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姐姐說,也許作者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表達(dá)預(yù)期,就是讀者想出來的,可我認(rèn)為,既然想出來了,為什么不辯一辯呢?那樣豈不更清晰?</p><p class="ql-block"> 比如讀繪本《11只貓開餅店》,我們娘仨就故事內(nèi)容中某個點展開討論,還聯(lián)系以前讀過的一篇童話再次研討。并且再次讀這篇故事時,我先問他們讀這個故事想到了什么?他們卻反問我,我覺得我想到了“偷雞不成,蝕把米”。他們又問我啥意思?唉,粗淺地解釋一下吧!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故事中的11只貓本想一貓吃一只阿呆鳥,可結(jié)果不但沒吃到,還得不停地為他們做土豆餅,付出辛苦勞動。</p> <p class="ql-block"> 還是這個特征,大大的標(biāo)題下是巨幅圖畫,小小的一排字,介紹清楚誰干什么。</p> <p class="ql-block"> 熱熱鬧鬧的生活化的語言,展現(xiàn)了他們的生意興隆。</p> <p class="ql-block"> 引得坤坤一個勁兒地說,媽媽也按這些方法給坤坤做土豆餅唄,咱們也試一試唄。</p> <p class="ql-block"> 還有賣剩的時候,是生意走下坡路了嗎?準(zhǔn)備得少些,剩的可能性小了吧?可也就掙得少了呀。</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讀時,我還以為把“雞”寫成了“鳥”,還是讀錯了,仔細(xì)地看了又看,確實是“烤全鳥”,再次給孩子們讀時,便讀得很流暢了。</p><p class="ql-block"> 瞧瞧11只貓一個個充滿幻想的姿態(tài)……指著某一只,說著他的表情動作,猜著他的內(nèi)心,其實挺鍛煉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dá)能力的。</p> <p class="ql-block"> 兩眼放光,難道沒有嚇到阿呆鳥嗎?也就是信天翁。相信從對方的眼睛中,是可以猜出來的吧!</p> <p class="ql-block"> 123,123,念念數(shù)字,指指桌子上盤子里的土豆餅,坤坤說他是不會數(shù)6嗎?我心中一喜,有進(jìn)步呀,手指頭圈一圈,指一指,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可一翻篇,才發(fā)現(xiàn),書上寫著呢,要不坤坤會了呢!</p> <p class="ql-block"> 看看阿呆鳥吃得有多撐,都躺在地上,展開雙翅,微閉雙眼,直喘粗氣,肚子溜圓。尤其是表示粗氣的線條,你注意到了嗎?</p> <p class="ql-block"> 3只3只3只和2只,是11只,多么適合圈圈數(shù)數(shù)。看看11只貓多么好笑,一聽阿呆鳥說家鄉(xiāng)有11個兄弟姐妹,立刻每只都幻想自己能分得一只烤全鳥。細(xì)細(xì)品來感覺,他們是不是有點兒從眾心理???想想那本“遇怪貓”里,一說上宇宙飛船,全體背上魚干包上飛船,最后魚干被全帶走了,“蓋房子”那篇里,幫小豬蓋完,覺得好馬上全住進(jìn)去,最后被狂風(fēng)刮跑了,這里又是,一說跟阿呆鳥回家鄉(xiāng),全體跟過去,到最后集體被留在那里,真的做土豆餅,而且還不停地做。</p> <p class="ql-block"> 11只貓相約跟著阿呆鳥回家鄉(xiāng)為他們兄弟姐妹們做土豆餅,是真心想為他們做,還是另有企圖?難道過路旅人求土豆餅充饑,便會以后頓頓想吃土豆餅?讀過故事的坤坤又來劇透,就是他們11只貓吃膩了土豆餅想吃烤全鳥唄!</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不遠(yuǎn)萬里跟去?</p> <p class="ql-block">到達(dá)陌生的地方,不知道11只貓作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 沒有任何旁白,但從雙引號里的這部分文字,感受到他們11只貓興奮期待的小心情,看看他們的愜意動作神態(tài),看來他們篤定自己能吃到烤全鳥啦!可是為什么在這么個地方?有高高的帶鐵欄桿的小窗,有矮矮的帶弧度的小門,這就是阿呆鳥(也就是信天翁家)的接待室嗎?還是?</p> <p class="ql-block">“久等”這個詞語,在以前坤坤說的話里還聽到過,看來多讀書真的對拓展詞匯量有很大幫助?。?lt;/p> <p class="ql-block"> 多么有趣,可以一只一只數(shù),可以對應(yīng)地指著下邊的文字,念數(shù)字。11只貓怎么總是乖乖地站著嘴唇微抿,眼睛微閉,是怕自己的欲望從眼光中嘴角里泄露嗎?</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11只貓個個瞪大眼睛好驚訝的樣子,還擁擠地站在一起,是感受到了威脅嗎?是因為阿呆鳥圍向他們,還是越后邊的越大?我看第十只大了一點兒</p> <p class="ql-block">天哪!第11只咋這么大呢?把門都撐裂縫了,11只阿呆鳥真的圍攏成圓形了,形成包圍圈態(tài)勢,坤坤急切地說:“看,他們嚇得毛都綠了!”姐姐笑著說:“我也看出來顏色不同了,但是沒深想,以為畫錯了!”我心里也想我也講過幾遍,也看到了變化沒多想,看!像坤坤這樣想有多么地恰當(dāng)?。∥医又f:“看他們?nèi)紘樀米搅说厣?!?lt;/p> <p class="ql-block">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倉皇逃竄是啥模樣,摔倒的,回頭的,身體跟不上腳速的……真是“快逃命??!”11只貓忘記了自己是來吃烤全鳥的了吧?</p> <p class="ql-block"> 天哪!第11只大大的阿呆鳥,也就是信天翁,站在地上,一張嘴,就能擋住11只貓乘坐的氫氣球前進(jìn)的勢頭,最后這只多大呀!都能含住半個氣球啦!力量多大呀!有貓從框里掉出來了??矗疑辖堑淖煮w變得不同了,大小也有變化。這回11只貓真得說到做到了,真像他們的謊言那樣“為阿呆鳥做土豆餅吃”了吧! </p><p class="ql-block"> 誒!媽媽發(fā)現(xiàn)有個奇怪的地方,最大的這只阿呆鳥怎么知道11只貓來這里是要給他們做土豆餅的呢?他為什么這么大?“是爸爸吧?”坤坤說。姐姐說:“是媽媽吧?旅行途中要土豆餅吃,帶回11只貓的阿呆鳥跟媽媽說的吧?是把11只貓關(guān)在接待室里的時候跟媽媽說的吧?”我也才聯(lián)系起來,講了幾遍剛意識到,“對呀!阿呆鳥把11只貓帶回家鄉(xiāng),并<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沒有直接帶到家人面前</b>,當(dāng)時就說?!苯愕軅z七嘴八舌地說,他們可以趁11只貓在接待室等著的時候,<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交流遭遇的情況,商量辦法</b>。對呀!這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鑒別所遇</b>是哪種人的好時機(j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看11只貓流水作業(yè)的工作流程圖———分別完成做土豆餅的不同工序,忙成啥樣!哪有時間想?哪有時間商量對策!估計個個都后悔得不得了了吧!11只阿呆鳥多么能吃土豆餅,多么愛吃土豆餅啊!</p><p class="ql-block"> 當(dāng)11只阿呆鳥,也就是信天翁吃膩了土豆餅,會不會放了11只貓呢?回想當(dāng)11只貓吃膩了土豆餅的時候,難道只有拿烤全鳥做食物這一個方法嗎?“不不不,”坤坤說,“可以<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做別的口味的餅</b>啊!”“<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題目是 ‘開餅店’</b>,又不是只能做土豆餅,還可以研發(fā)新品種?。±だふf得對!”姐姐也隨聲附和著。</p> <p class="ql-block"> 合上書,我們仨就我聯(lián)想起來的一個前年讀過的故事討論起來。那個故事叫《三只驕傲的小貓》,還是翻出書來又讀一遍才開始討論的。</p><p class="ql-block"> 在小學(xué)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歪腦袋木頭樁”里,從30頁到50頁,是一篇比較長的童話故事,可是顯得有些<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虎頭蛇尾</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個人認(rèn)為)</span>。用了很多文字寫貓媽媽考察三個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果,鼓勵他們自己釣魚,三只小貓不知道魚在哪里,走了一天,遇到老鼠,受到老鼠的欺騙,本來貓媽媽想讓他們通過釣魚,懂得所學(xué)漢字“勞動”的意義,可老鼠卻告訴他們不釣魚能吃到魚才厲害,一二三四五條地說給三只小貓聽,他們還聽著覺得很有道理。當(dāng)貓媽媽通過孩子的敘述知道老鼠欺騙了孩子后,只是用半頁紙兩段話告訴孩子道理就結(jié)束了,實在是虎頭蛇尾。</p><p class="ql-block"> 時隔一年半,當(dāng)時坤坤只學(xué)會了說話時第一第二地分條說。我認(rèn)為貓媽媽應(yīng)該帶領(lǐng)孩子們捉魚,在孩子面前捉住老鼠吃掉,給孩子做榜樣。姐姐認(rèn)為那樣太血腥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為當(dāng)時三只小貓已經(jīng)把老鼠當(dāng)做好朋友,直接干掉,孩子們會怎么想?如今再讀這篇故事我們仨又有了新認(rèn)識,姐姐也比較認(rèn)同貓媽媽傍晚去接三個孩子,捕捉住老鼠,不單講道理,因為對于孩子的成長,率先垂范很重要,道理不一定懂。因為我們都<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在歲月中成長</b>了。</p><p class="ql-block"> 回到《11只貓遇怪貓》,姐姐也認(rèn)為阿呆鳥沒有直接把11只貓領(lǐng)到家人面前,而是領(lǐng)到接待室,<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與家人肯定進(jìn)行了一番交流之后才采取的行動</b>,在朋友與家人兩者之間,姐姐的認(rèn)識提高了,不再強(qiáng)調(diào)朋友高于家人,懂得了,朋友與家人都是自己親密的一部分,懂得了<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自我保護(hù)</b>和<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注意安全,</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這也是我的督導(dǎo)恩師點給她的。</span></p><p class="ql-block"> 坤坤提問為什么“貓吃老鼠”,姐姐還查資料解釋貓吃老鼠的緣由,故事中有一處出現(xiàn)過,三只小貓聽老鼠說話,小花突然聞到老鼠身上的氣味兒,悄悄對小黑說,小黑也聞到了,這就是貓?zhí)焐岳鲜蟮母此?。姐姐給坤坤講了“牛磺酸”使然。</p> <p class="ql-block"> 閱讀產(chǎn)生觀點,交流展開思辨,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由此及彼的聯(lián)系中,不斷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