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四十五不惑,不惑而心定</p><p> (作者:西華校友蘇亮)</p><p>寫在前面</p><p>2023年2月10日,我45歲了。作為一位20世紀(jì)70年代末出生的人,心中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懷,當(dāng)真隨了那句話“我與改革共成長”,回顧這四十五年,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這小家、我這人又何嘗不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小簡單的小愿望都實現(xiàn)展望在眼前,連那些想不到、不敢想的事情都讓人習(xí)以為常,四十五年,稍縱即逝,我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想著回憶其中一些值得。</p> <p>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p><p>“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人生四十五,多變的角色給了我機會做生活的有心人,此時的我既是父母膝下疼愛的子女,又是一個被萬般疼愛的女兒的父親,“養(yǎng)兒方知父母心”,往昔關(guān)于父母好的不好的言辭教誨已然成為上天對我的饋贈。人生四十五,我怕自己漸漸老去,可我更怕父母老去,而他們的確是老了,我只愿往后余生陪著父母老去。</p> <p>人之相識,貴在相知,</p><p>人之相知,貴在知心。</p><p>“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人生四十五,格外地看重友情,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身份地位,不依靠經(jīng)歷,禍福相依,它使得人孤而不獨,在彼此的世界里成全對方、釋懷自己。感謝我的朋友們(戰(zhàn)友、發(fā)小同學(xué)等),甚至還有匆匆路途中所有賜予我恩惠的人。</p> <p>愛以身為天下人,若可托天下。</p><p>“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熱衷于公益是一件需持之以恒的事情,在這個復(fù)雜多變的社會中前行,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30年不忘初心實屬不易,日行一善,我們只愿埋怨過活中的人也多一份責(zé)任、多一份奉獻、多一份感恩。人生四十五,必經(jīng)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生離死別,萬物求不得,唯有求自己。以一己之力雖改變不了什么,但在旁人急躁崩潰時,給一個微笑,相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希望。</p> <p>好水好山看不足,</p><p>馬蹄催趁月明歸。</p><p>作為一名退役的軍人,家國情懷似更濃。還記得剛?cè)胲姞I時,嚴(yán)格的紀(jì)律,有序的生活,不熟悉感充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家人朋友的支持,還有曾經(jīng)年少心中永不放棄的好勝心讓我挺過了所有的困難,軍旅生活留下來的東西永遠不會磨沒,最誠摯的就是那份信仰。人生四十五,一切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所有的事物都將在奮斗中激進向前,家是和諧的,朋友是永遠的,祖國是在不斷繁榮的。</p> <p>寫在最后</p><p>人生四十五,我是歲月中的半老兒,亦是實際中不知生活疲憊的小少兒,“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僅以此獻給我的四十五歲。</p><p>(鳴謝圖片來源者浪子、乙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