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廈門 鼓浪嶼步行島風(fēng)情

人在旅途 55583832

鼓浪嶼為福建“十佳”風(fēng)景區(qū)之首。廈門旅游要記住一二三四,即:一個島就是鼓浪嶼島,兩條路是中山路和環(huán)島路,三個大人物是鄭成功、陳嘉庚和林巧稚,四棵樹是榕樹、芒果樹、大葉樟和鳳凰木。<div>鼓浪嶼有三大特色,一是享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譽,二是音樂之鄉(xiāng)、鋼琴之島,三是步行島。<br><div>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隔海相望,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常住人口2萬多。島上有日光巖、菽莊花園、鄭成功紀念館、鋼琴博物館、百鳥園等旅游景點。<br></div></div> <div>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qū)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chǎn)項目。鼓浪嶼的自然景觀包括升旗山、日光巖、雞母山、浪蕩山、英雄山、筆架山、燕尾山。鼓浪嶼的文化遺址包括日光巖與延平文化遺址(國姓井,龍頭山寨遺跡等)、重興鼓浪嶼三和宮摩崖題記。<br></div> <p class="ql-block">島上遍布這樣的大榕樹,許多古建筑都有大榕樹裝扮。</p><p class="ql-block">鼓浪嶼申遺文本中,這么描述:“鼓浪嶼全島外觀略顯狹長,猶如一艘停泊在海灣的帆船,面積約1.88平方公里。島上散布著7 座花崗巖小山,以及眾多的洞壑和井泉。這里氣候宜人,生長著數(shù)千種植物,遍地是常年郁郁蔥蔥的綠樹。鼓浪嶼因此成為廈門灣萬頃碧波上一座風(fēng)光秀麗、氣候宜人、適合人居的海島。</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音樂的沃土,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人才輩出,聽說郎朗的老師就是來自鼓浪嶼的。</p><p class="ql-block">看,此建筑像什么?恭喜你答對了,它就是一架鋼琴。</p> 萬國建筑更是鼓浪嶼的一大景觀,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外國人接重而至,不少華僑華人也在島上修建名人居,包括改革開放初期也還有個別富翁在島上建有別墅,建筑風(fēng)格呈現(xiàn)多樣化,全島處處是小洋樓小別墅,色彩斑斕異樣繽紛,乃至別墅改酒店情調(diào)超脫,閩南民居中西結(jié)合,因此隔海相望島綠花紅,身臨近觀典雅別致,反映出鼓浪嶼的歷史變遷,也有人稱鼓浪嶼為島上聯(lián)合國,彰顯萬種風(fēng)情。 原德國領(lǐng)事館。<div>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也是無言的歷史。這些建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老房子在歷經(jīng)百年滄桑后的今天,依稀還可以照見那段被殖民的舊時光。<br></div> 李光耀、尼克松等外國政要也曾在鼓浪嶼住宿和參觀。電影《云水謠》、《烈日灼心》、《絲絲心動》、《保密局的槍聲》、《小城春秋》、《傳奇夫人》等,都曾在鼓浪嶼取景。 <div>婚紗攝影打卡地。</div>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曾在島上設(shè)立領(lǐng)事館,同時,商人、傳教士、華僑、紛紛踏上鼓浪嶼,建公館、設(shè)教堂、辦洋行,把鼓浪嶼變?yōu)椤肮沧饨纭薄?942年日本獨占鼓浪嶼;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鼓浪嶼才結(jié)束一百多年殖民統(tǒng)治的歷史。 島上的第一座教堂,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 1911年翻建后改稱協(xié)和禮拜堂。<br>19世紀中期,不少西方人離開歐美,遠涉重洋來到鼓浪嶼工作、生活。這些來鼓的外國人多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們?yōu)榱伺e行主日崇拜,遂決定在鼓浪嶼建一所教堂。于是各會的信徒紛紛捐款,在鼓浪嶼的鹿礁頂建造教堂。1863年,這座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的教堂竣工,時稱“國際禮拜堂”。 <p class="ql-block">廈門現(xiàn)存唯一的哥特式教堂——“天主堂”。</p> 鼓浪嶼導(dǎo)游圖。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建于1913年,主人林爾嘉,又名叔臧,園名即以他的名字諧音而命名。1894年甲午戰(zhàn)爭清廷失敗,翌年割臺灣給日本,林維源及其子叔臧不愿當(dāng)亡國奴,遷到鼓浪嶼居住。其后,叔臧建了這座花園。</p> 菽莊花園在鼓浪嶼南邊,主要的景區(qū)是“補山”和“藏?!?。“藏?!钡囊馑际前炎鎳胶訑埲霊驯?,不能任人宰割;“補山”就是人工補齊天然景色的不足,有山河破碎、亟待修補的含義。 日光巖,又稱龍頭山,是鼓浪嶼的最高峰。日光巖頂部有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屹立,渾然天成,為廈門的象征。登封俯瞰,廈鼓風(fēng)光一覽無遺。<br><br>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嶼聽濤聲。</p> 中式和巴洛克式結(jié)合的假山. <div>這里就是鼓浪嶼鋼琴博物館。<br></div>殷承宗是當(dāng)代中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出生在廈門鼓浪嶼。9歲舉行了個人獨奏會。17歲在維也納世界青年節(jié)鋼琴比賽獲第一名;20歲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鋼琴比賽獲第二名。<div>伴著鼓浪嶼的海浪聲,30臺古鋼琴靜靜地站在充滿典雅氣氛的陳列室中,發(fā)出陣陣贊嘆。</div> <div>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筆書的“海闊天空”。<br></div>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wèi)星島,島上巖石崢嶸,挺拔雄秀,因長年受海浪撲打,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巖峰,相映成趣。 <div>四十四橋是菽莊花園十景之一。依山傍水,建于園主林爾嘉44歲生辰。林氏為此橋題詞,中有“已未(1919年)5月……壘石支橋,以9月9日訖功”。趕在重陽節(jié)之時落成。寓有久久長壽之意。<br>白色花崗石砌筑的長橋,蜿蜒起伏,猶如龍蛇。糅人工和自然于一體,甚為奇妙。依橋憑欄,極目園外,秋水長天一色;回望園內(nèi),紅花綠葉扶持。景色絕佳。<br>四十四橋中部有一巨石相疊,卓然聳立,傲睨海天,不愧所刻“海闊天空”、“枕流”。原來是一塊石頭的正反刻字。<br></div> 日光巖寺,俗稱“一片瓦”,實際是一個天然石洞,以一巨石為頂,后依山形地勢建起寺廟的,具體時間是明朝萬歷十四年。有關(guān)日光巖名稱還有種傳說: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后升起,日光巖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日光巖,寺廟稱日光巖寺。后來日光寺又改名為"蓮花庵"。 日光巖寺是去日光巖的必走之門,寺廟依山而立,與日光巖風(fēng)景區(qū)相連的部分沒有圍墻。<div>日光巖寺環(huán)境優(yōu)美,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于1936年6月曾在此閉關(guān)8個月。<br></div> <p class="ql-block">峭壁上刻著前人留下的“天風(fēng)海濤”、“鼓浪洞天”、“鷺江第一”等石刻,將日光巖風(fēng)光說透了。</p><p class="ql-block">林鋮署名特別大,游人常誤為二者皆是林鋮所題,其實后者比前者晚刻二百多年。三大崖刻,可說是對日光巖的風(fēng)光作了形象性的概括,這就是日光巖的第一景。</p><p class="ql-block">一幅橫題“天風(fēng)海濤”在上端,是1915年許世英題。右側(cè)楷書直題“中華民國四年六月”。許世英(1873年—1964年),安徽省至德縣人。19歲中秀才,1914年出任福建省民政(廳)長。</p><p class="ql-block">二幅直題,“鼓浪洞天”題刻為“明萬歷元年春丁一中題并書”,鐫于1573年。丁一中,明隆慶元年始任泉州府(海防)同知,江蘇丹陽人。</p><p class="ql-block">“鷺江第一”其左署款“林鍼”二字,下有一巨印“景周”。林鍼,字景周,原籍福建長樂,清道光年間寄籍鼓浪嶼。林鍼是近代第一位親身走向西方世界并記錄西方文明的中國人。他的《西海紀游草》是近代中國人最早的游西筆記。</p><p class="ql-block"><br></p> <div>晃巖巨石周邊巧妙地建造了五個宮殿。<br></div>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 “晃巖”二字題刻位于日光巖蓮花庵前的巨石上,系1916年朱兆莘所書。朱兆莘,廣東花縣舉人。曾任鼓浪嶼會審公堂堂長。 日光巖東北麓的巨巖上,1918年前后朱以德隸書橫刻“重懷舊壘”四個大字。左側(cè)行書直款:“臨海朱以德題”?!芭f壘”指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日光巖抗清復(fù)臺的遺址。 日光巖遠而亭后側(cè)龍頭山寨寨門遺址北面的巨石上,1918年李增霨楷書直題的“閩海雄風(fēng)”四個大字。每字高1.80米,寬1.54米。左邊楷書題款“戊午重九日古滇李增霨題”。<div>右上方另有楷書直刻“鄭延平水操臺遺址”一行,其左邊署款:“民國七年戊午黃仲訓(xùn)書“。<div><br></div></div> 日光巖半山腰,有幾塊巨石疊成的一個自然石洞,洞日之上有施士潔隸書直題“古避暑洞”四個大宇。左側(cè)楷書署款:“施士潔題?!边@里長風(fēng)浩浩,歷來是人們夏天避暑的好地方。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臺灣后,施士潔憤而舉家內(nèi)渡,先后寄居于泉州、廈門等地。 天風(fēng)臺,鼓浪嶼的最佳觀景點。 <div>兒童的最愛!</div>百鳥園位于鼓浪嶼西南面的琴園內(nèi),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由一張巨型網(wǎng)覆蓋,是一座集馴養(yǎng)、娛樂、科普于一體的大型鳥類觀賞園。 觀日升月落,聽風(fēng)聲雨聲,羨慕鼓浪嶼人,在水一方,蔚藍的溫馨深不可測,與海為鄰,誰又能一生擁有?一年四季,“枕流”而眠,“藏?!庇谛模@藶槲覀冏囗憵q月的套曲。 處處可以賦詩,景景可以入畫,無論今后行至何方,縱然年華老去,鬢發(fā)被光陰漂白,也會把對你的思念,永遠插入我心底的相冊。 <p class="ql-block">  “光復(fù)臺”三個字刻在日光巖的腰部,當(dāng)時的石匠施工是很艱難的,拍照也很不便,光復(fù)臺寓意什么?</p><p class="ql-block">位于日光巖最高的巨巖朝西的巖壁上,1931年胡漢民(1879年-1936年)的隸書橫題“光復(fù)臺”三個字。左側(cè)行楷小字直題“民國二十年六月”,右側(cè)署款“胡展堂”。</p><p class="ql-block">民國四大書法家,譚延闿(楷書)、胡漢民(隸書)、吳稚暉(篆書)、于右任(草書)。1928年胡漢民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長。</p> 他刻的“光復(fù)臺”三字,現(xiàn)在看意思可有三層:一是指1661年鄭成功收復(fù)臺灣,二是指期望盡早光復(fù)又被日占的臺灣,在刻字14年后日本投降收復(fù)了臺灣。三是當(dāng)下有M國常到臺海鬧事,臺灣海峽烏云布,“光復(fù)臺”三字又意在當(dāng)今! 人們都說“不登日光巖,不算來廈門。”<div>日光巖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br></div>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園原是林爾嘉的私人別墅,1955年獻作公園。 菽莊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p> <div>帝座石。</div><div>你可以坐坐息息,觀賞歷史文化街區(qū),海對面是廈門島。</div> 登日光巖有幾處很危險,石階寬有的不到一米。<div>往下望,膽戰(zhàn)心驚。但收獲是,視野開闊了,胸襟開闊了。</div> <p class="ql-block">島上有老別墅1000多幢,而每幢老別墅都有著美麗或悲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窗戶就是建筑的眼睛。</p><p class="ql-block">窗戶讓空氣陽光得以進入室內(nèi)。房屋內(nèi)的人透過窗戶來觀照這個世界。而空氣、光線和人讓建筑獲得呼吸、神采和靈魂。</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原味風(fēng)格,修舊如舊!</p><p class="ql-block">鼓浪嶼上,除了有西式別墅,其實也不乏紅磚白石、雙翹燕尾脊的閩南傳統(tǒng)建筑。舊式閩南大厝——同安石潯黃勗齋及其族人的宅院:“大夫第”。</p><p class="ql-block">黃勗齋共有三個兒子,入仕為官的長子黃崑石,曾官至戶部監(jiān)印、鹽運使、中憲大夫,故黃氏在二落大厝懸掛“大夫第”匾額,顯赫一時。</p><p class="ql-block">大夫第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1),是鼓浪嶼現(xiàn)存最早的傳統(tǒng)民居,自18世紀末至今,已經(jīng)來到第四個世紀、度過了兩百余載時光,八代人見證了鼓浪嶼歷史滄桑。</p><p class="ql-block">滄海桑田,歲月變幻,但如今尋訪斯地,仍覺院落規(guī)模宏大,自有一番氣派景象,依稀能感覺到昔日中憲大夫的威儀。</p> <p class="ql-block">“厝”是閩南特有的一種精美而獨特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閩南人口中的“厝”指的是大家宅第,就是大宅的意思?;镜母窬质恰扒佰?庭院)后厝”,外觀紅白相映,明艷醒目。像大夫第這樣留存下來的完好的舊式閩南大厝實屬難能可貴,堪稱閩南的傳統(tǒng)印記、鼓浪嶼地方文化的“活化石”。</p> 當(dāng)你登上鼓浪嶼之際,別為龍頭路的五顏六色吃食和誘人的很小資的精品店所惑。那些店主可是狠狠地盯著你兜里的RmB。<br> <p class="ql-block">鷺江夜色。</p><p class="ql-block">鼓浪嶼很靜,也很凈,看不見汽車,也看不見自行車。一年復(fù)一年,沒有噪音,只有天籟,沒有污染,只有童話。為了守住這片凈土,雖與廈門島只隔600米的鷺江,在橋梁建設(shè)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出行的人們卻棄橋而輪渡,寧可天天蹈海往來,也要將小島隔絕于世間的繁華,留一片靜謐,留一段記憶。</p> <p class="ql-block">鼓浪嶼歷經(jīng)百年歷史積淀,造就了一片具有文化精髓和靈魂的歷史街區(qū),小島的魁力還在于它擁有太多的歷史文化遺跡,產(chǎn)生了150個“中國之最”:比如第一個鋼琴博物館,第一個引進攝影術(shù),第一座現(xiàn)代足球場,第一座女學(xué)堂,最早的幼兒園,西醫(yī)來中國的第一站,租界之最:共有英、美、法、德、日本、西班牙、荷蘭、菲律賓、比利時、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等14個國家在鼓浪嶼上有租界,比同期的上海還多。 </p><p class="ql-block">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命名為“音樂之島”。<br></p> <p class="ql-block">天將晚,我將去,離去又歸來;</p><p class="ql-block">新月下,鷺江邊,迷途因畫境。</p><p class="ql-block">仿佛,天空和江海是一張宣紙,任流光溢彩潑墨于上,日光巖映襯在火樹銀花之中,便是這水墨圖畫的點睛。我們只是鼓浪嶼的匆匆過客,卻也要將這曾經(jīng)的擁有珍藏于心。</p> <p class="ql-block">不要以為鷺江是一條陸地上的河流,它位于廈門島和鼓浪嶼之間,又叫做廈鼓海峽。因為廈門島又稱鷺島,廈門人很少看到江,浪漫地把海峽叫成江。</p><p class="ql-block">你喜歡音樂嗎?讓我們一起聆聽《鼓浪嶼之波》,感受鼓浪嶼如畫的風(fēng)景吧:</p><p class="ql-block">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嶼遙對著臺灣島,臺灣是我家鄉(xiāng)。登上日光巖眺望,只見云海蒼蒼。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p><p class="ql-block">母親生我在臺灣島,基隆港把我滋養(yǎng)。我緊緊偎依著老水手,聽他講海龍王。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他娓娓的話語記心上,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p><p class="ql-block">鼓浪嶼海波在日夜唱,唱不盡骨肉情長。舀不干海峽的思鄉(xiāng)水,思鄉(xiāng)水鼓動波浪思鄉(xiāng)思鄉(xiāng)啊思鄉(xiāng),鼓浪鼓浪啊鼓浪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見到你,美麗的基隆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