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開學第一天,凌晨0:42睡不著,電話響起,九年級女生媽媽說,女兒將積攢的抗抑郁藥全部吃了,問我“怎么辦?”</p><p class="ql-block">同時我也結合最近的胡鑫宇事件,談談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離奇失蹤106天后,胡鑫宇終于被找到了,這個15歲的少年,是自殺身亡。</p><p class="ql-block">??我這兩天還原了關于胡鑫宇的很多故事。</p><p class="ql-block">??博雅發(fā)現(xiàn)有三個截然不同的胡鑫宇。</p><p class="ql-block">??父母親人眼中的胡鑫宇:活潑、懂事。</p><p class="ql-block">??老師同學眼中的胡鑫宇:內(nèi)向、溫和。</p><p class="ql-block">??自己心里真正的胡鑫宇:抑郁、絕望。</p><p class="ql-block">??胡鑫宇的死,不是一出懸疑劇,而是一聲重重的警鐘。他用生命的代價,給所有家長、老師上了重要的一課。</p> <p class="ql-block">??1.第一個胡鑫宇:家人眼中,他是活潑懂事的好孩子</p><p class="ql-block">??外婆說,小時候的鑫宇,蹦蹦跳跳的,特別活潑,很愛說話。后來長大后,就變得文靜乖巧了。</p><p class="ql-block">??他很體貼大人,知道家里不寬裕,就舍不得花錢。</p><p class="ql-block">??4歲時,有次看到別人家小孩的玩具,便向外婆撒嬌說自己也想要。</p><p class="ql-block">??外婆給了錢,他卻說“等媽媽回來了讓媽媽買”。</p><p class="ql-block">??可是媽媽回來后,他也沒舍得買玩具,最后把錢給了媽媽。</p><p class="ql-block">??而在媽媽眼里,胡鑫宇從小就是個懂事的乖孩子。</p><p class="ql-block">??每年收到壓歲錢,都會交給媽媽,留著交學費。</p><p class="ql-block">??后來上學了,媽媽要他留一部分壓歲錢當零花錢,他不也要。</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平時也很少對大人說“不”。</p><p class="ql-block">??有時媽媽問他喜歡什么樣的衣服,他會說都行。</p><p class="ql-block">??就算是買了他不喜歡的衣服,他也不明說。</p><p class="ql-block">??胡鑫宇每次去外婆家,都會主動幫著做家務活。</p><p class="ql-block">??在村里見了親戚或者鄰居,都會主動打招呼。</p><p class="ql-block">??關于成績,胡鑫宇的外公說,“在小學和初中,老師們都很喜歡他,說他學習認真,成績很好?!背踔袝r上網(wǎng)課,導致他成績落后了。</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媽媽重視教育,就把他轉進了另一中學。那里學費更高,但學習環(huán)境也更好。胡鑫宇在那里重新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2.第二個胡鑫宇:老師同學眼里,他是內(nèi)向的“后進生”。</p><p class="ql-block">??在老師眼里,胡鑫宇算是內(nèi)向的學生,平時不愛說話。</p><p class="ql-block">??老師給他指出錯誤,他就認真聽著。</p><p class="ql-block">??被表揚了,也不會把開心流露出來。</p><p class="ql-block">??《新京報》采訪到的一名高二學生說,班主任講過胡鑫宇性格孤僻,沒人跟他玩得來。</p><p class="ql-block">??還有一個同學,和胡鑫宇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學。</p><p class="ql-block">??兩人相處的一年多里,他覺得胡鑫宇雖然“話不多”,但從沒流露過消極的情緒。</p><p class="ql-block">??此外,他與高中室友看起來相處得不錯,至少“沒發(fā)生過沖突”。</p><p class="ql-block">??而在警方通報中,胡鑫宇的成績遠不像他家人認為的那么好:</p><p class="ql-block">??在本班65名學生中排名第58名。</p><p class="ql-block">多科測試成績在班級排名中下。</p><p class="ql-block">??失蹤前4天,地理測試成績公布,胡鑫宇排名全班末位。</p> <p class="ql-block">??3.第三個胡鑫宇:他心中抑郁、絕望的自己</p><p class="ql-block">??胡鑫宇有寫下心情的習慣,最后也用錄音筆錄下了一些話。</p><p class="ql-block">這讓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了解他的內(nèi)心。</p><p class="ql-block">??他曾經(jīng)在筆記本上寫:</p><p class="ql-block">“吐了,新環(huán)境真的難適應,我這內(nèi)向的性格真煩……”</p><p class="ql-block">博雅認為:這幾句話其實很說明問題。</p><p class="ql-block">??當時胡鑫宇剛上高中,成績從初中的名列前茅,變成班里倒數(shù),內(nèi)心一定有壓力。</p><p class="ql-block">??而他同時又要面對新的老師和同學,這對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來說,也不是件輕松的事。</p><p class="ql-block">??所以他責怪自己內(nèi)向的性格,也感嘆“新環(huán)境真的難適應”。</p><p class="ql-block">還有一次,胡鑫宇在筆記本上寫:</p><p class="ql-block">“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我近視會加深了,一直盯著桌上的書看,幾乎不抬頭看黑板。因為我怕老師看到我一臉茫然的樣子,然后又不耐煩地講?!?lt;/p><p class="ql-block">??這里明顯可以看出,他是個敏感細膩的孩子。</p><p class="ql-block">??一般的孩子,其實不太會意識到自己聽不懂時,會有“一臉茫然的表情”,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表情,會影響老師講課的心情。而胡鑫宇能意識到這一點,說明他感知力很強。</p><p class="ql-block">??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也更容易在遇到小挫敗時,陷入巨大的負面情緒。</p><p class="ql-block">??上面這段筆記的最后一句話,也說明了胡鑫宇的敏感:</p><p class="ql-block">“5:30就醒了,一直賴床不愿意起,因為害怕別人說打擾他休息?!?lt;/p><p class="ql-block">??他很在意別人的感受,也害怕跟別人發(fā)生沖突。</p><p class="ql-block">而一個這樣敏感、內(nèi)向的孩子,在一個全新的高中環(huán)境里,不適應人際關系,成績又下滑得厲害,他心里應該是非??鄲灥?。</p><p class="ql-block">所以才有了他在物理課本最后一頁寫的那句話:</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不活了,將會變得怎么樣?”</p><p class="ql-block">??以及警方在通報中提到的:</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多次跟同學說“人活著有什么意義”“我是否存在,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我壓力大,活著沒意思,是不是去跳樓”……</p><p class="ql-block">??自殺的人,其實基本都不是臨時起意的。</p><p class="ql-block">他們往往都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痛苦和掙扎。</p><p class="ql-block">??但還是在負面情緒里越陷越深,最后才絕望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實在撐不住了。</p> <p class="ql-block">??4.他發(fā)出了信號,但沒有得到拯救</p><p class="ql-block">??其實在自殺之前,胡鑫宇多次向家人發(fā)出過求救信號。</p><p class="ql-block">??據(jù)胡鑫宇媽媽講,在2022年9月27日,也就是胡鑫宇失蹤前半個月的時候,胡鑫宇一天中就曾和媽媽三次通話,在電話中哭訴“不想讀書,想回家?!?lt;/p><p class="ql-block">??媽媽詢問原因,胡鑫宇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訴說在學校適應不太好,“窗簾太亮了,睡眠不好?!?lt;/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媽媽感知到了孩子的狀態(tài)不對,就和鑫宇哥哥一起,在十一假期趕來安撫。</p><p class="ql-block">??但他們沒有解開胡鑫宇的心結,更沒有解決他遇到的問題。</p><p class="ql-block">??10月5日,胡鑫宇又和媽媽通話三次,時間長達40分鐘。</p><p class="ql-block">??胡鑫宇曾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告訴過母親。</p><p class="ql-block">但母親的安慰,并未對他產(chǎn)生實際的勸導作用。</p><p class="ql-block">??當救命稻草不能救命的時候。</p><p class="ql-block">心里最后吊著的一口氣垮掉,那根稻草,很可能就會直接壓垮一個人。</p><p class="ql-block">??就像文章開頭這個九年級女孩,幸虧父母?老師覺察到了孩子的想法,一直在跟蹤,及時將服藥的女孩送診,挽回了一條生命。</p> <p class="ql-block">??5.現(xiàn)在的孩子,為什么那么脆弱?</p><p class="ql-block">??新聞發(fā)布會上提到,經(jīng)心理專家分析,胡鑫宇失蹤前心理狀態(tài)已經(jīng)失衡。</p><p class="ql-block">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注意力不集中、內(nèi)疚自責、痛苦、無望感。還有明確的厭世表現(xiàn)和輕生行為。</p><p class="ql-block">??很多大人可能不理解:</p><p class="ql-block">“我們小時候生活那么苦,飯都吃不上,也沒見有幾個自殺的。</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這么好,衣食無憂,怎么還動不動就自殺呢?</p><p class="ql-block">太矯情了?!?lt;/p><p class="ql-block">是矯情嗎?</p><p class="ql-block">還真不是。</p><p class="ql-block">??衣食無憂,不代表人就沒煩惱。</p><p class="ql-block">??一個人吃得再飽,穿得再暖,如果精神上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他也會非常痛苦,甚至絕望到不想活。</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教育內(nèi)卷非常嚴重。</p><p class="ql-block">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p><p class="ql-block">30名的想考到20名。</p><p class="ql-block">20名的想考到10名。</p><p class="ql-block">10名的想考到前五。</p><p class="ql-block">但是前五的,誰也不想掉到第六啊。</p><p class="ql-block">前五的也在拼命努力啊。</p><p class="ql-block">所以大家就拼命卷。</p><p class="ql-block">你努力,我比你還努力。</p><p class="ql-block">而“排名”這件事,其實就是你死我活。</p><p class="ql-block">你前進一名,就意味著必然有一個人退步了。</p><p class="ql-block">你進一步覺得很正常。</p><p class="ql-block">但退步那個人,就會非常痛苦。</p><p class="ql-block">我們成年人面對這種壓力,都常常焦慮得不行。</p><p class="ql-block">??我身邊現(xiàn)在就有一個考上了國家部屬高校的大三公費師范生,抑郁、社交障礙。他說從小到大,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學習、學習、學習、找我咨詢時還在嘮叨孩子的學習。</p><p class="ql-block">??孩子他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朋友。媽媽教育他,只要成績就會贏得朋友,而成長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于是他走進了封閉自己的境地。</p><p class="ql-block">??老師、父母讓小小的孩子陷入這種“你死我活”的競爭,他們壓力不大才怪了。</p><p class="ql-block">??當然,除了學習壓力,孩子們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p><p class="ql-block">親子關系,朋友關系,青春期問題……</p><p class="ql-block">各種各樣的煩惱,堆積在學習壓力上,確實很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問題。</p><p class="ql-block">??《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p><p class="ql-block">里面有一組數(shù)據(jù)讓人觸目驚心:</p><p class="ql-block">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約1成。</p><p class="ql-block">初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3成。</p><p class="ql-block">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約4成。</p><p class="ql-block">這是什么概念?</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初中生里,就有3個孩子有抑郁傾向。</p><p class="ql-block">一個40人的班級,大約就有12個孩子或多或少受抑郁癥的困擾。</p><p class="ql-block">而且,這一比例還在提高。</p> <p class="ql-block">??6.哪些情況,需要警惕?</p><p class="ql-block">??這種情況下,家長真的要特別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如果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就必須非常警惕了:</p><p class="ql-block">??1.煩躁、易怒,甚至自殘。</p><p class="ql-block">孩子可能一點小事不順心就容易發(fā)脾氣。</p><p class="ql-block">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煩躁,甚至有時候毫無理由就開始暴怒,摔東西,甚至自殘。</p><p class="ql-block">尤其自殘行為,大概率就是心理出了問題。</p><p class="ql-block">??2.自我封閉,社交障礙</p><p class="ql-block">孩子突然變得不愛說話,自我封閉。</p><p class="ql-block">不和同學交往,也不和父母交流。</p><p class="ql-block">??3.喪失興趣愛好,長期處于消極情緒</p><p class="ql-block">孩子突然喪失興趣愛好,什么都不想做。</p><p class="ql-block">同時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生活沒有希望,消極厭世。</p><p class="ql-block">??4. 成績突然下降</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原來成績還不錯,卻突然下降,出現(xiàn)厭學情緒,家長也要重視。</p><p class="ql-block">因為內(nèi)心的消極情緒得不到釋放,會導致反應能力變慢,學習能力受限,甚至無法正常完成學業(yè)。</p><p class="ql-block">??5. 身體暗示</p><p class="ql-block">心理問題,也會導致生理癥狀。</p><p class="ql-block">假如孩子不明原因身體不舒服,比如出現(xiàn)頭疼、胸悶、乏力、疲勞、體重下降、睡眠障礙等,去醫(yī)院又查不出什么病。</p><p class="ql-block">那就要考慮下,是不是心理方面出了問題。</p> <p class="ql-block">??7. 那家長應該怎么辦?</p><p class="ql-block">??我們怎么避免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甚至導致輕生呢?</p><p class="ql-block">??其實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博雅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p class="ql-block">??第一:關注孩子的真實感受。</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很多家長,都太過功利心了。</p><p class="ql-block">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懂事,優(yōu)秀……</p><p class="ql-block">但是那個努力又懂事的孩子,他快樂嗎?</p><p class="ql-block">如果他的乖巧和優(yōu)秀,都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礎上,那就難保他不會崩塌。</p><p class="ql-block">就像胡鑫宇,他4歲想要玩具就舍不得買,別人給他買的衣服,他不喜歡也不會說,這在大人看來是“好懂事”。</p><p class="ql-block">但事實上,他在壓抑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壓抑著壓抑著,最后就崩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孩子的真實感受,了解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世界。</p><p class="ql-block">不要讓他委曲求全地去懂事。</p><p class="ql-block">不要讓他習慣性地壓抑自己,把自己壓成抑郁癥。</p><p class="ql-block">??一個外表“懂事”內(nèi)心壓抑的孩子,還不如一個混混叛逆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做父母的,一定要允許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并尊重他們的真實感受。</p><p class="ql-block">??在他們能接受的尺度下,去引導他們懂事優(yōu)秀。</p><p class="ql-block">這樣的孩子,才可能是陽光健康的。</p><p class="ql-block">??家長最該重視的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孩子的情緒。</p><p class="ql-block">??被看見和被理解,是青春期孩子的最需要,也是父母最容易忽視的課題。</p><p class="ql-block">??看見他們的困惑,理解他們的無助,才是幫助他們成長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花期。</p><p class="ql-block">家長的每一次關心,都是在給予他們養(yǎng)料。</p><p class="ql-block">??沒有人規(guī)定他們,一定要長成向日葵和玫瑰。</p><p class="ql-block">他們更需要的,是哪怕長成一株野草,也能被父母看見和尊重。</p><p class="ql-block">??大人的回應,就是照亮孩子的那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第二:做好孩子的心理咨詢師。</p><p class="ql-block">??父母不應該只會給孩子吃飽穿暖,買玩具。</p><p class="ql-block">我們更應該是孩子合格的心理咨詢師。</p><p class="ql-block">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真實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能很好地跟他溝通,幫他疏導。</p><p class="ql-block">這其實是很多家長都沒有做到的。</p><p class="ql-block">??前面講的一個胡鑫宇的情節(jié),就很值得分析。</p><p class="ql-block">胡鑫宇自殺前半個月,曾一天三次給媽媽打電話。</p><p class="ql-block">但是他說了“不想讀書”,卻講不出真正的理由,只說了一個“學校窗簾太亮,讓他睡不好”。</p><p class="ql-block">這其實是很多孩子的溝通方式。</p><p class="ql-block">??他們內(nèi)心可能有很多話,有很激烈的痛苦和掙扎,但他們不會像大人那樣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父母就會覺得孩子就是作,就是無理取鬧,不值得關注。</p><p class="ql-block">而他們其實已經(jīng)很痛苦了。</p><p class="ql-block">??就像胡鑫宇,其實是已經(jīng)到了崩潰邊緣,肯定是非??释鷭寢寖A訴,并得到媽媽幫助的。</p><p class="ql-block">但是很遺憾,家人最后沒有把他救出來。</p><p class="ql-block">??太多父母,其實都沒有感知孩子痛苦的能力,更不能給孩子解除痛苦。</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媽媽還能從福建跑回江西去安撫他。</p><p class="ql-block">別的父母,可能連這一點都做不到。</p><p class="ql-block">人們總覺得小孩子那點破事還算事兒么,別理他,過幾天就好了。</p><p class="ql-block">然后就在孩子的呼救聲里,麻木地任由他沉入深淵。</p><p class="ql-block">直到最大的惡果出現(xiàn),才驚醒,但是已經(jīng)晚了。</p><p class="ql-block">??所以胡鑫宇給我們敲響的最大警鐘,就是:</p><p class="ql-block">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咨詢師,在他內(nèi)心沉入苦海的時候,能看到,能疏導,能用你溫暖有力的大手,把他拉出情緒的深淵,而不是講道理、一味地說服孩子堅持。</p> <p class="ql-block">??第三:培養(yǎng)孩子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興趣。</p><p class="ql-block">??胡鑫宇在筆記本和錄音筆中,很多次提到他覺得活著沒有意義。</p><p class="ql-block">為什么一個大好年華的少年,會覺得活著沒有意義?</p><p class="ql-block">原因應該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個,大概是成績不好。</p><p class="ql-block">??他的媽媽很重視學習,他也可能從小就覺得學習成績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那么一旦成績嚴重下滑,他就可能覺得活著都沒意義了。</p><p class="ql-block">??這也是博雅特別想跟家長們說的。</p><p class="ql-block">對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學習固然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但我們一定不要把“好成績”塑造成孩子唯一的追求。</p><p class="ql-block">??博雅認為:這種過于極端單一的價值觀,有百害而無一利。</p><p class="ql-block">孩子很容易在成績不好的時候,深度否定自己,甚至覺得生無可戀。</p><p class="ql-block">??可是哪個孩子又能保證一直是第一名呢?</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多元的價值觀。</p><p class="ql-block">讓他知道雖然學習很重要,但就算自己成績平平,也依然可以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p><p class="ql-block">同時,父母也不要整天張口閉口都是學習。</p><p class="ql-block">我們要讓孩子在學習之外,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體驗到生命的美好。</p><p class="ql-block">讓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感,對美好未來滿懷期待。</p><p class="ql-block">他才會珍惜生命,才會有向上的動力,才會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才不會動不動就覺得活著沒意思。</p><p class="ql-block">??錯把厭世當叛逆,是多少父母教育的誤區(qū)。</p><p class="ql-block">??胡鑫宇有明確的厭世表現(xiàn)和輕生傾向。</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潛意識里認為,孩子到了中學,不想讀書,厭學厭世,就是單純的叛逆。</p><p class="ql-block">其實不然。</p><p class="ql-block">絕大部分的孩子,心里都有學習和成長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說討厭學習、討厭這個世界,其實是一種對規(guī)則和環(huán)境的反抗。比如:昨晚上服藥女孩,曾說:“媽的我真的不想上學。”</p><p class="ql-block">??他們害怕的不是上學本身,而是與上學有關的不愉快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如果忽略了這個感受,孩子在日漸壓抑中,就會容易走向極端。</p> <p class="ql-block">??8.好好保護你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每次孩子出問題,家長都是懵的:</p><p class="ql-block">好好的孩子,怎么就這樣了?</p><p class="ql-block">其實每一個孩子自殺之前,都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難忍的痛苦。</p><p class="ql-block">看似一時沖動的背后,多是長期被忽視的情緒和至暗時刻。</p><p class="ql-block">他們明明心理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p><p class="ql-block">父母卻還以為孩子只是胡思亂想,不想學習,不夠堅強。</p><p class="ql-block">??而胡鑫宇用他離奇的失蹤,給我們敲響了沉重的警鐘:</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學校、家庭以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p><p class="ql-block">博雅認為;作為父母,作為老師,我們是離孩子最近的人,也是孩子最依賴的心理防線。</p><p class="ql-block">我們必須保護好他們的身心。</p><p class="ql-block">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對生命和這個世界的熱愛,才是我們給予孩子最貴重的禮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