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書店,為學(xué)生的資料而生存,這是我走進書店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學(xué)生課本說簡單,其實不簡單,玄機藏在書里邊,老師力不從心,有人研究,考題全跑到書店的資料里,家長是孩子考那里,就投資那里,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只能隨大流伺候,這是教育的一把鐮刀。</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我們一家去了二中對面的教育港,那里有個北教書城,老板叫郭彪,郭城人,畢業(yè)二中,大學(xué)陰錯陽差沒能念成,先是在新堡子供電所門前開飯館,掛羊頭賣肉三年,感覺掙的錢有點血腥,深思熟慮,自己喜歡文學(xué),賣書可以翻閱到許多書籍,傳遞正能量,書里有黃金,于是去了平川開書店,這一步走的并不如意,那個地方的教育文化并不濃厚,即便這樣,他還是在那里一待就是二十年,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不知不覺消失了,漸漸思念故土親人,鄉(xiāng)愁在夢里,去年他連同書店搬了回來。</p><p class="ql-block"> 他不是單一的賣書掙錢的商人,他還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先后給紅軍小學(xué),科創(chuàng)中學(xué),太平中學(xué)捐獻將近十萬塊錢的書籍,這樣的情懷令人點贊,有一個報答社會的意識心態(tài),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p><p class="ql-block"> 郭彪的書店里有學(xué)生資料,大人讀物,世界名著,體育器材,琳瑯滿目,幾排書架站立著沉默肅靜,書籍齊層層擺放,絡(luò)繹不絕的家長給學(xué)生買資料,我不知道無休無止的題海戰(zhàn)能持久多長時間,然而除了高考,我們的孩子還有什么優(yōu)勢改變命運,走出大山。</p><p class="ql-block"> 更讓家長哭笑不得的是手機,吸鐵一樣吸著孩子的心,疫情線上教課給孩子天賜良機,每個孩子手機一部,貼在手上,成了生命的一個部件,比心和大腦還重要,孩子失去了自控能力,這也是大人害的病,手機離開手,魂就沒了的感覺,出門站在電梯里,感覺丟了魂,渾身一摸,嗷吆手機沒拿。</p><p class="ql-block"> 會寧的書店和健身房的確不多,你數(shù)一下眼鏡行和大藥房,你的心里猛然就會悲涼起來,孩子進了中學(xué),上個高中,一個班不挎二餅的有幾個?會寧人除了孩子游題海,大人一年能讀幾本書?</p><p class="ql-block"> 手機成了精神的海洛,一天不吃飯和一天沒有手機,哪個考量靈魂更嚴重?當然長久了飯不吃會死人,手機不玩不至于要了人的命。</p><p class="ql-block"> 養(yǎng)成孩子讀書的習(xí)慣,這比給他錢花更重要,我的孩子只要提出那本書,無論是書店,還是網(wǎng)上,我們會積極購買支持,哪怕一年過后,一頁不翻還要買,只要一本書記上一句,錢也沒有白花,更多時候父母盡著心意,一種責任和義務(wù),天天嘴皮磨破說書里有黃金,書里有鉆石,書能改變命運,孩子不理解你在嘮叨啥,天天你說手機不要玩不要玩,他嗯嗯地答應(yīng)著,就是有口無心,說多了引起口舌與矛盾,只能哄著,順毛潑著日子過著,等著醒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