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我的軍旅生涯20220801

517(五哥)

<p class="ql-block">一、東北當兵時期</p> <p class="ql-block"> 新兵連結(jié)束時全班合影,中間一排左2是排長、右2是班長,師警偵連的。他倆都是錦州的兵,和我的關系非常好,經(jīng)常問我訓練累不累,來東北有什么不適應的,記得在新兵連還讓我休息了幾天,非常感謝他倆在新兵連的幫助與照顧,遺憾的是與他們斷絕聯(lián)系了,希望他倆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年輕時的部隊生活讓人終身難忘。我是1976.2應征入伍的,在去東北的火車上經(jīng)過三天二夜的旅行終于到達了原陸軍第16軍第47師新兵連所在地吉林省遼源市,新兵連就安排在離師部幾公里、尚未開業(yè)的遼源市聾啞醫(yī)院。我們是坐客車去的,在北京轉(zhuǎn)車時停留了6個小時,在四平又轉(zhuǎn)了一次車,屁股差點坐出包了。</p><p class="ql-block"> 記得在新兵連訓練了三十多天后被分配到47師獨立通信營一連,當時的連長叫張永修(河南人,張排長之侄兒,后轉(zhuǎn)業(yè)到河南民權(quán)縣電信局);指導員劉桃國(四川人,后轉(zhuǎn)業(yè)到內(nèi)江市紀委);營長姜新禧,后來轉(zhuǎn)業(yè)到湖南益陽電力局(他對我非常好,轉(zhuǎn)業(yè)后專程去益陽看過他)。</p><p class="ql-block"> 去了東北,那雪大的、天冷的,河上都能走汽車(實際那時好多司機也是從河上開車的)。記得當用熱水洗衣服時,洗著洗著就結(jié)冰了。不過倒沒從湖北出發(fā)時別人說的:“在東北尿著尿著尿就成冰棒了,尿尿時得拿一根棍子,邊尿邊敲”那么冷,也就零下20度左右。</p><p class="ql-block"> 新兵連的排長、班長都是師警偵連的,新兵分配時我和他倆說我想去警偵連,他們告訴我:“警偵連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訓練起來要命,經(jīng)常受傷,也學不到什么技術,你是高中畢業(yè)生,還是去通信營比較合適,技術兵”,這樣就到了通信營,被分到了一連總機班,當時班長是崔景武(他1974年黑龍江兵,人很好,咱倆關系非常好,好兄弟的那種,后來他當營長了,轉(zhuǎn)業(yè)到了吉林市熱力集團)。</p><p class="ql-block"> 在部隊參加過軍事訓練、野營拉練、軍事演習、通信比武、通信設備維修、通信電纜施工等,年年都是全優(yōu)戰(zhàn)士,干了二年多(不到二年半)。</p><p class="ql-block"> 1978年軍隊院?;謴驼猩?,我被選送去考試【當時是一個軍選12個人一一3個師和軍直各3人參加考試,錄取一個】,考完后考官找我談話,他說:“你考得不錯,數(shù)學100分、物理86分,你的檔案就留下了,其他二個人的檔案你給帶回去”,考入了一所西安軍校,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期間去南京進修2年),一直到1992年7月從講師崗位轉(zhuǎn)業(yè),前后16.5年。</p><p class="ql-block"> 當戰(zhàn)士時就喜歡寫詩,在西安期間又拿起了筆,在國內(nèi)(包括香港)二十多家報刋雜志上發(fā)表了技術論文、工作經(jīng)驗、科普作品300余篇、100余萬字,被近十家報刊雜志聘為編輯、特約編輯、通信員、審稿/評審專家等。筆名胡鏨、普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使用的,也是在那時加入了陜西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為后來加入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奠定了基礎。</p><p class="ql-block"> 曾多次獲得西安通信學院優(yōu)秀教師獎、優(yōu)秀論文獎、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軍隊刊物《通信戰(zhàn)士》報道一等獎等。</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業(yè)后去長春戰(zhàn)友聚會時去了47師,搬到原來68軍(我考軍校的地方,后來軍改時68軍撒消了)所在地吉林市了。同學聚會去西安時學校被國防科技大學收了,掛了國防科技大學的牌子,轉(zhuǎn)業(yè)幾十年,部隊變化好大。愿我們的國防越來越強大、國家越來越安全/強盛、人民越來越幸福!20220801八一建軍節(jié)記。</p> <p class="ql-block">  查了才知道為什么新兵連會放在遼源市聾啞醫(yī)院(軍地共建醫(yī)院)。當年只是聽說47師師醫(yī)院里有位軍醫(yī)在國內(nèi)首個攻克聾啞病,故在遼源市建了全國第一家聾啞醫(yī)院,看來是真的,當時新大樓主體工程完工了,裝修尚未完工。</p> <p class="ql-block"> 參軍后的第一份工作:話務員。當時通過臺式錄/放音機練習,普通話、東北話都講得不錯,也能辯識好多地方話。</p><p class="ql-block"> 話務員也是要修電話的,我修電話的水平屬于一流。記得當年磁石電話機故障排除訓練時,張排長給我出了三個故障,我立馬排除了。我給他出了一個故障,他2個多小時沒排出來,到午餐時他問我,我才告訴他:“看看電池屁股上有什么”,我在1號電池負極上貼了個透明帶,沒電,所以電話機不能工作?,F(xiàn)在回想起來這事可能做得不對,不應該讓他出丑,以至張排長后來對我意見比較大,總是防著我。供電電話、自動電話、總機我都會修,上軍校后想著回部隊當營修理所所長(副營),結(jié)果被留校了。</p> <p class="ql-block"> 二個湖北老鄉(xiāng)在同一個班(總機班,崔班長的部下),他膽子粗,當戰(zhàn)士時就戀愛,提干后娶了總機班的美女(連隊唯一成了的一對),留在東北了。后來轉(zhuǎn)業(yè)到長春市公安局了。</p> <p class="ql-block">  當新兵的時候槍就打得特別準,后來在軍校當學員時有過手槍6發(fā)59環(huán)的記錄,步槍也打得很好。但我丟手留彈不行,記得新兵考試時剛剛及格(實彈,教練彈訓練時都沒超過30米),考試時競過關了(到連隊后就沒這個訓練項目了)。</p> <p class="ql-block">  47師辦公大樓前(1976年),總機就在二樓右邊,我們的宿舍就在一樓左邊,離連隊有3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戰(zhàn)友們在47師辦公樓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訓練情況:連隊訓練項目中,爬桿和收放線是我的弱項,不過扙著當時年輕爭強好勝的拼勁,都克服了,也都取得了優(yōu)秀成績。</p><p class="ql-block"> 爬桿訓練分腳扣攀登和徏手攀登,腳扣攀登倒是第一次就上去了,就是徏手攀登怎么也上不去(每次到桿子的2/3處就滑下來了),非常著急。記得是在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一個人冒著危險去了訓練場,一咬牙競?cè)簧先チ耍瑸榈诙炜荚噧?yōu)秀創(chuàng)造了條件【爬桿考試是把被復線系6個扣、爬2個6米桿:在桿子約2米處的地上的小木頭上先系一個扣,再在桿子下底部系個扣,然后腳扣攀登到桿頂端處系個扣,下桿,跑步到另外一個桿,徏手攀登上桿,把被復線拉直在桿頂系一個扣,然后下桿,在桿底部系個扣,最后在桿邊約2米的地方的木柱上系個扣。2分鐘之內(nèi)完成為優(yōu)秀,有的戰(zhàn)友一分多一點就完成了,我是近2分鐘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收放線平時訓練都是7--9分鐘,不過每次考試都在6分鐘之內(nèi)(最慢一次5分57秒,6分鐘之內(nèi)為優(yōu)秀,500米的被復線,先系個扣,然后跑步放線,線放完了再把線收起來,來回一公里),都是考試時咬牙出的成績,不然當不了全優(yōu)戰(zhàn)士。接轉(zhuǎn)電話、維修電話、理論學習、隊列訓練都屬我的強項。</p> <p class="ql-block">  通信一連合影,1977年前沒有女兵,1977年初來了九個女兵,女兵被分到了總機班,成了我們老兵的弟子。</p> <p class="ql-block">  當兵時生活的遼源市是個煤城,47師當時有一個煤井,3個團輪流派人去挖煤供全師取暖和生活用煤。</p><p class="ql-block"> 每年師直都組織人下井挖一天煤,好想去井下轉(zhuǎn)轉(zhuǎn),但連隊老說要我值得一直未去成。師里有個農(nóng)場在黑龍江,主要種土豆(黑土地上長的土豆好大,幾個土豆就一麻袋,到秋天就往各連送),我們師直屬每個連隊都有一個農(nóng)場,種植水稻、大白菜、白羅卜等,營房邊還有菜地和養(yǎng)豬場(連里每到冬季就會殺50幾頭豬,往沒燒炕的房間一放即可,天然冷凍室,一直吃到次年),雖說當時生活費很低,好像是0.45元/人,但連隊的伙食并不差,記得當時每年農(nóng)場產(chǎn)大米就有一萬多斤,連長主抓的,到現(xiàn)在都沒搞清楚當時連長說休息十分鐘,到開工時一看手表準準的(當時連長并沒有手表,有點神),秋天大家都爭著去農(nóng)場,那剛剛撥起來的白羅卜超級超級甜,后來離開連隊就沒吃過了。夏天播種時一般是住在朝鮮族百姓家,和他們換工,他們扦水稻,我們幫他們弄旱地作物,朝鮮族家搞得可干凈(聽戰(zhàn)友說漢族就不太講究了),他們聽的是朝語廣播,記憶深刻。在連隊時最喜歡吃的是飲食班做的肉凍和涼拌大白菜芯。</p><p class="ql-block"> 當時官兵關系很好,記得有一次我去師醫(yī)院修電話,走著走著師長(一號首長)的車就停在我旁邊,他問我:“去哪兒?”,我說:“報告師長,我去師醫(yī)院修電話。”,他立馬讓我上車,告訴司機先到師醫(yī)院,記得師長才40來歲,姓什么記不得了。在連隊時有好多好多的美好記憶,......</p> <p class="ql-block">  2015年47師通信營長春聚會,連長、指導員、崔班長都去了,總機班的男兵女兵大多數(shù)都到了,聽說有一個女兵走了,一個沒聯(lián)系上。后來我們總機班又在沈陽搞了一次小聚會。</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提詞。在西安期間曾在這個雜志發(fā)表過幾十篇文章,多次獲報導一、二等獎。</p> <p class="ql-block">通信兵之歌</p> <p class="ql-block">  去長春出差時軍部老鄉(xiāng)帶我去照的1978.3,原始的為黑白,這是在北京王府井北京照相館加色后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原片</p> <p class="ql-block">  19歲拍于遼源市某照相館</p> <p class="ql-block">  20周歲時在遼源市照相館拍的,大好的年華都獻給軍營了。</p> <p class="ql-block">  1978年6月去吉林市68軍招待所參加軍校入學考試后游北山公園。</p><p class="ql-block"> 從遼源市出發(fā)前女兵們告訴我:“一定要去松花江大橋看看,可壯觀呢”,考試完后去徏步松花江大橋一趟,回來和她們說:“松花江大橋和我老家的黃陂大橋差不多,與武漢長江大橋就沒法比了”</p> <p class="ql-block"> 吉林市北山公園1978.6,這也是我第一次去吉林市,只呆了幾天。</p><p class="ql-block"> 從吉林市回遼源市后指導員問我考得怎么樣,我說考官說考得不錯,檔案留下了。從師政治部干部科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指導員讓我等著三季度黨表下來后入了黨再去上學,我說:謝謝!二年多沒回家了,想去學校前回家多呆幾天,拿了錄取通知書沒二天就回家了,故在部隊沒有入黨是在學員隊入的黨【哦,記起來了,入黨還比較曲折,第一次競?cè)粵]有通過,大隊鐘政委找我談話,說“你這次為什么沒有通過?是因為你太傲了,不僅體現(xiàn)在學員中,經(jīng)常和大家爭吵學習上的問題,總要爭個贏,而且連老師都沒放在眼里,經(jīng)常問得老師答不上來,都有老師告狀了。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不過第二次全票通過,同桌老曹是我的入黨介紹人】。</p> <p class="ql-block">  老班長崔景武,后來的47師通信營營長。他是第一個從一連(有線連)提為營長的,開了先河。原來師領導只重視二連(無線連),營里干部一般都是從二連提撥。記得當時連營有什么重要事都是讓他牽頭,記憶最深的是從師部到某通信站的電纜架設工程(我也參加了)就是他負責的,他身先士卒,什么都沖在前面,有一處電纜過河,河兩邊的桿子有十幾米,上去掛電纜勾都是他先上,關健部位、危險之處都會有他。</p> <p class="ql-block">二、西北上學之后</p> <p class="ql-block">  西安臨潼華清池(上軍校后第一次去時拍的),記得1978年底去西安兵馬俑現(xiàn)場時,現(xiàn)場只搭了幾個棚子,到處放著殘缺不全的兵馬俑,后來才修成了現(xiàn)在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西安兵變時老蔣被捉的地方,我去試了試確實過不去,難怪老蔣沒有過去,我應該比他瘦。</p> <p class="ql-block"> 學校位于西安市長安縣(現(xiàn)長安區(qū))王曲鎮(zhèn),原黃浦軍校第七分校校址,距學校約一公里處就是楊虎誠宮館。</p><p class="ql-block"> 剛剛?cè)サ臅r候好傷心的,住的宿舍是平頂平房,教室倒是瓦房,不過也是平房,最好的是圖書館下面、教工食堂上面的圈樓(教師住的2層紅磚樓,我們留校后也住在哪里)條件非常艱苦。我們?nèi)チ撕蟛判蘖私虒W大樓,相繼又修了行政辦公大樓、幾棟學生宿舍。我轉(zhuǎn)業(yè)后又建了一些體育館等建筑,還把校大門對面的那塊地也擴進來了,條件有非常大的改善,算是現(xiàn)代化了吧。</p> <p class="ql-block"> 一中隊11班合影(1978年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當時我們一中隊有13個班(其中12/13班是2個女生班),分成4個區(qū)隊,2個教學班,隊長姓朱。</p> <p class="ql-block">  同學一起在西安鐘樓合影。鐘樓位于西安城墻內(nèi)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匯處,記得當時西安南大街非常窄,也亂,是最差的一條街,后來擴建了,才有現(xiàn)在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大雁塔,應該是1978年下半年吧。</p> <p class="ql-block">  同學一起爬西安五臺山中途合影(1980.5.3)。五臺山距學校約5公里,原來星期天經(jīng)常和室友羅健二個跑個來回。</p> <p class="ql-block">  我的同桌老曹,非常直爽的河北人,是我們學員中隊120多人中的少有的幾個干部學員之一。</p><p class="ql-block"> 記得上學時他正在熱戀中,放假基本上都要趕回去見女朋友,上學時我們是一個小班的,住在一個宿舍,經(jīng)常一起散步,關系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上學時的上下鋪,本來應該過一段就上下鋪互換的,但他非常照顧我,他一直睡在上鋪。</p><p class="ql-block"> 畢業(yè)時我們一起留校了,后來他調(diào)回了濟南。</p> <p class="ql-block"> 爬華山留影(1982.5.1)。一行6個人5個爬上了西峰,一個在北峰就敗下陣來,2個下了鷂子翻身(我和陳教授)。【陳教授與我同歲(小我2個月),入校40周年聚會就是他一手操辦的,可惜他已經(jīng)離開大家2年多了。 同學中最先離世的是多才多藝的黃杰,他從西安調(diào)到大連陸軍學院一年多就走了(他媳婦是大連評劇團的臺柱子,結(jié)婚時拿結(jié)婚證還是一起留校的女同學去代的),在南京時聽到他走了的消息時大家都好難過的,他大我一歲,才29就走了。我們一中隊120幾個同學好像已經(jīng)走了5個(男女都有)】。華山當時沒有索道,上去全靠二條腿。</p> <p class="ql-block">  華山北峰小合影(1982.5.1)。</p> <p class="ql-block">  那次爬華山還真的好險,我們是半夜開始登山,準備到西峰看日落,結(jié)果因為是五一節(jié),人太多在北峰到西峰之間一險處鏈條斷了,掉下去5個人,故路被部隊封了(哪時在山下有一個排,專門處理類似的事件),只好在北峰和西峰間過夜,還算大家都帶了軍用雨衣。掉下去的5個人是從陜西到河南了,應該是被喂狼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家下山全倒下了,就我堅持著給大家買車票、買吃的和水,我回去也倒下了,病了3天,印象極其深刻。</p> <p class="ql-block">  當時華山的門票</p> <p class="ql-block"> 20220103夢見好哥們陳教授了,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2年多了,他兒子發(fā)的朋友圈“家父因肺癌于2020年6月23日19:08分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對各位關心過,幫助過父親病情的叔叔阿姨們致以最深的謝意!兒子敬上?!?lt;/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附近游玩時在某天池拍的。</p> <p class="ql-block">  換85式軍裝后(南京)拍的。</p> <p class="ql-block">  同學合影(南京)。</p> <p class="ql-block"> 這輩子唯一一次煬頭以后,理了二次發(fā)但軍容風紀檢查均不合格。同室室友提議說理個光頭算了,我?guī)ь^光了,他倆也沒食言,我說咱們合個影作為紀念吧,便有了這張照片。</p><p class="ql-block"> 第3次軍容風紀檢查順利通過,帽子一摘同學們大笑,三個光頭(南京),也是記事以來第一次光頭。</p> <p class="ql-block">  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后改成解放軍理工大學、現(xiàn)在的陸軍理工大學)圖書館前留影,也是在這個圖書館看完了我國著名攝影師吳印咸的攝影作品集(共3冊),看完了的那個周日同學們?nèi)ツ暇┬浜?,我現(xiàn)學現(xiàn)賣,和他們說如何取景,人和景如何搭配,說得條條是道,故那天相機幾乎都在我手上(其實那時大家要求低,只要把人框進去就行了,但很多人做不到,我張張都成功,而且一張膠卷可搶38--40張),也讓我學到了一些攝影知識,對攝影感興趣了,并立馬買了攝影方面的書,喜歡上了拍照。只是幾十年過去了,沒什么長進,轉(zhuǎn)業(yè)后比較忙很少拍,退休后也只是愛偷拍、搶拍而已,不喜歡擺拍。</p> <p class="ql-block">  教師進修班畢業(yè)照。</p> <p class="ql-block">  我買的第一本攝影方面的書,學了一些攝影的基金知識。</p> <p class="ql-block">  教研組留影(西安)。</p> <p class="ql-block">  參加地方活動:陜西通信技術作者網(wǎng)(在此雜志上發(fā)表了一些作品)。還參加了陜西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的活動,被吸納為陜西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p> <p class="ql-block">  入校30周年的景像,入校40周年去時校牌就變成國防科技大學了。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期間,總參通信部要求學校派人去參戰(zhàn),到師級指揮所保障通信。當時在學生中選了10個學員(我是十分之一),訓練了一個月,又說不去了,就沒去成。要不然我就成參戰(zhàn)老兵了或者早就犧牲了。</p> <p class="ql-block">  入校40周年同學合影(2018年9月西安教學樓前)。</p> <p class="ql-block">  前面?zhèn)€小孩是臨時撿的,她說想和我們合影,就讓她參加了(2018.9西安大唐芙蓉園)。</p> <p class="ql-block">  當年一起留校的同學合影(2018.9西安)。</p> <p class="ql-block">  入學40周年聚會(2018.9西安)。</p> <p class="ql-block">  入學40周年聚會會場(2018.9西安小寨)。</p> <p class="ql-block">  1990年學校組織優(yōu)秀教師赴延安途中經(jīng)過黃帝陵。</p> <p class="ql-block">  和老馬聊天(1990年延安)。</p> <p class="ql-block">  首次在專業(y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p> <p class="ql-block">  在《電子技術》、《電工技術》、《電工技術雜志》、《國外電子元器件》、《半導體技術》等30余家刊物上發(fā)表技術論文、工作經(jīng)驗等300余篇、100余萬字(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發(fā)表論文近百篇、譯文稿20余萬字)。主要論文:《模塊式晶閘管觸發(fā)控制電路》發(fā)表于《電工技術》1994年第3期,被收入《中國科學技術文庫》(朱光亞、周光召主編),《模塊化晶閘管穩(wěn)壓/穩(wěn)流整流控制電路》、《快速充電的基本模式與停充控制方式》被收入《中國科技發(fā)展精典文庫》、《中國經(jīng)濟技術發(fā)展優(yōu)秀文集》, 《待機功耗特低的開關電源》被收入《中國科技發(fā)展論壇·科學技術卷》,《實用集成化直流電機調(diào)速電路》發(fā)表于《電世界》1996年第4期,并被多種國家文選收錄,《大功率快充控制電路KM-94-2的應用》發(fā)表于《電工技術雜志》2000年第12期,并被多種文獻收錄。</p> <p class="ql-block">  這書收錄了我一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部分發(fā)表過文稿的報刊。</p> <p class="ql-block">  當時的西安通信學院院刊,我在院刊上發(fā)過幾篇論文。</p> <p class="ql-block">  在部隊時的不同時期留影。</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發(fā)現(xiàn)美篇要審核,大概經(jīng)歷了半個小時20220807。</p> <p class="ql-block">  時間飛逝,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好多資料都沒找到,慢慢來慢慢改吧。今天是八一節(jié),先發(fā)出來(20220801)。</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天的補充,覺得差不多了,不過也是想到哪兒寫到哪,記流水賬,回憶而已。</p><p class="ql-block"> 下面準備再來個轉(zhuǎn)業(yè)后的美篇一一“轉(zhuǎn)業(yè)之后”或者“我的下半輩子”(暫定)。20220808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