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青藏路上(3):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旭日東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G109國道是指北京至拉薩的一條公路,G109在青海西寧和西藏拉薩段被稱為青藏公路,全長1937公里。其中西藏那曲市到青海省格爾木市一段全程830公里,基本上都在海拔4000米左右,途經安多、妥巨拉山口、唐古拉山口、格拉丹冬、沱沱河、可可西里、火風山口、五道梁、昆侖山口等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因為那曲到昆侖山口約500多公里都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所以是真正意義上的“天路”。但凡走過的人,都認同一個事實: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青藏公路與川藏公路的明顯區(qū)別在于,它沒有一眼就能看得見的高山峽谷,沒有與奔騰洶涌的大渡河、怒江、金沙江、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為伍讓人心驚膽顫的沿江公里, 沒有海拔從兩三千米上升到四五千米“上上下下”騰云駕霧般的驚險刺激,也沒有“天路十八彎”、“七十二道拐”等數不清幾道彎的盤山公路,更沒有滑坡、塌方、落石等諸多地質災害頻發(fā)的天險路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有的只是海拔4000多米以上一眼望不到邊的茫茫高原,有的只是無際天邊和無人區(qū)的蒼茫與荒涼,有的只是望不到頭的滾滾車流,有的只是連綿不斷的彈坑路、搓衣板路、波浪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青藏路給人的感覺不像是在公路上開車,倒像是在江里開船。如果說在川藏線上開車能把你轉暈,那么在青藏線上開車能把你顛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總之青藏線截然不同于川藏、滇藏線上的崇山峻嶺、峽谷河川,除了個別地段,青藏線是一條直線到達天邊的路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汽車駛過安多縣城1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了海拔5170米的妥巨拉山。這是從拉薩出發(fā)走青藏公路109國道翻越的第一座高山。翻過妥巨拉山后,眼前一馬平川,這里海拔雖高,但是公路與周圍雪山的相對高度也就300米左右,所以一眼望去是廣闊無垠的高原,有汽車在平地上奔跑的感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青藏公路沿線的名山大川有很多,但由于青藏公路平均海拔很高,因此公路和大山的相對高度比較低。每座山在翻越時的爬升幅度都不大,給人感覺,一不留神車就到了山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過了妥巨拉山口繼續(xù)驅車前行1個多小時,便到達青藏線最高點——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山口。這里海拔雖高,卻因坡緩、高差小而并不顯得險要和難以逾越。山口處建有紀念碑及標志碑,是青藏公路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 這里據說還可以看到神秘莫測的一日四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唐古拉山海撥6099米。氣溫低,年平均氣溫零下4.4℃,有多年凍土分布,凍土厚度70-88米。唐古拉山頂終年積雪不化,數十條遠古冰川縱橫奔瀉,可謂 " 近看是山,遠望成川 "。是長江的發(fā)源地,因此唐古拉又被譽為百川之源,萬河之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唐古拉山口是西藏的門戶,那是一枚英雄才可以懸掛的勛章。雖然唐古拉山這一段是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地方,但山脈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險峻,可以說是很柔和。因為山上的植被覆蓋的嚴密,沒有被破壞,有些地方從遠看就像人的皮膚那么細膩,有種童話般的景致,但遠處的雪山和寒風又會提醒這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一路上青藏鐵路和公跆基本上結伴同行,快到唐古拉山口時鐵路會暫時與109國道分開。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唐古拉山口是青海、西藏兩省的天然分界線,視野開闊。這一帶是一片凍土,泥土層的水分長年結冰。山口天氣極不穩(wěn)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經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見現(xiàn)象。此處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過唐古拉山口,會有明顯的高山反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因為這一段路屬高海拔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導致路面沉降嚴重,形成波浪路面、凹凸路面、傾斜路面。屬于凍土層路段,路況就特別差,加上載重大貨車長期通行,路上的坑又多又大又深。路基變形引起的路面隆起塌陷很多,平平的路面上突然一個隆起或一個塌陷,而且坡度非常大,讓人防不勝防。從安多一直到五道梁,大多數路段都是這樣,一路顛簸起伏,頭都暈了,五臟六腑翻江倒海一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G109國道路況差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凍土地帶根本無法修筑公路,為了克服凍土世界性難題,保障公路暢通,我國交通部門想了很多辦法,花了很大氣力。我們看到在很多凍土路段,公路兩邊都插了熱棒,就是為了解決凍土層夏季融沉、冬季凍脹的路面不穩(wěn)定問題,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創(chuàng)造性發(fā)明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離唐古拉山口不遠處,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兵站—唐古拉山兵站。這里的的白云遮住了烈陽,唐古拉山兵站變更加安靜了。唐古拉山兵站,于1956年組建,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兵站。至今部隊官兵們已在這駐守了60多年,歷代的部隊官兵們發(fā)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的革命精神,圓滿完成了以執(zhí)勤訓練和服務保障為中心的各項任務,出色完成了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拉薩戒嚴等重大軍事行動后勤保障任務,將他們的赤膽忠心銘刻在世界屋脊之上, 譜寫了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向他們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繼續(xù)前行便來到雁石坪鎮(zhèn),越過通天河大橋便出西藏界。本來唐古拉山口是西藏與青海的交界,但因為雁石坪鎮(zhèn)屬西藏安多縣管轄,屬安多縣的一塊“飛地”,故這里被稱為“西藏北大門”,公路中間有藏式碉柱牌坊標志行建筑,四柱三間G109國道從中間通過,坊額上書“歡迎您再來西藏”和“西藏北大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出藏了!出藏了!大家歡呼起來。這意味著我們現(xiàn)在離開了西藏,來到了青海省,大家興高采烈地紛紛下車拍照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上車后,想著將要告別西藏,大家心中都有些不舍。這次西藏之旅,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脫離世俗,可能是因為沒有太多的城市繁雜,也可能是因為高原的氣候,它的天空非常清澈,藍得一塵不染,藍得讓人不可思議。西藏就是每一個旅行者眼睛的天堂,它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生物、文物古跡、名勝古剎于一體。是遠處雪山、冰川,近處原始森林、村落、河流,遠近交相輝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西藏印象最深的除了美景就是信仰了,有人說這輩子去西藏就是為了去一次布達拉宮。去這片凈土,讓心靈得到凈化。還有感受特別深的就是人與動物的和諧共處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再見,西藏!或許不久我還會再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繼續(xù)下行約3公里到達唐古拉山鎮(zhèn)(也稱沱沱河鎮(zhèn)),唐古拉山鎮(zhèn)海拔4546米屬青海省格爾木市管轄。唐古拉山鎮(zhèn)北鄰長江正源沱沱河,沱沱河發(fā)源于唐古拉山脈格拉丹東雪山,流經此處河面寬闊,蜿蜒曲折向東流去匯入通天河。沱沱河又稱托托河、烏蘭木倫河,蒙語意為“紅河”,是長江源的西源(長江北源為楚瑪爾河,南源為長江正源當曲,沱沱河匯入當曲之后稱為通天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關于長江源頭,明代以前一般皆沿用了2000年前戰(zhàn)國時代的一部地理書籍《禹貢》,說"岷山導江",這所說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肅省天水縣境內的一座山,當然這個說法跟實際情況差之千里,因為這個地方只是長江支流嘉陵江的源頭而已。明代徐霞客寫下"江源考",指出江源應屬金沙江。中國曾在1956年和1977年,兩次考察長江源頭地區(qū),在1977年的考察中,終于確定發(fā)源于各拉丹冬的沱沱河是萬里長江的正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沱沱河從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發(fā)源時,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這時的水面寬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過9千米長的的距離,在巴冬山下匯集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經過一條長約15千米的谷地,繼續(xù)向北,分成了兩條寬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兩邊的谷地中還有許多密如蛛網的水流,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經過了130多千米的流程后,河道變得開闊起來,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時,它已是深3米,寬20-60米的大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唐古拉山鎮(zhèn)G109沱沱河大橋橋頭,豎立高約2.5米的石碑,正面豎刻金色大字“長江源 江澤民”,背面是“長江源環(huán)保紀念碑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距長江源石碑不遠處,就是長江源頭第一橋紀念牌。萬里長江水,源遠流長,在這百轉曲回的沱沱河上游,就是萬里長江G109國道上第一橋之稱的“沱沱河大橋”了(公路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我們踏上長江源頭第一橋(公路橋)。在這里保留有兩座橋,年代較久遠的橋是長江源頭第一橋舊址,全長273.56米,凈寬7米,后來因為常年過重型貨車,日積月累,橋樁承載能力不足而產生變形,所以,1987年政府在舊址旁邊平行地建立了鋼筋混凝土的新型大橋,16孔,長324米,凈寬11米,也就是現(xiàn)在正在使用的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站在沱沱河公路大橋向東看,泛著光的沱沱河水,像樹枝樣分汊出了多條溪流,像人體的血管曲曲彎彎地徜徉在平坦寬闊的河床上,藍天白云倒映在金黃色的河泥與流水間。向西,順著光看,這里天地一線,晴空萬里,色彩清晰得仿若油畫,淡黃的荒原在廣袤空曠里層層鋪開,玉石般晶瑩剔透的雪山在藍天下散發(fā)出美麗的光澤,不遠處飛架在沱沱河上的便是長江上的第一座鐵路橋——沱沱河長江源特大橋,也就是鐵路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青藏鐵路長江第一橋全長1389.6米,共有42孔,宛如長虹,垂掛于雪山峽谷之間,頗有“晴虹橋映出,雪嶺落長河”的神韻,因為它是長江從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橋,所以也是真正意義上的“長江源頭第一橋”。如今,“長江源頭第一橋”的美名被冠在了這座2004年竣工的青藏鐵路的長江源特大橋身上。它和舊的水泥橋遙相呼應,都沉默地橫跨在長江源頭上,見證著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過了沱沱河,青藏公路的右邊就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了。設有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沱沱河保護站,這里藏羚飛騰,野兔亂竄,群山連綿,青草朦朧。據說,這里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不適宜人類居住,因此被稱為無人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qū)之間的一塊高山丘陵,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qū)之一,核心區(qū)為可可西里山與烏蘭烏拉山之間,面積1.55萬平方公里。我們今天路過所看到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屬于東段邊緣的青藏公路邊界,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據說青海境內可可西里保護區(qū)設有四個保護站,這里是其中之一。在保護區(qū)內,還有很多湖泊,有些因為溫度零度的原因,都結冰了,結冰的湖面映襯著陽光、天空,總感覺是另一個鮮明的世界在閃動,給人一種透明的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繼續(xù)前行150多公里抵達五道梁,五道梁海拔4622米,西鄰五道梁河,地處青藏公路中段,因附近有五道山梁而得名,五道梁是青藏公路的一個停車服務區(qū)。五道梁處在昆侖山與唐古拉山間的風口,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四季皆冬,極易發(fā)生高原反應,素有“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叫娘”之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繼續(xù)行駛15公里到達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五道梁保護站,五道梁保護站位于公路左側,站設五道梁森林派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告別五道梁繼續(xù)前行約100公里,抵達昆侖山口。山口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侖山東段,格爾木市區(qū)南160公里處,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稱"昆侖山埡口"。昆侖山口海拔4772米,相對高度80~100米,地勢高聳,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tài)環(huán)境獨特,自然景象壯觀。這里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山或玉山。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藏語稱"阿瑪尼木占木松",即祖山之意。莽莽昆侖,氣勢磅礴,四季寒冬,銀裝素裹,群山連綿,萬仞云霄。登臨山口,巍巍昆侖的千峰萬壑如同披著銀灰色鎧甲的群群奔馬,隨著風起云涌,滾滾向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昆侖山口是“昆侖山地質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三大景區(qū)的分界點,文化氣息富集。三江源是指長江、瀾滄江、黃河的發(fā)源地,是“中華水塔”,是我國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重點保護的藏羚羊、雪豹、蘭科植物、湖泊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57, 181, 74);"> 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包括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以及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由長江源園區(qū)、黃河源園區(qū)、瀾滄江源園區(qū)組成,總面積為12.31萬平方公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面積相當于兩個山東省的面積。二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據科學家初步計算,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三江源地區(qū)。三是世界高海拔地區(qū)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qū),分布珍稀野生動物70余種。四是三江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最敏感的地區(qū),這一地區(qū)生態(tài)破壞將對三江流域內各省區(qū)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在真正的青藏高原天路上馳騁,雖然海拔高,但地勢平緩,根本沒有了在G318川藏線上行走的那種緊張感覺,滿目的荒涼偶爾會讓人有一絲孤寂感。車子在一望無際的高原上行駛,每次越過丘陵以為該到邊緣了,可偏偏又是一道大彎或一望無際的高原,走著走著又會產生一種幻覺,總覺得在走重復路。幸好時不時遇見火車掠過或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動物出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湛藍的天空與潔白的云彩讓身臨其境的人們心曠神怡,飄飄欲仙。雪山、河流、草場、紅土地、野牦牛、藏羚羊、藏野驢以及公路、鐵路、火車、汽車、高壓電網等等,這些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獨特風光任由飽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在這樣的天路上行走,望著窗外的美景,耳邊不時響起那首著名的動人歌曲旋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xiāng)</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過了昆侖山口路況逐漸好了起來,而且一直在下坡,這時路上的車也不多,于是我們加快了速度。這二天我們經過了青藏線地形地貌變化最大的一段。先是進入廣闊無垠羌塘大草原,接著通過渺無人煙的可可西里,再是穿越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灘,青藏線的冷峻和荒涼,那種從骨子里滲透出的孤傲和粗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經過玉珠峰腳下,109國道一路向下。又行駛了將近3個小時,直到兩側的群山遠去、前方一片坦途,有了綠色樹木,這時就到了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格爾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從昆侖山口海拔4700米到格爾木海拔2800米,整整下降了2000米的高度,一路雪山相伴,路面平坦,過西大灘后,山路一轉,風景大不一樣。接近格爾木市區(qū),道路中出現(xiàn)了“歡迎再次光臨青藏公路”字樣的指示牌,拉薩到格爾木段艱苦的青藏線天路之旅到此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路上拍的四段小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攝影:彭斌</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旭日東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