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詩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大洋南澳霧中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異俗當(dāng)街北日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采擷幾樁稀罕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編成小記帶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注:北日,澳洲太陽在北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澳洲的那些“隔路”事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來澳洲的時間不短了,算起來已有5個月零23天了。這期間我經(jīng)歷了許多事情,多數(shù)是游玩了山水,少數(shù)是考察了社會,也發(fā)現(xiàn)了有些事情看起來與我固有思維方式相左的地方,用一句中國東北話說叫做“挺隔路”的地方。對這些“挺隔路”的地方,我是用了心觀察的。下面,我就撿幾樣澳洲的“隔路事兒”講給大家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一、公交車的隔路事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公交車,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區(qū)里,每班車次都有車站、站牌和時間表,一般十幾分鐘一趟車,乘坐公交車出行還是挺方便的。而處于城外的平宅區(qū),公交車則越來越少,特別是偏遠地區(qū),幾乎看不到公交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公交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輛車的后面都要寫上圈40,它一方面告訴乘客此車只能裝載40人,一方面也是警示后面的汽車司機在靠近公交車時要慢行,車速不要超過40邁。我和戴老師10月16日從邦迪海灘游玩回悉尼中心火車站時,就碰上了這樣一回事:在某站,前面的乘客都上了車,最后還有一對夫妻,男的先上了車,后面他的妻子剛上車,車上的報警器就響起來了,司機說啥也要后面那位女士下車,原因是乘客己到40位了。沒辦法,已經(jīng)上車的男士只好跟他妻子一起下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公交車站十分滑稽,有三種類型:一種是華麗的,就是小車棚子涂上顏色,或者裝飾一下,既遮日光又擋雨,在這樣的公交車站等車,感覺挺愜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二種是一般的,雖然沒有彩飾,但里邊有張長條椅,可以遮陽遮雨,也還不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三種情況是沒有車棚的站點,只有一條長座椅,在這兒等車,風(fēng)吹日曬,挺遭罪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公交車站之所以這么狹小簡陋,主要原因是乘客少。澳洲一般家庭都有2—3臺自駕車,他們出門絕大部分都是自己開車,乘坐公交車的主要是中、小學(xué)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大利亞的汽車都是在右側(cè)駕駛,靠左側(cè)通行。由于澳洲人少,在居民區(qū)的公路大都不寬敞,能走開車就行,因此十字路口中間的轉(zhuǎn)盤島也很小,駕車在此轉(zhuǎn)向時,司機需要緊忙活,才能繞過轉(zhuǎn)盤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橫過馬路的人行道的紅燈綠燈設(shè)置也與我們國家不同,規(guī)矩也不一樣。過馬路要先看紅燈綠燈,紅燈停,綠燈行,全世界都是一樣的規(guī)矩。但在澳洲,這紅、綠燈的時間是由行人自已設(shè)定的,每個過道的紅綠燈的桿柱上都裝有按鈕,當(dāng)你要過馬路時,見是紅燈就應(yīng)先按一下按鈕。按過按鈕后,要過一定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才會變成綠燈,這時安在紅綠燈的桿柱上的一種揚聲器,會發(fā)出一種“嗒嗒嗒”的響聲,提示行人可以通行了。如果你不去按那個按鈕,等侯你的永遠是紅燈,你就甭想過馬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也有出租車,但是你很少能見到。原因很簡單,澳洲地廣人稀,出租車價格昂貴,除非有極特殊情況,一</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般人也不乘坐出租車。我來悉尼半年了,出門的機會也不少,每次外出,我都留意看有沒有出租車,真是太難了。只有一回坐小姨的車外出,到了一個小鎮(zhèn),才在熙熙攘攘的車流中發(fā)現(xiàn)一臺車棚上面擺著一個“Taxi”牌子的出租車,匆忙中抓拍了一個鏡頭,還很不清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二、火車的隔路事兒</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的“火車”,其實就是大型摩電車,依靠頭頂上的電線供電驅(qū)動火車。悉尼的火車沒有長的,最多十幾節(jié)車廂。當(dāng)然,這與澳洲人口稀少有關(guān)系。你說乘客少吧,每列火車都是上下兩層座位。我和戴老師多次乘坐悉尼火車,乘客總是稀稀拉拉的,從來就沒有滿員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的火車座位也挺特別,一節(jié)車廂里,分左右兩邊座椅,一邊是兩座一排的,一邊是三座一排的。無論是兩座一排的還是三座一排的,都可以調(diào)換座位方向。如果你覺得不愿與對面坐位上的乘客面對面坐,你就可以把自己這一排座位反過來,把后背給對方。這樣的座位設(shè)計,充分體現(xiàn)了人本主義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但墨爾本的火車有兩排兩座的,這種火車的寬度與其他火車的寬度是一樣的,只不過是車廂里的過道照比一排三座的火車過道寬一些而已。這種座位的火車,一般是用在鐵路里程比較短、客流量較小的路段,例如我和戴老師在Claire家附近的Alamein火車站乖坐的火車,就是這種兩排兩座的火車,因為Alamein火車站是終點站,距離墨爾本市中心的距離短,乘客量小,所以火車采用兩排兩座位設(shè)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中心火車站、瑞德芬火車站,都是交通樞紐站,規(guī)模很大。這些火車交通樞紐站少則幾條火車線路,多則二十多條火車線路,因此站臺就很多。僅以悉尼中心火車站為例,乘客的侯車站臺就有26個。在這樣的大火車站里,服務(wù)設(shè)施齊全,服務(wù)人員到位,乘客有什么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而那些沿途的小火車站則完全不同,有的小站有兩個站臺,有的小站只有一個站臺,沒有侯車室。站臺上都有一排平房,是火車站的主要服務(wù)設(shè)施,但不見一個服務(wù)人員。乘客乘車的一切事宜(主要是上下車刷卡)均由自已來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的火車交通,購一張票卡就可以全州(新南威爾士州)出行,未上車前在站臺上的刷卡器上刷卡,下車后也要在站臺上的刷卡器上刷卡,這樣就由刷卡器自動收費了。票卡里的錢不夠時,可以在火車站的自動充值器上充值?;疖嚿蠜]有乘務(wù)人員,每節(jié)車廂上有火車交通圖,就像中國的地鐵交通圖一樣,很方便乘客查找。在每節(jié)車廂一端的上方,有電子報站器,上面隨時顯示火車進程和接下來要到達的車站的名稱。每到一站,都有語音播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三、商場里的隔路事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快遞業(yè)很不發(fā)達,一般家庭購物都需到實體店,而很少有網(wǎng)上購物,因為澳洲人口稀少,人口居住范圍大,且多為一家一戶的平房(house)快遞小哥跑不起,因而使得實體商店的生意十分紅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的商場,小超市偏少,大超市居多,而大超市的購買輻射范圍一般在1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城市居民要到商場購物,大都要走5~10公里的路程,好在澳洲人家家都有自駕車,開上車去購物,一次可以購買很多東西,用車拉回來,也很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商場里的貨物齊全,擺放有序。在悉尼,白菜比芹菜貴,肉類比奶類貴。在各類水果價格中,芒果十分便宜,一紙殼廂大芒果(一個近1市斤重)有15個之多,卻只用25澳元即可買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蔬菜品種齊全,一般中國有的蔬菜,澳洲都有,例如白菜、蘿卜、土豆、芹菜、菠菜等都和中國的沒有兩樣,但角瓜挺特別,它長得特別小,就像一根旱黃瓜一般大小,但價格不菲,一般都是4.9澳元1公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的商場樓里,絕大部分都兼俱多種社會服務(wù)功能。比如餐飲(中、西餐都有)娛樂、醫(yī)藥、醫(yī)療、理發(fā)、美甲、美容、按摩、圖書、影視等,到了功能齊全的大商場,就是進入了一個小社會,吃、喝、玩、樂、購、醫(yī)、看樣樣俱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大商場,除了本國主體商業(yè)公司經(jīng)營的商品外,還有許多外國營業(yè)店鋪,比如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越南的等等。這些外國店鋪,既豐富了商場里的商品,又方便了這些國家顧客的需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悉尼有些不同商場,既是競爭關(guān)系,也有合作關(guān)系。特別是有名的大商場,如Couse、Woolworths等大商場,竟然有開在一個樓層里的,兩家的牌子并列擺放。對顧客來說,你可以在一個空間里逛不同的商場,可以比較同一種商品,也可以互補品種,還可以欣賞不同的商場布局和經(jīng)營風(fēng)格,十分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澳洲的商場里,小孩子很多,有的一家有六、七個孩子,少的也有三、四個,他們在爸爸或者媽媽的帶領(lǐng)下,一般都很有秩序,但有些孩子活潑頑皮,常常惹出是非來。有一次我在商場里看到一個黑人小女孩,由于亂跑,把一家店鋪擺在過道上的花瓶撞倒在地上打碎了,害得她爸爸向店主反復(fù)道歉。有的家長為了控制住孩子,用細繩把他們拴起來,按照年齡排列,最小的那個緊挨著大人,大人把繩子的一端栓在自已的手腕上,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到處亂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離商場近的顧客(一般在距離2公里范圍內(nèi))在商場購物后,可以用商場的手推車把貨物推回家來,但不必把手推車送回去,把它放在家門口的路邊上或人行甬道的草坪上就可以了,商場有工作人員回收這些手推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四、澳洲隔路的鬼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人也有鬼文化,但與中國的鬼文化截然不同。中國的鬼文化是恐怖文化,人們害怕鬼,更不喜歡家里有鬼的圖畫或模型。在澳洲,商場里有專賣鬼面具、鬼頭飾、鬼影子(一種用黑、白布料扎起來的帶人骷髏頭的飾品)鬼靈帆等商品,在有些家庭中長年掛著鬼面具或鬼影子,到了晚上還有燈光照射,渲染出一種陰森森的氛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1月1日,是澳洲的鬼節(jié),也叫萬圣節(jié)。在萬圣節(jié)的前十幾天,許多家庭就擺設(shè)好了各種與鬼有關(guān)的場景,包括鬼影、鬼靈帆、披麻樹和拜鬼屋,還放著迎鬼的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萬圣節(jié)的晚上是孩子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聽說這天晚上,孩子們會提著小籃子挨家串戶去乞糖。小姨家沒有小孩子,平時并無小朋友往來,但為了預(yù)防萬一,小姨家還是特意準備了五、六包糖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到了萬圣節(jié)這天晚上,天剛暗下來,我和戴老師便出門尋看鬼節(jié)集中活動的大場所。我們順著小姨家西側(cè)的馬路向南尋找,走出有四里多路。當(dāng)我們拐過一個T字街后,發(fā)現(xiàn)前面有幾撥小孩子手中提著小籃子,從我們面前走過,臉上充滿了幸福的笑容。顯然,他們是乞到了糖果,正在跟著爸爸或媽媽滿意而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們順著孩子們來的方向走,不遠處就有一家園子里掛著不少的鬼靈帆,還擺了幾個鬼人。鬼人身上穿著一身白色長袍,頭上戴著黑色禮帽,兩手沒有肉,只有骨掌和骨節(jié)。有的鬼人還會動,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一只手也可以上下擺動。在園子里的草坪上,還擺放了幾只骷髏頭。配合這些鬼形象,還專門安裝了紅、綠、紫、藍、黃等彩燈,這些不同顏色的燈光照射在鬼人的不同部位,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們又往前走,一家大院里人頭攢動,院子是被工字型房屋圈起來的,里面擺著流光溢彩的圣誕樹,房屋的正面大門和右側(cè)大門都敞開著,幽藍和暗綠色燈光下,幾個高高的鬼人陰森森地站在門前。旁邊還擺著白色的鬼靈帆。我看到這種情景有些害怕,但出出進進的人很多,特別是孩子們,每個人手中都提著一只小籃子,進屋去急急忙忙,出來時喜氣洋洋,他們的小籃子里,又多出幾塊穌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這個院子里,也有戴著鬼臉面具的孩子。其中兩個小女孩,分別戴著一張白色的鬼臉面具和一張綠色的鬼臉面具。那位戴白色鬼臉面具的小女孩兩手戴著塑料手拷,那位戴著綠色鬼臉面具的小女孩跟在她身邊。她們故意來到我們面前,那位戴白色鬼臉面具的小女孩低著頭,雙手放在腹前,半天也不動彈。我覺得挺奇怪,用英語對那個小女孩說:“Please look up!”(請你抬起頭來),但那位小女孩似乎沒聽見,仍然低頭默默地站在那里。我有些奇怪,問戴老師這個小女孩怎么了?戴老師笑了笑說:“這個小女孩扮演的是罪鬼,她正在服刑,見到陌生人就要低頭站立,意思是向世人贖罪?!甭犓@么一說,我明白了,走過去摸摸小女孩的頭。小女孩忽然摘下假面具,沖我笑了,真是太可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天黑下來的時候,不僅鬼場和鬼屋里充滿了陰森的藍、綠色燈光,就連來過“鬼節(jié)”的孩子們,也都準備了自己的燈具,有的是圓燈,有的是管燈,大都是暗綠色的燈光,再穿上一身黑色長褂,戴上一頂墨色的小禮帽,遠遠看去,就像黑色的幽靈在飄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人不僅把鬼看作是可親可敬的,還對死人更加親近。澳洲的墓地都建在人流多的地方,有的建在馬路邊,有的建在旅游場所,有的建在居民樓群中,其目的一方面是便于活著的人隨時可以祭拜一下死者,另一方面把墓地看作是一處人文景觀,便于游人觀覽,更便于小孩子們在里邊玩耍。我在澳洲見過幾處墓地,都是這種情況。比如在去往紐卡斯爾的路上,就有一處墓地是在居民樓的旁邊;在去往海崖大橋的途中,一處墓地就在一處風(fēng)景區(qū)中;在去往藍山的路上,一處墓地就在一座小鎮(zhèn)里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些墓地,大小不一,墓冢和墓碑也造型各異,但都沒有過大的,也沒有過于豪華的,絕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這與澳洲的鬼文化有關(guān)系,他們既崇敬鬼神,又把鬼神當(dāng)作普通的凡人,是可以隨便接觸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墓地從來都不是什么陰森恐怖的地方,坐落在市區(qū)的一片片靜謐墓地甚至成了人們躲避城市喧囂的最佳場所。人們會牽著狗狗去墓地散步,或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去墓地游玩。有時,你會在海岸風(fēng)景區(qū)中,遇見一片靠海的墓地,墓碑都面向大海。我們可以想見:這些長眠于地下的死者,當(dāng)蔚藍的大海撞進他們的視線時,他們也許會感受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情畫意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我和戴老師游覽邦迪海岸線時,就在海岸風(fēng)景區(qū)看到了一處巨大的墓地,它背靠海岸居民樓,面對蔚藍的大海,墓地中的道路四通八達,游人在這一帶風(fēng)景區(qū)觀光游覽,墓地是必經(jīng)之地,每天都有游客從這里經(jīng)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特別是那些在居民區(qū)或公園附近的墓地,都是小而精致,市民們特意把這里打扮成園林的一部分,讓墓地含有更多的文化要素,使其成為澳洲鬼文化的品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比平時還有干勁的鐵路大罷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1月11日至14日,悉尼發(fā)生了一起鐵路工人大罷工事件。按常理,鐵路工人大罷工,就應(yīng)該是讓整個鐵路系統(tǒng)癱瘓,人們不能乘坐火車出行??墒牵闹薜蔫F路工人大罷工,恰恰與此相反,不但鐵路系統(tǒng)不癱瘓,而且在罷工期間,乘坐火車外出的乘客比平時成倍增加,鐵路上的工作人員也成倍增加,那幾天鐵路交通特別繁忙,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不知情的人會慨嘆:澳洲乘坐火車的人可真多呀!澳洲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可真辛苦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人會說:既然是這樣,那不是罷工的時間越長越好嗎?罷工的規(guī)模不是越大越好嗎?請別誤會,這種大罷工讓悉尼政府和鐵路寡頭們頭痛得很!因為在大罷工期間,鐵路乘車是免費的,人們乘坐火車出行,不用帶車票,不用花一分錢,只管乘車好了,人們乘坐火車出遠門游玩的多起來。我和戴老師11月14日乘火車去離悉尼140多公里以外的凱瑪小鎮(zhèn)游玩,就沒花一分車票錢呀!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鐵路寡頭不但收不到乘客的一分錢,還得倒搭,比如火車的油、電、水錢,鐵路和機車的磨損錢,站臺的使用和損壞錢,都是政府和鐵路寡頭們買單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你要問鐵路工人為什么要這樣大罷工呢?一句話:鐵路工人要求漲工資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六、澳洲的房子有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澳洲的居民住宅,大都是一二層的別墅或平房,它們造型各異,顏色多樣,外觀看著十分好看。房子的墻面大都是厚磚砌成,房頂大多為起楞方瓦。整個房屋看起來堅固結(jié)實,耐久實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剛到澳洲時,對澳洲的別墅式平房羨慕不已,后來無意中發(fā)現(xiàn),這些平房的屋子里所有的墻壁用手指一彈都“砰砰”響,原來這些墻壁都是夾板的,在夾板墻上涂上厚厚的的涂料,看起來和磚墻一樣結(jié)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后,開始留意澳洲的蓋房。在小姨居住的Chipping Norton小區(qū)里,有幾家正在蓋新房子。我仔細地觀察了這些新蓋房子的結(jié)構(gòu)和用料。出乎我的意科之外,這些房子居然都是先用方木支起框架,無論是墻角處還是橫梁豎棟,一律都是扁方木,寬不過五寸,厚不寸二寸,方木和方木之間用鐵釘銜接而不見一處有卯榫。整個建筑沒有鋼筋水泥墻垛,只在車庫大門的橫楣上,用一塊角鋼板來承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看到半成品的房子,除了用扁方木支起房架外,開始用磚砌外圍。外圍的磚砌得十分平整,把每根外圍的方木都砌在磚墻里邊,在空隙處灌上水泥漿,這樣磚墻和方木互相依托,互相借力,就把一棟房子撐起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房子的外框都弄好后,再收拾房子里邊。按照設(shè)計布局,用木質(zhì)夾板或者硬塑夾板把各屋房間或廁所、廚房間壁起來,吊上頂棚,抹上涂料,一座漂亮的房屋就蓋好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對這樣的房屋,我總擔(dān)心它的安全度不夠,怕有個狂風(fēng)暴雨而倒塌。但是,在澳洲,用這種材料和方法蓋起來的房子數(shù)不勝數(shù),有的經(jīng)過百年也安然無恙,這說明這種房屋適合于澳洲的自然環(huán)境,也可以叫作“適者生存”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七、 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一回,小姨夫婦領(lǐng)我和戴老師到一家咖啡店喝咖啡,小姨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在澳洲新冠病毒泛濫的日子,這家咖啡店的老板在咖啡廳里貼出一張誹謗中國是新冠病毒發(fā)源地的告示。這張告示貼出后,立即引發(fā)了當(dāng)?shù)厝A人的強烈抗議,他們要求這家咖啡店的老板立即取消告示,向中國道歉,并通過網(wǎng)絡(luò)把這件事炒得沸沸揚揚,還聯(lián)合起來不再去這家咖啡店喝咖啡。這些愛國華人這樣一搞,這家咖啡店的老板受不了了,眼見生意做不下去了,很快就把那張污蔑中國的告示撕了下來,換上了一張向中國人民道歉的告示。嗨!早知如此,何必當(dāng)初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八、 一場轟動澳洲的惡作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還有一件過去很久的隔路事兒值得一提。 2007年7月,我和戴老師第一次到澳大利亞。兩個月后,APEC(亞太經(jīng)合組織)會議在悉尼舉行。在APEC會議期間,發(fā)生了一件轟動整個澳大利亞的奇聞逸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9月6日,澳大利亞一個著名電視諷刺節(jié)目《獵人:一網(wǎng)打盡》的制作小組派出劇組人員,駕駛兩輛摩托車和三輛黑色汽車,偽裝成加拿大代表團,大搖大擺地開進悉尼為亞太經(jīng)合組織領(lǐng)導(dǎo)人非正式會議設(shè)置的安全區(qū),騙過檢查崗哨,直到靠近美國總統(tǒng)布什下榻的洲際酒店時,才被警方識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這一“代表團”與各國領(lǐng)導(dǎo)人出行的派頭神似:摩托車開道,步行的“特工”在轎車兩旁小跑跟隨,轎車上插著國旗,車上甚至還有自制的“通行證”,車上人員也都掛著假的代表證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正是靠著這些“行頭”,他們騙過至少一道崗哨,直到距離美國總統(tǒng)布什下榻的洲際酒店只有一個街區(qū)時才被攔下。當(dāng)時,一名裝扮成本?拉登的男子突然從豪華轎車中跳出,口中大喊著“我也是一個重要的領(lǐng)導(dǎo)人,為什么APEC會議沒有邀請我參加?”隨后,這11人均被澳大利亞警方逮捕。</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事情發(fā)生后,引起了澳大利亞一場軒然大波,我們和小姨夫婦也十分關(guān)注這件事情的結(jié)局。但大家都沒想到,事情發(fā)生的第二天,這個惡作劇的成員就被全部釋放,理由是他們只是搞了一場惡作劇,旨在取樂,并無其他企圖。你看,澳洲的事情竟是這么奇特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023年1月28日記于悉尼</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