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兩個我</p><p class="ql-block">一個滿目星河,一個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一個落日秋風縱天涯,一個柴米油鹽醬醋茶;</p><p class="ql-block">一個字里行間此去經(jīng)年,一個一地雞毛年復一年。</p><p class="ql-block"> ——李艷艷</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在我看來應該是定格。</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疫情最終以團滅這樣的結局落下帷幕。其實是早晚的事,只是發(fā)生的突然而已。從最初的“精準防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過一夕之間。蓮德醫(yī)院二百多陽人“傾巢而出”,接著“淪陷”,這場聲勢浩大的“感冒”高調地席卷了這座十萬人的小縣城。焦慮、恐慌,最初我就是這樣的心情,三年了,終于開始直面新冠。感謝國家投入人力、財力、物力保護我們的這三年,在其他國家一波又一波疫情的席卷下,我們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三年的歲月靜好,此生無悔入華夏。</p><p class="ql-block"> 2022,不過是歷史又多了一圈年輪,不過是多年后又多了幾個知識點考點,不過是江河回望,山海依舊,似曾相識。大勢所趨,我們不是改他江流的人物,更沒有塑他梁骨的本事,那就隨波逐流吧。</p> <p class="ql-block"> 2022,作為“社會邊角料”的我也是職場定格的一年。</p><p class="ql-block"> 今年上半年發(fā)覺身體不適,于是暑假期間張家口、呼市、北京各大醫(yī)院跑,心情難以言表,沉重?痛楚?無處訴說,壓在心里像一塊大石。同時明白,人只有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才會真正領悟健康最重要。終于可辭去班主任工作,卻是以這樣的代價。</p><p class="ql-block">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職場一定也。</p> <p class="ql-block"> 人會在不斷增長的欲望中漸漸迷途。</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有一個夢想,擁有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上午上課判作業(yè),下午看一下午的電子書,僅此而已。那年的十二月烏蘭察布發(fā)出事業(yè)單位招聘簡章,我很認真地備考,忙完手頭工作就是刷題,做筆記,下班回家一直學到晚上十一點準時睡覺,第二天早上五點起床復習背誦前一天的內容,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xù)了二十天就開考了。非常不幸,考試前兩三天我因重感冒徹底病倒,考試前一天,坐火車去集寧一路都是昏昏沉沉,看車上的人都是一個人兩個腦袋。暈暈乎乎,渾渾噩噩地看著車上的競爭者們依然資料、考題地復習著,我當時還豪情壯志地夸下:“姐就是病著上‘戰(zhàn)場’,照樣秒殺一大片”的海口。無法,腳底像踩棉花一樣,只能打點滴,直到現(xiàn)在都慶幸沒有遇到庸醫(yī),三瓶點滴打完,精神尚可,回賓館倒頭大睡,凌晨三點左右爬起來把半個月的筆記重新記憶一遍,第二天輕裝上陣。大學畢業(yè)后也參加過幾次考試,無非繳費陪考而已,唯有這次令人清醒:努力不一定有收獲,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收獲。</p><p class="ql-block"> 當時只是單純地想要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解決經(jīng)濟基礎的目的只是為了看書。</p><p class="ql-block"> 可惜“欲壑難填”是人的本性。2019年拿到內蒙古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后,我有一個夢想,晉職稱。僧多粥少,無非就是榮譽和證書,不得不說這過程真讓人惡心與抓狂。錄課,論文,做課件,看著熱熱鬧鬧,忙忙碌碌,但作秀一樣的錄課真能把不是演技派的正常人逼瘋,同時還擾亂了教學進度影響了正常教學。 </p><p class="ql-block"> 付出就要回報,這是很正常的邏輯。幾年的自我“摧殘”,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2022年,晉了職稱。此職場二定也。</p> <p class="ql-block"> 入職十二載,圓了夢想,就讓欲望止步于此吧。貪得無厭是大忌,知足常樂任逍遙。</p><p class="ql-block"> 35歲,職場的風風雨雨且告一段落。余下的時光,認真教書,再余下的時光,認真讀書,把錯付的現(xiàn)實還給夢想,讓花成花,讓樹成樹。</p><p class="ql-block"> 2023,愿所有晦暗都留給過往,凜冬散盡,星河長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