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有移居加拿大的同學(xué)在朋友圈發(fā)了組哈利法克斯佩姬灣燈塔的日落照片,讓我想起也曾經(jīng)在那里等待日落,于是起心把在加拿大旅行的照片整理成美篇,以資備忘。</p><p class="ql-block"> 去加拿大是2013年6月的事,差不多在蒙特利爾待了一個夏天,并以蒙特利爾為中心,利用假日跑到渥太華、魁北克、多倫多等城市及周邊景點轉(zhuǎn)了轉(zhuǎn),最遠(yuǎn)飛到加?xùn)|的新布倫瑞克省蒙克頓,然后從蒙克頓租車自駕到新斯科舍省和愛德華王子島省。</p><p class="ql-block"> 時隔十年,當(dāng)時存檔的U盤或光盤都已不知所蹤,得虧家里的電腦硬盤還在,在文件夾里找到了當(dāng)年自己和部分同事旅拍的拷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13年6月,帶了一個23人團(tuán)組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從北京乘坐海南航空飛機(jī)經(jīng)停多倫多,再轉(zhuǎn)乘加拿大航空從多倫多飛抵蒙特利爾。因為海南航空的飛機(jī)晚點,造成團(tuán)組部分成員行李錯過了多倫多預(yù)訂航班的起飛時間。作為領(lǐng)隊,安排副團(tuán)長帶隊前行,自己留下收尾。好在加航服務(wù)人性化,隨即安排滯留成員乘坐后續(xù)航班,全程歷時近20小時,抵達(dá)蒙特利爾已是加?xùn)|時間第二天凌晨。</p> <p class="ql-block"> 蒙特利爾,又稱滿地可,位于魁北克省西南部圣勞倫斯河中的蒙特利爾島及周邊小島上,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經(jīng)濟(jì)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爾的圣勞倫斯河岸</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爾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爾爵士節(jié)街景</p> <p class="ql-block">蒙特利爾的加勒比黑人節(jié)</p> <p class="ql-block">皇家山俯瞰蒙特利爾</p> <p class="ql-block">皇家山的玩鳥人</p> <p class="ql-block">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132萬,位于安大略省東南部,在蒙特利爾以西190公里。</p><p class="ql-block"> 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日。 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自治領(lǐng)籍《英屬北美條約》將英國在北美的三塊領(lǐng)地合并為一個聯(lián)邦,包括加拿大?。ń癜泊舐院涂笨耸∧喜浚⑿滤箍粕崾『托虏粋惾鹂耸?。這個國家這就算獨立了。</p><p class="ql-block"> 國慶節(jié)是公共假日,我們從旅行社租了臺旅行車,驅(qū)車兩百多公里前往渥太華,去領(lǐng)略楓葉之國首都國慶日的風(fēng)情。</p><p class="ql-block"> 雖然加拿大是移民國家,但國民對國家的認(rèn)同度并不低,這從滿大街的楓葉紅旗幟、楓葉紅服裝、楓葉紅帽子及各種楓葉紅飾品可以看得出來,從街上洋溢的歡慶氣氛也能體會得到。也許,選擇移民到這里的人,就是因為喜歡這里。不然,何苦背井離鄉(xiāng)來此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總督府外的慶典儀式</p> <p class="ql-block">執(zhí)勤的警察</p> <p class="ql-block">與執(zhí)勤警察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被楓葉紅染色的歡慶國民</p> <p class="ql-block">還有蹭合影的</p> <p class="ql-block">渥太華街景</p> <p class="ql-block">總督府外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魁北克市是魁北克省省會,也是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和東部重要港口,位于圣勞倫斯河與圣查爾斯河匯合處。</p><p class="ql-block"> 魁北克城是加拿大第一座城市。1608年6月3日,法國人Samuel de Champlain第一個發(fā)現(xiàn)了這片土地,且按照當(dāng)?shù)赝林Z為其命名“魁北克”,意為“河流變窄的地方”,并在此建立了殖民地,由此開始了法國在加拿大地區(qū)的殖民統(tǒng)治。如今的魁北克市依然是一座法蘭西風(fēng)味濃郁的文化名城,這里80%的居民為法國后裔,法語為省官方語言。</p><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21日,從蒙特利爾驅(qū)車近三百公里到達(dá)魁北克古城。走在鋪著鵝卵石的魁北克古城街道上、坐在街邊雨棚下喝著咖啡,游覽建于17世紀(jì)的古老教堂和城堡,還是很法國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魁北克街頭的雜耍</p> <p class="ql-block">在勞倫斯河畔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從魁北克繼續(xù)向東驅(qū)車兩百多公里,坐上游艇到圣勞倫斯河灣觀賞鯨魚??。別說,還真有那么多閑人來看魚。</p> <p class="ql-block"> 翠湖山莊(mont - trmblant)是加拿大的楓葉小鎮(zhèn),坐落在蒙特利爾以北140公里處,是北美地區(qū)的滑雪勝地,也是世界十大頂級滑雪場之一。到了雪季,除了當(dāng)?shù)厝?,還會有很多美國人駕車到這里滑雪。</p><p class="ql-block"> 2013年8月5日,我們驅(qū)車一個半小時慕名來到翠湖山莊游覽,時值北美盛夏,沒有最美的楓葉,更不是滑雪季,但這都不影響翠湖邊山莊的魅力。依山傍水的小鎮(zhèn),各式色彩鮮艷的建筑錯落于湖岸和山坡樹林中,顯得精致而又典雅,依舊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2013年8月10日,從蒙特利爾經(jīng)停多倫多飛到新布倫瑞克省首府蒙克頓,開啟加?xùn)|新不倫瑞克省~新斯科舍省~愛德華王子島省的自駕之旅。</p> <p class="ql-block"> 離開蒙克頓上15號公路前往新斯科舍島最南端的亞莫特鎮(zhèn),全程609公里,基本沿著新斯科舍島西海岸走。從海濱到農(nóng)莊,一路風(fēng)光秀麗,走走停停,到亞莫特鎮(zhèn)時,已經(jīng)過了我們預(yù)訂的龍蝦餐廳關(guān)門時間,幸虧中途給賓館打了電話,給我們備訂了一個廚師九點下班的餐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途中因超速被冒出來的警察截停,聽說是來自中國的游客,警察非常友好,合個影就直接放行。</p> <p class="ql-block"> 千里奔馳除了風(fēng)光就為龍蝦。一人一只一斤半的龍蝦,味道及其鮮美,大西洋龍蝦果然不負(fù)盛名。</p> <p class="ql-block">跟龍蝦店老板娘合一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繼續(xù)沿新斯科舍島東海岸一路往北,穿越北美最美風(fēng)景的280公里海岸,晚上入住新斯科舍省城利法克斯。</p> <p class="ql-block">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佩姬灣燈塔</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由新斯科舍省城利法克斯前往愛德華王子島省的省會夏洛特敦。一路上藍(lán)天白云下除了廣袤無垠的牧場就是無邊無際的金色麥田。視野遼闊,風(fēng)光旖旎,一路暢快。</p> <p class="ql-block">專程從溫哥華過來陪游的當(dāng)勞小倆口</p> <p class="ql-block"> 金斯頓千島湖地處加拿大最南端,由圣勞倫斯河中1860多個島嶼組成。北接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連美國紐約州;湖中三分之二島嶼屬加拿大,其余的歸美國屬有。</p><p class="ql-block"> 船行湖中,不時有懸掛美國國旗的游輪交錯,游輪時而在加拿大水域時而進(jìn)入美國境內(nèi)。有橋梁連接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紐約州的陸路,而兩國間最短的橋,是架在兩座小島之間,長度僅三米的一座橋,橋端分別懸掛美、加兩國國旗。</p><p class="ql-block"> 湖中小島多為私人領(lǐng)地,大部分島上都建有精致小屋或城堡,構(gòu)成碧水藍(lán)天、綠樹古堡的精美畫面。</p><p class="ql-block"> 2013年8月18日,從蒙特利爾驅(qū)車350公里,來到金斯頓千島湖游覽。</p> <p class="ql-block">連接美國加拿大的大橋</p> <p class="ql-block">船游金斯頓千島湖</p> <p class="ql-block">小島上精致的建筑和城堡</p> <p class="ql-block"> 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la印第安語意為"水的轟嗚聲")位于安大略湖上游,依利湖下游,由三個獨立瀑布組成。因上游密歇根湖、依利湖等五大湖與安大略湖之間有97米地勢位差,故上游五大湖溢水流到此處形成54米落差的瀑布。</p><p class="ql-block"> 尼亞加拉瀑布的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內(nèi)(寬六百多米),氣勢磅礴,聲如萬馬奔騰,最為壯觀;另兩瀑布位于美國境內(nèi),大的叫美國瀑布,小的稱作新娘的婚紗。</p> <p class="ql-block"> 為了全方位感受大瀑布?xì)鈩?,首先乘直升機(jī)飛臨瀑布上空,俯瞰整個瀑布群,可以清晰看到瀑布群與上游的湖及下游的河的關(guān)系。氣勢磅礴的馬蹄形瀑布中心猶如剛揭開蓋的開水鍋,升騰的水汽直逼飛機(jī)。</p> <p class="ql-block">從直升機(jī)上俯瞰尼亞加拉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在地面要看瀑布全景,須到離大瀑布兩里地外的大橋邊,從這里可把整個瀑布群盡收眼底。飛流直下的懸河和在峽谷中奔涌遠(yuǎn)去的碧水構(gòu)成唯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 再鉆到瀑布后面,從水簾洞中傾聽瀑布的轟鳴聲,猶如蒸汽火車從頭頂駛過,又如萬馬迎面奔騰而來,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水的轟嗚聲",十分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瀑布正前方下面,水汽彌漫猶如走進(jìn)了大霧中,但傾瀉而下的水簾和飛濺的水珠和著轟鳴聲,讓人感受到了瀑布的威力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尼亞加拉半島的冰酒葡萄園</p> <p class="ql-block">冰酒莊園的酒窖</p> <p class="ql-block"> 多倫多(Toronto)位于加拿大安大略湖的西北沿岸,東南鄰紐約,東北鄰渥太華,是安大略省的省會,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中心。2013年8月中旬,到多倫多工作兩周。</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老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水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大學(xué)校園</p> <p class="ql-block">多倫多酒吧邂逅加拿大同事~~一起嗨</p> <p class="ql-block"> 在萬里之外的蒙特利爾,還有在那讀博的同鄉(xiāng)小美女。</p> <p class="ql-block">離開前與加拿大同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團(tuán)組在渥太華總督府外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加拿大總面積 998萬平方公里,人口3853萬,是全球最發(fā)達(dá)的經(jīng)濟(jì)體之一。</p><p class="ql-block"> 加拿大的國土面積所賦予的資源與差不多中國四十分之一的人口總量,決定了加拿大國民所擁有的人均資源量巨大,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擁有巨大的資源優(yōu)勢,這讓加拿大人活得比我們更富足、更瀟灑,也更從容,享有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這也是很多國人愿意移民加拿大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離開加拿大時我就在想,按照加拿大的國土面積與人口的邏輯關(guān)系,比如浙江省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只需要供養(yǎng)四五十萬人口(實際常住人口是6500萬),在那樣的情況下,生活在浙江的人會不會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比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加拿大人要活得更富足、更瀟灑、更從容?到那時,我們是不是也會象今天的加拿大政府一樣,頤指氣使地用所謂的普世價值去評判他國?!何況移民人口普遍具有個體經(jīng)濟(jì)實力強(qiáng)、受教育程度高的特點,這樣的國民構(gòu)成成份與我們經(jīng)濟(jì)社會發(fā)展還不平衡、國民受教育程度普遍還較低的特點比起來,具有現(xiàn)實的優(yōu)勢,國家治理環(huán)境也更優(yōu)越。</p><p class="ql-block"> 兩個處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社會經(jīng)濟(jì)體,很難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對錯優(yōu)劣,需要站在歷史的角度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不然就會有失偏頗、有失公允,就會出現(xiàn)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傲慢和偏見,就會出現(xiàn)頤指氣使的教師爺做派。當(dāng)然,這樣看待分析問題的前提是需要以公正、公平的立場為出發(fā)點的,倘若本就是想找碴的,那么要得到預(yù)設(shè)的結(jié)論就會十分的容易,更何況還可以無中生有甚至莫須有。</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與生俱來的擁有,在另一些人卻是需要終生為之奮斗的目標(biāo)。當(dāng)加拿大人可以躺平享受的時候,我們?nèi)孕钄]起袖子加油干,這不是社會制度的問題,而是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不同和人均資源占有量的差距造成的。在這里,所有的優(yōu)越感或自卑,傲慢或卑怯都是輕狂和淺薄的。我們無需看人臉色,只需沿著我們既定的目標(biāo)踔厲奮發(fā),去完成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相信我們終將補(bǔ)齊短板,實現(xiàn)經(jīng)濟(jì)社會的發(fā)展目標(biāo)。</p><p class="ql-block"> 人在旅途,且行且記錄。</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3日整理于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