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jù)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p><p class="ql-block"> 它主要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jù)混戰(zhàn)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這個暑假,同學們細讀《三國演義》,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把思考過程畫出來,不僅增強對原著的思考能力,也提升了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與記憶力,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同學們聯(lián)想力與創(chuàng)造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的學習成果。</p> <p class="ql-block">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時期甚至有“第一才子書”之稱。</p> <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jù),多年戰(zhàn)亂后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wěn)定,百姓安居樂業(yè),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并希望結(jié)束動蕩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作者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chuàng)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圍繞主要人物開展思考,根據(jù)人物關(guān)系圖譜來學習三國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按照三國勢力分布情況進行思考,學習了三國時期的主要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通過學習經(jīng)典故事,進一步掌握了三國時期的重大事件。</p> <p class="ql-block"> 《三國演義》中有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還有的同學以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為主線,去了解學習《三國演義》。</p> <p class="ql-block"> 思維導圖學習法一種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思維導圖學習《三國演義》便于將知識歸納、整理,更利于記憶;可以讓知識更系統(tǒng)化,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wǎng);可以梳理出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不再死記硬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