗衛(wèi)兵叫一大媽送來二十支冰棍,叫董柱的衛(wèi)兵先把冰棍拿去,一會給錢。大媽左等右等也不來就高喊:張家衛(wèi)兵吃完冰棍為啥不給錢,快給我錢。</p> <p class="ql-block">大帥聽到十分不快,了解內情后,對身邊的待官,誰吃冰棍不給錢,讓人家在我家門前指鼻子,集合趕緊找,認出是誰就捆在門前剖腹找冰棍。大帥一時氣話,被待官當真,董柱被找到,拿起刺刀在肚上劃一個大口子,賣冰棍大娘嚇的別挑啦,錢不要了,跑的無影無蹤。以后就把該門樓叫“嚴紀門”。當時成了張作霖治兵的一個凄美之談,百年后只有研究“張氏帥府”個別學者還記得這事。</p><p class="ql-block">(此圖帥府內小清樓)</p> <p class="ql-block">“教子門”的故事;五公子被抽</p><p class="ql-block">張學森是張作霖五公子,小時十分淘氣,八、九歲時見家中大人及客人從儀門走過,總是立正敬禮,小學森一看沒給他敬禮,故意將衛(wèi)乒槍碰倒,槍刺把他腳面劃破點皮。小學森耍賴罵衛(wèi)兵,沒想到驚動了父親。張作霖問明情況氣的脫下軍鞋,將小學森摁倒在儀門當著衛(wèi)兵的面用鞋底狠狠的抽他,并向衛(wèi)兵倒歉。</p> <p class="ql-block">小學森從來沒挨過父親的打罵,于是大哭不止。見兒子倔不聽話,張作霖就繼續(xù)打他。直到小學森認錯,給衛(wèi)兵行禮到嫌,并保證今后不再耍賴無禮時,張作霖才饒過他。張作霖愛子但不袒護,后來有人把儀門稱為“教子門”。</p><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16日上午,張學森帶夫人和兩個女兒“閭蘅、“閭芝”專程探訪故園,還十分有趣地講起“教子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張學森在帥府留影)</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10日下午,,張學良,突下決心在“老虎廳”內將阻礙全國統(tǒng)一。飛揚跋扈的昔日重臣楊宇庭、常陰愧就地正法槍決。</p> <p class="ql-block">“老虎廳”位與大青樓一樓東北角,因存放著拜把兄弟湯二虎送兩只老虎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張作霖喜歡虎,也被國人稱之東北虎</p><p class="ql-block">就任“安國軍總司令”曾領三十多人衛(wèi)隊,在長白山余脈一個叫虎嘯山地方發(fā)現老虎,己在有效射程,突然下令停擊射擊,放虎歸山。當時有人猜想張作霖自己就是東北虎,殺虎等于殺自己,也有人猜他在舉槍瞬間,對萬獸之王動了側隱之心。這個迷至今沒有解開。</p> <p class="ql-block">二進院是張作霖辦公,休息的地方。木雕垂花門樓,是接見重要客人,中外使節(jié),舉行隆重儀式的地方,故稱“儀門”,對開的方幅(福)流云門扇,耀眼醒目的楹聯,匾額,精制的透雕工藝。盡顯帥府建筑的精美,制作的考究。</p> <p class="ql-block">這幅壁畫在大清樓一樓宴會廳的東墻之上。帥府最大,最精彩的壁畫,《秋收圖》表現遼東農村秋收勞動場面。畫面上有農民在田野里收割莊稼,有在場院里用驢拉碌碌碾壓脫粒,有農民在打場,揚場等深動活潑的場景。同時在畫面上還畫有性情神態(tài)惟妙惟肖的豬、雞、鴨、狗、羊、牛、馬、驢等10余種東北農村的家畜家禽。</p> <p class="ql-block">這幅“秋收圖”還有一個故事,一直不被人知曉,具史料記載:當初建造大清樓時,在今天掛“秋收圖”的位置上畫的是一幅國外人物的油畫,裝飾完房間。張作霖在驗收時,怎么看這幅油畫怎么不對勁,隨后他自定內容,找來當時著明書畫大師“蔡東陀”先生等人將這幅國外人物畫揭去。在原位置畫上今天這幅《冬收圖》。</p><p class="ql-block">有關專家說:“大帥少帥不僅是清未民初軍政界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且從石刻壁畫的內容上看,他們也是很重家鄉(xiāng)情的人”。</p> <p class="ql-block">這幅石刻是帥府很引人注目的,富有農村生活畫面,你看在盛開的牡丹花下,一只大公雞,與一只母雞,帶三只小雞在樹陰下戲耍。田園氣息,宜然再現。</p> <p class="ql-block">帥府內,大清樓是張氏父子權利,風暴中心。小清樓就是溫馨的港灣,也叫小姐樓。位于帥府東院花院中心。是張作霖1918年專為五夫人壽氏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1992年維修時拍的一張照片,我聯想到1973年的一些事。</p><p class="ql-block">我是68知青,72年抽到省革委會,政工組維修隊(后改遼寧省文化廳工程隊)</p><p class="ql-block">1973年大清樓劃給省革委會下屬創(chuàng)作評論室,我被借調創(chuàng)評室負責現場施工。有關人員說壁畫是封資修的東西,不符合當時氣候,要封死,我一看全封死要多費很多材料,當時是一條褲子穿九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提出用立磚砌,省工省料,我管事當然聽我的,這樣一來無意間保存下來部分壁畫,也當是意外收獲。</p> <p class="ql-block">帥府西院紅樓群“暫沒開放”</p><p class="ql-block">將建立“東北近代歷史”博物館,西院紅樓群,中院,四合院,東院大、小清樓,東側帥府舞廳。重現帥府建筑為期不遠。</p> <p class="ql-block">當年我在省藝術館工作,有幸在西院紅樓工作好些年。</p><p class="ql-block">帥府內鳥語花香,冬暖夏涼,很有雅思。</p><p class="ql-block">(北院暫不開放)</p> <p class="ql-block">紅樓群是由中國設計師,“楊廷寶”設計,荷蘭建筑公司承建,1930年開建,至九、一八以打好基礎。工程停建,荷蘭方面要張家賠損失,國際法廳判決,日方支付全部費用。但遺憾的是,原設計七座樓,只建成6座,解放后是遼寧省圖書館所在地,年輕時有空就去看雜志,圖書。</p><p class="ql-block">西院紅樓群是帥府規(guī)摸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帥府辦事處(帥府舞廳)</p><p class="ql-block">位于帥府大院東南側,總健筑面積2996平方米,占地3291平方米,建于1925年</p><p class="ql-block">二次直奉戰(zhàn)爭。張作霖獲勝,成了北洋政府舉足輕重的人物,拜訪者日益增多。張作霖決定建一座專門接待客人“招待所”取名帥府辦事處。主樓內有兩層樓中空豪華舞廳,人們也稱之“帥府舞廳”</p> <p class="ql-block">是一處回型建筑,中間主樓是一座羅馬式磚混結構三層青磚樓房,坐北朝南,樓內兩層中空,裝飾十分豪華的跳舞大廳,地下室是食堂。</p><p class="ql-block">構起一座風格獨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趙一獲故居</p><p class="ql-block">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相愛一生,在大帥府旁于夫人買了一棟房子,親自裝修,沒有正門。暗示趙一獲雖然受寵愛但是偏房。趙一獲把臥室放在北屋,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張學良辦公室,可見愛有多深。</p><p class="ql-block">(一票通游)</p> <p class="ql-block">帥府還有一件奇怪的事,四合院冬季取暖都燒火炕。可是屋外卻沒有煙囪。煙從那里出呢,原來在火坑靠墻的部位設計了一個煙道,每次生火燒炕煙就經煙道從房后四角方洞中涌出,整個帥府就在煙霧繚繞中宛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1929年,張學良將軍,不甘心中國汽車制造為零的歷史。毅然出資在大東邊門附近遼寧迫擊炮廠所屬的遼寧民生工廠試制汽車。1931年,在九.一八事變前夕,取名為75型載重1800公斤的民生牌汽車,在一片歡呼聲中開出工廠。同年九月十二日這臺披紅掛彩的汽車,作為中國人民的驕傲,嗚著汽笛,在上海,參加啦中華道路協會為慶祝10周年舉辦的“路市展覽大會”和汽車大游行出現。隨著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張學良發(fā)展汽車制造業(yè)的宏愿沒能實現。</p><p class="ql-block">帥府四合院國產氣車</p> <p class="ql-block">在沈陽市沈河區(qū)朝陽街240號,一座老樓,四層,正面有直徑一米巨型羅馬式門柱,三層上還有6根小門柱進行裝飾,整個樓面都有很多做工精細的華麗雕刻。</p><p class="ql-block">該樓建于1925年,占地4967平方米,建筑面積5603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為邊業(yè)銀行的辦公樓,在其地下建有異常堅固庫房,邊業(yè)銀行成立于1920年,1926年6月總行正式遷至該樓。張學良為該行總經理,現為金融愽物館,</p><p class="ql-block">參觀帥府一票通游。</p> <p class="ql-block">走進師府四合院“二樓正房”東側可見“張作霖”正瑞坐書房,聚精會神地寫公啟(如圖)。門前掛著張作霖的真跡右為“書有末曾經我讀”,左為“事為不能對人言”。里邊的休息室,擺放著一張煙榻,為張休息之用,西側為議事廳,猩紅色的地毯上,兩張紅木太師椅居于正中,兩側各有四把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張作霖舊居內物品曾遭兩次洗劫而散失,一次是“九、一八”日本人損毀。一次是“八、一五”光復日偽逃跑的混亂。</p><p class="ql-block">現展在觀眾的,議事廳,辦公室(內外兩間),休息室,書房。經過復原,再現當年景象。以張作霖1916年當奉天督軍為藍本。為再現真實,收集古董家具,在查找資料時,又意外首次發(fā)現張作霖剛當督軍時發(fā)布的一個公啟。于是這份公啟被放在張作霖的案頭。</p> <p class="ql-block">張作霖絕頂的狡點機智,絕頂的乖巧圓滑,絕頂的豁達仗義,絕頂的心黑手狠,在亂世的舞臺創(chuàng)造一竄竄血與火,淚與歌的劇情,在奉天城往事的原野上,留下深深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看啦好多張作霖的資料,最讓我好奇的是他的三個絕活,</p><p class="ql-block">一、槍法天下無敵</p><p class="ql-block">二、馬術獨一無二</p><p class="ql-block">三、麻將神鬼莫測</p> <p class="ql-block">槍法天下無敵</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張作霖突有重要活動,需要剃頭,只有二十多分鐘時間,找來快刀劉,要求十分鐘剃完頭,只見他和徒弟來,徒弟磨刀,準備好啦,徒弟對著大帥,刀就飛過來,嚇壞張大帥,快刀劉順手接住,快速剃頭,刀不快,一擺手,刀又飛過來,三分鐘剃完頭,大帥準備上車,回手拿過手槍,一轉身,拍的一槍,把快刀劉帽子打掉,嚇的尿褲子,大帥說:“你嚇我四回,我嚇一回,不行嗎”。</p> <p class="ql-block">馬術獨一無二</p><p class="ql-block">張大帥當過獸師,更熟習馬性。從小就會騎馬,馬術枝巧十分獨特。騎的快以沒有挑戰(zhàn)啦,磨馬性子,不讓快速跑而是緩慢的走,他座在馬上就向坐驕子,鞭子下去,馬上就能跑起來,大喝一聲馬又能平穩(wěn)停下來,最關鍵的馬一點都不會抗柜,被張作霖訓練的服服帖帖。</p> <p class="ql-block">麻將神鬼莫測</p><p class="ql-block">張作霖打麻將從不看牌,想知道是什么牌他用手一摸就知道了,還能過目不忘。別說在當時,就是現在也很難找到這樣打麻將的吧?</p><p class="ql-block">張作霖好賭成性,一輩子都沒戒掉或許是天賦異稟,而且從來都沒遇到過對手。</p> <p class="ql-block">張作霖本事很多,最重要的一點,他有遠見,沒讀過多少書,但能在軍閥混戰(zhàn)中取得勝利。頗具對亂世的把控能力?;蛟S也因為如此他成為敵人的巨大隱患,最后在皇姑屯中埋伏被日本人炸死,從此讓這位英雄謝幕啦。</p> <p class="ql-block">在張大帥身上嗅到一熟悉的氣息,與300多年前彌漫與盛京硝煙中的氣息有驚人的相似。老罕王那久遠的抗爭命運,老謀深算,蓋天王氣。在張大帥身上得到重溫,可以說歷史在300多年后又復制一個“王”。</p> <p class="ql-block">閱讀有關他的資料,感受到一方霸主野心豪情和彪蠻猙獰,同時驚異感受到這位霸主果敢睿智中混合著一種儒氣雅韻。這是一個與老罕王一樣棱角鮮明的屬于北方民族的靈魂。</p> <p class="ql-block">他卻有不同于一般草莽將軍不同的眼光,他曾廣納賢材,治軍辦學,發(fā)展軍事工業(yè),整頓金融和市場,作為一方地方政府的經治自理也自有方略,對沈陽城市的發(fā)展客觀上也起了積極促進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陳衍庶史上最牛的父親</p><p class="ql-block">培養(yǎng)一個:</p><p class="ql-block">“東北王”張作霖</p><p class="ql-block">“共產王”陳獨秀</p><p class="ql-block">陳家家大業(yè)大,卻沒有子嗣,相中其兄次子陳獨秀過繼過來,常代在身邊,在新民知府時陳獨秀做文書工作,并教導他讀書識禮,精心培養(yǎng)。</p><p class="ql-block">新民知府陳衍庶,任令張作霖知府巡警馬隊幫辦,成了陳知府貼身??~負責他的安保工作。張作霖見知府才華橫溢,令他敬佩,拜陳大人為義父,受教與他,連磕響頭,陳衍庶一看他態(tài)度誠懇,及其機靈,點頭同意收為義子,就這樣張作霖與陳獨秀成為兄弟。</p> <p class="ql-block">時光清淺,歲月綿長。</p><p class="ql-block">此后張作霖與陳獨秀一起讀書,</p><p class="ql-block">不僅成了兄弟,還是同窗好友。張作霖自知不如聰慧過人的陳獨秀,因而對義弟也很敬重,張作霖珍惜這次讀書機會,刻苦學習,幾年后大有長進。</p><p class="ql-block">陳獨秀思想活躍,不安心攻讀詩文和八股,接受康梁派思想,獨自離開遼陽,而東渡日本留學,兩人分道揚鑣,開啟不同的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少帥府巷位于沈河區(qū)中部,東起朝陽街,西至北通天街,長275米,寬5米。清代叫名德隆店胡同,1989年改名少帥府巷。因人們把張學良將軍稱為少帥,故名少帥巷,現在是旅游一條街,帥府廣場,精美小花園,歡迎您光臨。</p><p class="ql-block">編輯:英歌</p><p class="ql-block">照片:英歌</p> <p class="ql-block">后話:</p><p class="ql-block">拿破侖那老頭,百多年前曾說,中國是沉睡的雄師,醒了振驚世界。</p><p class="ql-block">百多年前張大帥把心愿刻在門前。什么:“外國進金線花香在中原”、“大小英獅吃各果”、“雄獅舉掌握全球”當年扱貧極弱的中國有多少人能有這雄心壯志。</p><p class="ql-block">看今日北斗握全球,大街小巷泰國的榴蓮,越南的水果,菲律賓香蕉,美國的飛機(民航)德國的汽車,歐盟的機床,服裝。吃各國,握全球。</p><p class="ql-block">大帥也該銘目啦。拿破侖的一句話好多人都知道,大帥刻在家的圖文,又有多少人知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