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馬其頓名城奧赫里德是個五萬多人口的小城,一面山巒疊嶂,一面鄰著巴爾干半島最大的淡水湖--奧赫里德湖,真正的滿眼湖光山色,是北馬其頓最受各國游客青睞的熱門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巴爾干辦島腹地南部的北馬其頓,是個2019年終于名正言順地開始使用新國名的前南斯拉夫國家。相比于首都斯科普里,其西南部靠近阿爾巴尼亞和希臘的小城奧赫里德更是名聲嘎嘎的,早在1980年就已被收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前南斯拉夫中,是僅比克羅地亞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宮晚一年,第二個被收錄入名錄的。</p> <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這座早在公元前由阿爾巴尼亞人祖先伊里利亞人創(chuàng)建的城市,后來被羅馬人征服,成為連接亞得里亞海和拜占庭的埃格納提亞商路的節(jié)點,城市得到了發(fā)展。但到了9世紀末,保加利亞人控制了這里,并在990年到1015年,成為保加利亞王國的首都和宗教中心。</p> <p class="ql-block">從十世紀開始,雖然先后幾易其手,從保加利亞人,拜占庭,塞爾維亞,土耳其,再最終落在馬其頓人之手,城頭變幻了無數(shù)大王旗,奧赫里德在巴爾干半島的宗教地位始終無出其右者,特別是從10到18世紀之間,是真正的宗教朝圣之地,被譽為巴爾干半島,又或稱斯拉夫的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做為巴爾干的宗教圣地,早在公元5世紀,基督教就已傳入該城,到11世紀以后,更是樹立了巴爾干地區(qū)獨一無二的中心地位,一個小小的城市,教堂林立,特別是11到15世紀的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和天主教堂,15世紀以后的清真寺隨處可見。17世紀一位土耳其旅行家在他的游記中寫到,他數(shù)過全城大大小小的教堂清真寺共有365座,一天去一個教堂正好要一年才能朝拜完全城的教堂。雖然有點夸張,但由此可見奧赫里德的教風之盛。</p> <p class="ql-block">作為宗教圣地,奧赫里德還曾是巴爾干半島宗教文化的中心,據(jù)信斯拉夫和保加利亞地區(qū)的西里爾文字即發(fā)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在奧赫里德游覽,除了飽覽湖光山色,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雖歷經(jīng)戰(zhàn)火仍然保存下來的眾多帶有濃厚拜占體廷建筑藝術風格的古教堂,從11世紀的天主教堂--圣索菲亞教堂,13世紀的東正教克萊門德修道院,同一世紀的圣約翰教堂,以及15世紀的圣君士坦丁和圣海倫娜教堂等,每座教堂雖經(jīng)多次損毀重修,但都保留了不少歷史時期的壁畫等精貴的古跡。</p> <p class="ql-block">當然,奧赫里德,作為一座見證歷史的古城,除了宗教建筑,保加利亞王國在古羅馬人的防御設施基礎上建成的,據(jù)說是巴爾干最堅固的奧赫里德城堡,半山上的羅馬劇場,下城區(qū)的土耳其街巷,還有老城建于18,19世紀的連排大白色窗戶的民居,都是一道道不可錯過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在奧赫里德游覽,如果逛累了,你還可以坐在湖畔的露天酒吧或餐廳,一邊吹著湖風喝著咖啡,一邊凝神與湖岸公園里西里爾,克來門德等圣者的雕塑神交一番,或是登上碼頭上的游船揚帆出港來個環(huán)湖行。</p><p class="ql-block">奧赫里德,這是一座偏居一耦的小城,一座低調(diào)不張揚,卻飽含歷史韻味的圣城。一座你來了就不想走,你走后還可以久久回味的歷史名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