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璧北河發(fā)源于璧山區(qū)和銅梁區(qū)的云霧山脈,攜云霧山、縉云山眾小溪,流經(jīng)大路、七塘、八塘、澄江,緩緩西來,流淌47公里匯入嘉陵江。 </p><p class="ql-block"> 說她是河也對,說她是溪也沒錯,因為她以前分地段叫小河、臨江河、高灘河、墩子河、夏溪等等。1933年軍閥藍(lán)文彬在下游的夏溪梁家嘴筑壩成堰河,形成重慶的第一條人工運河,上世紀(jì)80年代才把全流域取璧山區(qū)的璧,北碚區(qū)的北為璧北河。</p><p class="ql-block"> 璧北河雖小,但兩岸自然風(fēng)光綺麗,人文景觀眾多,遮天蔽日的竹木、氣勢恢宏的瀑布、淺淺的河灘、踏水的石墩、筆直的小橋、彎彎的河道、高高的巖口,無不把美展現(xiàn)到極致,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專門分享璧北河上的小橋,短短的河道上,各種橋梁竟然多達(dá)100多座,百年以上的古橋就有20多座,這些造型各異,或精致,或古樸的橋和墩搭建起了兩岸百姓的方便之路、致富之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座橋名叫澄江大橋,是璧北河的第一橋,修建于1956年,曾經(jīng)是重慶到南充的必經(jīng)之橋,目前已經(jīng)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黃良嘴石橋,修建年代不祥,幾經(jīng)洪水沖毀,曾經(jīng)是澄江口通往北碚、璧山的主通道,隨著新大橋的建成,目前也已下崗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運河大壩上的便橋,橋的里面是碧波蕩漾的運河,如遇洪水外面就是奔流直下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 修建于上世紀(jì)7、8年代的觀橋。</p> <p class="ql-block"> 已經(jīng)有200多年歷史的沿灘橋。</p> <p class="ql-block"> 這是矗立在璧山區(qū)與北碚區(qū)的交界處的煙糊灘橋,雖然修建年代不久,但是他卻是兩個區(qū)的分界標(biāo)志。橋的這個頭是北碚區(qū)橋的那頭就是璧山區(qū)。</p> <p class="ql-block"> 這是第一個自然瀑布,高灘巖瀑布,也是璧北河上的最美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這是墩子河橋,橋的下面就是??北河的第二瀑布。</p> <p class="ql-block"> 橋頭有一座修建于上世紀(jì)60年代的語錄碑,特別有時代感。</p> <p class="ql-block"> 墩子坪石橋,全青石材質(zhì),歷經(jīng)有300多年保存完整,是八塘通向澄江的主要通道之一。</p> <p class="ql-block"> 墩子坪便橋,過河灘的石墩子。</p> <p class="ql-block"> 修建于道光年間的水墩河橋(福壽橋)</p> <p class="ql-block"> 河灘。璧北河典型的特征,主要有沿灘、高灘、灘子坪、幺灘等。</p> <p class="ql-block"> 喜觀橋,位于七塘,老渝合路上的必經(jīng)之路。修建三百多年,橋梁每一塊重達(dá)十噸以上,不知古人是怎么建造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 離喜觀橋不遠(yuǎn)處的另一座小石橋。</p> <p class="ql-block"> 位于幺灘的一座攔河大壩,壩上是橋。幺灘是璧北河最后一個大河灘,攔河壩修建后幺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這個橋。</p> <p class="ql-block"> 圖文老龐2020.10.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