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語文課程標準》把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規(guī)定小學六年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p><p class="ql-block"> 閱讀能力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閱讀教學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裴社中心校一直將閱讀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嚴格按照教研室的要求,扎實有效地開展閱讀導讀課,閱讀推進課,閱讀分享課的教學!</p> <p class="ql-block">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裴小的老師們,在一次次的研討、打磨中,在閱讀課的教學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學生們在一年年的積累中,也掌握了不同的閱讀方法。今天的兩節(jié)推進課,老師們針對學情,根據進度,在教法上求實求新,給我們以更多的啟示。</p> <p class="ql-block"> 曹老師為我們帶來《中國民間故事》的講解。在閱讀課中,曹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閱讀筆記做的不到位,或內容單一,或排版不合理,亦或啟示不到位。曹老師有針對性的制作課件,給學生以正確引導。并在不同的訓練題中,讓學生學以致用,鞏固練習。</p> <p class="ql-block"> 葛老師為我們帶來小說《小英雄雨來》,小英雄自然是學生們崇拜的偶像,如同夜校老師帶給小雨來愛國主義精神的啟蒙一樣,今天的孩子們難道不是在雨來的指引下,堅定的走在愛國的情懷里。葛老師從小說的三要素入手,重點從故事情節(jié)中教給學生品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孩子們在一個個經典情節(jié)中,用他們鏗鏘的語氣,堅定的眼神,在文本中感受并學習英雄的成長歷程。</p> <p class="ql-block"> 一次教研,一次思想的碰撞。我們堅持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讓老師們暢所欲言,在大家共同的研討中,提升并促進教學方法,尤其在閱讀課的教法上,希望能形成特色,讓學生愛上閱讀,能在文字的海洋里找到精神的寄托,暢游屬于自己的心靈歸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