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p class="ql-block">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lt;/p><p class="ql-block"> 魯迅一生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文學(xué)批評、思想研究、文學(xué)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jìn)、基礎(chǔ)科學(xué)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xiàn)。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lǐng)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20世紀(jì)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p> 《狂人日記》 <p class="ql-block">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chuàng)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話文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白話小說,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zhì),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nèi)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p> <p class="ql-block">1.從來如此,便對么?</p><p class="ql-block">2.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p><p class="ql-block">3.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p><p class="ql-block">4.你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p><p class="ql-block">5.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p><p class="ql-block">6.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p><p class="ql-block">7.獅子是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貍的狡猾……</p><p class="ql-block">8.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勸轉(zhuǎn)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p><p class="ql-block">9.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p><p class="ql-block">10.我看得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家伙。</p><p class="ql-block"> </p> 《孔乙己》 <p class="ql-block"> 《孔乙己》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yán),淪落為小酒店里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dāng)時的社會問題??滓壹耗强蓱z而可笑的個性特征及悲慘結(jié)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認(rèn)為只有科舉一條出路的悲慘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zhì)的具體表現(xiàn)。</p> <p class="ql-block">1.讀書人竊書不為偷。</p><p class="ql-block">2.不多了,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p><p class="ql-block">3.哀其不幸,怒其不爭。</p><p class="ql-block">4.你可知道“茴”字有幾種寫法?</p><p class="ql-block">5.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p> 《故鄉(xiāng)》 <p class="ql-block"> 小說以“我”回故鄉(xiāng)的活動為線索,按照“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的情節(jié)安排,依據(jù)“我”的所見所聞所憶所感,著重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人物形象,從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農(nóng)村破產(chǎn)、農(nóng)民痛苦生活的現(xiàn)實;同時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勞苦大眾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造成純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膜,表達(dá)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強(qiáng)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qiáng)烈愿望。</p> <p class="ql-block">1.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2.自從離家求學(xué),故鄉(xiāng),只有冬夏,再無春秋。</p><p class="ql-block">3.我是永遠(yuǎn)向著遠(yuǎn)方獨行的浪子,你是茫茫人海之中我的女人。</p><p class="ql-block">4.時光慢慢移動著,晃動的樹葉間的光斑水波一樣緩緩地流動,你不觀察就不會發(fā)現(xiàn)時間是流淌的,而快樂駐留時,時光也許忘了回家的路徑。</p><p class="ql-block">5.人生不過是時間的累積,生命何其短暫,但在故鄉(xiāng)的親人朋友,對你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如長江流水,永遠(yuǎn)不會干涸。</p><p class="ql-block">6.握緊一把泥土,填滿掌紋,大地就在我的手里。抓住一陣清風(fēng),穿過指縫,天空就在我的手中。</p><p class="ql-block"><br></p> 《阿Q正傳》 <p class="ql-block"> 故事以辛亥革命前后的農(nóng)村未莊為背景,塑造了阿Q這個不朽的流浪雇農(nóng)的典型形象。向人們展現(xiàn)了辛亥革命前后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它的發(fā)表,有著特定的政治、經(jīng)濟(jì)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1.有人說:有些勝利者,愿意敵手如虎,如鷹,他才感得勝利的歡喜;假使如羊,如小雞,他便反覺得勝利的無聊。又有些勝利者,當(dāng)克服一切之后,看見死的死了,降的降了,"臣誠惶誠恐死罪死罪",他于是沒有了敵人,沒有了對手,沒有了朋友,只有自己在上,一個,孤零零,凄涼,寂寞,便反而感到了勝利的悲哀。</p><p class="ql-block">2.從來不朽之筆,須傳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傳,文以人傳。</p><p class="ql-block">3.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p><p class="ql-block">4.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亡國一次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后來每不想光復(fù)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后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wèi)、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p><p class="ql-block">5.我們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種難到可怕的一塊一塊的文字。但我還并不十分怨恨。因為我覺得他們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許多人卻不能借此說話了、加以古訓(xùn)所筑成的高墻、更使他們連想也不敢想?,F(xiàn)在我們所能聽到的不過是幾個圣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為了他們自己、至于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菟懒?。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jīng)有四千年。</p> 《野草》 <p class="ql-block"> 《野草》一文寫于“五四”后期,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散文詩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詩。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達(dá)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nèi)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抗?fàn)帯?lt;/p> <p class="ql-block">1.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我又聽到夜半的笑聲;我趕緊砍斷我的心緒,看那老去白紙罩上的小青蟲,頭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麥那么大,遍身的顏色蒼翠得可愛,可憐。一一《野草》中的《秋夜》</p><p class="ql-block">2.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當(dāng)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p><p class="ql-block">3.過去的生命已經(jīng)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jīng)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經(jīng)朽腐。我對于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還非空虛。</p><p class="ql-block">4.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p><p class="ql-block">5.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一一《野草》中的《雪》</p><p class="ql-block">6.當(dāng)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p><p class="ql-block">7.為我自己,為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我希望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來。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這實在比死亡與朽腐更其不幸。</p><p class="ql-block">8.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xì)小的.粉紅花,現(xiàn)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xì)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蝴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野草》中的《秋夜》</p><p class="ql-block">9.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巖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p><p class="ql-block">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p><p class="ql-block">11.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我以這一叢野草,在明與暗,生與死,過去與未來之際,獻(xiàn)于友與仇,人與獸,愛者與不愛者之前作證。</p><p class="ql-block">12.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p><p class="ql-block">13.在晴天之下,旋風(fēng)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zhuǎn)而且升騰地閃爍。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zhuǎn)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兑安荨分械摹堆?lt;/p><p class="ql-block">14.我愿意這樣,朋友——我獨自遠(yuǎn)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魯迅《野草》</p><p class="ql-block">15.絕望正與希望相同,大恨恰恰是大愛的起點?!斞浮兑安荨?lt;/p> 《朝花夕拾》 <p class="ql-block">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部回憶性散文,原名《舊事重提》。本書為魯迅先生1926年所做回憶散文的結(jié)集,共十篇,前五篇在北京所寫,后五篇在廈門所寫。作品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xué)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jìn)行了抨擊和嘲諷。沉痛的刻畫了一個個“從昏睡中入死滅"的不幸者,懷著極大的同情“哀其不幸”,又懷著急切的心情“怒其不爭"。作品已深廣的歷史內(nèi)容和高超的文學(xué)技巧相結(jié)合,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第一座高峰。</p> <p class="ql-block">1. 在中國的天地間,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艱難極了。</p><p class="ql-block">2. 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目前是這么離奇,心里是這么蕪雜。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p><p class="ql-block">3. 想到生的樂趣,生固然可以留戀;但想到生的苦趣,無常也不一定是惡客。</p><p class="ql-block">4. 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yán)。在動物界,雖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它們適性任情,對就對,錯就錯,不說一句分辯話。蟲蛆也許是不干凈的,但它們并沒有自命清高;鷙禽猛獸以較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是兇殘的罷,但它們從來就沒有豎過“公理”“正義”的旗子,使?fàn)奚咧钡奖怀缘臅r候為止,還是一味佩服贊嘆它們。</p><p class="ql-block">5. 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yī)學(xué)的先生卻教給我醫(yī)生的職務(wù)道:可醫(yī)的應(yīng)該給他醫(yī)治,不可醫(yī)的應(yīng)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先生自然是西醫(yī)。</p><p class="ql-block">6. 生命是盛開的花朵,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資;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優(yōu)美的樂曲,音律和諧,宛轉(zhuǎn)悠揚;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p><p class="ql-block">7. 生活如花,姹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yuǎn),絢麗多彩。</p><p class="ql-block">8.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xué)的老師,它常常春風(fēng)化雨,潤物無聲地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nèi)松膯⒌稀?lt;/p><p class="ql-block">9. 生命的美麗,永遠(yuǎn)展現(xiàn)在她的進(jìn)取之中;就像大樹的美麗,是展現(xiàn)在它負(fù)勢向上高聳入云的蓬勃生機(jī)中;像雄鷹的美麗,是展現(xiàn)在它搏風(fēng)擊雨如蒼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麗,是展現(xiàn)在它波濤洶涌一瀉千里的奔流中。</p><p class="ql-block">10.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p><p class="ql-block">11. 人生如一本書,應(yīng)該多一些精彩的細(xì)節(jié),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應(yīng)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畫,應(yīng)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diào)。</p><p class="ql-block">12.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彈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飛馬牌大鐘,上緊發(fā)條,便會使人獲得濃縮的生命。</p><p class="ql-block">13. 人生似一束鮮花,仔細(xì)觀賞,才能看到它的美麗;人生似一杯清茶,細(xì)細(xì)品味,才能賞出真味道。我們應(yīng)該從失敗中、從成功中、從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p><p class="ql-block">14. 生命是盛開的花朵,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資;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優(yōu)美的樂曲,音律和諧,宛轉(zhuǎn)悠揚;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p><p class="ql-block">15. 生活如花,姹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yuǎn),絢麗多彩。</p><p class="ql-block">16.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生活是一位博學(xué)的老師,它常常春風(fēng)化雨,潤物無聲地為我們指點迷津,給我們?nèi)松膯⒌稀?lt;/p><p class="ql-block">17. 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暫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時光前行。</p><p class="ql-block">18. 生活,就是面對現(xiàn)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生活,就是用心靈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葉綠的枝頭;生活,就是面對困惑或黑暗時,靈魂深處燃起豆大卻明亮且微笑的燈展。</p><p class="ql-block">19.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xì)細(xì)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p><p class="ql-block"> </p> 其他經(jīng)典語錄 <p class="ql-block">1.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娜拉走后怎么樣》</p><p class="ql-block">2.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娜拉走后怎么樣》</p><p class="ql-block">3.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p><p class="ql-block">——《再論雷峰塔的倒掉》</p><p class="ql-block">4.友誼是兩顆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著另一個顆心敲打。——《魯迅雜文選》</p><p class="ql-block">5.當(dāng)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dāng)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兑安荨ゎ}辭》</p><p class="ql-block">6.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 《記念劉和珍君》</p><p class="ql-block">7.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lt;span style="font-size: 18px;">記念劉和珍君》</span></p><p class="ql-block">8.面具戴太久,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揭下來,除非傷筋動骨扒皮?!遏斞溉沼洝?lt;/p><p class="ql-block">9.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自嘲》</p><p class="ql-block">10.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jié)隊。 ——《魯迅雜文精選》</p><p class="ql-block">11.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qiáng)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華蓋集·雜感》</p><p class="ql-block">12.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無花的薔薇之二》</p><p class="ql-block">13.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diào)和,愿意開窗了。——《無聲的中國》</p><p class="ql-block">14.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额}三義塔》</p><p class="ql-block">15.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犊照劇?lt;/p><p class="ql-block">16.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恫粷M》</p><p class="ql-block">17.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p><p class="ql-block">——《答客誚》</p><p class="ql-block">18.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度e集·流氓的變遷》 </p><p class="ql-block">19.讀死書是害已,一開口就害人;但不讀書也并不見得好?!蹲x幾本書》</p><p class="ql-block">20.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p><p class="ql-block">——《無題》</p><p class="ql-block">21.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p><p class="ql-block">——《無題》</p><p class="ql-block">22.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p><p class="ql-block">——《傷勢》</p><p class="ql-block">23.然而我雖然自由無端的悲哀,卻也并不憤懣,因為這經(jīng)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絕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的英雄。</p><p class="ql-block">24.我覺得醫(yī)學(xué)并非一件緊要事,凡事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dāng)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p><p class="ql-block">25.他們應(yīng)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p><p class="ql-block">26.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qū)。</p><p class="ql-block"><br></p> 小說集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小說集《吶喊》,寫于“五·四”運動前后,共收錄了1918~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藥》、《明天》、《風(fēng)波》、《故鄉(xiāng)》、《阿Q正傳》、《一件小事》、《鴨的喜劇》、《兔和貓》、《社戲》、《孔乙己》、《頭發(fā)的故事》、《狂人日記》、《端午節(jié)》、《白光》)。魯迅說他“吶喊”幾聲,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爭中“奔馳的猛士”,使他們勇敢直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小說集《彷徨》中收入《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孤獨者》、《傷逝》、《弟兄》、《離婚》共十一篇。作品表達(dá)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xié)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nóng)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