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米花兒噴香(散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袁袤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載1984年1月1日《棗莊日報》)</p><p class="ql-block">我非常愛吃大米花兒。那白花花兒、脆酥酥、甜絲絲、香噴噴的大米花兒,含到嘴里就化,想起來,真叫人饞!然而,我更愛的,卻是那爆米花兒時的場面——我新近在家鄉(xiāng)才見到的一個場面。</p><p class="ql-block">一個背風向陽的處所,鄉(xiāng)親們說說笑笑地聚在那里。中間,一個滿臉煙灰和汗?jié)n的漢子,一手搖著風機,把爐火吹得旺紅旺紅;一手轉(zhuǎn)動著那架躺在爐火上的大肚子爆花兒器。當氣壓表的指針指向正中的時候,那漢子猛地提起爆花兒器,麻利地將爆花兒口探進一個大木箱子,隨手抄起一截鋼管兒,準確地套在了開關閥上,用力往懷里一拉,嘭!一聲轟響,一團白霧,一股撲鼻的芳香,頓時化作了一箱白云般的米花兒!隨即,那充滿甜意的歡聲笑語在人群中轟然而起——</p><p class="ql-block">“大叔,快趁熱吃,大米爆的,還加了糖精呢!”“五奶,這是給您的。又脆又香甜,不用嚼了!” “甜妮,叫姑姑,給你米花兒……” “嗬!米花兒好香呵!小心別連舌頭一塊兒咽到肚子里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在笑。笑聲,雜揉著米花兒的芳香,彌漫在爆花兒場上,飄進座座農(nóng)家小院。它對我來說,是那樣的熱烈,那樣的新鮮,那樣的醉人,那樣的親切,深深地嵌入我記憶的畫廊。要是往年,往年,唉―― </p><p class="ql-block">那一年,村里也來了一位爆花兒匠。“爆米花兒嘍――”一聲喊,引出了孩子們的饞水:“我要吃爆米花兒呢――”“我要吃爆米花兒呢――”孩子們纏著家長苦苦地哀求著。聲調(diào),悲悲切切;樣子,可憐巴巴。誰見了都會心酸的。但是,不少孩子卻挨了家長的巴掌。是家長們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不,他們著實地難呵!</p><p class="ql-block">那是干活“大呼嚨”,分配“大鍋飯”的年代,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一人分了六七十斤稻子,日子該如何打發(fā)?再說,爆一鍋米花兒,還要花一毛手工錢,實在是劃不來呀!</p><p class="ql-block">不過,孩子們的哭鬧多少有些靈驗,不少家長還是咬咬牙爆上一鍋。嘭地一聲響,米花兒沖進了破木箱,由于板縫太大,地上散落了星星點點。孩子們看饞了,哄的一聲撲上前去,“吱吱哇哇”地爭搶著地上的米花兒。然后,悄悄地躲在一邊,小心翼翼地、一顆一顆地,把搶到手的米花兒從手心里捏出來,慢慢地塞進小小的嘴唇,瞇上眼睛,細細地品味著,嘴角不時地漾起甜甜的笑靨,直饞得后來的孩子歪著頭,睨著眼,使勁地吸吮著手指,深深地咽上一口口水。更有“聰明”的孩子,匍匐于地,用手指蘸上唾沫,靈巧地粘著地上“滿天星”樣的米花屑,忘情地送到舌尖兒……</p><p class="ql-block">這一幕實在是令人難忘啊。想起來,真叫人心寒。其實,在我的記憶里,令人心寒的事情豈止于此!現(xiàn)在好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得到了恢復和發(fā)揚,農(nóng)村實行了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農(nóng)民有了自主權,家家戶戶誰不鬧他個糧食滿倉、票子滿把?大瓦房一處一處地建起來,新媳婦一房一房地娶進來,致富路一條一條地開出來……這串串喜事帶來的是無盡的歡樂,令人心寒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不然,爆米花兒場上的氣氛為啥這樣熱烈?</p><p class="ql-block">我愛吃大米花兒。那白花花兒、脆酥酥、甜絲絲、香噴噴的大米花兒,真叫人吃不夠。但是,我更愛的還是那爆米花兒時的熱烈場面。那風機,那爐火,多像我們黨的富民政策;那聲聲轟響、團團白霧、箱箱米花兒、股股芳香以及那陣陣歡笑,多像我們的時代,多像我們今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是啊,我們今天的生活,正像這米花兒一樣噴香,噴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轉(zhuǎn)自中國文史出版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不敢忘卻》/袁袤翔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余香濃郁飄心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評袁袤翔散文《米花兒噴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孫卓龍</b></p><p class="ql-block">袁袤翔同志寫的散文《米花兒噴香》(載《棗莊日報》元旦《山花》副刊),是一篇思想性、藝術性都很有特色的作品。讀著她,真像吃了一捧“白花花兒、脆酥酥、甜絲絲、香噴噴的大米花兒”,余香濃郁,耐人尋味。</p><p class="ql-block">從尋常小事發(fā)掘深刻的主題,是《米花兒噴香》的成功之處。爆米花兒與吃米花兒,都是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事。然而,作者對這樁小事卻有著獨特的感受。作者從爆米花兒的“一個場面”生發(fā)開去,通過新穎的構思,生動形象地描述爆米花兒場上出現(xiàn)的兩種不同的氛圍,讓讀者透過這兩組小鏡頭,來體察時代的變遷,認識農(nóng)村的變化,從而,揭示了深刻的政治主題?!耙坏嗡梢苑从程柕墓廨x”。作者筆下的尋常小事,不正是黨的三中全會之后,農(nóng)民由貧困走向富裕的一個真實的側面,一個動人的縮影嗎?</p><p class="ql-block">精細地觀察和描寫生活,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細心的讀者不能不佩服作者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和精雕細刻的藝術筆法。前后兩次爆米花兒的描寫,有形、有色、有聲、有味兒,尤其是對爆花兒漢子的一舉一動,刻畫得惟妙惟肖,細膩入微;對吃米花兒的兒童,描寫得更是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精細的觀察是采掘散文詩情畫意的“鉆頭”,是聯(lián)想豐富、描寫真實的基礎。試想,如果不是作者細心地觀察和體驗生活,又怎能寫得如此準確、生動、傳神、逼真?</p><p class="ql-block">構思精巧,穿插得體,是這篇作品的鮮明特色。創(chuàng)作敘事性散文,只有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才能深深地打動讀者。從《米花兒噴香》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在這方面作了積極的嘗試。從喜愛吃米花兒寫到爆米花兒,從男女老少的歡笑聲又聯(lián)想到“難忘的一幕”,作者抓住一條主線,時而敘述,時而描寫,時而議論,時而抒情,把事件、人物、場景交織在一起,并把自己的感想、情懷熔鑄在字里行間。這樣,盡管篇幅較短,但由于剪裁得當,使讀者仍然感到內(nèi)容貼切,感情豐滿。特別是收尾簡潔明快,寓意深長,給人一種余音繞梁、余香裊裊之感。</p><p class="ql-block">都來寫這樣文短情深的文章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原載1984年1月8日《棗莊日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