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過去,農(nóng)家孩子結(jié)婚烙火燒,那是必須的。臨近婚期,選一吉日,屆時五臨六舍不喊自來,大家圍坐一起各司其職,說說笑笑,又熱鬧,又溫馨,甚是喜慶。</p><p class="ql-block"> 現(xiàn)時,不知是人懶了,還是替代品多了,很少再有喜家自己烙火燒了,多是買一些雪餅替代了事。</p><p class="ql-block"> 今年,侄子結(jié)婚,強烈要求自己烙火燒。我說,很想吃咱們自己烙的火燒,特別懷念那種甜甜的帶著麥麩香的味道。其實不光是想吃,更想?yún)⑴c其中。這類似孩童的心思,自己也很明白,哪是想吃、想玩,更念念不忘的應(yīng)是那對家的情懷、對已逝時光的留戀。隨著自己慢慢老去,似乎更在乎以往走過的歲月痕跡,至于未來的日子已無欲無求,隨遇而安,即可。</p><p class="ql-block"> 8月30日,請了假,早上6:30就早早啟程,7點到家。進門就見滿屋皆人,看來這活不光是我懷念,有點年紀的人都很期待。</p><p class="ql-block"> 面已發(fā)好,餡也備好(白糖、麥麩、餅干渣、香油),工具齊全,一切就緒。</p><p class="ql-block"> 開工。先拍照,必須的。這個場景,也許這是我最后一次相見了。</p><p class="ql-block"> 果然,是自己想重溫的情景:大家手不停活,七拉八侃,東家孩長,西家孩短,你懟我,我頂你,笑聲不斷,夠熱鬧、夠喜慶。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