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帽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 ) 是在從南喬治亞島到南極半島途中的象島(elephant island)的 Point Wild Bay. 當(dāng)時海面浪濤滾滾,海霧蒙蒙,遠(yuǎn)遠(yuǎn)看去,山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企鵝,企鵝中央有一座雕像。</p> <p class="ql-block">Point Wild Bay 海霧蒙蒙</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沖鋒艇破霧出發(fā)</p> <h1>這座迷霧環(huán)繞的雕像是智利海軍船長 Luis Pardo,1916年8月,他在沙克頓三次營救困在象島的探險隊(duì)員均告失利的情況下,靠著高超的駕駛技術(shù)及豐富的航海經(jīng)驗(yàn),第四次成功地駕駛著蒸汽拖輪登上象島,解救了困在那里4個月的22名探險隊(duì)員。</h1><h1><br></h1><h1>今天要講的重點(diǎn)是這個海灣的名字。它之所以名叫“Point Wild”是為了紀(jì)念沙克頓的助手,F(xiàn)rank Wild。他是1914年至1916年“堅(jiān)忍”號上的28名追隨沙克頓赴南極探險的船員之一。在堅(jiān)忍號遇險后,F(xiàn)rank Wild 帶領(lǐng)著滯留在這個島上的22名探測隊(duì)員,在難以想象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了永載史冊的絕地求生奇跡。</h1><p class="ql-block">圖:Frank Wild 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讀過描寫堅(jiān)忍號船難的小說,中文英文各讀了一遍,小說的英文名字叫做“Endurance”(堅(jiān)忍),小說的中文名字起的非常妙,叫“熬”。 而Frank Wild 就是名副其實(shí)熬出來的英雄!</p><p class="ql-block">“Endurance”是那艘遇難的船的名字,有人把它翻譯成“堅(jiān)韌”,有人把它翻譯成“堅(jiān)忍”,我個人喜歡“堅(jiān)忍”, 覺得它更能表現(xiàn)故事的精神本質(zhì)…</p><p class="ql-block">圖:Frank Wild 照片</p> <p class="ql-block">1914年12月5日,正是南極的夏天,英國探險家沙克頓帶著一只28人的探險隊(duì)從南喬治亞島出發(fā),他們的目的是登上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首次徒步穿越南極點(diǎn)的人。</p><p class="ql-block">怎料出師不利,一個半月之后,1915年1月19日,堅(jiān)忍號被凍在浮冰上進(jìn)退不得</p><p class="ql-block">圖:堅(jiān)忍號被凍在冰上</p> <p class="ql-block">9個月之后,1915年10 月27日,堅(jiān)忍號被漸漸開化的冰擠壞。</p><p class="ql-block">圖:堅(jiān)忍號被冰擠壞</p> <p class="ql-block">28名探險家不得不棄船,在一塊巨大的浮冰上扎營,隨冰漂流。</p><p class="ql-block">圖:冰上營地</p> <p class="ql-block">1916年4月9日,在浮冰上漂流了5個月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那塊浮冰隨時有開裂危險,不得不再次放棄浮冰,登上僅存的三只救生艇,漂流到象島。這是離開南喬治亞島一年零四個月后,他們首次踏上堅(jiān)實(shí)的陸地。</p><p class="ql-block">圖:三只救生艇</p> <p class="ql-block">沙克頓決定不能在象島上坐以待斃,他要自己帶6名探險隊(duì)員去1300海里之外的南喬治亞島求救。他把22名身體不佳的隊(duì)員托付給Frank Wild 照顧。Frank臨危受命,立下軍令狀,“我定會拼死保得探險隊(duì)全體周全!”</p><p class="ql-block">臨走時沙克頓秘密寫下一張字條,交給一位探險隊(duì)員保管,相約如果20天后他還沒有回來救他們,才能打開。這張字條上寫著“我一定會回來營救你們,如果我不能回來,那我也盡我所能了”!可這張字條,收存的探險隊(duì)員從未打開!不是20天之后,甚至120天之后也沒有打開!這個隊(duì)員后來說“我和所有人直到那時都堅(jiān)信,沙克頓一定會成功,他絕不會丟下我們不管!” </p><p class="ql-block">圖:左Fank Wild,右沙克頓</p> <p class="ql-block">沙克頓一言九鼎,殺伐果斷,在船上威信很高,他的承諾在隊(duì)員心中可信可靠,重如泰山,盡管人們都知道沙克頓要去執(zhí)行的任務(wù)成功的希望幾乎是零,而他們自己在這嚴(yán)寒的南極生存下去的希望也幾乎是零,盡管他們最終獲得營救的時間不是20天,而是120天,但隊(duì)員們對沙克頓的絕對信任,從未喪失一分一毫!這份承諾和信任,就是隊(duì)員們在極地的寒冬和漫漫極夜里熬下去的精神支柱,多么悲壯的承諾!多么悲壯的信任!</p><p class="ql-block">圖:沙克頓</p> <p class="ql-block">1916年4月26日,沙克頓帶著28名探險隊(duì)員求生希望,義無反顧向1300海里外的南喬治亞島進(jìn)發(fā)。</p><p class="ql-block">這里是風(fēng)高浪大,全世界最不平靜的的南極海域;這是毫無遮擋,沒有任何動力,輕飄飄的小木船,這趟航行,一路逆浪滔天,船員衣服透濕,寒冷異常,還要輪流劃漿,這是一趟多么兇險的,勝算渺茫的航行?。?lt;/p><p class="ql-block">想到我們現(xiàn)在乘8000噸的現(xiàn)代化破冰船去南極“探險”,每晚還不忘去前臺領(lǐng)一片暈船藥呢!</p><p class="ql-block">圖:求救小船下海</p> <p class="ql-block">留下的22人,向義無反顧,駛進(jìn)未知的小船揮手告別。</p><p class="ql-block">此一別風(fēng)吹雨打獨(dú)自抵擋,這一去驚濤駭浪一路風(fēng)霜…</p><p class="ql-block">圖:告別沙克頓</p> <p class="ql-block">Frank Wild 一直深得沙克頓的信任,在船上被稱為“沙克頓的右手”。沙克頓走后,他展現(xiàn)了非凡的領(lǐng)導(dǎo)才能,他每天都鼓勵著隊(duì)員,“堅(jiān)持下去,老大一定會來接我們的!”他帶領(lǐng)著22名病弱交加的船員,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和團(tuán)結(jié)一致的執(zhí)行力,熬過了南極四個月零下60度的嚴(yán)寒,熬過了饑餓,干渴,凍瘡,疥癬的折磨,熬過了漫長的暗無天光的極夜對精神的考驗(yàn),熬過了一次一次的失望又重新頑強(qiáng)地樹立起新的希望,他們最終沒有人崩潰,沒有人傷亡,22名隊(duì)員全部活了下來!</p><p class="ql-block">沙克頓是大無畏的“拼”出來的英雄,這些人是頑強(qiáng)的“熬”出來的英雄!平心而論,我覺得“熬”有時比“拼”要難得多!</p><p class="ql-block">圖:Frank Wild 帶領(lǐng)隊(duì)員用繩索把一只翻到的救生艇綁在巖石上,用防水油布遮擋,隊(duì)員們藏在船下,抵御南極零下60度的嚴(yán)寒。</p> <p class="ql-block">圖:這就是當(dāng)年沙克頓在三次營救都告失敗,最后找的智利船長LuisPadro,成功登上象島的蒸汽拖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沙克頓帶領(lǐng)的救援船的桅桿在海平面露頭時,隊(duì)員們欣喜若狂,他們披著各種動物皮毛,沖出藏身的地方,向岸邊涌去。</p><p class="ql-block">對面的沙克頓大聲問“你們都好嗎?(are you well?)” 隊(duì)員們大聲回答“我們都好!( we are all well!)”, 每每看到此處,都禁不住熱淚盈眶!</p><p class="ql-block">圖:留在象島最終獲救的隊(duì)員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圖:堅(jiān)忍號1914-1916年船難獲救路線圖,歷時兩年零二十九天</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在南極外海沉沒百余年之后,英國探險家沙克爾頓爵士(又譯夏克頓,Ernest Shackleton)的考察船“堅(jiān)忍號” 找到了!</p><p class="ql-block">歷史學(xué)家、航海家、考古學(xué)家和科學(xué)家組成的考察勘探團(tuán)隊(duì)在南極洲外海找到了這艘歷史上最著名的沉船之一。具體地點(diǎn)是威德爾海(Weddell Sea)3008米深處的海床,距離1915年陷入浮冰圍困擠壓之處約六公里。</p><p class="ql-block">如此驚人的發(fā)現(xiàn),讓人覺得運(yùn)氣好得簡直難以置信。</p><p class="ql-block">圖:沉睡在海底100 多年的Endurance局部照片</p> <p class="ql-block">項(xiàng)目負(fù)責(zé)人、經(jīng)驗(yàn)豐富的極地地理學(xué)家約翰·希爾斯(John Shears)博士說,船尾 Endurance 這個字出現(xiàn)在攝像機(jī)鏡頭中的那一刻,毫不夸張地說,“令人瞠目結(jié)舌”。</p><p class="ql-block">參與考察任務(wù)的海洋考古學(xué)家邦德(Mansun Bound)對BBC表示:“這是我迄今為止見過的狀態(tài)最好的木質(zhì)失事船只,船身直立,傲然挺立在海床上,完好無損,保存完美,甚至能看到船尾的Endurance 弧形字樣?!?lt;/p><p class="ql-block">我總覺得冥冥之中一定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一直在保佑著這些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們!</p><p class="ql-block">Point Wild故事的照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故事的文字參考了一些我所能記住的小說“熬”中的細(xì)節(jié)和網(wǎng)上資料,特此聲明</p><p class="ql-block">圖: 沉睡在海底100多年的 Endurance 局部照片</p> <p class="ql-block">Point Wild的故事講完了,該說說企鵝了。我在南極一共看到6種企鵝,前三種已經(jīng)盡我所知,詳細(xì)介紹,這后三種就在這里一并帶過,原因很簡單,見的不夠多…</p><p class="ql-block">帽帶企鵝(chinstrap penguin ),是阿德利企鵝的表兄弟,不同的是它有一雙紅色的眼睛,脖子下面有一條細(xì)細(xì)的黑線,就像系帽子的帶子…</p> <p class="ql-block">蘇聯(lián)人把帽帶企鵝叫做“警官企鵝”,覺得它像戴一頂警察帽,很英武??晌矣X得帽帶企鵝從正面看上去,就像一個咧著大嘴,傻乎乎地笑得嘴巴直連到耳根的的小丑,滑稽有趣,叫它“笑面企鵝”豈不更加真實(shí)可愛?</p><p class="ql-block">注:風(fēng)浪太大,我們在Point Wild沒有登島,加上海霧,照片很不清楚,只好選了上面兩張船上講座時用的照片作為帽帶企鵝的“標(biāo)準(zhǔn)像”…</p> <p class="ql-block">從沖鋒艇上看到的Point Wild Bay小島上的帽帶企鵝</p> <p class="ql-block">拉近看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已經(jīng)拉到最近了</p> <p class="ql-block">那天看到成群結(jié)隊(duì)的帽帶企鵝在海里游泳,這是很難見到的景觀。企鵝不是兩棲動物,不能在水下呼吸,他們在游泳時需要不斷地跳出水面吸氣。又有解釋說企鵝這種上上下下,神出鬼沒的游泳方式,是為了防止水下捕食企鵝的動物的襲擊……</p> <p class="ql-block">帽帶企鵝游泳瞬間</p> <p class="ql-block">帽帶企鵝躍出水面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在??颂m(Falkland Island)群島我們冒著冰雹和冷雨,參加了一個21 公里的徒步走。目的地是GYPSY Cove。路遠(yuǎn),天氣不佳,參加這個活動的人不太多,但“四總”興致勃勃。估計(jì)我們是參加這個活動里面年齡最大的四位了。</p><p class="ql-block">圖為 陶總,李總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GYPSY COVE 介紹</p> <p class="ql-block">老天好像總是不忍辜負(fù)努力的人,當(dāng)我們到達(dá)CYPSY COVE時,除了期望中的那樣看到了沉船,野花,大海,沙灘,還驚喜地看到了草叢中,沙灘上的麥哲倫企鵝!因?yàn)槟鞘俏覀冞@趟旅行中第一次看到企鵝,特別興奮。我們當(dāng)時并不知道這驚鴻一瞥,也將是我們這次旅游最后一次看到活的麥哲倫企鵝。</p> <p class="ql-block">麥哲倫企鵝(Magallanes penguin)與其他企鵝不同,是溫帶企鵝。它們不是生活在寒冷的南極,而是生活在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地區(qū)。</p><p class="ql-block">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Ferdinand Magellan)</span>在1519 年的一次南美航海中發(fā)現(xiàn)了這種企鵝,于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它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網(wǎng)絡(luò)照片</p> <p class="ql-block">麥哲倫企鵝身高70公分,體重4公斤左右。和其他企鵝一樣,毛色背黑胸白。。據(jù)說這是企鵝的自然保護(hù)色。從天空看下去,黑色的后背好像融入海水,從水下看上去,白色的肚皮又好像融入天空。</p><p class="ql-block">麥哲倫企鵝有一張臉勾著白邊的黑臉膛,長得很像中國京劇臉譜中的大花臉。它登起眼睛時,不怒自威。</p> <p class="ql-block">麥哲倫企鵝喜歡在草叢中的地洞里生活,把本來挺體面的禮服弄的臟兮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只麥哲倫企鵝在窩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聽到有人走過,不知是企鵝媽媽還是爸爸,挺身而出,警惕的堵在洞口。仔細(xì)看,洞里面有兩只長著灰色絨毛的小麥哲倫企鵝。胖滾滾的,像絨毛玩具。</p> <p class="ql-block">后來在烏斯懷亞參觀博物館,發(fā)現(xiàn)麥哲倫企鵝的確是阿根廷“后院的寵物”,那里幾乎所有有關(guān)企鵝的雕塑,都是麥哲倫企鵝。</p><p class="ql-block">攝于烏斯懷亞自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奪得2022年世界杯冠軍,全國歡欣鼓舞,連企鵝都穿上了阿根廷國家隊(duì)的球衣!</p> <p class="ql-block">馬克羅尼企鵝(macaroni penguin)長得很精致。紅色的長喙,邊上勾著一圈粉紅色的唇線,向眼下延伸。它有一雙紅色的圓眼睛,最神氣的是一對長長的,從額頭直飛腦后的金黃色眉毛。它這種花里胡哨的樣子,讓人們送給它一個綽號“戴金頭冠的花花公子”。</p><p class="ql-block">網(wǎng)絡(luò)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這次“看到”的,第六種,最后一種企鵝。寫它我有點(diǎn)底氣不足,原因是我其實(shí)沒有親眼看到馬克羅尼企鵝,是我們同船旅友們看到了,那天我并沒有下船…</p> <p class="ql-block">看慣了漫山遍野的王企鵝,白眉和阿德利企鵝,又聽說從南喬治亞島向南極半島路上會看到不少馬克羅尼企鵝,就想著這次沒見到,沒事兒,不還有下次呢嗎……</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這些花花公子果真架子不小,在錯過了Cooper Bay那次小規(guī)??扉W表演后,一路上就再也不肯露真容了…</p> <p class="ql-block">這些照片都是同船的朋友分享的。不過我即使是下了船,也未必能見上花花公子一面。一個原因是它們的群比較小,大概每群只有幾十只,第二是它們一堆堆藏在島上高高的茅草中,但討厭的海狗也藏在那些草里,萬一不小心驚到在草叢里做夢養(yǎng)膘的海狗,它們就會出其不意,低吼著竄出來抗議,盡管不一定咬得到你,也會嚇一大跳。所以一些腿腳不大利落的“比我還老的”老頭兒老太太,也就知難而退了…</p> <p class="ql-block">馬克羅尼企鵝挺胖的,最高身高75公分,體重要有7.5公斤,比起其他企鵝來,BMI超標(biāo)不少</p> <p class="ql-block">馬克羅尼企鵝的單人照,它的皮鞋是肉色的。</p> <p class="ql-block">南極企鵝終于寫完了,用了海量的照片和視頻。這些照片(我說的是企鵝照片)中估計(jì)有80%~85%是自己照的,其中約15%-~20%用了同船的攝影高手分享的照片。不難想象,這一船94名游客中攝影愛好者眾多,裝備齊全,近乎專業(yè)。</p><p class="ql-block">在旅游快結(jié)束時,船上的攝影師鼓勵大家把自己得意的照片下載到圖書館的計(jì)算機(jī)上供其他人下載分享,不少人到那里down load/ up load 照片,像我這種厚著臉皮只進(jìn)(download)不出(upload)的,估計(jì)沒幾個…</p><p class="ql-block">美篇中的視頻倒全是我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特別喜歡照片中這個年輕女孩的照片,張張精品!我用的那15%~20%大部分是她分享的作品。尤其是企鵝的精彩特寫,那生動的眼神和毛茸茸的質(zhì)感,手機(jī)是絕對照不出來的…</p><p class="ql-block">得了,干脆全招了吧,我的照片全是手機(jī)照!??</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