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水本無華,相蕩乃興瀲滟。石孰有火? 互擊而閃靈光。”以已知填充無知,以未知激蕩已知。今天的培訓讓我瞬間體會了這段話的真正含義?!拔磥硪褋?!每個學生都是未來世界的主人!”山師副教授喬資萍題為《點亮未來,播種希望》的報告讓我們乍感聳人聽聞,遙不可及,高深莫測。但隨著喬教授對未來世界的描述,后工業(yè)時代的揭秘,讓我們感受了未知的領域。面對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我們的教育,我們對孩子們的教學,我們對自己職業(yè)的審視又該何去何從?</p> <p class="ql-block">三個小時的時間,喬資萍教授從未來社會發(fā)展趨勢、未來社會技術變革與職業(yè)變動、面向未來社會的教學三個方面,引發(fā)教師思考,面對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們要做學生內(nèi)驅(qū)力和行動力的喚醒者,在教學中結合未來發(fā)展,觸動學生,讓學生更好地應對未來沖擊。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孩子思考,點亮未來,才能播種希望!</p> <p class="ql-block">下午,濰坊高新區(qū)教育局局長李玉良作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構建》,他從高考題的變化引入到學習場景、學習類型、知識分類、認知層次以及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等,時不時走到老師們中間,常不常坐在老師的座位上,動不動搞個突然提問,將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通講了一遍。來點干貨:</p><p class="ql-block">費曼教學法:指用日常語言把概念講給別人聽,以達到自己深度理解的一種方法。</p><p class="ql-block">學習如何發(fā)生?盛群力教授給出了解釋:指出任何學習都要做好“發(fā)現(xiàn)意義、形成概念、解決問題、靈活轉(zhuǎn)換”四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把握學習價值、透徹掌握概念、積極操練技能、靈活自如應用;二是解析了梅耶的“生成學習”模型,指出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開展“選擇、組織、整合”三種行為,完成聚焦新知識、梳理新知識、聯(lián)系新舊知,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意義學習。</p> <p class="ql-block">會后,勤敏好學的我校李華老師向?qū)<姨撔恼埥蹋蝗屉x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