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次與同事聊天,聊到了腳下。她說,小時候因為窮,一年四季只有兩雙鞋,一雙單鞋,一雙棉鞋。一個秋末,上學(xué)路上遇到了大雨,腳下的鞋濕透了,因為沒有鞋換,一連幾天穿著濕鞋上學(xué)。腳踩在濕冷的鞋里,被雨水濕透的鞋底和布面包裹著,比踩在冰冷的雨水里還冷,那感覺至今想起來還刻骨銘心。以后工作掙了錢,每逢逛商場,她都會形成一種習(xí)慣,有意無意往鞋柜走,有鞋沒鞋,都會買雙鞋,立志從此不再讓自己的腳受委屈。</p> <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腳下。記得我小時候,只有兩雙襪子。這兩雙襪子需要倒換著穿,一雙洗,一雙穿,要想穿新襪,只有等到過年。這期間襪子破了,不能扔,要補補再穿,等到襪子該扔時,已是百孔千瘡。</p><p class="ql-block"> 補襪子是我看到媽媽日常最常做的活計。有時候,媽媽為了讓新襪子更耐穿,還未等我們上腳,就先給新襪穿鎧甲,在易破的地方,如大腳指,腳后跟,腳底,提前縫上一塊布。穿了鎧甲的襪子變得厚實了許多,穿在腳上也更加暖和了。</p><p class="ql-block"> 我10歲那年,媽媽生下了小妹妹,從此,我的生活發(fā)生了改變。媽媽的日常忙了許多,對我的呵護,也由原來的事無巨細(xì),變成了粗放管理,也就是從那時起,媽媽要求我自己學(xué)習(xí)補襪子。</p> <p class="ql-block"> 一天我發(fā)現(xiàn),對著大腳指方向的襪子,出現(xiàn)了一個洞洞,我看著從洞里探出頭來的大腳指,告訴媽媽說襪子破了,言外之意,是想借機讓媽媽給我買雙新襪子,沒想到,媽媽扔給我一個襪板,讓我自己學(xué)著補。這是我第一次開始自己補襪子。</p><p class="ql-block"> 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先把襪子翻過來,把襪板塞進襪子里,又找來一塊顏色相近的布,剪了一個比洞洞大一點的圓貼上去。補襪子真是個難活。針扎在硬硬的襪板上,要順勢橫著拐個彎,再乘勢把針從背面穿過來。開始時,出針沒準(zhǔn),一不小心針就扎到了指尖上,血瞬間冒出來,形成個小血珠,繼而成了一條線,血從指尖流到了指根上,我害怕極了,甚至忘了疼,連忙找張紙裹住手指,鮮血從紙背洇過來,變成了暗紅色。過了一會兒,我小心地揭開紙看了看,血不再冒了,我心里踏實了許多。</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總是一邊補襪,一邊想,等我有錢了,我就買一大摞襪子,一天穿一雙,一年也穿不完。如今,夢想成真,抽屜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襪子,不說一年一天一雙,至少一個月一天一雙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 補襪的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不再害怕補襪,還在媽媽的提示下,積累了一些補襪小經(jīng)驗。補襪的布盡量剪大點,這樣不但可以把洞洞補上,還可以把周邊磨虛的地方也提前補好。補襪底和襪跟時,不能圖省事要用兩塊布補,這樣補出來的襪子,還能保留原來襪跟的樣子,看著漂亮,穿著舒服。把準(zhǔn)備扔掉的舊襪的襪面剪下來,做補襪的材料,兩種材質(zhì)相似,補出來的襪子更柔軟更服帖。</p> <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全民補襪的日子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但補襪的經(jīng)歷卻讓我終身不忘,尤其是陪伴我的小襪板,是它幫我撐起了自力的信心,讓不聽話軟踏踏面條似的襪子挺胸闊肚,讓手足無措的我有了下針之處。我愛我的小襪板,我愛曾經(jīng)給過我腳下溫暖的補襪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