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奎屯市第十中學從教三十年優(yōu)秀教師展播</p> <p class="ql-block"> 我們身邊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她們從曾經(jīng)的意氣風發(fā)到現(xiàn)在的華發(fā)早生,把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神圣的教育事業(yè)。他們扎根教學一線,三十年恪盡職守,不忘初心,三十年愛心付出,潤物無聲。任歲月斗轉(zhuǎn)星移,春去秋來,她們在教書育人的生命歷程中不斷追尋、不斷進取,不斷超越,始終堅守那份歷久彌新的教育情懷。</p> 阿達力——默默無聞耕種人 <p class="ql-block"> 教育格言:關(guān)愛每一個學生,讓老師與學生共享課堂!</p> 阿達力,1992年7月畢業(yè)于伊犁師范學院物理系,并分配在奎屯市第五中學擔任物理教師并連續(xù)帶班主任10年。199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從事五中電教員、實驗室負責人等工作。2004年-2008年擔任五中教務(wù)處主任工作。在五中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校級、局級、市級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管理育人先進個人、會考成績突出先進個人。<br> 2013年被教育局分流到奎屯市第十中學,在學校校辦、食堂、教務(wù)處等從事教輔工作。在十中我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2016年參加伊犁州“蘇伊杯”雙語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大賽中因成績優(yōu)異,被伊犁州教育局命名為伊犁州中小學教學能手。在2019-2020學年工作突出,被十中評為“服務(wù)標兵”、因在2020年度工作突出被十中評為“先進工作者”。 古力扎提——愛潤生田播撒人 古力扎提,哈薩克族,畢業(yè)于伊犁師范學院物理專業(yè),中學高級教師,從事教育工作30年,一向擔任物理教學兼班主任工作,曾多次獲奎屯市“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多次指導(dǎo)學生參加自治區(qū)知識競賽指導(dǎo)獎,獲南京師范大學骨干教師證書。三十年的教育生涯留下了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歲月更迭,時光流轉(zhuǎn),三十年傾情綻放,不變的是對教育事業(yè)的初心和情懷。身為老師,我希望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讓學生懂得怎么樣做人,做一個健康的人。在班集體中用寬容大度對待學生,但嚴格要求自己,用寬容、幽默的心境對待這些孩子,希望他們在“學”的過程中學有所長、學有所成是我的心愿,并始終堅信: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育格言:在偉大的時代 做最好的自己! 周迎麗——歷史天空的尋夢人 <p class="ql-block"> 教育格言:有人說,教師的生活,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復(fù),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單調(diào)而平凡。而我說,不!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活讓我思考,要用豐厚的文化底蘊塑造個性;用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彰顯靈性;用宏闊的課改視野呈現(xiàn)活性;用高尚的職業(yè)境界詮釋詩性。這一切都充滿挑戰(zhàn),讓我回味無窮。</p> 周迎麗,歷史教師。自一九九二年大學畢業(yè)走上講臺,至今已有三十春秋。<br> 三十年,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極其漫長,而對于一名終日忙于教學的老師來說,似乎是匆匆一瞬。<br>對于我用三十年時光從事的教師職業(yè),我有幾點感悟:<br> 第一,教師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動力和熱情。沒有天生成功的教師,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只有對工作和孩子擁有責任感,才能始終擁有不斷完善自身的愿望和能力。<br> 第二,教師要具備廣闊的胸懷和穩(wěn)定的情緒。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生活境況不一,對世界的初步認知不同,而教師,做為孩子認知世界的擺渡人,始終都應(yīng)以廣博的知識去開闊學生視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溫和穩(wěn)定的情緒來塑造學生積極樂觀自信的情感世界。一個身心健康的老師,才能教出身心健康的學生。<br> 第三,做教師要具有奉獻精神。無論外界有多少喧囂,做老師的心要沉靜。老師也是肉體凡胎,有喜怒哀樂,性格各異。但面對學生和工作時,只能選擇放下個人得失,全力以赴去幫助學生。這可能是每一個做老師的同仁都有過的經(jīng)歷。<br> 三十年青絲變白發(fā),如今依然奮斗在三尺講臺,成績或遺憾已成歷史。為奎屯市的教育曾奉獻過綿薄之力,倍感欣慰。惟愿今后依然積極樂觀面對工作和生活,此生足矣。<br> 最后用八十年代汪國真的一句詩做結(jié)語: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管風雨兼程。<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沒有成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沒有失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沒有盡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沒有放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越是堅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越要學會在泥濘的路上爬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切只是開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從逆境中尋找光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從順境中尋找陰影。</div><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挪威(易卜生)</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圖/文/編輯:馬慧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初審:朱向陽</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終審:孫軼、黃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