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序】跟著大姐大姐夫組織的華師大僑聯(lián)、僑華中學(xué)出國旅游,從東南亞、澳洲、美洲,來到了歐洲。除了與大姐姐夫同游,還有圓姐波姐、我的同事兩位劉老師和家人。本次旅游線路: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比利時、荷蘭等9國17天。</p><p class="ql-block">這是本集主人翁大姐大姐夫</p> <h3>列支敦士登公國( Liechtenstein),簡稱“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內(nèi)陸袖珍國家,處于瑞士與奧地利兩國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nèi)陸國之一,全國只有西側(cè)約三分之一的面積位在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區(qū)大都屬于山地。列支敦士登國土總面積160.5平方公里,全國總?cè)丝?7910人(2018年)。列支敦士登是歐洲少數(shù)幾個袖珍小國之一 。</h3><h3>列支敦士登的領(lǐng)土曾經(jīng)是羅馬帝國瑞提亞(Raetia)行省的一部分。1719年1月,當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將許內(nèi)勒貝格莊園與瓦杜茨郡合并成立一個獨立的小型大公國,賜名為列支敦士登;1800年—1815年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列支敦士登遭到法蘭西第一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侵略;1806年,列支敦士登成為主權(quán)國家,1866年獲得獨立。</h3><h3>列支敦士登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官方語言是德語但與德國沒有交界的國家,維持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國內(nèi)不設(shè)常規(guī)軍,關(guān)稅由瑞士管理。列支敦士登雖然土地狹小、人口稀少,但卻擁有非常高的國民收入水平;2014年,該國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實現(xiàn)63.88億美元。郵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產(chǎn)品,郵票產(chǎn)業(yè)是該國的支柱產(chǎn)業(yè)。</h3><h3>2011年,列支敦士登決定將允許出租整個國家,每晚租金是4萬英鎊(約42.5萬人民幣)。該國的臨時“擁有者”會在議會儀式上得到一把象征性的鑰匙,然后就可以使用土地,甚至調(diào)用當?shù)鼐?。</h3><h3><br></h3> <h3>列支敦士登自1912年開始印刷郵票。面對二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蕭條,列支敦士登決定通過發(fā)行郵票激活國家經(jīng)濟。并以發(fā)行優(yōu)美的郵票聞名,郵票產(chǎn)業(yè)在列支敦士登的國民經(jīng)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約占財政收入的10%左右。截至2012年,列支敦士登在全球擁有3萬集郵愛好者。</h3> <h3>瓦杜茲城堡建于公元十二世紀,是最古老的皇室家族的住宅,它是列支敦士登人引以為豪的地標。</h3> <p class="ql-block">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兩德統(tǒng)一前簡稱西德或聯(lián)邦德國),是位于中歐的聯(lián)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lián)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lǐng)土面積357167平方公里,以溫帶氣候為主,人口約8267萬人,是歐洲聯(lián)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p><p class="ql-block">德國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jīng)濟體之一,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國民具有極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車和精密機床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yè),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18年因戰(zhàn)敗而宣告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p><p class="ql-block">1933年希特勒上臺實行獨裁統(tǒng)治,建立了納粹德國。 德國于1939年發(fā)動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同盟國打擊下,1945年5月8日德國戰(zhàn)敗投降。</p> <h3>新天鵝石城堡,是19世紀晚期的建筑,位于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鄰近年代較早的高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稱舊天鵝堡),距離菲森(Fussen)鎮(zhèn)約4公里,離德國與奧地利邊界不遠。</h3><h3>新天鵝城堡是德國的象征,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灰姑娘城堡。建于1869年。這座城堡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共有360個房間,其中只有14個房間依照設(shè)計完工,其他的346個房間則因為國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國境內(nèi)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h3> <h3>高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稱舊天鵝堡或霍恩施旺高城堡,是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施萬高鎮(zhèn)轄下霍恩施萬高村的一座城堡,與新天鵝堡隔山相望,毗鄰菲森市。</h3><h3>高天鵝堡是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一塊瑰寶,在12世紀剛剛建成后就迎來了它的偉大時期,并成為當時宮廷抒情詩的中心題材。城堡的主人和建造者是施萬高的騎士。施萬高的西爾波特是留下姓名的眾多騎士之一,也是“海德堡歌曲集”(亦被稱作“馬奈塞手抄本”)中的宮廷抒情詩人。施萬高的騎士原是維芬和斯道芬的采邑主,經(jīng)常來這里做客。最后一個斯道芬人,16歲時(1268年)在那波利被斬首的康拉丁王子曾經(jīng)居住在這里。</h3><h3>與新天鵝堡遙遙相對。</h3> <p class="ql-block">列支敦士頓、德國1、奧地利(匈牙利部分,請看下集)</p><p class="ql-block">視頻拍攝制作:周安國</p> <h3>奧地利(Austria),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下屬九個聯(lián)邦州,作為一個內(nèi)陸國家,與多國接壤,東鄰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鄰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亞,西鄰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鄰德國和捷克,國土面積83855平方公里。首都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是奧地利最大的城市。</h3><h3>奧地利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OECD的創(chuàng)始國之一,1995年加入歐盟,同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開始使用歐元。2016年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達到45870美元。</h3> <h3>因斯布魯克(Innsbruck)是奧地利西南部城市、蒂羅爾州的首府,瀕臨因河(Inn),這座美麗的小城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谷之中,意為“因河”上的橋。</h3><h3>因斯布魯克是奧地利第五大城市,整個都市約有18.4萬居民。位于布雷根茨-維也納東西谷地及經(jīng)過布倫納山口南北要道的十字路口,是交通樞紐及游覽城市。</h3><h3>在德國、奧地利邊境游走,一會兒在德國,一會兒又在奧地利了。</h3> <h3>施華洛店在此</h3> <h3>黃金屋頂(Godenes Dachl)</h3><h3>是因斯布魯克的標志建筑。建于1500年,以前這座建筑曾是公爵的府第。其出名之處是建筑物突出的陽臺上裝飾華麗的金色屋頂,整個墻面及陽臺雕梁畫棟裝飾非常講究。</h3> <h3>鷹堡(也有稱鷹巢)位于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阿爾卑斯山脈,海拔1881米,是1938年馬丁·鮑曼下令建造,作為希特勒50歲生日賀禮的一座別墅。希特勒將其用作款待重要客人之用。希特勒來過“鷹巢”約10次,大部分停留都未超過30分鐘。1945年,盟軍對“鷹巢”進行了轟炸,但并未受到損壞。今天,“鷹巢”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游覽目的地。</h3> <h3>國王湖</h3><h3>位于德國和奧地利邊境的小城貝希特斯加登旁,靠近阿爾卑斯山脈。這個位于崇山峻嶺中的小鎮(zhèn),是德國阿爾卑斯山區(qū)最優(yōu)美的地區(qū)。是德國最深的湖泊。</h3><h3>國王湖在最后一個冰河時期由冰川形成,長7.7千米,最寬處約1.7千米,湖岸線長19.96千米,面積5.218平方千米,湖水容量511,785,000立方米,平均水深98.1米,最深處190米,除了出口處毗鄰城鎮(zhèn)外,國王湖完全被阿爾卑斯山脈環(huán)抱,其中包括德國的第二高峰瓦茨曼山脈(Watzmann)。</h3> <h3>圣巴托洛梅修道院</h3> <h3>薩爾斯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約15萬(2007年),是奧地利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h3><h3>薩爾茨堡位于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筑風(fēng)格以巴洛克為主,據(jù)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xiàn)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nèi)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xiāng),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h3><h3>薩爾茨堡靠近德國邊境,是奧地利巴洛克古建筑勝地。市區(qū)面積不大,教堂眾多,非常適合徒步漫游。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斯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歷史久遠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tài)的噴泉,把薩爾斯堡打扮得格外美麗。這里還有充滿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誕生地、莫扎特音樂學(xué)院、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念銅像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fēng)光與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shù)渾然一體,使薩爾茨堡被譽為全世界美麗的城市之一,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明保護區(qū)。</h3> <h3>米拉貝爾花園最初被稱為"阿爾特瑙",1606年沃爾夫·迪特里希決定為自己的情人莎樂美建造一座宮殿。特別值得一看的是 拉菲爾·多納建造的天使階梯。這座階梯直接通往大理石大廳,這是中歐最美麗的婚禮大廳。有著許多人物形象的米拉貝爾花園是按照希臘神話為榜樣建造的。 這里還有侏儒花園,巴洛克博物館和自然劇場。</h3> <h3>莫扎特故居之一</h3> <h3>莫扎特故居之二</h3> <h3>卡拉揚故居</h3> <h3>維也納(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lián)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h3><h3>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維也納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語城市,僅次于柏林。</h3><h3>維也納是聯(lián)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gòu)的所在地。維也納已連續(xù)多年被聯(lián)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h3><h3>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qū)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h3> <h3>維也納國家歌劇院(Wiener Staatsop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也是維也納的主要象征。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四大歌劇院之一,始建于1861年,歷時8年完工,總面積達9000平方米,坐落在維也納老城環(huán)行大道上,原是皇家宮廷劇院。</h3><h3>2019年5月25日,奧地利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舉行建立150周年紀念演出活動,演出多部經(jīng)典作品。</h3> <h3>美泉宮是坐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Vienna )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shù)建筑,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傳說1612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狩獵于此,飲用此處泉水,清爽甘洌,遂命此泉為“美泉”,此后“美泉”成為這一地區(qū)的名稱。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h3> <h3>霍夫堡皇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坐落在首都維也納的市中心。自1275年至1913年間,經(jīng)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現(xiàn)在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gòu)成的迷宮。</h3><h3>皇宮依地勢而建,分上宅、下宅兩部分。上下兩宅各有一個花園。上宅是帝王辦公、迎賓和舉行盛大活動的地方,下宅作為起居接借宿用。</h3> <h3>維也納市立公園</h3><h3>在維也納的市立公園里,聳立著一些音樂家的雕像:在雪松旁邊的管內(nèi)琴大師Bwcknu半身像,抒情曲之王舒伯特大理石全身坐像和大理石拱門內(nèi)約翰·施特勞斯拉小提琴的金色雕像等等。</h3> <p class="ql-block">匈牙利是一個位于歐洲中部的內(nèi)陸國家,東鄰羅馬尼亞、烏克蘭,南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西靠奧地利,北連斯洛伐克,邊界線全長2246公里。截至2017年1月,全國總?cè)丝?79.8萬人。首都為布達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p><p class="ql-block">匈牙利位于多瑙河沖積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東北部是喀爾巴阡山。多瑙河,從斯洛伐克南部流入匈牙利,把匈牙利截成東、西兩部分。匈牙利屬大陸性氣候,涼爽濕潤,全年平均氣溫為10.8℃,夏季平均氣溫21.7℃,冬季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量約為630毫米。</p> <p class="ql-block">巴拉頓湖,是中歐最大湖泊,在匈牙利中部。巴拉頓湖呈狹長條狀,長為78 公里,寬1.5 至15 公里,面積達596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4 米,最深處有11 米。</p><p class="ql-block">巴拉頓湖湖水淺,容積小,湖水靠佐洛河和北岸入湖河流補給和調(diào)節(jié)。每年的4、5 月間水位最高,9、10 月間由于氣溫偏高,蒸發(fā)量大,湖水水位最低。</p><p class="ql-block">巴拉頓湖湖水沿東岸希歐渠流入多瑙河。</p><p class="ql-block">蒂哈尼半島是匈牙利著名湖泊巴拉頓湖邊的最大的一個半島,它位于巴拉頓湖的北岸,蒂哈尼半島深深地伸入湖心,幾乎把湖面分割成兩半。半島高出水面約百米,島上道路崎嶇,古木參天,景色幽靜秀麗。蒂哈尼半島是巴拉頓湖上景色最美的地方,從半島頂端可眺望湖區(qū)全貌。上面有著名的蒂哈尼修道院。蒂哈尼半島附近水深為12.4米。</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湖區(qū)吃了一頓西餐簡餐,不錯!</p> <p class="ql-block">蒂哈尼修道院是蒂哈尼的地標建筑,這個修道院最早建于1055年,是由國王安杜一世修建的,最初是一所羅馬式修道院,國王過世后就安葬在修道院的地下墓室里。修道院目前保存下來的僅為地窖部分,18世紀在其遺址上重新修建了這座巴洛克式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布達佩斯(Budapest),是匈牙利首都,該國主要的政治、商業(yè)、運輸中心和最大的城市。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古城,位于國境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游兩岸,早先是遙遙相對的兩座城市,后經(jīng)幾個世紀的擴建,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達和古布達以及右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此前沒有布達佩斯這個稱呼,過去一般將它稱為佩斯-布達(Pest-Buda)。</p> <p class="ql-block">英雄廣場(Heroes'Square)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中心廣場,是一個融合了歷史、藝術(shù)和政治的勝跡。廣場是1896 年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在歐洲定居1000 年而興建,1929 年完工。整個建筑群壯麗宏偉,象征著幾經(jīng)戰(zhàn)爭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對歷史英雄的懷念和對美好前途的向往。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英雄廣場,現(xiàn)在已成為國內(nèi)外游人參觀游覽的勝地。每當重大節(jié)日或外國元首來訪時,都要在英雄廣場舉行盛大的儀式。</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暢游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在歐洲河流中長度僅次于伏爾加河。它發(fā)源于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流經(jīng)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最后注入黑海。多瑙河流經(jīng)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意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亞等6國,最后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面都發(fā)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yè)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xù)發(fā)揮作為貿(mào)易大動脈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傍晚,在多瑙河游船上拍攝匈牙利國會大廈</p><p class="ql-block">這是拍攝匈牙利國會大廈的最佳時間和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于1896年開工,到1904年完工啟用,歷時8年,樓高96米(約32層樓的高度)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以外,還奢侈的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筑材料,而且當時已經(jīng)全面采用了電燈,電梯,機械通風(fēng),冷暖空調(diào)等先進設(shè)備等,可想當時的奢華程度了。國會大廈位于Kossuth lajos square廣場,面向多瑙河,建筑式樣模仿了倫敦國會大廈,由建筑師Imre steindi所設(shè)計,采用當時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把眾多垂直細長的元素與尖塔融入了整個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許多當時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樣貌。</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樓要建造96米的高度呢?這是有原因的。96這個數(shù)字對馬扎爾人意義重大,因為馬扎爾人王國在西元896年建國,而且又在建國1000年(1896年)這樣的日子為新的國會大廈開工,那么樓高96米也就是一個最佳選擇了。</p> <p class="ql-block">游船上氣氛熱烈</p> <p class="ql-block">明天布達佩斯,繼續(xù)!</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p>