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李小白:</b>生于1949年,李長白長子、著名旅美畫家。1977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留學、在美期間,任大紐約地區(qū)藝術家協(xié)會會長、美東花鳥畫協(xié)會主席、美國琴棋詩畫協(xié)會顧問、“小白畫院”院長?,F(xiàn)定居在南京,為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李長白中國畫研究所名譽所長、南京云上文化藝術沙龍藝術總監(jiān)、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使者、南京市僑聯(lián)理事。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循規(guī)蹈矩、淺嘗輒止、恃才傲物、隨遇而安者都不能走出自己的新路,也不會留有凝重的足跡。只有真誠的藝術追求者,擇一而從,窮其畢生的精力,方能形成獨有的藝術個性而成氣候。</p> <p class="ql-block">旅居美國的著名花鳥畫家李小白就是這樣一位醉心于工筆花鳥畫探索的虔誠者。他的作品貴在“獨創(chuàng)”和“有我”,有一種撲面襲人的清潤、空靈、澄靜、深沉、圣潔和略帶神秘禪意的強烈氣息。</p> <p class="ql-block">李小白出生于繪畫世家,少年時代是南京市少年足球隊隊員。中學畢業(yè)后,他到句容縣農(nóng)村插隊落戶。艱苦的農(nóng)業(yè)勞動,沒有使他放棄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有人為他嘆息說;“小白是株好苗子,可惜生不逢辰,只能黃土地里拿鋤頭呵!”是生不逢辰嗎?李小白不相信,他認為藝術的追求,要從艱苦的生活里開始。他不愿意讓自己閃光的年華,在悲哀、感嘆聲中度過。</p> <p class="ql-block">他的丹青之戀,正是從他辛勤勞動,流過汗水的田野上開始的。李小白剛剛放下鋤頭,擦干身上的汗水,他就拿起了畫筆在構思畫畫了…..</p> <p class="ql-block">功夫不負有心人。1973年,李小白經(jīng)過上下三次考試終被錄取到南京藝術學院學習國畫。在名師的培養(yǎng)和指點下,他開始了新的攀登,他在陳大羽先生的指點下,認真學習怎樣把花鳥畫畫活。在沈濤先生的指點下,學習各種工筆人物畫技法。在家里他常常從晚上九點畫到第二天二三點鐘,在炎熱的夏季,他不顧蚊蟲叮咬堅持作畫。</p> <p class="ql-block">“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蓖瑯永L畫中藝術的美,也只有從勇于探索和辛勤開拓中才能取得。李小白這次有著深切的體會,他認為美術創(chuàng)作貴在創(chuàng)新,要創(chuàng)新就要苦斗,不經(jīng)歷艱辛困苦是繪制不出好的畫來的。</p> <p class="ql-block">為了探索和追求繪畫藝術美,李小白十分重視對生活的積累,這些年,他舍得沉在生活里,跋涉于煙嵐山川之間,充實豐厚的生活底子。</p> <p class="ql-block">盛夏,他背著畫板去海南島寫生,把椰子樹、菠蘿、可可豆等都畫入他的速寫本上,數(shù)九嚴寒的隆冬,他在梅花山上,對著凌寒欲放的紅梅寫生。他常常帶著干糧早出晚歸,在大川奇峰中汲取自然界的形態(tài)、公式、色澤、氣氛等。</p> <p class="ql-block">李小白繪畫一件成功之作常常不是畫一張,而是三張、五張、十張、二十張的畫。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在對藝術美的探索和追求上,他算的上是一個不知疲倦的長跑者。</p> <p class="ql-block">李小白常講自己幾幅滿意的作品的繪制是廣闊的社會與生活給了他的畫筆與生機和活力。實踐證明,只有基本功扎實又具有豐富的藝術修養(yǎng)的畫家,才有可能推陳出新,畫出內涵深邃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小白正在這兩個方面繼續(xù)奮斗。他除了向國畫界的老前輩求教,學習他們傳統(tǒng)的筆墨技法以外。還廣泛的涉獵印象派、現(xiàn)代派等西方藝術。他說:“我牢記住這樣一句話:<b>“借鑒前人,吸取西洋”</b>,這樣才能使繪畫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b>《繪畫藝術的感悟》</b>文/李小白通過生活中的感受去發(fā)現(xiàn)自然界的靈感,觀念不同,對物象的寫生表現(xiàn)隨之也就有變化。我們不能光用傳統(tǒng)的技法來表現(xiàn)新的世界,由于在新的時代里,理念、觀念都有所變化,我們要用現(xiàn)代人的理念、觀念去表現(xiàn)對象,就必須要有新的技法來完善,不能一直用傳統(tǒng)的技法去套對象,如果那樣的話,只能越畫越死。</p> <p class="ql-block">因為我們現(xiàn)代人與古人在各方面的感悟都有所不同,時代變了,繪畫理念與技法也應隨之而變,這樣才能表現(xiàn)新的時代氣息和景象,使作品更貼近我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在具有傳統(tǒng)技法的基礎上,一定要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在自然界捕捉靈感,我們的技法是為對象服務的,所以在看到一處美麗的景色或一叢艷麗花卉中,絕對不能用學到的傳統(tǒng)技法套對象。</p> <p class="ql-block">例如蓋房子打地基,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就如蓋房子打地基,房子要蓋的有時代氣息就需要有新的理念設計方案改建它,這樣才能與時并進,這樣才能使新桃換舊福。新技法是出于內心在觀察對象時而感受出的。</p> <p class="ql-block">如果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就需要在繪畫的基礎外去尋找、感悟,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提到的要成在畫外。要在各方面和繪畫藝術有關系的科目中去尋找、感悟。比如:在音樂、舞蹈、詩歌、文學、棋藝中都有這方面的因素,這就要看你怎么理解、感悟了,把它們的藝術元素通過自己的理解潛移默化融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去。</p> <p class="ql-block">從古至今,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社會科學家能成大就者都是很全面的。比如我們中國的錢學森,他除了是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火箭專家,他還有更多的愛好,熱愛音樂,他對音樂的造就很深….;還有達芬奇不但是位畫家、還是寓言家、雕塑家、發(fā)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y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等全面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話說回來,一個成功的藝術家,首先要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在繪畫藝術觀念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教育理念上,有自己獨到的教育體系。在自己每張作品中都要能反映出一個主要的內容,呈現(xiàn)出一幅讓讀者感動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法國印象派的作品幾百年以來,為什么至今依然那么鮮艷奪目,讓人感慨萬千呢?他的自然景色的表現(xiàn),使人感到好像是昨天剛畫的,那是因為他的表現(xiàn)手法是產(chǎn)生于對象給他的感受,而抒發(fā)自己的心聲,借此我希望學藝術的朋友們能借鑒我對繪畫的理解和感受,多在畫外吸收些營養(yǎng)。</p> <p class="ql-block">豐富自己的繪畫技巧,用內心的感受和理解去表現(xiàn)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對象。一幅好的繪畫作品,首先打動觀者的是你要反映的內容并不是看到的技法,技法應是在一張美麗畫面背后呈現(xiàn)出的。如果觀者首先看到作品上的技法的表現(xiàn),那就是用技法在套對象,沒有靈魂、沒有用心、沒有自我,那也只能成為一個畫匠。</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繪畫藝術與工藝美術是相輔相成的,在當今的社會里,廣大群眾更需要的是工藝美術設計的提高和發(fā)展,作為一個畫家,有時間去畫些茶壺、瓷器等等,這些都會對工藝美術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p> <p class="ql-block">在當今的社會教育中,我覺得藝術院校應該多設工藝繪畫專業(yè),以利于進一步普及和提高工藝美術的需求。</p><p class="ql-block"><b>當今那么多藝術院校都有國畫、油畫班,社會需要那么多人事嗎?</b></p> <p class="ql-block">在國外,藝術院校的專業(yè)繪畫班有一半左右都是老人在學習,他們是在圓他們過去沒有完成的夢。比如說,去年春天,我走訪了日本名古屋大學,名古屋大學藝術院系系主任荒木弘訓先生對我說:“我的研究生們出去后我都不知道他們能在哪里工作,社會需要那么多畫家嗎?”。國外也有這等情況。</p> <p class="ql-block">工藝美術設計的培養(yǎng),應該是當今院校培養(yǎng)人才重要因素。但是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絕對不能走過場,一定要有優(yōu)秀的師資、完整的教育體系,落實到每一門專業(yè),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這個時代的、社會需要的設計人員。</p> <p class="ql-block">一個藝術院校的成功和成名,關鍵是否有批優(yōu)秀的教師來培養(yǎng)學生。學校是以優(yōu)秀教師組成的團隊,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才能享譽全國,甚至全世界。一個藝術家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藝術為社會服務。</p> <p class="ql-block">在我回國的這幾年中,我整理了家父的繪畫教材,在全國及臺灣省內出版社出版并發(fā)行了十幾本工筆花鳥教科書,這一切都是社會所需要的教材,目前全國及海內各藝術院校和工藝美術單位都以此為版本。</p> <p class="ql-block">今后還將進一步努力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學習經(jīng)歷、繪畫技法與學繪畫的同仁們分享,讓年輕人知道我們這條路是怎樣走過來的。</p> <p class="ql-block">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一定從小就要有一個理想,不要把考試作為目標,不要成為考試的奴隸,現(xiàn)在社會風氣急功近利,這樣是做不成大事的。要把心沉靜下來,要有理想和追求,要熱愛祖國和有愛心,要有新的理念和想法,有新的目標去追求,努力去做,就會成功。</p> <p class="ql-block">人生是個過程,每個不同的階段需要我們去完成不同的目標,讓自己去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就不會遺憾終生。</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uTZMN1TcGHRFHeEB3OP9A"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