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知道嗎?在我們身邊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很有可能就是養(yǎng)生的好幫手!</p><p class="ql-block">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家家戶戶都有的“養(yǎng)生好幫手”,它就是我們吃飯時會用到的——筷子??!</p><p class="ql-block">沒想到吧?相信很多朋友還是摸不著頭腦。那趕緊往下看,和我一起掌握這個筷子養(yǎng)生大法吧!? ++一搓大魚際? 清宣肺氣少感冒 ?</p> <p class="ql-block">雖然立春了,但是氣溫還沒有出現(xiàn)明顯回升,很多朋友可能會一不小心就會導(dǎo)致咳嗽、鼻塞、頭疼等情況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這個時候就可以把筷子方形的一頭放在我們大魚際穴的位置,雙手不斷地來回搓動,讓筷子的棱角不斷地刺激我們手上的的大魚際穴。</p><p class="ql-block">時間在2分鐘左右,我們就能明顯感覺到大魚際穴的位置在不斷的發(fā)熱,促進(jìn)此處的血液循環(hu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筷子刺激大魚際穴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我們直接刺激到臟腑深處,大魚際穴歸屬手太陰肺經(jīng)穴,有緩解咳嗽、咽喉腫痛、扁桃體炎、小兒營養(yǎng)不良等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搓小魚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瀉火養(yǎng)心少疼痛 ?</p> <p class="ql-block">將兩手掌向上張開,把筷子放在小拇指一側(cè)的掌根處不斷揉搓,持續(xù)2分鐘左右。</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小魚際穴的位置,常用筷子揉搓此處可以幫助我們增強心肺功能。</p><p class="ql-block">像經(jīng)常喜歡雙手環(huán)胸的朋友,從中醫(yī)的角度看這是心氣不足的表現(xiàn);經(jīng)常容易臉紅的朋友很有可能是因為心肺不足,從而導(dǎo)致虛熱,體內(nèi)津液不足……如果有以上這些表現(xiàn),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小魚際穴來進(jìn)行調(diào)理保健了。</p><p class="ql-block">按中醫(yī)五行論,小魚際屬性為火,因此該穴位的主要功能為清宣肺氣,清熱利咽,可以調(diào)理許多因肺熱或者心氣不足而引起的表現(xiàn),如胸痛、咳血、發(fā)熱等。</p><p class="ql-block">同時小魚際也是小腸經(jīng)的位置,小腸經(jīng)巡行肩膀,又叫肩脈,肩周炎的問題就主要靠小腸經(jīng)來調(diào)節(jié)。所以把這里搓熱,可以活化肩膀的氣血循環(huán)和緩解肩頸疼痛。</p><p class="ql-block">平時喜歡看電視的朋友,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電視一邊拿起筷子揉搓小魚際穴,將今日的養(yǎng)生小目標(biāo)完成了!</p><p class="ql-block">或者在洗碗的時候搓一搓我們的小魚際穴,比起簡單的洗碗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項不花錢、不費力的養(yǎng)生小技巧,做起家務(wù)來都不像往常一樣枯燥了。三按勞宮? 滋養(yǎng)腸胃少便秘 ?</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手掌中心還有一個“掌中珍寶”——勞宮穴,在小魚際穴和大魚際穴的中間。將我們的手掌微微握拳,中指指向之處就是勞宮穴所在。</p><p class="ql-block">將筷子頭比較圓潤一側(cè)按壓勞宮穴,對比手指范圍更小、取穴更加精準(zhǔn)!</p><p class="ql-block">勞宮穴跟心脈相連,常用來調(diào)理心悸、心痛等,經(jīng)常刺激勞宮穴,可以開竅醒神、清心泄熱。</p><p class="ql-block">身邊若有人突然胸悶、心慌心悸、呼吸困難,甚至昏迷,但無法第一時間到達(dá)醫(yī)院,可以掐按勞宮進(jìn)行急救。特別是突發(fā)心梗、腦梗的人,在等待救援的期間一定要按勞宮。</p><p class="ql-block">并且從手的全息反射區(qū)來看,勞宮穴的位置還是腸胃的反射區(qū),長按壓勞宮穴還可以幫助調(diào)理便秘的問題。最好是早晨7點左右,用筷子按壓勞宮穴100下左右,這個時候正是大腸經(jīng)當(dāng)?shù)赖臅r候,能夠感覺到便意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中醫(yī)臟腑理論認(rèn)為“心腎相交”,心屬火,藏神,腎屬水,藏精。這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因此,老人需要交通心腎來保證身體的健康。其實,交通心腎并不難,在按摩勞宮穴的同時,我們可以配合按摩涌泉穴,以加強療效。</p><p class="ql-block">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jīng)的穴位之一,位于足底部,約在足底第2、3趾的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p><p class="ql-block">方法:每晚睡前,以筷子尖按壓涌泉穴3~5分鐘,可使心腎相交,有助睡眠、降血壓的功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