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年的防疫防控令人憋屈壓抑,國人都“放羊”后,病毒又忽然銷聲匿跡,又喜迎兔年新春佳節(jié),喜悅之情、欲動之心開始飛揚。</p><p class="ql-block"> 兔年春節(jié)之前,一家人再次提起商量多次的出行計劃。</p><p class="ql-block"> 家父是29軍老兵,1947年春,他被地下黨人帶領(lǐng),由大別山南緣的安徽太湖縣寺前鎮(zhèn)王畈村前往江蘇興化縣,參加了華野十一縱前身的新四軍部隊,打淮海、打渡江、打上海、打福建、戰(zhàn)金門……,在部隊整整33年,1979年隨第三批部隊轉(zhuǎn)業(yè)回到安徽安慶。</p><p class="ql-block"> 1957年,家父在平潭島駐防,迎娶了北厝女、我們的家母。家母為家父誕下了兩女兩男。因此,我們姐弟四人,全都生在部隊、長在部隊,是名副其實的29軍子弟。</p><p class="ql-block"> 這次回訪福建,意義重大。一是再回去看看家父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地方,品味家父家母當(dāng)年的艱苦歲月;二是重溫我們姐弟少小時無憂嬉戲的地方,故地重游;再就是拜訪家父戰(zhàn)友和家母親友。還有,家母今年兔年時已86歲了,尚能行動,在她老年癡呆還沒徹底嚴(yán)重前,帶她回去,嘗試看看能不能喚醒她的部分記憶,以做到我們子女的孝道之心。</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就同千萬部隊家庭一樣,以部隊子弟的角度,以歡快文筆講述我們這段回訪福建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出發(fā)。上圖是安慶長江大橋,我們一行七人、一臺商務(wù)車,由安慶北岸向東南方進發(fā)。</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達(dá)浙江省衢州江山市,拜訪了家父戰(zhàn)友詹叔,在詩畫般清秀的須江畔,搶先與詹叔合個影。</p><p class="ql-block"> 詹叔也八十多歲了,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行動敏捷,看他騎個“小電驢”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很是為他高興。</p><p class="ql-block"> 詹叔也是1979年轉(zhuǎn)業(yè)到江山市的,在詹叔家中,環(huán)看他家中房間和擺設(shè),老兵風(fēng)格、老黨員樣子和老同志樸素之風(fēng)迎面而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自1979年從福建德化部隊分別后,兩家人44年后的首次相聚。</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由浙南江山市通過浙閩邊界到達(dá)閩東福安市。</p><p class="ql-block">1967年,閩北指揮部一紙《命令》,派后勤部長與家父一起率部隊工作隊到當(dāng)時的福安地區(qū)“支左”。</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的“文革”正方興未艾,全國都激情澎湃,盡管都擁戴毛主席,但人一激動,語言和行動就容易發(fā)生偏差,就容易產(chǎn)生不一致,講不過,就動手打,打不過,就動槍炮再打,因此,出現(xiàn)了左右兩派對立。</p><p class="ql-block"> 后來,家父給我們講那段歷史,部隊到地方“支左”,字面上非常清楚,就是支持地方上的左派。但部隊給“支左”的每一個軍人更明確的任務(wù)是,就是要站在左右兩派中間“維和行動”,全力制止雙方過激行為。</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回頭看,當(dāng)年部隊的“支左維和行動”是有效果的。不然,炮火一起,像現(xiàn)在的俄烏戰(zhàn)場,到處打的稀巴爛,苦得還是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67年到69年,家父帶著我們一家就住在福安地委大院里,我們對福安記憶深刻。</p><p class="ql-block"> 54年后的今天,我們再回福安,哪里去找當(dāng)年住過的地方?有理無理,先到福安市委去問問。</p><p class="ql-block"> 福安市委門衛(wèi)小陳是個九零后,工作既認(rèn)真,接待又熱情,當(dāng)了解我們是'老福安'后,快速抓起手機撥打幾通幫我們尋找地方,只是小陳的同事也是年輕人,也不知地方。</p><p class="ql-block"> 兩個姐姐轉(zhuǎn)向福安市委旁邊的老房子,向老屋里的人打聽,對方一聽老地委大院和旁邊還有條河,脫口而出,現(xiàn)在的市委黨校。</p><p class="ql-block"> 快速輸入地址導(dǎo)航,駛上陽頭橋駐停下車向東北方向一看,我的媽呀,大家都叫起來了,喜不自禁,當(dāng)年的高大的香樟樹、榕樹依然在那挺撥、富春河依然在那流淌……。</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年家父的辦公樓</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的榕樹、香樟樹、老房子、河堤……撩起了我們好多好多的美好回記,手指著那里、那里,當(dāng)年干了什么事、什么事,是那樣的甜蜜,仿佛是昨天的事。</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平潭島,中國排行第四大島,福建第一大島。</p><p class="ql-block"> 1月26號,我們由福安南下經(jīng)福州外圍進入平潭島。</p><p class="ql-block"> 請大家多了解,進入平潭島是要跨海的?,F(xiàn)在平潭島與大陸相連的是有兩座橋,(見上圖)一條是島西北角的“平潭公鐵大橋”(箭頭所指);一條是島偏西南部的“平潭跨海公路橋”。</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手機導(dǎo)航都是智能的,如果你是從平潭島外的大陸北部方向入島,導(dǎo)航會自動規(guī)劃走“公鐵大橋”;如果你是由平潭外的大陸南部方向入島,導(dǎo)航將規(guī)劃由“跨海公路橋”進島。應(yīng)多留意,不然,上島后,你的方位、方向可能就被搞亂了。</p><p class="ql-block"> “平潭公鐵大橋”未開通前,我們都是由“平潭跨海公路橋”進島的。這次,導(dǎo)航引導(dǎo)我們走“公鐵大橋”,又是傍晚,入島后街邊景象不一樣了,總覺著走錯了。如遇上同車廂里,有人吃火藥暴脾氣的吼聲“走哪了”,你可要沉得住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平潭公鐵大橋在平潭島的進出島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 1月27號,在平潭北厝鎮(zhèn)老娘家老屋前,老娘與親戚們親切歡喜見面。只可惜,老娘只是“哈哈哈、哈哈哈”,因為老年癡呆嚴(yán)重,誰是誰?搞不清嘍。</p><p class="ql-block"> 邁入外公所蓋的大屋正廳,板墻上掛著幾幅前輩畫像和照片,我們一起詢問指出是誰誰誰時,突然,老娘指出其中一幅畫像,那是我哥,讓大家一陣驚喜,她曾經(jīng)的記憶難道喚醒了?再問她其他畫像和照片能認(rèn)得出來嗎?老娘“哈哈哈、哈哈哈”又來了,弄得我們也只得跟著“哈哈哈”了,只能遺憾嘍。</p> <p class="ql-block"> 我們合影身后就外公所蓋、母親出生的老屋。受當(dāng)時建筑材料的制約及防臺風(fēng)需要,平潭島與福建沿海地區(qū)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建房風(fēng)格。先輩們就地取材,采用到處都是的花崗巖石塊、石條建蓋房屋。</p><p class="ql-block"> 外公這座老屋與所有老屋一樣,都有著說不完的歷史故事。下面,僅擷兩小段開心一下。</p><p class="ql-block"> (1)1949年國民黨敗退前,國民黨第73、74軍曾駐守在平潭島。1949年9月12日夜,十兵團28軍所屬兩個師開始攻島,隨后占領(lǐng)并解放平潭。據(jù)外婆給孫輩們說,當(dāng)時,有一隊國民黨部隊駐扎在老屋里,有一個小兵因饑餓,偷吃了外婆家的地瓜,被長官發(fā)現(xiàn),遭受了一陣毒打。國民黨部隊也要學(xué)我軍“三大紀(jì)律 八項注意”?哈哈,早干嘛去了?</p><p class="ql-block"> (2)28軍解放平潭島后,在守備二師一團(29軍當(dāng)時番號已被撤消)當(dāng)營長的老父這個營也曾調(diào)防到平潭島駐防,營部就駐扎在外公這個老屋里。當(dāng)年屬大齡的家父與家母就有了接觸的機會,再加上團政治部的牽線搭橋,成就了這個姻緣。家父家母的這種結(jié)合,就是當(dāng)時時代背景環(huán)境的造就;也是千千萬萬個軍中夫婦不同籍貫的一個縮影。</p><p class="ql-block"> 講到父母結(jié)合,就一定要提提我們的外婆。外婆干練慈祥,我們姐弟四人全都由她帶大。兄長每每提到當(dāng)年在平潭,他小時候生病時,外婆跪在醫(yī)生腳前,苦苦哀求一定要將他救下來的細(xì)節(jié)時,都會禁不住淚水滾滾……。只要我們想到外婆、說到外婆,全都感恩不盡、感嘆不盡,懷念不盡的感情永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遺憾的是,這次我們要去拜謁外婆時,被親戚們阻攔,按當(dāng)?shù)亓?xí)俗,正月里,不去祭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照片前排老者就是外婆。</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豎字,于嵐島,嵐島,就是平潭島的簡稱。</p> <p class="ql-block"> 平潭縣城東側(cè)的名勝景區(qū)——龍王頭海灘。</p> <p class="ql-block"> 要給有興趣想去這個海灘游泳的朋友們提個醒,要穿松緊帶緊一點的泳褲下水,不然,如穿松緊帶寬松的短褲下水,浪一打來,短褲瞬間消失。</p> <p class="ql-block"> 上圖中,是平潭島上常見的漁船。</p><p class="ql-block"> 就是像這樣大小的漁船,在我身上有故事。</p><p class="ql-block"> 1978年寒假,我到平潭島南部的娘宮玩耍,表哥和他的幾個兄弟帶上我,駕駛圖上這樣的小船出海炸魚。船艙里,堆放著一堆拳頭般大小的黑色圓球,我問表哥,黑色圓球是什么?回答:TNT炸藥。聽聞后,我大吃一驚。我在部隊常在工兵營里打混,知道TNT的厲害,小船艙那堆炸藥足足有七、八公斤之多,一旦稍有不慎引爆,整船人將被炸得毛毛不剩。</p><p class="ql-block"> 炸魚,我也炸過。第一次與軍中小伙伴們到溪邊炸魚,將一管TNT插入已連接導(dǎo)火索的雷管,點燃導(dǎo)火索投擲到溪里,炸藥卻漂在水面上,“轟隆”的一聲巨響,站在岸邊的幾個小伙伴全被氣浪掀倒。哈哈哈,沒經(jīng)驗,土包子,綁上一塊石頭再來再來,但我們的導(dǎo)火索剪出的怎么樣也有十五厘米長,第二次再炸終于成功,見到了小魚白肚飄飄。</p><p class="ql-block"> 再看表哥他們找到魚群后,快速拿出已裝好導(dǎo)火索的雷管插入炸藥中用煙頭點燃投擲。盯睛一看導(dǎo)火索的長度,不會超過三厘米。我的媽呀,快跑快跑,往哪跑,沒處跑,只有往船頭跑。在海里、在浪中,又是小船,船頭永遠(yuǎn)不完的上升、下陷的幅度有兩、三層樓高。什么叫暈船?什么叫吐的膽汁不剩,我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小魚船靠岸后,已暈船暈得一塌糊涂、人似面條的我,是由大舅舅背著回到他家的。暈船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只要一停下來,我的天、我的地、我的整個世界,全都在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的沉浮中,呵呵。</p><p class="ql-block"> 后來想,當(dāng)年的漁民為了生活,勇猛無懼,敬佩敬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北厝湖尾村與家母妹妹家的子女們(也是二女二男)相聚。</p> <p class="ql-block"> 上幾圖,就是就是我們常說的“距離臺灣最近的地方”——平潭島東海岸的“猴研島”。</p><p class="ql-block"> 兩個點直線相距68海里(126公里),西點,平潭島猴研島;東點,臺灣新竹南寮。</p> <p class="ql-block"> 平潭國家級森林公園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組平潭島北部風(fēng)景和合影。</p> <p class="ql-block"> 平潭島的特色小吃“海蠣餅”,略不同于“海蠣煎”。</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丹陽鎮(zhèn)朱公村,一段不能忘懷的歷史,閩北指揮部。</p><p class="ql-block"> 背景:1949年2月,華野十一縱首建華野十兵團29軍,1950年11月,29軍番號被撤。為統(tǒng)一指揮仍在福建境內(nèi)保家衛(wèi)國的原29軍所屬各部隊,軍委于1962年6月成立“閩北指揮部”,駐地就在朱公。</p><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至1967年9月,家父在指揮部政治部任職,領(lǐng)一家人就住在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離開朱公56年后,我們一家人首次回到這里,老房子還在,箭頭所指房間,就是我們曾經(jīng)的住家。</p><p class="ql-block"> 幸虧我們來的及時,老房子到處都貼著“拆” 字封條。</p><p class="ql-block"> 我們頭腦里的記憶是那么清晰、那么親切,記得外婆曾在我們住的房間前照過一張照片、記得大姐忘帶鑰匙,從門上窗戶爬進去開門、記得臺風(fēng)來襲,全體官兵和家屬躲入防空洞、記得家母在禮堂開大會昏倒,被軍醫(yī)針刺腳底蘇醒、記得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最后一棟)三棟家屬樓子弟相互爭斗……,站在曾經(jīng)的房間前,過去的場景似電影一幕幕,人變癡癡,淚水盈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所有曾在閩北指揮部居住過的子弟,都會記得家屬樓西側(cè)的那條小溪。如今,小溪兩邊長滿了高過于人的密密蘆葦。大姐好像又回到了當(dāng)年,領(lǐng)著兩兄弟(老三因工作需要提前離隊),硬是在茂密割人找不到路的蘆葦中闖到了尚在流淌的溪水邊,歡快打水拍照。當(dāng)年,家父曾帶著我在這條小溪的水坑中洗澡,差點沒把我淹死,家父是倒拎著我的腳踝抓我出水的,山泉水叫我喝了個飽。</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站,由連江南下進入福州市。家父的戰(zhàn)友,陳叔和王姨夫婦當(dāng)看到我們由安徽安慶回訪福建視頻后,就一直盛邀我們到福州相聚。</p><p class="ql-block"> 上面合影,前排右二陳叔;前排左二王姨。</p><p class="ql-block"> 陳叔,是我們駐扎在德化部隊撤離時最后留守的幾位領(lǐng)導(dǎo)之一。在幾個部隊家庭回地方安置過程中,不辭辛苦、任勞任怨、反復(fù)協(xié)調(diào),為幾個家庭回到地方安居立下了汗馬功勞。</p> <p class="ql-block"> 福建莆田后卓,多少29軍官兵、家屬魂牽夢繞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家人也一樣,說到后卓,十二分的惦念。</p><p class="ql-block"> 再說背景:1969年,珍寶島戰(zhàn)斗打響,原十兵團駐扎在福建的28軍調(diào)往山西,28軍在福建的防務(wù),就交由閩北指揮所轄的部隊接防了。軍委又為統(tǒng)一指揮,同年,二度組建29軍(1985年二度撤消29軍)。29軍再度成軍后,軍部就設(shè)在后卓。也是同年,我們一家人,由福安到達(dá)后卓,就住在軍部招待所大院東南角的房子中。</p> <p class="ql-block"> 這棟房子的原址,就是我們家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原來我們家房子后面的榕樹,如今更加高大茂盛了。</p> <p class="ql-block"> 就是在這座房子(餐廳)里,一次,家父與我一起由德化到后卓,叫來正在軍部“九華知青農(nóng)場”勞動的兄長過來這個餐廳吃飯。兄長竟將一臉盆饅頭干得光光,家父當(dāng)場搖搖頭嘆息后,卻在背地里暗暗落淚。</p> <p class="ql-block"> 原29軍軍部招待所食堂,還是老樣子。</p> <p class="ql-block">招待所主樓,也還是當(dāng)年的老樣子。</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軍招待所管理員對我十分關(guān)照,常常到他的(箭頭所指)的辦公室里玩耍。</p> <p class="ql-block"> 第六站,莆田湄洲島。</p><p class="ql-block"> 駕車到湄洲島正北面的輪渡碼頭,到處都是車輛,道路擁堵不堪??梢詫?yīng)我們常說的口頭語:天下之大,難道無我容身之地或立錐之地?</p><p class="ql-block"> 莆田人聰明睿智,很多很多的停車場標(biāo)牌文字顯示“車滿”或喇叭聲聲叫道“沒有車位了”,但卻有很多很多人前來問,你要不要停車?呵呵,商機就出自于什么人與什么人的默契配合中。難怪,下車問年輕的交警:哪里能停車?回答:你自己不會看牌子嗎?弄得我成文盲啰。</p><p class="ql-block"> 觀念做改變,世界就美好。辦法總比發(fā)呆多,我們就找聲稱有車位的人,分分鐘,就將車停在了靠輪渡船最近的地方,花錢買到省時省力,哪里會有無容身之地、立錐之地?動動腦筋就有。</p> <p class="ql-block">莆田湄洲島媽祖塑像座落在島上最高山上(高90多米),媽祖花崗巖塑像(含基座)14.35米,背西北,面東南。</p><p class="ql-block"> 上島拜拜媽祖,是為了自己出入平安,也是為了所有讀者祈求出入平安。</p> <p class="ql-block"> 湄洲島上的鹵面就是好。</p> <p class="ql-block"> 湄洲島海灘,背景就是島上媽祖塑像位置。</p> <p class="ql-block"> 再返福州,再被部隊親友再次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五一廣場合影。</p> <p class="ql-block"> 徜徉福州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 2023.2.1,由福州安全、順利回到安慶,結(jié)束本次九天回訪福建29軍的愉悅之旅。</p><p class="ql-block"> 考慮到86歲家母年事已高,長時間旅途疲憊,還有三個主要地方未能回訪到。一是古田老部隊舊址;二是廈門市的大嶝島,值得驕傲一提的是,金門戰(zhàn)役前,就是家父與他戰(zhàn)友們攻占了大嶝島?!敬筢貚u,位于現(xiàn)在廈門市翔安區(qū)東南面、金門島正北面。為清掃金門島外圍的國民黨部隊陣地,1949年10月9日晚七時許,借助海水退潮露出海灘之機,家父所在的29軍87師259團三個營加28軍251團一個營,由翔安區(qū)蓮河一帶涉灘向大嶝島進攻。防守的是國民黨25軍40師118、119團殘部1200余人,后國民黨12兵團31團又從金門增援大嶝島。激戰(zhàn)中,已是連職干部的家父率一隊?wèi)?zhàn)友攻入敵方一團指揮所。第一個沖進敵方指揮所的家父,手握手槍,對著敵方一副團長頭頂上方抬手就是一槍,大聲喝令道:快快叫你的手下投降!最終,成功壓迫這個副團長手下國民黨部隊的投降。家父后來多次給我講當(dāng)時的情形細(xì)節(jié),家父說,當(dāng)時,那個副團長如稍有猶豫遲緩,他的第二槍就要響嘍。為什么呢?因為那一戰(zhàn),守島的國民黨部隊也打得很頑強,我們攻打的很艱苦、打的很悲情,許多戰(zhàn)友犧牲,人在悲憤中,情緒是不好控制滴?,F(xiàn)在,在大嶝島上,廈門市翔安區(qū)人民政府就筑立了一塊“大嶝島解放革命烈士紀(jì)念碑”,以牢記先輩們的鮮血付出?!浚蝗鞘澜绱啥嫉母=ǖ禄?,家父在德化駐防的時間最長,也是從德化離開部隊的地方,德化是我們一家人牽掛情感最重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歌曲《忘不了》打頭詞:“為何一轉(zhuǎn)眼,時光飛逝如電……?”</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們也都到了一甲子之多的年歲了。無論你是高檔低檔;有錢沒錢,現(xiàn)在都賦閑在家中嘍,但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不能忘,忘了,就不知自己從哪里來。29軍歷史、29軍第一代的歷史,只有我們29軍子弟記住和傳頌。因此,將此篇記敘呈獻給大家。</p><p class="ql-block"> 本文就告這一段落了,祝福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有閩北指揮部、29軍及同樣軍中經(jīng)歷者,可在評論區(qū)里評論或聯(lián)系我,共同豐富我們曾經(jīng)的光輝歲月?!?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兔年正月十五于安慶</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