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領隊喜雨按:</p><p class="ql-block"> 9月10日,晴天,加格達奇天氣預報30至11度,東北邊境線賞秋騎游第29天。</p><p class="ql-block"> 喜雨早晨5點30分起床晨練,6點早餐,6點40分呼瑪縣客運站檢票,將自行車裝入大客車貨箱,7點乘坐興安快客黑P77778從呼瑪縣出發(fā),于下午1點50分到達加格達奇,入住寧軒快捷賓館。從呼瑪縣到加格達奇全程343公里,車票88元/人,隨車托運自行車每臺60元。</p><p class="ql-block"> 加格達奇今天氣溫高達30度,從深秋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夏天。</p><p class="ql-block"> 下午騎自行車游覽了加格達奇甘水河、景觀大道、東湖公園等景點。</p><p class="ql-block"> 在加格達奇中鐵快運辦理了自行車直接托運到丹東,每臺自行車120元(不含車險)。</p><p class="ql-block"> 今天正趕上中秋佳節(jié)、教師節(jié),下午在市場和超市購買了水果、月餅等食品,供放于窗臺之上,共同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雖遠在千里之外不能與家人團聚,但要感謝各位家人、各位騎友遠在千里之外送來的真誠祝福,東北邊境賞秋騎行小隊也共同祝愿家人親朋和各位騎友中秋合家歡樂,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加格達奇游覽騎行20公里,累計騎行2846公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個好日子!</p><p class="ql-block">陽歷是教師節(jié),農歷是中秋佳節(jié)。</p><p class="ql-block">更巧的還是我陽歷生日,也是我們成功地從呼瑪縣取道加格達奇踏上安全歸家旅程的日子,軒也和她的愛車在牡丹江團圓了!</p><p class="ql-block">花開別樣紅的好日子?。?lt;/p><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p class="ql-block">習慣了早起,等我收拾妥當,喜哥也打完了兩套太極拳。</p><p class="ql-block">去吃早飯,還是前天我們吃過的那家。吃舒坦了,一看時間還早,7點發(fā)車,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順路看看晨光里的呼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呼瑪縣烈士紀念碑和呼瑪博物館都在附近,在朝霞映襯下,雕像栩栩如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p><p class="ql-block">蔭正祺墓地也在這里。</p><p class="ql-block">蔭正祺(1919~1946),山西省沁源縣人。在中學讀書時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進行抗日救亡宣傳。1937年,在山西省洪洞縣參加八路軍,在一一五師隨軍校學習,1938年,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洛川第二大隊學習。是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一一五師某部文化干事、連指導員,曾率部與日寇進行多次激烈戰(zhàn)斗。1945年,日本投降后,蔭正祺隨三師北上。1946年夏,由西滿軍區(qū)赴黑河地區(qū)剿匪。8月13日,隨三師特一團解放呼瑪,建立縣民主政權,任中共呼瑪縣工委書記(縣委書記),組織建政剿匪工作,發(fā)動群眾開展反奸清算斗爭。1946年9月19日,任鷗浦縣政委兼縣長。赴任后組建地方政府,成立建國聯合會。派員接收額木爾村日偽時期采木組合的財產;到依西肯等地發(fā)動群眾招收新兵;向鄂倫春各部落的佐領宣傳黨的民族政策,迅速打開了鷗浦地區(qū)的工作局面。11月6日,呼瑪縣政府原參議趙志民發(fā)動反革命叛亂,進攻鷗浦。蔭正祺率部英勇還擊,突遭土匪襲擊,蔭正祺壯烈犧牲,時年27歲。為紀念蔭正祺烈士,呼瑪縣政府將他犧牲地附近的安干卡村改名正棋村,將呼瑪縣三大公司命名為正祺公司,將呼瑪縣城內中央大街命名為正棋路,以寄托全縣人民對他的深切緬懷之情。</p> <p class="ql-block">呼瑪博物館疫情原因閉館。</p><p class="ql-block">轉轉院里,想了解一個地方,從地方博物館開始是非常好的切入點。</p> <p class="ql-block">呼瑪博物館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呼瑪縣正棋路。博物館造型猶如黑龍江流經呼瑪縣城江段的曲線弧形。占地面積2420平方米,建筑面積4400平方米,總投資5000余萬元。該館共分歷史陳列、發(fā)展史、專題文化、自然地理、城市規(guī)劃、臨展六個廳。設計理念是以黑龍江流經呼瑪縣城江道的軌跡曲線為思路,變形演繹而成。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樟子松林和綠地等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把原有的歷史文物——抗聯紀念碑作為整個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要素,用以傳承和展示呼瑪歷史。整個設計造型力求行云流水,敘述著呼瑪縣的紅色文化、采金文化、抗聯文化、知青文化和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硅化木</p> <p class="ql-block">71歲的樟子松</p> <p class="ql-block">松塔,手感很好</p> <p class="ql-block">路邊雕塑:朝陽</p> <p class="ql-block">很快轉了一圈,6.40去裝車檢票,各種流程手續(xù)一一過關,終于坐上四輪子車了!</p> <p class="ql-block">坐在車上看風景,車很快,風景也一掠而過??粗粗退??</p><p class="ql-block">一路村屯很少,手機基本無信號,大都是草地和森林交集的濕地保護區(qū)景色,騎車的話住宿補給是大問題。</p> <p class="ql-block">還有50多公里到加格達奇,對面加區(qū)來的車停在路邊維修,一看是車胎扎了,自帶的備胎又沒氣了,還好我們這個車上有個好備胎。司機直接躺在地上鉆到車下卸螺絲,身上滿是塵土和油污,根本顧不上清理,趕緊去修車。</p> <p class="ql-block">站在烈日下等待。</p><p class="ql-block">感慨生活不易,每個人都在各自的生活軌跡里用力前行,每個人翻開來都是一本厚厚值得仔細閱讀和品味的書。</p> <p class="ql-block">車上有很多帶著用玻璃絲袋子裝著行李去加區(qū)打工的人,不論男女,肌膚都缺少彈性,更沒有白皙水潤可言,滿是陽光和風霜雕琢后的結實,讓人心生敬佩,覺得踏實。</p><p class="ql-block">他們雖然辛苦,卻活的真實而自然。</p> <p class="ql-block">我們繼續(xù)前行,顛簸著醒醒睡睡,到了加區(qū)市郊,陸續(xù)有下車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加區(qū),全部下車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現在出行,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終于,我們的第一個中轉點到了!</p><p class="ql-block">百度: 加格達奇區(qū),隸屬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地處黑龍江省轄區(qū)西北部、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大興安嶺山脈東南坡。全區(qū)共轄6個街道、2個鄉(xiāng),總面積1587平方千米,總人口12.9萬人。嫩江水系較大的一條河——甘河,由西向東在境內通過,區(qū)段長55公里。加格達奇區(qū)是中共大興安嶺地區(qū)委員會、大興安嶺地區(qū)行政公署、大興安嶺林業(yè)管理局、大興安嶺軍分區(qū)所在地,是大興安嶺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素有“林海靜城”、“林海明珠”、“新興林城”和“萬里興安第一城”之稱。</p> <p class="ql-block">軒已經給了我們加區(qū)賓館的定位,直接導航過來,謝謝軒。</p><p class="ql-block">這店名:寧軒。愿你安寧康樂一路順風回家!</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又去軒給定好的中鐵快運問好發(fā)車事宜,和老板約好我們騎車轉轉加區(qū)再回來發(fā)車。</p><p class="ql-block">騎自行車逛逛城市那是最方便快捷的!</p> <p class="ql-block">甘河~水應該是甜的吧?</p> <p class="ql-block">入境,如鏡。</p> <p class="ql-block">喜哥心心念念去看的東湖公園早已經失修,不過拍出來的效果真是很好看??磥碚掌豢尚?,你們別去哈哈哈</p><p class="ql-block">不過倒是因為去東湖公園而從城市的西邊走到了城市的東邊,南邊是甘河,明天早晨再去個北山公園,逛的還挺到位!</p> <p class="ql-block">東山公園出來回走,路過一個菜市場,買了水果等晚上和明天坐車吃,送回賓館去發(fā)車。</p> <p class="ql-block">老板兩口很是熱情,120元一臺發(fā)回丹東,但走的不是鐵路,鐵路只能發(fā)到牡丹江,之后也是用汽車物流配貨。</p> <p class="ql-block">軒在牡丹江也是緊鑼密鼓在行動!</p> <p class="ql-block">賞月,我們是認真的!</p> <p class="ql-block">飄香的路邊小吃,這就是生活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夜景很美,就是色彩比較單一。</p> <p class="ql-block">反襯的車站很是暗淡,地方和鐵路各有各的審美?</p> <p class="ql-block">一輪明月掛在天邊。</p><p class="ql-block">別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明天我們將乘坐火車到沈陽北轉回丹東,明天晚上會在火車上度過,到家后再發(fā)本次東北邊境賞秋騎游的最后一篇美篇向大家報平安。</p><p class="ql-block">感恩一路有你們的關注和鼓勵,讓我們三個雖身在他鄉(xiāng)卻心中安穩(wěn)而溫暖,騎行的風景因為你們的分享而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p class="ql-block">祝老師們節(jié)日快樂,祝大家中秋佳節(jié)團圓康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