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華十大傳世名畫</p> <p class="ql-block">《洛神賦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描繪了三國時期的才子曹植和洛水女神跨物種的愛情故事。</p><p class="ql-block">意義:洛神賦圖是人類繪畫藝術(shù)史上第一部連環(huán)畫;曹植的文,顧愷之的畫;詩、畫結(jié)合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五牛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這5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神態(tài)各異,昂首、獨立、嘶鳴、回首、擦癢等動作,著重表現(xiàn)牛的健壯和既倔強又溫順的性格,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五牛的不同神態(tài)。仔細看它們的眼睛,會發(fā)現(xiàn)這五頭牛擁有人的性格和情感,典型的以物寄情。</p><p class="ql-block">意義:唐代政治家韓滉唯一存世的作品,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紙質(zhì)繪畫,也是代表唐代花鳥畜獸畫最高成就之一。</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描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展卷觀覽,人隨景移,表達了作者親近自然,回歸自我,的隱逸之情。</p><p class="ql-block">意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首,中國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元代寫意畫風(fēng)的典型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百駿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其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shù)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xiàn)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意義:這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唯一一幅帶有西方色彩的畫作。</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清明上河圖》記錄了北宋末、徽宗時期,汴河兩岸的自然風(fēng)光和城內(nèi)的建筑特征,以及民生的“繁華”景象。為后世研究宋朝城市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p><p class="ql-block">意義: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罕見的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漢宮春曉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描繪初春時節(jié)宮廷內(nèi)的日?,嵤?,後宮佳麗百態(tài)比如說:折枝、妝扮、歌舞、彈唱……等等,其中包含有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事。</p><p class="ql-block">意義: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成為當(dāng)時仕女畫的時代典范。</p> <p class="ql-block">《韓熙載夜宴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描繪了官員韓熙載家設(shè)夜宴載歌行樂的場面。此畫繪寫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韓府夜宴過程,即琵琶演奏、觀舞、宴間休息、清吹、歡送賓客五段場景。</p><p class="ql-block">意義:中國古代畫的最高峰,也是中國畫發(fā)展的一個分水嶺。</p> <p class="ql-block">《步輦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唐太宗李世民便裝接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來迎娶文成公主的使節(jié)祿東贊的情景。</p><p class="ql-block">意義:代表初唐人物畫的最高繪畫水平,最早記錄藏族與中原地區(qū)友好往來的歷史畫卷。</p> <p class="ql-block">《唐宮仕女圖》</p> <p class="ql-block">主要內(nèi)容:《唐宮仕女圖》是一組五幅中國畫,包括《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宮樂圖》。</p><p class="ql-block">全幅以橫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種活動:執(zhí)扇慵坐、解囊抽琴、對鏡理妝、繡案做工、揮扇閑憩等。</p><p class="ql-block">意義:展示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形象,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shù)特征。</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圖》</p> <p class="ql-block">《千里江山圖》,北宋王希孟創(chuàng)作的絹本設(shè)色畫,現(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肚Ю锝綀D》的主要取景地是廬山和鄱陽湖,縱51.5cm,橫1191.5cm。該作品以長卷形式,立足傳統(tǒng),畫面細致入微,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構(gòu)成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圖,漁村野市、水榭亭臺、茅庵草舍、水磨長橋等靜態(tài)景穿插捕魚、駛船、游玩、趕集等動景,動靜結(jié)合恰到好處。在此展示《千里江山圖》,祝愿我的祖國在新一屆黨的領(lǐng)導(dǎo)班子的領(lǐng)航新征程中,早日實現(xiàn)強國夢,早日再現(xiàn)更繁榮的千里江山圖。</p> <p class="ql-block"> 故宮博物院的“鐘鳴盛世”</p><p class="ql-block">(一)鐘表是清代宮廷豐富典藏中非常特殊與珍貴的門類,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鐘表收藏中占有重要地位。紫禁城和避暑山莊作為清代兩個政治和宮廷生活的中心,歷史上都曾收藏陳設(shè)著大量自鳴鐘表,同根同源,難分彼此。這些鐘表制作年代從18世紀(jì)至20世紀(jì)初,既有英國 法國 瑞士等西方國家的名家之作,也有清宮做鐘處 廣州 蘇州等地的國產(chǎn)精品,裝飾華貴,制作精美,功能復(fù)雜,具有很高的機械科技價值 工藝美術(shù)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圖2.清宮做鐘處 圖3.廣州鐘表 圖4.瑞士鐘表 圖6.法國鐘表</p> <p class="ql-block">故宮博物院的“鐘鳴盛世”(二)英國鐘表</p> <p class="ql-block">天壇公園祭祀文物展</p> <p class="ql-block"> 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展 </p><p class="ql-block">(一)這個展覽依托一條浩麗江河的生動形象,在源 流 匯 三個貫穿一體的單元中,展現(xiàn)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fā)展脈絡(luò)、 取得的燦爛成就、 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概括而鮮明地呈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圖2.三星堆文化 圖3.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 圖4.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圖5.漢代長信宮燈 圖6.晉代金印 圖7.北魏陶俑 圖8.唐代金碗 圖9.唐三彩雙魚瓶</p> <p class="ql-block"> 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展(二)</p><p class="ql-block">圖1.宋代金項飾 圖2.元代龍泉窯 圖3.元代掐絲琺瑯香薰 圖4.宋代玉佩 圖5.明代藏文高足碗 圖6.清代琺瑯碗 圖7.清代金甌永固杯 圖8.清代銅鍍金嵌琺瑯日晷 圖9.清代蓋碗</p> <p class="ql-block"> 故宮博物院“何以中國”展(三)</p><p class="ql-block">商周十供,是孔子博物館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