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線上活動(dòng)開課啦??!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禮儀活動(dòng)——物權(quán)禮儀,讓我們一起來開啟今天的禮儀之旅吧??</p> 活動(dòng)目標(biāo) <p class="ql-block"> 1、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是屬于自己的,哪些是屬于別人。</p><p class="ql-block"> 2、幼兒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p><p class="ql-block"> 3、幼兒能掌握玩看用他人物品的方法。</p> 智慧小問號 <p class="ql-block"> 說一說,小雞的做法正確嗎,如果是你,會怎樣做呢?</p><p class="ql-block"> 想一想,在生活中,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生過在沒有經(jīng)過他人允許的情況下就隨便拿他人物品的行為呢?這樣做對嗎?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p> 表演小劇場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一起來演示一下怎么借別人的物品吧!</p><p class="ql-block">????:請問我可以借一下你的XX嗎?</p><p class="ql-block">????:可以,你用吧</p><p class="ql-block">????:好的,謝謝</p><p class="ql-block">????:不用謝</p> 學(xué)習(xí)兒歌 家長小課堂 <p class="ql-block">◆1、培養(yǎng)“輪流、借用”的觀念</p><p class="ql-block">通常孩子搶奪或撕毀別人的東西,有可能是因?yàn)楹闷妫藭r(shí)父母應(yīng)趁機(jī)培養(yǎng)孩子輪流”、“借用”的觀念。</p><p class="ql-block">告訴他:“長針走到5的時(shí)候,你才可以玩那些拼圖,現(xiàn)在讓弟弟先玩”或是“那是姐姐的彩色筆,你要先問姐姐愿不愿意借給你!”</p><p class="ql-block">◆2、訂立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鼓勵(lì)孩子想要什么要跟大人講,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或別人家里,什么東西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的。</p><p class="ql-block">最基本的規(guī)矩是:想要什么,在拿起來之前,先詢問大人可不可以。</p><p class="ql-block">◆3、讓孩子知道凡事要商量</p><p class="ql-block">孩子還小,也許不了解為什么看到喜歡的東西不能拿走,這時(shí)家長可以這樣回應(yīng)他們:“如果你想要這個(gè)東西,可以告訴媽媽,讓我看看可不可以?”</p><p class="ql-block">讓親子之間,可以有“談”和“商量”的余地。</p><p class="ql-block">◆4、明白“偷”與“借”的差別</p><p class="ql-block">父母必須讓孩子明了借與偷之間的差異,及其不同的后果,當(dāng)你對孩子說:不可以偷拿別人的東西時(shí),讓他了解偷是不對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p><p class="ql-block">◆5、為拿(偷)東西付出代價(jià)</p><p class="ql-block">要讓孩子了解隨意拿人家東西是不對的行為,是需付出代價(jià)的。當(dāng)孩子有不當(dāng)行為時(shí),父母可以罰他做一些額外的工作,或是要他放棄一樣他很珍愛的物品,讓他同樣感到失去喜愛東西的痛苦感受。</p><p class="ql-block">◆6、將拿(偷)的東西歸還</p><p class="ql-block">孩子拿(偷)了別人的東西,得自己歸還;如果有必要,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父母若發(fā)現(xiàn)孩子拿(偷)別人東西時(shí),應(yīng)先了解其動(dòng)機(jī),再做適當(dāng)?shù)奶幚怼?lt;/p><p class="ql-block">父母可以批評和處罰他,但不要忘記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若能尊重孩子,孩子就學(xué)會尊重自己,有了自尊心,就不會輕易去拿(偷),或是做其他不好的事了。</p><p class="ql-block">◆7、學(xué)習(xí)分享</p><p class="ql-block">當(dāng)家中來小朋友做客時(shí),正是孩子學(xué)習(xí)分享的最佳時(shí)機(jī)。父母可以請大孩子為小Baby拿奶瓶、遞尿片或說故事,賦予他責(zé)任感和使命感,借此方式讓他跨過成長的門檻。</p><p class="ql-block">◆8、重承諾</p><p class="ql-block">處理孩子搶奪別人東西時(shí),父母千萬不要使用哄騙的方式。如隨口承諾:“你先把東西還給別人,以后媽媽再買給你?!闭f完也就忘了,孩子一旦有受騙的感覺,下次就很難再相信父母的話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經(jīng)過父母的解釋、教導(dǎo),孩子逐漸改正了不好的習(xí)慣,父母應(yīng)適時(shí)地給予孩子贊美和鼓勵(lì),如:“你做得真好,媽媽很高興你這樣做。”,在鼓勵(lì)和贊美之下,孩子自然會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xí)慣。</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們,快和爸爸媽媽們一起視頻打卡吧~</p> <p class="ql-block">編輯:常佳惠</p><p class="ql-block">審核:保教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