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川藏行(十七)從江達經(jīng)德格到甘孜~難忘的一天

克非

<p class="ql-block"><b> D18天: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小雨加雪</b></p><p class="ql-block"><b> 如果走川藏北線317國道進藏,進入西藏后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江達縣城。</b></p><p class="ql-block"><b> 江達,因地處覺普溝口而得名。江達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地處橫斷山脈上段的高山峽谷之間,縣城平均海拔高度約3650米,也是在四川、青海、西藏結(jié)合部位,被譽為“藏東門戶”,是真正的西藏東大門。</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行程是:從江達縣經(jīng)德格縣到甘孜縣,約280多公里。</b></p><p class="ql-block"><b> 早餐后,八點二十我們從住宿地出發(fā),穿過彩旗飄飄的街道…</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歡迎您再來康巴江達」的城門后,我們繼續(xù)沿317國道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此時的天空正飄著小毛雨,忽然山上出現(xiàn)了一群毛猴,見到有汽車過來就成群結(jié)隊的沖到了路邊。我們立即停車,搖下窗玻璃,把隨身帶的干糧扔給它們吃。其中有一只膽大的竟然還跳到我們車頭上坐下吃,您瞧,小猴子還真可愛!哈,看來這里的猴子真是精,不僅不怕,還把汽車看做它們的施主了!</b></p> <p class="ql-block"><b>  康巴,是藏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地區(qū)。范圍相當于現(xiàn)今西藏自治區(qū)的昌都市、那曲地區(qū)東部、林芝,青海省的玉樹,四川甘孜和云南的迪慶。</b></p><p class="ql-block"><b> 康巴漢子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藏族男人的標志?!案叽蟆⑼?、粗獷、豪邁”,這是人們對康巴漢子形象的由衷贊嘆。</b></p> <p class="ql-block"><b>  進藏后,行駛在國道上很少能遇見行人,但今天見到的還比較多。坐在車里的老張就順手用相機拍了幾張“過路人”。</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縣城不久,遠遠的看見前面有一大片紅房子,黃師傅介紹說這是“瓦拉寺”,是江達縣最大的寺廟。近前觀看,該寺依山而建,氣勢宏偉;向山上絕壁遠觀,十來個碉堡式的小房子星星點點分散在其間,據(jù)說是僧人們閉關(guān)修行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瓦拉寺歷史悠久,創(chuàng)建于1253年,是薩迦派傳承的主要寺院之一,原屬白苯教,又是德格王的祖寺,在 當?shù)厝罕娭杏泻艽蟮挠绊?,在昌都及西藏都享有極高的聲譽。</b></p> <p class="ql-block"><b> 寺旁座落著新建的瓦拉寺五明佛學院,這是一所顯密圓融、不分宗派、學修并重的大型佛學院,也是目前薩迦傳承在國內(nèi)最大的佛學院。</b></p><p class="ql-block"><b> 由于下雨,我們僅拍了幾張照片,沒有去進里面去參觀,又留下了一點遺憾!</b></p> <p class="ql-block"><b>  過瓦拉寺后,汽車沿著蜿蜒崎嶇的盤山公路爬行,行駛在出藏前的最后一座高山險峰——矮拉山上。</b></p><p class="ql-block"><b> 矮拉山并不矮,舉目就可望見冰川雪峰,埡口海拔有4245米,歷來都是川藏線難行的高山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看,眼前就是矮拉山隧道,如今人們不用再爬20公里蜿蜒崎嶇的盤山路過埡口了,直接走遂道就越過了矮拉山。</b></p> <p class="ql-block"><b>  隧道</b><b style="font-size:18px;">長約4.8公里,直接拉直了翻山的距離。不過對于想觀景的游人,或許就與險峰上的風光大片失之交臂了!</b></p> <p class="ql-block"><b>  對于向往西藏的人們來說,矮拉山是走川藏北線進藏后所遇到的第一個埡口,翻過矮拉山,就到了江達縣,所以此山也是進入西藏的一個標志。</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過了矮拉山遂道后,蜿蜒而下。</b></p> <p class="ql-block"><b>  沿途霧氣騰騰,經(jīng)幡招展,別有一番氣象。</b></p> <p class="ql-block"><b>  行駛中,前方出現(xiàn)了一座彩色門樓,上書有「藏東第一鎮(zhèn) · 崗?fù)小埂?lt;/b></p><p class="ql-block"><b> 崗?fù)羞@個地方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qū)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這里是西藏解放的前沿陣地,也是真正在西藏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崗?fù)墟?zhèn),隸屬于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江達縣,地處江達縣東部,是川藏北路317國道進藏第一鎮(zhèn),鎮(zhèn)人民政府駐地距江達縣城83公里。進鎮(zhèn)后,路兩旁是一幢幢嶄新的藏式小樓,一個依山傍水、設(shè)施齊全的特色鄉(xiāng)鎮(zhèn)躍入了我們的眼簾。</b></p> <p class="ql-block"><b> 回顧歷史,在新中國解放前夕,拉薩噶廈政府受境外勢力挑唆,并發(fā)動“驅(qū)漢事件”,在西藏昌都布下重兵,以阻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彼時解放軍西南軍區(qū)第十八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進軍昌都,以戰(zhàn)促和,敦促噶廈政府與中央人民政府和談,開啟和平解放西藏進程。但西藏當局中的反動勢力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拒絕和談,殺害和談使者,并向昌都派遣5000多藏軍,阻止解放軍進藏。</b></p><p class="ql-block"><b> 在多次和談無果后,1950年10月初,解放軍決定強渡金沙江。在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上,九位藏民漁夫用牛皮船將解放軍戰(zhàn)士送到金沙江對岸的西藏。一時間獻血染紅了金沙江兩岸。戰(zhàn)士們冒著槍林彈雨、炮火硝煙、不畏犧牲,終于將第一面五星國旗插到了西藏崗?fù)写?,打開了西藏的東部門戶。</b></p> <p class="ql-block"><b>  隨著昌都戰(zhàn)役的勝利,西藏和平解放的談判被大大加快。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guān)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正式簽訂。10月26日,解放軍進駐拉薩,意味著西藏和平解放基本完成。</b></p><p class="ql-block"><b> 著名的十八軍渡江口就在崗?fù)写鍍?nèi),因此?崗?fù)性诤推浇夥盼鞑刂芯哂袆潟r代的意義。 </b></p> <p class="ql-block"><b> 在崗?fù)墟?zhèn)中心的紅旗廣場我們停下了車。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巨大的手持鋼槍的解放軍戰(zhàn)士銅雕像,這就是紀念十八軍和平解放西藏的紀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紀念碑上記載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奉命入藏平息叛亂,開啟和平解放西藏、完成民主改革的征程。在平叛作戰(zhàn)中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視死如歸,在雪域高原上書寫了催人淚下、千秋不朽的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江達縣在這里開辟了以金沙江十八軍渡口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景點,建起了紅色遺址公園、游客接待中心、游步道等設(shè)施。紅旗廣場也成為了一處紅色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 紅旗飄飄的游步道上懸掛著時任十八軍軍長的張國華中將和政委譚冠三中將等首長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沿步行道來到了原十八軍軍營遺址,現(xiàn)在是中宣部新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此處是崗?fù)屑t色旅游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軍先遣部隊一路向西踏上了西藏和平解放之路,同時按照毛主席當年提出的“邊進軍邊建設(shè)”的思路,十八軍將士一部分在此駐扎了下來,進行川藏公路的建設(shè)和幫助當?shù)乩习傩丈a(chǎn)、建設(shè)新家園。</b></p><p class="ql-block">(軍營遺址門口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b>  這里曾經(jīng)是第十八軍戰(zhàn)士們的軍營。軍營并不大,但五臟俱全,軍營里有解放軍戰(zhàn)士的宿舍、會議室、作戰(zhàn)室、醫(yī)療室……。很遺憾今天都沒開門!</b></p> <p class="ql-block"><b>  崗?fù)屑t色旅游區(qū)還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獨特的紅色文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讓崗?fù)谐蔀榱嗽S多進藏游客的首站“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  崗?fù)写迮c四川省德格縣隔江相望,是經(jīng)四川進藏的第一村。</b></p><p class="ql-block"><b>? 繼續(xù)前行。穿過崗?fù)兴淼篮?,不多時見到前方有一座紅色牌樓「建設(shè)美麗幸福西藏 共圓偉大復(fù)興夢想」。呀!馬上就要出西藏了,前方不遠處就是檢查站。</b></p> <p class="ql-block"><b>  來到崗?fù)械赂癯霾剡M川公安檢查站,下車查驗了身份證后放行。</b></p><p class="ql-block"><b> 驅(qū)車駛過金沙江大橋,橋的正中有一個兩省分界的標桿,過了標桿就正式踏入了四川地界。如果是進藏的話,過橋后進入的就是西藏江達縣,那么”江達”的名字是否可理解為“過江后就到達”呢?哈哈!</b></p><p class="ql-block"><b> 西藏自治區(qū)于1965年正式建立,與四川省之間的省界就是是金沙江。我們本來打算進藏和出藏時都要在金沙江大橋上拍照留影,可惜沒有實現(xiàn)(不好停車)。</b></p> <p class="ql-block"><b>  過金沙江大橋后,就出了西藏,正式進入四川省。</b></p> <p class="ql-block"><b>  進川后,感覺路比西藏境內(nèi)要好些,宗教氛圍也要更濃些。</b></p> <p class="ql-block"><b>  在潺潺的小河邊,一座精致華美的白塔吸引了我們眼球。</b></p><p class="ql-block"><b> 哇塞!如此這般的艷麗色彩和精美圖案,完全顛覆了我們對白塔的固有認知!</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與江達縣雖然只隔了一條江,但感覺上還真有點不一樣,川地看上去似乎比藏地要富庶一些。</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道路兩側(cè)高高掛著的大紅中國結(jié)顯露出濃濃的節(jié)日喜慶氣氛,又似乎是在夾道歡迎著游客們的到來。</b></p> <p class="ql-block"><b>  進城了,德格縣城座落在大山之間的狹谷地帶,可依山傍水的建筑物卻很高大壯觀,廣場也很漂亮,呈現(xiàn)著一座現(xiàn)代城市的模樣。</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位于甘孜州西北部。縣政府所在地更慶鎮(zhèn)海拔3290米。由于交通不便,較為閉塞,藏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在此環(huán)境中得到了較好的保存,這里也是康巴的文化中心和康巴藏文化發(fā)展的核心區(qū)域。</b></p><p class="ql-block"><b> 德格在藏語中意為“善地”,是四川最窄的縣城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前行中,路邊的一位藏族姑娘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只見她的頭飾和腰帶上滿是綠松石、紅珊瑚、珍珠、瑪瑙、蜜蠟等珍寶,黃師傅說她身上的這些飾品價值不菲。</b></p> <p class="ql-block"><b>  都知道康巴地區(qū)的漢子帥姑娘美,編滿頭的發(fā)辮也是康巴藏族女性的特征之一。</b></p><p class="ql-block"><b> 停好車后,我們到街上轉(zhuǎn)悠,狹窄的街道上很多是穿著藏服的藏胞,大都不會說漢語。</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此地森林面積大,林木品種多,尤其是用于刻經(jīng)板的樺木是這里特有的樹種。這里從事刻工的人員多,技藝高。瞧瞧這些建筑物上的精美木雕,“木刻之鄉(xiāng)”還真是名不虛傳。</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最有名的地方是“德格印經(jīng)院”,街上有一個大大的廣告牌上指示著去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 德格印經(jīng)院始建于1729年(清雍正7年),由德格 42世土司卻吉丹巴澤仁創(chuàng)建,距今近三百年歷史,其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jīng)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qū)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等盛名。至今還沿用古老的調(diào)版印刷術(shù),這種印刷藏文經(jīng)書的方式已經(jīng)被收錄成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聽說印經(jīng)院里最為華彩之處是經(jīng)版庫房和印經(jīng)工場,也不知道讓不讓參觀。</b></p><p class="ql-block"><b> 由于已到中午,我們決定先找吃飯的地方,就沒繼續(xù)向上走了。</b></p> <p class="ql-block"><b> 城內(nèi),在依山而建的高大的建筑物之間流淌著滾滾色曲河。湍急的河流東起于雀兒山腳下,穿過城區(qū)后匯入金沙江流域,是金沙江的分支河流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河上有橋,橋上有店。我們在橋上的「七椒漁府」餐館吃中餐,特色菜是由服務(wù)員現(xiàn)場烹制的一條5斤多重的本地魚,味道不錯,全部吃光,共花費473元,停車場費用10元 。</b></p> <p class="ql-block"><b>  餐后出得門來,忽然天上下起了雪粒,聽著打在車頂上噼噼啪啪的聲音,或許下的是冰雹,一剎那間到處都是白花花的一片。</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在歷史上曾與西藏拉薩、甘肅夏河齊名,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是中國藏族傳統(tǒng)手工藝之鄉(xiāng),又是南派藏醫(yī)藥發(fā)源地等,很值得一看,但遇上這般天氣,我們就不敢逗留了。給汽車加油265元后,繼續(xù)沿G317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行至德格隧道前,聳立在此的是一座格薩爾王銅塑像。原來,美麗的德格縣就是格薩爾王的故鄉(xiāng),是《格薩爾王傳》史詩的發(fā)祥地。</b></p><p class="ql-block"><b> 格薩爾王在藏族的傳說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馬,揚善懲惡,弘揚佛法,傳播文化,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人們傳頌的《格薩爾王傳》被譽為“東方的伊里亞特”,“世界上最長的史詩”。</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穿過長2943米的德格隧道后,見到路牌指示G215和G317,合二為一的國道。</b></p> <p class="ql-block"><b>  繼續(xù)往甘孜方向行駛,又在峽谷中、在一線天中穿行。</b></p> <p class="ql-block"><b>  沿途寺廟林立,一路的山崖上有許多石刻壁畫,佛像雕刻也格外的醒目,讓人不由得要多念幾句“阿彌陀佛”了!</b></p> <p class="ql-block"><b>  忽然在道路的一側(cè)出現(xiàn)了康巴阿爾卑斯的紅色指示牌。哇,阿爾卑斯山?什么樣的風景呢?不由讓人精神一振,好生期待。</b></p> <p class="ql-block"><b>  期望中,不知何時陰沉灰暗的天空已悄然退去,行駛的汽車前方忽然就變換了景色,一片清晰如洗的藍天晃入了眼簾。</b></p> <p class="ql-block"><b>   路邊幽靜的原始森林上覆蓋著薄薄的一層白雪,神奇的雪峰在繚繞的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真是多姿多彩的風景,變化萬千的氣象,讓人恍如走進了神秘的“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路傍見到一個景區(qū)模樣的大門,呵,這里是德格縣新修的一個名叫“圣仙溝”的風景區(qū)。</b></p> <p class="ql-block"><b>  景區(qū)內(nèi)有由大象戲水、吉祥海螺、智慧道士、如意天獅等等自然奇觀構(gòu)成的最具想象力的攝影空間,并且還有通過人工自然引流的壯美瀑布,也是德格縣的一個神奇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環(huán)顧四周,是原生態(tài)雪山、森林、小溪、草甸以及野奢木屋、黑帳篷等,或許這里就是雀兒山腳下的那個其地形地貌、可與歐洲阿爾卑斯牧場媲美的“覺如牧場”吧!</b></p> <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處在青藏高原的東南緣,橫斷山系沙魯里山脈,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座。</b></p><p class="ql-block"><b> 沿著317國道,我車一直迎著高聳的雪山前行,這也意味著將要翻越傳說中連麻雀都飛不過的天險——雀兒山。</b></p> <p class="ql-block"><b>  雀兒山,藏語稱“措拉”,意為“大鳥羽翼”,是青藏高原的一座雄關(guān)。雀兒山山勢挺拔,最高峰為海拔6168米的“絨麥昂扎”峰,意為“山鷹飛不過的山峰”,它壁立于周圍十座5500米 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之說。整座山系峰巒跌宕,危聳入云,每年有長達8個月的積雪覆蓋期,山高路險、高寒缺氧,被稱作“川藏第一險”。</b></p> <p class="ql-block"><b> 行駛中,前方有一面飄揚的紅旗雕塑吸引著我們停下了匆匆的腳步,雕塑上刻有「川藏公路十八軍紅色教育基地」。這里就是川藏線唯一一處以十八軍進藏為主題的紅色教育基地,也是新打造的一處紅色旅游基地。</b></p><p class="ql-block"><b> 1951年,十八軍“一邊修路、一邊進軍”。為了支援前方部隊,執(zhí)行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xié)議,部隊黨委決定,務(wù)必在1951年春節(jié)前打通雀兒山,實現(xiàn)1952年通車昌都的目標。于是,在高原最冷的10月至12月,在埡口海拔5050米的雀兒山,十八軍迎來了嚴峻的考驗?;氐募o念館內(nèi)紀錄和展現(xiàn)了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b></p> <p class="ql-block"><b> 在雀兒山隧道前,川藏公路十八軍英雄紀念碑赫然聳立,這是銘記歷史,永遠不忘筑路英雄們的一座豐碑。</b></p><p class="ql-block"><b> 在那個沒有大型器械,全靠雙手修路的年代,英雄的戰(zhàn)士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b></p> <p class="ql-block"><b>  為了緬懷先烈,紀念碑前的小廣場上建有:人拉馬馱運送物質(zhì);用鐵錘、鋼釬、鐵鍬和鎬頭開山劈石;戰(zhàn)士們住的窯洞等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工作和生活的群雕和石雕。</b></p><p class="ql-block"><b> 在四年多的時間里,十萬大軍、工程技術(shù)人員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熱情和頑強的戰(zhàn)斗意志降服了許多險川大河,讓川藏公路穿越了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齊拉等14座大山;跨越了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眾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b></p> <p class="ql-block"><b>  在紀念碑前拾級而上,“十八軍進藏雀兒山紀念館”和“張福林烈士紀念館”分列兩旁。</b></p><p class="ql-block"><b> 為修筑川藏公路,有3000多名英烈犧牲,僅雀兒山就有300余人,長眠于雀兒山的張福林,是諸多英烈之一。筑路進軍,需要技術(shù)支撐,這位多次榮獲一等功的機槍射手、炮兵,刻苦鉆研,苦研爆破技能,成長為技術(shù)能手。他創(chuàng)造了兩炮炸掉1000多立方米堅石的驚人紀錄,被譽為“開山炮手”。</b></p><p class="ql-block"><b> 1951年12月10日,在攻堅雀兒山期間,張福林被山上的落石砸中,當場痛暈過去?;謴?fù)清醒后,衛(wèi)生員給他注射強心劑,被他推開:“替國家節(jié)約一支吧,我不行了……”他還掏出衣袋里的所有錢,交了最后一次黨費。</b></p><p class="ql-block"><b> 在張福林烈士陵園,我們緬懷英烈,愿紅色基因永續(xù)傳承!</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氣溫較低,雀兒山隧道洞口海拔高達4378米,不便久停,只好驅(qū)車駛?cè)肓怂淼馈?lt;/b></p><p class="ql-block"><b> 雀兒山隧道海拔4300米,全長12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長的隧道。它耗時五年時間建成,2017年正式通車。從前需要繞行兩個多小時的危險山路,現(xiàn)在只要十多分鐘就能輕松通過,讓"冬過雀兒山, 如闖鬼門關(guān)"的歷史一去不返,“川藏第一險”也隨之成為了過去式。</b></p> <p class="ql-block"><b>   蜿蜒在“世界屋脊”的川藏公路北線全長2412公里,沿途最高點就是雀兒山。駛出隧道,雖然沒見到海拔5050米埡口處的壯觀景色,倒也是雪山重疊,林海雪原,別有情趣。</b></p> <p class="ql-block"><b>  下山途中,只見積雪的山巒間云霧裊繞,輕紗似的云霧極其輕柔地變幻著姿容;蜿蜒盤旋的公路似玉帶般纏繞在雀兒山腰間。</b></p> <p class="ql-block"><b>  及至山腳,看到路邊停著許多車,還有觀景臺和一些小商販,我們也停下了腳步。黃師傅說這里名叫“新路?!?,是川藏北線上一個很有名的景點。</b></p><p class="ql-block"><b> “新路?!币鉃樾侣愤吷系暮W樱钱斈晔塑娦拗M藏公路時,對它的昵稱。</b></p><p class="ql-block"><b>?  海拔4040米的新路海,藏語名為玉龍拉措,“玉是心,龍是傾,拉措是神湖,連起來就是傾心的神湖?!毕鄠鞲袼_爾王的愛妃珠姆來到湖邊,被秀麗的湖光山色和幽靜的環(huán)境所吸引,徘徊湖邊流連忘返,眷戀之心仿佛沉入深深的海底。由此得名為玉龍拉措,即“珠姆傾心的神湖”。</b></p> <p class="ql-block"><b> 在觀景臺上瞭望,只見一汪碧水,靜靜地躺在群山的懷抱之中,薄薄霧氣彌漫于湖水之上,有種朦朧的仙境意味,寧靜而吉祥;這個純潔如仙境般、清澈寧靜的海子也被過往游客譽為“西天瑤池”。相傳這里也是見證格薩爾王和珠姆王妃愛情的地方,當?shù)厝朔Q其為“愛情湖”。</b></p> <p class="ql-block"><b> ?湖邊開闊的濕地,被溪流織成一張偌大的水網(wǎng),網(wǎng)中隨處都是大小不一且刻滿了經(jīng)文的瑪尼石。正是這些瑪尼石,使它有別于其他湖泊。還有那充滿了神秘色彩獨樹一幟的藏族繪畫和雕塑。這一切都讓這里顯得與眾不同,讓人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寧靜與祥和。</b></p> <p class="ql-block"><b>  山坡的斜對面,就是雀兒山的主峰,以及從主峰傾瀉而下的冰川;山下就是幽靜的新路海,水源由雀兒山冰川和積雪消融供給,湖尾流出的溪流為措曲河源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隱藏在雀兒山下的新路海,是我國最大的冰川終磧堰塞湖,湖泊周圍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樹、杜鵑樹和草甸環(huán)繞:青山融融、秋色燦燦、波光粼粼、白塔閃閃;湖岸珍禽異獸出沒,運氣好還能與美麗的白唇鹿邂逅,因為這里還是我國最大的白唇鹿自然保護區(qū)。</b></p> <p class="ql-block"><b>  有著唯美傳說的新路海,擁有十數(shù)米深的來自冰川雪山的湖水,它是不是仙女遺留在此的淚滴呢?看上去既不清冷也不幽深,溫柔地像一塊通透的玉石,讓人一見傾心而不舍離去?;蛟S只有那一只只不知名的鳥兒掠過湖邊時,才能打破籠罩著圣湖的一片靜謐。</b></p> <p class="ql-block"><b>  離開“新路?!焙?,在馳騁的車上隨手拍的瑩瑩藍天,也是那么的美,真是“高原風光無限好”啊!</b></p> <p class="ql-block"><b> 經(jīng)過一座看起來并不大的“錯柯河</b>大橋”<b>,仍然在德格縣境內(nèi)。</b></p><p class="ql-block"><b> 德格縣平均海拔4235米,全境以雀兒山為標志,分為東北、西南兩大部份。東北部高,河谷寬擴平坦,土壤肥沃,屬川西北丘狀高原地貌;西南部低,河谷深切,地勢高差懸殊較大,屬于高山峽谷地貌。</b></p> <p class="ql-block"><b> 伴隨著雪山草地,我們經(jīng)過德格縣東南部海拔3870米的瑪尼干戈鎮(zhèn)。鎮(zhèn)上主要居住的是藏族,當?shù)夭刈逡杂文翞橹?,個個彪悍粗獷,飽經(jīng)風霜,所以馬尼干戈又有中國西部牛仔城的稱號。</b></p><p class="ql-block"><b> 想象中這里的牛仔應(yīng)該是那種有著黝黑的皮膚,棱角分明的臉龐,一頭又長又亂的頭發(fā),穿著半搭肩的長袖藏袍和高幫的黑色馬靴,粗獷英俊,放蕩不羈,揚鞭策馬的男子漢形象,不過實際生活中其實很難見到,或許只能在影視劇里尋找了!</b></p> <p class="ql-block"><b>  馬尼干戈位于草原邊緣,是川藏北線上的一個重要交通要地,從古代起就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中轉(zhuǎn)驛站。</b></p><p class="ql-block"><b> 瑪尼干戈的藏語意為瑪尼石、飄揚風馬旗的地方。它標示朝圣之路,昭示過往行人。</b></p> <p class="ql-block"><b>  薩迦派(花教)的一個重要道場玉隆拉加寺就坐落在馬尼干戈。</b></p> <p class="ql-block"><b> 路上到處是紅色的寺廟,圣潔的白塔。您瞧,山坡上的這座寺廟內(nèi)布滿了無數(shù)的白塔,兩張照片都拍不下來,是我們見到白塔最多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沿途風景極美,遠方是連綿的山脈,白云如紗般的懸飄在山腰間……,川西的秋天,色彩真是迷人!</b></p> <p class="ql-block"><b>  眺望遠方,高低起伏的山巒楓林盡染。G317國道兩側(cè)風光無限,在秋色的陪襯下,一切都顯得格外美麗!</b></p> <p class="ql-block"><b>  雪白高聳的山峰隱藏在成片的落葉松后,看上去有種油畫般的質(zhì)感。</b></p> <p class="ql-block"><b>  一程接一程的森林、草原、雪山、海子、寺廟如同畫卷一般緩緩鋪展開來,讓我們的眼睛和心靈都深陷其中,流連忘返。</b></p> <p class="ql-block"><b>  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shù)爻圆荨?lt;/b></p> <p class="ql-block"><b>  高山下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畫面,仿佛是敕勒歌中“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b> 繼續(xù)前行,已進入了甘孜縣仁果鄉(xiāng)境內(nèi)。國道兩側(cè)的秋葉,構(gòu)成了一段縱深感極好的黃色長廊。行駛其間,怎不讓人心曠神怡。</b></p> <p class="ql-block"><b>  走走停停,老張拍下了路邊黃澄澄的沙棘果,串串野果在陽光下愈發(fā)顯得晶瑩剔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道路曲曲折折伸向遠方,</b><b>河流彎彎曲曲交錯在平原上,構(gòu)成一幅幅</b><b style="font-size:18px;">極其美麗的</b><b>高原秋色風光圖。</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五點半我們終于到達甘孜縣城,城邊有個觀景臺可以俯瞰甘孜城全貌。難怪甘孜縣被譽為317川藏線上的最美城市,四周冰川雪山,風光旖旎,這個山環(huán)水繞的地方,的確很美!</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山坡上有座三百多年歷史的甘孜寺,系霍爾十三寺之首,所以“甘孜”也是寺廟的名字。</b></p><p class="ql-block"><b> 縣城一帶屬高原河谷氣候,寒冷干燥,澄徹晴朗,地勢開闊,日照多,輻射強,年日照時數(shù)2640小時,有“小太陽城”之稱。。</b></p> <p class="ql-block"><b>  甘孜縣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轄,縣城海拔3410米,位于甘孜州西北部,雅礱江上游,康北地區(qū)腹心地帶,擁有1300年建制史,距州府所在地康定385公里?!案首巍辈卣Z意為潔白美麗的地方,座落在昔日霍爾國的遺址之上。</b></p> <p class="ql-block"><b>  城內(nèi)都是漂亮的藏式風格建筑,市場繁華,商賈云集,街道兩側(cè)的各種藏區(qū)特色商品讓人目不暇接,這里應(yīng)該是川藏北線上有名的商品集散地和中轉(zhuǎn)驛站。</b></p><p class="ql-block"><b> 停車后就近找了一家「月亮大酒店」住宿,費用100元/標間。雖名為大酒店實則為一棟四層樓的設(shè)備簡陋之民宿,但位置很好,前面臨街,后面卻是一派高原風光之地。這也是此行我們所住的旅店中,觀景最好的房間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住三樓,居高觀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群山環(huán)抱中的紅色寺廟和圣潔的白塔。聽說這里有名的“孜蘇寺”還保留有紅軍的足跡。那是1936年3月,紅軍三十軍北上抗日途中順利駐扎甘孜,并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甘孜博巴政府”。 6月,紅四方面軍和紅六軍團在甘孜孜蘇寺門前舉行了長征歷史上有名的甘孜會師。兩方面軍為慶祝勝利會師,在甘孜縣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7月,朱德、劉伯承、任弼時、賀龍等主持召開了“甘孜會議”,對實現(xiàn)兩大主力紅軍——二、四方面軍會合共同北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7月16日,紅軍總部離開甘孜,向東谷轉(zhuǎn)移。短短的半年時間里,紅軍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紅軍的遺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移動鏡頭,只見巍巍雪山,連綿起伏橫亙天際,彩云朵朵飄浮在白皚皚的雪山之顛。窗外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于一體,構(gòu)成了一幅神秘、古樸而又壯麗的畫面。</b></p> <p class="ql-block"><b>  隨之夕陽的余暉斜照于雪山之上,此刻,金紅色的云朵好似浴火重生的金鳳凰,在雪山頂上翱翔,真的讓人驚艷不已!哈哈,都說甘孜是風水寶地,看來吉地自有其天像。</b></p> <p class="ql-block"><b> 安頓好后,我們在傍邊的餐館吃了晚餐,七人總計160元 。然后黃師傅帶老張和蘭妹外出拍夜景,我和云妹去街上逛夜市。夜市上有許多的街邊攤,琳瑯滿目的小商品讓人眼花繚亂。皮貨很多,雖然很想買點,但夜色中不辨真?zhèn)尉头艞壛速I東西的想法,又想早點休息就回到了旅店。</b></p><p class="ql-block"><b> 回房間后,馬上進洗漱間準備洗澡睡覺,誰知洗漱間的門關(guān)上就再不能打開。原來此門只有外面有把手,里面光禿禿的,什么裝置都沒有。由于手機沒帶在身邊,我只好大聲呼叫,拼命的捶門和踢門,竟無一人答理。</b><b style="font-size:18px;">想把門砸爛吧,屋里簡陋到毫無可用之物,最后窮盡一切辦法也沒能把門打開。還真是一幅“叫</b><b>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畫面。平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但關(guān)在</b><b style="font-size:18px;">高原缺氧</b><b>猶如牢籠的地方,時間就會變得無限漫長,恐慌恐懼的心惰此時得到了充分的體驗。我足足被關(guān)了2個多小時,好不容易熬到11點多老張他們拍夜景回來,才得以解脫。第二天早上結(jié)賬時女老板聽說后,連聲道歉,并免了房費。后來此事也成為了同伴們的笑談。</b></p><p class="ql-block"><b> 我把這件囧事記錄下來,一是難忘,二是提醒自己和大家,外出住宿時一定要先把房間檢查一遍后再使用。</b></p> <p class="ql-block"><b>  老張他們?nèi)ヅ囊咕暗牡胤绞前姿拢F(xiàn)在已辟為白塔寺公園,以燈光夜景著稱。</b></p><p class="ql-block"><b> 白塔公園位于甘孜縣城南側(cè),距縣城約有3公里。又叫色西底那倉寺、白塔寺、那倉白塔寺,是那倉活佛的家廟。</b></p><p class="ql-block"><b> 白塔寺名副其實,其主體建筑為一座高達37米的大寶塔。整個寺院以108座小塔環(huán)繞。據(jù)說寶塔底三層寶座均按北京天壇祈年殿底座比例大小而興建。</b></p> <p class="ql-block"><b>  這幾張是老張拍攝的夜景照片,有白塔寺、白塔、藏經(jīng)閣等。白塔寺的轉(zhuǎn)經(jīng)道,也是游客的參觀線路,高高的白塔矗立中間,下面三面都立著小白塔。</b></p><p class="ql-block"><b> 夜幕下的白塔寺呈現(xiàn)著一片金碧輝煌的景色。</b></p><p class="ql-block"><b> 這些神奇奧妙的藏傳佛教,為數(shù)眾多的寺廟,都讓甘孜被譽為“比西藏更西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回望今天,是難忘的出藏之旅。在大山中穿行的我們,既翻過了矮拉山又越過了雀兒山。有人說走川藏北線,G317是一條遺落人間的天路,深以為然!相較于川藏南線G318的進藏之路,川藏北線海拔更高,交通更為不便,人跡更為稀少,景色卻更為原始壯麗。</b></p><p class="ql-block"><b> 出藏入川,一路上的峽谷、溪流、草甸、村莊、經(jīng)幡,雪山、神山圣湖、宗教名勝、歷史古跡等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b></p><p class="ql-block"><b> 更忘不了的是晚上被關(guān)在洗漱間的那一幕,那種孤立無援的感受是真正的刻骨銘心無以言表了!</b></p><p class="ql-block"><b> 回想起來,這一天我過得既快樂又痛苦;既飽了眼福,又受到了折磨,于我而言,這一天會永遠的留在記憶深處,確實是“難忘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3年2月21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