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進入酷暑8月,我們也如約迎來了2022年的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充電的美好時光。8月4日上午8:30,為期兩天的培訓活動在和安中學報告廳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苗雪紅教授、贛榆區(qū)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張萍和贛榆區(qū)500余位幼兒骨干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培訓分為上、下午兩場,上午場是由五位來自教育一線的園長和老師結合《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一書進行不同角度的分享,可謂理論實踐兼具,干貨滿滿;下午場則是由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苗雪紅教授為我們帶來《幼兒園課程改革案例分析》的專題講座,內容角度新穎,啟發(fā)性大。</p> 上午場 <p class="ql-block"> 圖式對于幼兒教師并不陌生,但是在《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一書中,我們學習到一種全新的圖式概念:圖式主要是指幼兒重復的行為模式,其中既包括外顯的身體動作或技能模式,也包括內在的思想概念、語言情感模式等。</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分享者是殷莊中心幼兒園李昕園長,她從看見--以兒童的視角,發(fā)現(xiàn)幼兒的游戲圖式行為;讀懂--以兒童的立場,解析幼兒的游戲圖式行為;回應--以兒童的需求,支持幼兒的游戲圖式行為三個方面向參訓教師做出介紹,李園長倡導幼兒教師應科學認識、充分理解嬰幼兒的游戲圖式,進而促使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不斷觀察、解讀、回應幼兒。</p> <p class="ql-block"> 緊接著城頭中心幼兒園張懷霞園長詳細闡述了不同的圖式類型,通過對每種圖式的作用和應用場景的解讀,教師們對常見的嬰幼兒圖式了然于心。隨著分享的漸漸深入,教師們也真正認識了圖式。大家明白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應該主動地回應幼兒的圖式行為,從而為幼兒提供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分享者是沙河中心幼兒園的閆玉芹園長。她特別強調教師觀察的重要性,接著過渡到怎樣捕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由此引出圖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讓教師加深認知,閆園長還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拓展了幾個圖式之間的關聯(lián)。最后她總結到:作為教師我們通過觀察和解讀兒童的圖式行為意義重大,價值可貴。當我們深入的洞察兒童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情時,我們就可以幫助兒童將自身的行為印象加深且嘗試進行更有意義或更適宜的活動。</p> <p class="ql-block"> 緊隨其后的海森堡幼兒園王翠萍老師分享了學習收獲。她圍繞眾多案例展開詳敘,參訓教師借此直觀地看到幼兒從一開始單一的圖式延展成一個完整的圖式群活動。大家也充分體驗到圖式的組合和協(xié)調推動著幼兒的游戲水平向著更高水平發(fā)展。這其中也也很好地詮釋了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讓大家在教育實踐中方向明確,重點凸顯。</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分享的是和安幼兒園的王煜婷老師,她的闡述重點是以案例論證圖示在兒童游戲中的行為表現(xiàn)。在王老師的觀察里,游戲中的兒童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看似無意的重復游戲,實則是幼兒在有意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世界,相信這樣的觀點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有積極的參考意義。講座最后王老師結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及家庭教育實踐向我們展示了幼兒在圖示游戲中的探索與學習,這也不斷印證著兒童的力量與觀察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聚焦圖式的分享讓我們再次感嘆:教育者一定要做有心人,學會從幼兒的一點一滴中發(fā)現(xiàn)幼兒的發(fā)展和積極學習的品質,尊重和支持幼兒有意義的、有意主動的學習。</p> 下午場 <p class="ql-block"> 下午2點整,苗雪紅教授的《幼兒園課程改革案例分析》專題講座正式開講。苗教授的講座主要有三個維度的內容:兒童觀、有準備和支持性的環(huán)境及追隨兒童、發(fā)現(xiàn)兒童的課程實踐。</p> <p class="ql-block"> 在“兒童觀”板塊,苗教授結合去年骨干培訓的基礎擴充了最新理念,她反復強調理解兒童是教育兒童的前提,呼吁我們教師一定要理解兒童的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方式和發(fā)展環(huán)境等。</p> <p class="ql-block"> 兒童確實是主動的學習者,具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因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一定要創(chuàng)設有準備的環(huán)境,要引導和支持兒童自主的、個性化的學習和探究。</p><p class="ql-block"> 怎樣才能稱作有準備、有支持性的環(huán)境呢? 一個托班玩水玩沙的小案例被苗教授娓娓道來,我們不禁感嘆孩子的思維與學習能力。回憶自身在課程游戲化的實施體驗,我們再次發(fā)現(xiàn)兒童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苗教授又分享了《歌表演》的案例,看著舞臺上和舞臺下無拘無束、神采飛揚的幼兒,參訓教師更加意識到放手和尊重、支持和欣賞的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 最后苗教授又引入了繪畫表征案例來生動闡述教師到底應如何追隨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的課程。正如苗教授所言,幼兒在游戲結束后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游戲過程、游戲方法,利用語言、繪畫表征、身體動作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敘述”。也正是在“敘述”中幼兒不斷學習、回顧、反思,實現(xiàn)能力的進階。可見教師日常的觀察交流、一對一傾聽、持續(xù)傾聽的方式,對幼兒的深度學習,幫助幼兒進行下一步的游戲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培訓尾聲,贛榆區(qū)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張萍對一天的培訓進行了梳理與總結。她肯定了教師結合書本理論大膽實踐、解讀幼兒行為的教育舉措,也對苗教授利用多個鮮活改革案例的分享幫助教師們理解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由衷感謝。張萍副主任更是希望全體幼兒教師能堅持讓游戲成為幼兒的生活日常,從而發(fā)現(xiàn)幼兒的深度學習,幫助幼兒進行下一步的游戲活動。</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培訓學習充實飽滿,每位教師都獲益匪淺。大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修正自己的教育行為,支持幼兒在學習發(fā)展的路上越走越寬。共研促提升,聚力再成長,我們將帶著閱讀與思考攜手前行,加速進步,做有準備的幼兒教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