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的黨日主題教育活動,大家還參觀了陽早寒春三邊牧場陳列館,城川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站陳列館。 <p class="ql-block"> 三邊牧場陳列館外觀設計巧妙地將延安窯洞和現(xiàn)代風格相結合,門前綠色草坪上,陽早、寒春養(yǎng)牛的浮雕給人以形象、生動、親切和生機盎然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走進展廳,美國友人陽早、寒春受共產(chǎn)主義信仰和《西行漫記》等作品影響,先后于1946年和1948年來到延安,他們沒有被當時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所嚇倒,帶著83頭荷蘭奶牛來到黨中央創(chuàng)辦的第一個種畜場三邊牧場,開始了解放區(qū)的牲畜品種改良和疫病防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 展廳介紹了陽早、寒春的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和追求事業(yè)的奮斗歷程,他倆從稚嫩青年到耄耋老人,一生求知干事,在中國的六十多年里,像白求恩一樣,把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yè)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實踐了“為信仰而來”的諾言,執(zhí)著探尋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并將骨灰撒放中國這片土地。</p> 展館內的圖片、視頻,生動、真實、感人,展館外的浮雕墻濃縮了這對美國夫婦一段動人而又偉大的故事,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感動,還有由這份感動而帶來的責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楊寶山:不居功自傲的隱蔽英雄</b></h3> 離開三邊牧場陳列館,我們又驅車前往城川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站陳列館,參觀學習國際交通員楊寶山的事跡。 <p class="ql-block"> 曾任伊盟政協(xié)副主席的楊寶山也是我父親的至交,我曾隨父親到他家拜訪過楊主席,濃眉大眼,眉鼻挺括的楊主席給我留下了和藹可敬,緘默少語的印象。據(jù)父親的回憶文章里寫到,楊寶山和父親相識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難時期,那時,在伊盟盟委宣傳部任理論教員的父親受盟委宣傳部部長吳占東的委托,采訪時任盟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兼伊盟政治學校校長的楊寶山,征集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素材,才得知楊寶山曾擔任過黨的地下國際交通員,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但楊寶山卻說:“我雖然任過這個職務,并幾次往返于延安和蒙古的烏蘭巴托,但那是在黨的安排下進行的,功勞應該歸功于黨,自己沒什么可寫的”,前后不過幾句,便不再說什么了。</p> 1965年盛夏,父親在鄂前旗吉拉蘇木搞“四清”,楊寶山帶著妻子、女兒回珠和蘇木探親,路經(jīng)吉拉暫宿,正好“四清”工作組買回半桶酸奶,楊寶山作為客人,理應受到款待,但他卻說:“現(xiàn)在正在搞‘四清’,咱們可不能多吃多占??!”說著便同妻子抱著小孩兒走了。這種公私分明,不多吃多占的品德給父親留下了深刻印象。 楊寶山患病期間,父親幾次前去看望,可每次他都很少談及自己,反而對父親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緘默少言,關心他人,可能是楊寶山作為地下國際交通員形成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由于楊寶山的兒女和我大多是朋友、同學,更覺這個身邊的英雄可信、可親、可敬。 草木茂盛,綠樹掩映的城川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站陳列館,講述了國際交通員楊寶山的英雄事跡。 楊寶山原名孟克敖其爾,1915年出生于原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珠和蘇木一個普通牧戶家庭,曾在西官府當差的他于1937春天離開家鄉(xiāng),到陜西省定邊少數(shù)民族事務委員會尋求出路,當時的民族事務委員會秘書長趙通儒留下了他,并讓他參加培訓班的學習,從此他更名為楊寶山。不久,他來到了中央黨校學習,后任四川省委書記、西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的天寶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40年12月,楊寶山來到延安,中組部副部長李富春對其進行反復、嚴格的考核后,決定任命楊寶山為交通線上的聯(lián)絡員。1941年2月,楊寶山正式擔任國際交通員。1942年,楊寶山等三人克服重重困難,冒著槍林彈雨,先后三次穿梭于日偽封鎖線,往返于延安至大青山和烏蘭巴托之間送情報,打通了我黨與第三國際的聯(lián)絡,出色地完成了組織上傳遞情報和護送干部的重要任務。但不久,這條國際交通線遭到破壞,中共失去了與第三國際的聯(lián)系。 1943年,為了適應新形勢,中央決定開辟一條新的國際交通線,打算從延安、定邊鄂托克旗、磴口、烏拉特后旗到烏蘭巴托建立一條秘密通道,這就需要在鄂托克旗建立一個秘密交通點,由于楊寶山的老家在鄂托克旗,他對這一帶比較熟悉,所以交通局決定派他完成這個任務。從此,楊寶山開始了漫長的潛伏生涯,秘密與上級聯(lián)絡,直至1947年黨中央撤離延安。 “活著爛在肚子里,死了帶到棺材里”,這是一位機要交通員對共產(chǎn)黨的承諾,也是一位鐵骨錚錚的漢子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信念。 鄂托克旗解放后,剛上任的鄂托克旗領導們就收到尋找楊寶山的來信,不斷收到這樣來信的署名有許多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周仁山、天寶、白如冰、吳德峰等,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排查,終于找到了楊寶山。 在復原后的楊寶山舊址,我們看到楊寶山家不同年代的居所雖然簡陋,卻有生活氣息,楊寶山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硝煙彌漫的抗日戰(zhàn)場上,生死無悔;紛繁復雜的險惡環(huán)境中,鎮(zhèn)定自若;隱名埋姓的秘密戰(zhàn)線中,甘于寂寞的高尚品德,這就是楊寶山作為我黨一位機要交通員甘當無名英雄的高尚境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愿長征精神永存</b></h3> 此次黨日主題活動和游學期間,還穿插了鄂托克前旗旗委黨校王雪老師講授的“不忘初心,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黨課。王老師的講解生動、深刻、有故事、有觀點,通過長征的背景、過程和期間的幾大戰(zhàn)役,講述了長征精神的內涵,即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xiàn),是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弱小走向強大的精神力量。 我退休后,先后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江西瑞金、井岡山、貴州遵義、甘肅環(huán)縣東老爺山、界石鋪、會寧、榜羅鎮(zhèn)、哈達鋪、旋渦村、臘子口、俄界會議舊址等甘南長征舊址,還有六盤山長征微縮景觀、延安、南京總統(tǒng)府等地參觀游覽,對長征故事感同身受,因此對王老師講授的內容感到格外親切且有說服力,也非常認同王老師的觀點。 <p class="ql-block"> 在黨課分享環(huán)節(jié),我由衷地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長征路,上世紀的長征路,是我黨還在弱小時期用理想信念和智慧力量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書寫的偉大詩篇。新時代的長征路,仍需要我們傳承接力棒,弘揚長征精神,創(chuàng)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圖偉業(yè)。我們身邊的紅色印記和英雄事跡,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動力和榜樣,偉業(yè)與奇跡,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需要傳承、弘揚,這是我們的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關鍵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三段地和城川的紅色之旅,是一次在家門口開展的了解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面向未來的思想之旅,文化之旅和新長征之旅,老年大學的學員,依然需要這樣的精神滋養(yǎng),因為我們肩負著傳承和接力的重任。</p> 愿長征精神永存!愿家國事業(yè)興旺! 雯 露<div> 2022年6月3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